地点
人物库 魏晋
刘隗东晋 273 — 3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3—333 【介绍】: 东晋彭城人字大连
起家秘书郎
南渡后,为丞相司直
不畏强御,多所奏弹。
元帝太兴初,迁丹阳尹。
刁协并为元帝所重。
拜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镇泗口。
王敦所忌。
明帝永昌初以讨为名起兵,战败奔石勒封列侯,官丞相左长史
成帝咸和八年石虎长安时,战死。
全晋文
字大连彭城人
起家秘书郎,迁冠军将军彭城内史。
元帝江左,以为从事中郎,随府迁丞相司直
晋国建,拜御史中丞
大兴初侍中,赐爵都乡侯,出为丹阳尹,寻迁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镇泗口。
王敦内逼,奔石勒,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
有集二卷。
石勒后赵 274 — 33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石勒 高祖 明帝 319年—333年
太和 328年二月—330年八月
建平 330年九月—333年 四年七月石弘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33 【介绍】: 十六国时后赵建立者。
字世龙上党武乡人
羯族。
初名㔨小字匐勒
祖及父均为部族小帅。
年少时行贩洛阳,为人耕作;及长雄健有胆识,勇武好骑射。
并州刺史掠卖至山东为奴。
与牧马帅汲桑聚众反晋,始以石为姓。
起事失败,投前赵刘渊大将
卒,刘聪立,授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
转战冀、并、幽地区,屡败晋将,兼并其所部,渐成势力。
前赵光初二年(东晋元帝大兴二年)襄国自称赵王,建立政权,是为后赵
创建初重用汉族士人张宾
太和二年(晋成帝咸和四年)刘曜,灭前赵,占有、并、幽、司、秦十州之地。
十六国中最强盛之国。
建平四年卒。
在位十五年。
全晋文
字世龙初名㔨上党武乡羯人。
惠帝末,从汲桑为盗,死归刘渊,为辅汉将军晋王僭号,授持节平东大将军,进安东大将军,寻授镇东大将军封汲郡公
刘聪嗣位,授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寻授幽州,又授冀州进封本国上党郡公,加侍中,又加崇为陕东伯。
刘曜嗣位,署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进爵赵公,以晋大兴二年自称赵王,都襄国
至晋咸和三年改元太和其明年刘曜,又明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建平,徙都临漳
咸和七年死,在位十五年,谥曰明皇帝庙号高祖
桑虞十六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魏郡黎阳人字子深
桑冲子。
年十四丧父,哀毁骨立。
不愿仕石勒,母死,庐墓五年
后为石勒武城,迁青州长史
石勒死,晋廷授宁朔将军青州刺史,虞让刺史
居海右,不交境外。
卒官。
蔡谟东晋 281 — 3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1—356 【介绍】: 东晋陈留考城人字道明
初为东中郎将司马绍参军
苏峻有功,封济阳男
成帝咸康五年太尉郗鉴卒,拜为征北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
统兵七千,防守有谋略。
康帝时,迁侍中司徒,固让。
穆帝时遣使征使者十余反不至。
公卿以其傲,奏免为庶人。
闭门教授子弟。
复受命为光禄大夫
撰《汉书集解》,汇集应劭以来诸家注解,已佚。
卒谥文穆
全晋文
字道明,充子。
避乱渡江,明帝为东中郎将,引为参军
元帝丞相,又辟为掾,转参军,累迁中书侍郎义兴太守大将军王敦从事中郎司徒左长史,代庾冰吴国内史,入为侍中,迁五兵尚书,领琅邪王师,转掌吏部苏峻平,赐爵济阳男,迁太常,领秘书监,出为太尉郗监军司,加侍中,寻拜征北将军,领徐州刺史穆帝时征为左光禄大夫
司徒,代殷浩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迁侍中司徒,固让,免为庶人。
寻拜光禄大夫永和十二年卒,年七十六。
谥曰文穆
有《丧服谱》一卷,集四十三卷。
殷浩东晋 ? — 3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6 【介绍】: 东晋陈郡长平人字渊源,唐人避讳改深源。
殷羡子,弱冠有美名。
尤善玄言。
庾亮引为记室参军,后屡征不起。
桓温权倾朝野。
