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张凯嵩晚清 1820 — 1886
维基
张凯嵩(1820年—1886年)字云卿粤卿月卿钺卿,室名赐閒楼、金碧小琼庐、复园湖北江夏人
张凯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分配至广西以知县即用,历宣化怀集临桂知县
李星沅劳崇光均推荐其才能,于咸丰五年(1855年)升任庆远知府
任内剿平土匪王得胜等,升左江道,改代理右江道
不久庆远失守,革职留任。
咸丰八年(1858年),连同按察使蒋益澧重新攻克庆远,官复原职,代理按察使,不久正式任职,又迁布政使
同治元年(1862年)巡抚刘长佑浔州筹划剿抚,张凯嵩率兵配合,克复阳朔,因功接替刘长佑巡抚
同治二年(1863年),徵召布政使刘坤一围剿大成国馀党黄鼎凤等部。
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天平寨,生擒黄鼎凤。
贵县平定,朝廷赏头品顶戴。
疏陈左右江积匪未清,议三路进兵,以刘坤一统七营留防浔州,易元泰统十一营由宾州迁江思恩,李士恩统水陆八营由横州南宁,节节进剿。
八月, 失泗城与窜匪廖万福之泗城知府吴其逵被撤职,张凯嵩徵召邓云襄为泗城知府,进攻廖军。
廖部将军李老使、游标韦晚等被擒。
廖军退于富州的那良。
张凯嵩会同滇、黔两省清军围剿。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廖军令公杨通潮被俘。
3日,廖万福被俘斩首。
刘坤一克大、江口、平,斩贼首梁安邦,南宁河道始通。
元泰剿上林,平之。
刘坤一江西巡抚去,以同知刘培一代领其军,将亲赴南宁督战,会伪康王汪海洋窜粤,将入广西,诏凯嵩驻防浔州
同治五年(1866年)凯嵩南宁,进攻山泽,督诸军穴地轰城,夺山入,擒伪平章苏仲熙等。
孙仁广单骑走旺陇,追斩之。
山泽为贼所踞十馀年,至此悉平。
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云贵总督
当时云南形势混乱,张凯嵩在赴任途中,行至巴东,即三次上疏称病,结果因规避被褫职。
光绪六年(1880年),以五品京堂重新起用,授通政使参议,迁内阁侍读学士,代理顺天府,授贵州巡抚
光绪十年(1884年),调任云南,请求在省城设立开采五金总局,发展矿业,与内阁学士周德润勘测中越边界。
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任上。
清史稿》有传。
著《奏疏》28卷,《退庐诗存》及《退庐文牍》10卷、《抚滇奏疏(四卷)》等。
主要活动
  • 184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玉柱
全台诗
黄玉柱(?
~?
),字笏山新竹人
咸丰五年(1855)举人九年广西思恩县知县,历任兴业、贺县、宣山、武缘贵县苍梧宣化临桂贵平等县。
光绪二年(1876),加同知衔,赏戴花翎。
善画
其子黄宗鼎、黄彦鸿亦能诗。
(江宝钗撰)
萧宪章
维基
萧宪章
奉天明阳人同进士出身
同治十三年,登进士,先后任广西苍梧武缘宣化县知县广西归顺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87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范莲
维基
周范莲(1700年—1764年)字效白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顺天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第二甲第六名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二十日散馆授编修雍正十三年(1735年)己酉闰四月二十二日,以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主考官
乾隆帝即位后充实录馆纂修官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出授浙江严州府知府
严州府境内多山、土壤贫瘠,山谷周围的田地难以耕种,却征收相同田赋,建德县特别严重。
周范莲履勘证实后,力请豁免田赋。
桐庐县水灾,周范莲亲自施赈抚恤,赋税较重者,请准减免三分之二税额。
淳安县之前遇新安江大水冲坏堤防,周范莲主持修筑新堤
乾隆五年(1740年),改绍兴府知府
严州士绅居民为周范莲立“去思碑”、“思范亭”,上任后修筑江塘、海塘,清理上虞县夏盖湖的官府所有田地,疏浚余姚县汝仇湖,修葺育婴堂、普济堂,绍兴府大水,在上虞县水淹至县城城墙,道员前往勘灾,抚绥不得法,饥民哗变扰乱;周范莲即日发赈,惩治为首倡乱者一人,群众于是平服下来。
又考量受雇的佣作不在赈济名单内,主持修筑湖田堤埂,开凿柳塘、利济塘,以工代赈,使百姓存活甚多,周范莲与其特聘的孙灏陈兆仑方楘如徐廷槐诸位名儒主讲蕺山书院,振兴文风,署理宁绍台道,随即以失察蒙蔽的过失议处降级。
周范莲以乞养年老母亲离职归乡,后丁母忧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服阙后授广西南宁府同知,署理镇安府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引疾归,未离开即卒于任上。
有子周光镛,乾隆四十四年举人,官安徽休宁县教谕
主要活动
  • 173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林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闽县人字坚之
父于明崇祯时南宁府通判顺治初闽粤道阻,音问久绝,只身徒步万里寻父,历时四年,卒负父骨返。
工山水精篆隶,又善文词。
钟德祥
维基
钟德祥广西南宁府宣化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登进士,改庶吉士
光绪三年,任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年,升任翰林院侍讲,处理广西潘鼎新军营办事
光绪十九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孙永清清 1732 — 17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2—1790 【介绍】: 江苏无锡人字宏图别字春台
乾隆三十三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累迁广西巡抚
尝征广西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事。
旋出驻南宁,弹压边关,筹办粮饷,以疾卒。
工诗文。
有《宝严斋诗集》。
孙永清字宏图号春台无锡人
乾隆己卯举人,官至广东巡抚
有《宝严堂诗钞》。
杨光祖
杨光祖字显堂汉军旗人
历官南宁知府
有《薝盦诗草》。
唐椿森
维基
唐椿森字益龄广西宣化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进士,改庶吉士
散馆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道监察御史
