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隋朝
释慧达南北朝末隋初 524 — 610年7月30日
释慧达
姓王
家于襄阳
幼年在道。
缮修成务。
登山临水
或邑落游行。
但据形胜之所。
皆厝心寺宇。
或补缉残废。
为释门之所宅也。
后居天台之瀑布寺。
修禅系业。
又北游武当山
如前摄静。
有陈之日疠疫大行。
百姓毙者殆其过半。
内兴慈施。
杨都大市建大药藏
须者便给。
拯济弥隆。
金陵诸寺数过七百。
年月逾迈朽坏略尽。
课劝修补三百馀所。
皆蓥饰华敞有移恒度。
仁寿年中。
杨州白塔寺建七层木浮图。
材石既充付后营立。
乃溯江西上。
鄱阳预章诸郡。
观检功德。
愿与众生同此福缘。
故其所至封邑。
见有坊寺禅宇灵塔神仪。
无问金木土石。
并即率化成造。
其数非一。
晚为沙门慧云邀请。
遂上庐岳
西林寺
晚阁七间栾栌重垒。
光耀山势。
初造之日誓用黄楠
阖境推求了无一树。
佥欲改用馀木。
曰。
诚心在此。
岂更馀求。
但至诚无感。
故访追不遂。
必心期果决。
松散并变为
如求不获。
阁成则无日矣。
众惧其言四出追索。
乃于境内下巢山
感得一谷并黄楠
而在穷涧幽深无由可出。
寻行崖壁忽见一处晃有光明。
窥见其中可通材道。
惟有五尺馀并天崖。
遂牵曳木石至于江首。
中途滩澓𥱼筏并坏。
及至庐阜不失一根。
阁遂得成。
宏冠前构。
后忽偏斜向南三尺。
工匠设计取正无方。
石门涧当于阁南。
忽有猛风北吹还正。
于今尚在。
晚往长沙
铸钟造像。
所至方面若草从焉。
倾竭金贝者。
兢兢业业恐其不受。
任性造真言无华绮。
据经引喻笃励物情。
然其形服弊粗殆不可睹。
外综繁殷内收理静。
傍观沈伏似不能言。
而指撝应附立有成遂。
斯即处烦不挠。
固其人矣。
又为西林阁成。
尊容犹阙。
复沿江投造修建充满。
故举阁圆备。
并达之功。
大业六年七月晦日。
旧疾忽增。
七日倚卧。
异香入室旋绕如云。
阁中像设并汗流地。
众见此瑞审当终。
官人检验具以闻奏。
神志如常。
累以馀业。
奄尔长逝。
年八十七矣。
梁文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定乌氏人
梁彦光子。
弘雅有父风。
文帝开皇十五年上州刺史
炀帝即位,为鄱阳太守,治绩为天下最。
户部侍郎
辽东之役为卢龙道军副帅
后坐事配防桂林
孙思邈隋末唐初 581 — 68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581—682 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自称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新、旧《唐书》又云北周时已隐居太白山杨坚辅政时曾以国子博士召,则生年更早,然恐不足信。
唐太宗时召至京师,不受官。
高宗显庆间,复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
上元元年(674)称疾请还山,诏假鄱阳公主邑司让其居住。
新、旧《唐书》有传。
孙思邈通老庄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工阴阳推步之术,尤以医学著称于世。
著有《备急千金要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
全唐诗》存诗1首。
另《备急千金要方》、《事林广记》等书中尚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别有《孙真人海上方》亦署其名,皆为歌诀,为后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