会稽王司马昱忌之,慕有盛名,于穆帝永和二年致书于,始受拜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为腹心,参朝政以抗衡
五年石虎死,后赵大乱。
中军将军,督扬、青五州军事,统军北伐,屡战屡败。
上疏责之,废为庶人。
既被黜,口无怨言,唯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全晋文
字渊源
(或作深源,或作泉源,皆唐人避讳改。
)融兄羡之子,成帝时征西将军庾亮引为记室参军,累迁司徒左长史,后称疾,屏居十年,永和中,简文辅政,徵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父忧服阕,徵为尚书仆射,不拜,复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加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假节,为姚襄所败,坐废为庶人,徙东阳信安县,有集五卷。
桓敞南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略阳桓道人
后赵石虎时,自略阳徙邺,仕苻氏为长乐国郎中令
慕容德青州,在广固称帝,以为车骑长史
苻朗前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元达
苻坚从兄子。
青州刺史封乐安县男
降晋,加员外散骑侍郎,以性好忤物,为王国宝所谮,被杀。
有《苻子》。
全晋文
字元达,坚从兄子,征拜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封乐安男
坚败后降晋,为员外散骑侍郎王国宝谮而杀之,有《苻子》三十卷。
褚裒东晋 303 — 3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3—350 【介绍】: 东晋河南阳翟人字季野
少有盛名。
初辟西阳王掾。
郗鉴苏峻乱。
事平,封都乡亭侯
累官兖二州刺史,镇京口
晋穆帝永和中后赵石尊立,率师北进,驻彭城,北方士庶归降者日以千计。
代陂一战,失利而退,还镇卒。
谥元穆
全晋文·卷六十七
字季野,契孙。
西阳王掾,历吴王文学
苏峻之乱,车骑将军郗鉴引为参军
平,封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出为豫章太守
康帝即位,以后父徵拜侍中,迁尚书,出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平州,迁左将军兖州刺史,假节镇金城,领琅邪内史。
穆帝即位,授卫将军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
永和初,进号征北大将军仪同三司,寻除征讨大都督豫五州诸军事,为石遵将李菟所败。
忧卒,赠侍中太傅谥曰元穆
孟钦前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洛阳人
有幻术。
苻坚召至长安,恶其惑众,命苻融诛之。
因大宴郡寮,酒酣,目左右收,相传化为旋风飞出,不知所在。
末年,复见于青州
苻朗寻之,入于海岛。
慕容氏南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昌黎棘城人
慕容德女。
有才慧,善书史、能鼓琴。
南燕封平原公主
年十四适段丰。
丰为人所谮,被杀。
逼于父命,改适馀炽,而心不欲。
三日还第,自缢死。
慕容钟南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鲜卑人字道明
慕容德从弟。
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至于临难对敌,智勇兼济,累进奇策,为慕容德佐命元勋。
后公孙五楼忌而劝慕容超杀之,遂谋反。
事败,奔后秦姚兴,拜始平太守封归义侯
全晋文
字道明,德从弟,封北地王,拜司徒,超嗣位,以为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寻出为青州,后为公孙五楼所构,惧诛谋反,事败奔姚兴,为始平太守封归义侯
晏谟南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青州人
秀才
南燕慕容德至齐,从至城阳景王
宴庶老于申池,北登社首山,问以齐之山川丘陵贤哲旧事,历对详辨,并画成地图。
甚嘉之,拜尚书郎
殷丰妻南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慕容氏
十六国时南燕昌黎棘城人慕容德之女。
有才慧,善书史,能鼓琴。
慕容德南燕主,封平原公主
初适殷丰。
丰为人所杀。
德强使改适寿光公馀炽。
氏以贞女不更二夫,密书其裙带云:死后当埋我于殷氏墓侧。
