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近现代
邓华现当代 1910年4.28月 — 1980年7.3月
百度百科
邓华(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湖南郴县人
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市卫戍司令、辽吉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司令员等职。
参加了古田会议、长征、湘南起义、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组织指挥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及1953年夏季反击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王闿运清末民国初 1833年1月19日 — 1916年10月20日
王闿运字壬秋湘潭人
咸丰丁巳补行壬子举人光绪戊申,赐翰林院检讨
有《湘绮楼诗文集》。
词学图录
王闿运(1833-1916) 字壬甫一字壬秋号湘绮初名开运
湘潭人
咸丰七年(1857)举人
肃顺欲延之,不就。
曾国藩戎幕,不称意,退归讲学。
主尊经、船山、两湖书院讲席。
光绪三十四年(1908)检讨,加侍读
民国,受聘为国史馆馆长。
治《春秋公羊传》,又精子学史学
诗与邓辅纶并称"王邓",为湖湘领袖,宗汉魏六朝,独步一时。
亦工文,散文探贾谊董仲舒,骈文揖颜延之庾信
词希踪北宋,鄙薄浙派
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词》。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
湖南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屡掌成都尊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武汉两湖书院。
后授翰林院检讨
著有《王湘绮先生全集》。
湘绮楼诗文集
1833.1.19-1916.10.20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
咸丰七年(1857)举人,先是结交了湘中第一人曾国藩,随后结交了朝中第一人肃顺,再后结交了川中第一人丁宝桢
不久辞职返归湖南,隐居衡阳西乡石门12年(1865-1876),潜心学术研究,并在石门观设私塾授徒,夏时济曾熙、马宗霍等皆出其门下。
后相继受聘为成都尊经书院主讲长沙思贤讲舍主讲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
其中尤以在衡阳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25年(1891-1915),力倡船山之学,培育了一大批英才,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
清朝末年,官翰林院检讨侍讲衔
民国初年,出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兼参政之职。
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可见当年享誉之盛。
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崇奉“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经学大师”、“湘学泰斗”。
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
著作非常丰富,曾撰《湘军志》、《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联语》等数十种。
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黄克诚现当代 1902年10月1日 — 1986年12月28日
简介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1902年10月1日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8年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井冈山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肖克现当代 1907年7月14日 — 2008年10月24日
简介
(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武毅字子敬
乳名克忠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文启灥近现代
人物简介
文启灥字湘芷,醴陵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任湖南第一师范、长郡公学、含光女校等教职省长公署教育科科长、安仁县知事
著有《文湘芷先生遗集》三卷。
俞明震清末民国初 1860 — 1918
全台诗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一字确士号觚斋晚号觚庵
浙江山阴人
少年能诗。
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以翰林改官刑部,外任道员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起,入台湾巡抚唐景崧幕。
二十一年(1895)割台约成,台湾民主国成立,俞明震任要职,布政使顾肇熙内渡后,由俞明震继任。
未几,唐景崧出奔,俞氏亦去。
1902年江南师学堂总办,后移官江西,摄赣南道
1910年甘肃提学使1913年甘肃肃政使。
晚年归江南,筑室西湖,与陈三立等唱和。
著有《觚庵诗存》四卷〖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月
〗,原为陈三立整理付梓,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今据上海古籍本《觚庵诗存》,并参考连横编《台湾诗乘》、陈汉光编《台湾诗录》、赖子清编《台湾诗海》,予以校录。
(吴福助撰)
维基
俞明震(1860年—1918年11月22日)字恪士号觚庵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隶籍顺天府宛平县
晚清政治人物,知名于政界、诗界、教育界。
俞明震出身于山阴俞氏,至其曾祖俞世琦始寄籍顺天宛平
其父俞文葆,曾任湖南兴宁东安知县,故乔居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市长沙县)
俞明震少年能诗。
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中庚寅恩科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刑部主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台湾巡抚唐景崧奏调,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接替顾肇熙,担任台湾布政使
之后仅数日,清朝据《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俞明震唐景崧、邱逢甲等组织台湾守军抗日乙未战争),成立台湾民主国,并出任内务大臣(「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督办),不久因兵败,匆促离台,内渡厦门
戊戌变法期间,俞明震积极支持康、,并参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当地推行的新政
变法失败后,转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兼附设矿务铁路学堂总办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转任江西宁道
宣统二年(1910年),任甘肃提学使
三年(1911年),代理布政使
民国初年,任平政院肃政厅肃政史。
不久,辞归故里。
晚年寓居上海杭州等地,民国七年(1918年)卒。
有《觚庵诗存》四卷。
俞明震学生成才者甚众,如国学大师王伯沆、章士钊、作家鲁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