遂自缢死。
康明感
明感
本姓朱
高平人也。
世奉大法经。
为虏贼所获。
欲以为妻。
备加苦楚。
誓不受辱。
谪使牧羊经历十载。
怀归转笃反途莫由。
常念三宝兼愿出家。
忽遇一比丘就请五戒。
仍以观世音经授之。
因得习诵昼夜不休。
愿得还家立五层塔。
不胜忧念逃走东行。
初不识路昼夜兼涉。
径入一山见有斑虎。
去之数步初甚恐懅小却意定心愿逾至。
遂随虎而行。
积日弥旬得达青州
将入村落虎便不见。
至州复为明伯连所虏。
音问至家夫儿迎赎。
家人拘制其志未谐苦身。
勤精三年。
乃遂专笃禅行戒品无𮘧。
脱有小犯辄累晨忏悔要见瑞相然后乃休。
或见雨花。
或闻空声。
或睹佛像。
或夜善梦。
年及操行弥峻江北子女师奉如归。
晋永和四年春慧湛等十人。
济江诣司空何充
一见甚敬重于时京师未有尼寺。
以别宅。
为之立寺。
问感曰。
当何名之。
答曰。
大晋四部今日始备。
檀越所建皆造福业。
可名曰建福寺
公从之矣。
后遇疾少时便卒。
庾希东晋 ? — 3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2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始彦
庾冰子。
初拜秘书郎
累迁侍中吴国内史。
以外戚显贵。
桓温忌之。
哀帝隆和元年为北中郎将,燕兵窥洛阳竟陵太守邓遐以舟师救洛阳
兴宁元年都督青州诸军事
海西公废,弟倩、柔,逃于海陵
简文帝咸安二年,聚众袭京口,放城内囚徒数百人,配以器仗,称旨除逆。
遣将讨之,城陷被诛。
范汪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南阳顺阳人字玄平
少孤贫好学。
起家参护军事。
庾亮平西参军,从讨郭默进爵亭侯
佐吏十余年,甚相钦待。
鹰扬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征拜中书侍郎
桓温为安西长史,伐蜀,委以留府。
蜀平,进爵武兴县侯,自请为东阳太守,有惠政。
召入迁中领军、本州大中正
司马昱作相,除汪都督冀四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
后从北伐,以失期免为庶人。
屏居吴郡,从容讲肆,不言枉直。
年六十五卒。
谥穆
全晋文
字玄平,坚从子,苏峻之乱,参护军庾亮军事,贼平,赐爵都乡侯,随府迁平西参军,从讨郭默进爵亭侯,辟司空郗郤鉴掾,除宛陵,复参征西军事,转州别驾,迁鹰扬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徵拜中书侍郎,迁吏部尚书,寻为骠骑何充长史,又为桓温安西长史,蜀平,进爵武兴县侯,迁除东阳太守,入为中领军本州大中正,简文辅政,除安北将军都督徐兖青冀四州扬州晋陵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坐事免,卒赠散骑常侍谥曰穆,有集十卷。
僧朗前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僧。
京兆人
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
隐于泰山西北金舆谷之昆仑山,大起殿舍,闻而造者百有余人。
前秦苻坚南燕慕容德后秦姚兴等并皆致礼。
年八十五,卒于山中。
全晋文
僧朗京兆人
后赵末居太山,寻移山西北之金舆谷。
世称朗公谷前燕慕容隽慕容炜秦苻坚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魏道武晋孝武皆尊礼之,卒年八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京兆人
少游方。
往来关中
以讲演自任。
尝与同辈赴请。
至中途忽曰。
君等衣物留寺中今被窃矣。
急归逐之可免也。
众如其言果免。
太山与隐士张忠游。
卒徙太山西北之金舆谷昆崙山
学者造焉。
符坚每致䞋施。
其后汰僧。
独以道行著称不入𢯱括之例。
山素多虎害。
自此亦屏绝云。
客至多寡。
贵贱皆前知之。
辄使弟子豫治具。
寿八十五殁。
时有支僧敦者。
善经论。
通大乘。
著人物始义论行世。
僧朗
未详其氏族。
京兆人也。
少而游方。
问道长安关中
专当讲说尝与数人。
同共赴请。
行至中途忽告同辈。
曰君等寺中衣物似有窃者。
如言即返。
果有盗焉。
后于金舆谷昆崙山中别立精舍。
创筑房室。
内外屋宇数十馀区。
闻风而造者百有馀人。
孜孜训诱劳不告倦。
王符坚钦其德素遣。
使䞋遗。
坚后沙汰众僧。
乃别诏曰。
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
昆崙一山不在杖例。
谷中旧有虎灾。
人常执杖结群而行。
居之猛兽归伏。
晨行夜往道俗无滞。
百姓咨嗟称善无极。
故至今呼为朗公谷。
凡有来诣者人数多少。
未至一日辄已逆知。
使弟子为具饮食。
必如言果至。
咸叹有预见之明矣。
后卒于山中。
春秋八十有五。
竺僧朗
京兆人也。
少而游方问道。
长还关中专当讲说。
尝与数人同共赴请。
行至中途忽告同辈曰。
君等寺中衣物似有窃者。
如言即反果有盗焉。
由其相语故得无失。
常蔬食布衣。
志耽人外。
伪秦苻健皇始元年
移卜泰山
与隐士张忠为林下之契。
每共游处。
后为符坚所徵。
行至华阴山而卒。
乃于金舆谷昆崙山中。
别立精舍。
犹是泰山西北之一岩也。
峰岫高险水石宏壮。
创筑房室制穷山美。
内外屋宇数十馀区闻风而造者百有馀人。
孜孜训诱劳不告倦。
秦主符坚钦其德素遣使徵请。
同辞老疾乃止。
于是月月修书。
䞋遗。
坚后沙汰众僧。
乃别诏曰。
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
昆崙一山不在搜例。
后秦姚兴亦佳叹重。
燕主慕容德名行。
假号东齐王
给以二县租税。
让王而取租税为福业。
晋孝武致书遗。
魏主拓跋圭亦送书致物。
其为时人所敬如此。
此谷中旧多虎灾。
常执仗结群而行。
居之猛兽归伏。
晨行夜往道俗无滞。
百姓咨嗟称善无极。
奉高人至今。
犹呼金舆谷为朗公谷也。
凡有来诣者。
人数多少未至一日辄以逆知。
使弟子为具饮食。
必如言果至。
莫不叹其有预见之明矣。
后卒于山中。
春秋八十有五。
泰山复有支僧敦者。
冀州人
少游汧陇长历荆雍。
妙通大乘兼善数论。
著人物始义论。
亦行于世矣。
司马叔璠东晋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叔璠 淮南王 河间景王司马昙之之子,东晋后期出继司马允,袭封淮南王。桓玄之乱时北奔,先后出仕南燕、后秦、大夏、北魏。?-400年代
简介
司马叔璠,(?-?
),一名播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裔,河间王司马昙之之子,东晋宗室,东晋、南燕、后秦、北魏官员,三祖司马氏冠军房始祖。
谢安东晋 320 — 3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85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安石
少有重名。
善行书。
初无处世意,累辟不就。
王羲之许询支遁等放情丘壑。
年四十余始出仕。
为桓温司马
晋孝武时,进中书监录尚书事。
前秦强盛,晋军屡败。
太元八年前秦大军南下,次淝水江东震动,任征讨大都督,使弟谢石与侄谢玄加强防御,指挥作战,终获大胜。
封建昌县公
继又使等北征,收复洛阳、兖等州,进都督扬、江、荆等十五州军事。
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受排挤,出镇广陵
旋疾卒。
谥文靖
全晋文·卷八十三
字安石,尚从弟,寓居会稽,屡徵不就。
年四十馀,桓温请为征西司马,除吴兴太守,徵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
孝武即位,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总中书事;又领扬州刺史,进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加司徒复加侍中都督扬、青五州幽州燕国诸军事假节,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
苻坚入寇,加征讨大都督
破、进拜太保都督、司、、幽、并、、益、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
寻为会稽王道子所构,出镇广陵之步丘。
卒赠太傅,更封庐陵郡公谥曰文靖
王坦之东晋 330 — 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375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文度
王述子。
弱冠与郗超齐名。
司马昱辟为掾,迁参军,出为桓温长史封蓝田侯
左卫将军,领本州大中正
简文帝临死,诏桓温摄政,坦之毁诏另作。
孝武帝即位,与谢安共辅幼主。
中书令,授都督青三州诸军事兖二州刺史
信佛,与沙门竺法师友善。
尚刑名学,非时俗放荡,认为庄子之学害多利少,有《废庄论》。
全晋文·卷二十九
坦之字文度,述子。
简文为抚军,辟为掾,累迁参军从事中郎,加散骑常侍,出为大司马桓温长史,徵拜侍中,领本州大中正
孝武即位,迁中书令,领丹杨尹,寻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广陵
卒,追赠尚书仆射安北将军谥曰献
有集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