光绪十一年,任甘肃乡试正考官
兵科掌印给事中刑科掌印给事中
光绪二十七年,任江西盐法瑞袁临道。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陈大文清 1742 — 1815
简介
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号研斋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
陈大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后升任郎中
随后陈大文历任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
陈大文晚年因被发现其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失察下属侵贪公款而被革职,并被降四品京堂官,自此再未担任过任何职务。
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维基
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清朝官员。
他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初授吏部主事
四十八年(1783年)广西南宁知府,后擢升为云南迤东道
历任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及江宁布政使,皆有政声。
他为父亲服丧期满后任广东布政使嘉庆二年(1797年)擢升为巡抚,不久兼署总督
嘉庆四年(1799年)调为山东巡抚五年因母亲逝世而离任,六年署任直隶总督
他后来因病请求回京任官,历署吏部侍郎工部尚书
嘉庆八年(1803年),出任两江总督次年召授左都御史,尚未到京又擢为兵部尚书
大文在赴京途中患病,仁宗诏遣侍卫医师到他那里,可是久医仍未瘉,赐尚书衔给他回籍。
后来大文被发现在直隶为官时有过失,部议革职,皇帝诏俟他病瘉后以四品京堂用,不过他一直没有复出。
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家中去世。
主要活动
  • 177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培懋清末民国初 1849 — 1929
维基
周培懋(1849年—1929年)字少濂号梓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郊区沙井乡教子田村人,清朝进士清朝中华民国教育家。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周培懋考中举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
周培懋一生淡泊功名,终生未仕。
曾主讲南宁左江书院、桂平浔州书院。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八年(1919年)受托成立了邕宁县修志局,担任总纂,主持编修邕宁县志》。
在该志书中,周培懋独辟“酷吏”一章,鞭挞那些为官不正的人。
因为时局混乱,该志书未能出版。
1929年周培懋逝世。
主要活动
  • 1892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国元
维基
王国元字晓亭贵州贵阳人同进士出身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丁未进士,三甲二十八名,后由刑部主事郎中,官至广西南宁知府
主要活动
  • 178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国琦
维基
黄国琦广西省南宁府宣化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4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主要活动
  • 1890年,进士,庚寅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钟德瑞
维基
钟德瑞广西省南宁府宣化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05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主要活动
  • 1890年,进士,庚寅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莽依图清 ? — 16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0 【介绍】: 满洲镶白旗人兆佳氏
顺治间从攻云、贵。
康熙初,从攻麓山
授江宁参领
三藩乱时,以副都统镇南将军,自江西进军广东广西,驻南宁,卒于军中。
黄英采
维基
黄英采江西兴国县(今江西省兴国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六年,登进士,改礼部仪制司行走
光绪二十四年道员用分发广西补用知府
光绪二十八年,署广西省南宁知府
主要活动
  • 1880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谢崇厚
维基
谢崇厚广西省南宁府宣化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名。
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主要活动
  • 1894年,进士,甲午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牖如
康熙十七年诸生登封县知县
官至广西南宁通判
初至登封,于岳神前立誓,除私敛,招流亡,督之耕种。
嵩阳书院、立学舍二十一所。
常亲至民家问疾苦。
阎兴邦清 1634 — 16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1697 【介绍】: 直隶宣化人字韬仲号梅公
康熙举人,选广西马平知县,官至贵州巡抚
诗古文均有可取处。
有《冰玉堂集》。
梁章钜清 1775年7月6日 — 18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5—1849 【介绍】: 福建长乐人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年自号退庵
嘉庆七年进士,改礼部主事,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洞悉江苏地方利弊,用人理财,能持大体。
鸦片战争时,曾驻兵上海,旋以病开缺。
有《经尘》、《小正通释》、《归田琐记》等。
梁章钜字闳中一字茝林福建长乐人
嘉庆壬戌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有《藤花吟馆诗钞》。
全台诗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茞林,一作茞邻号退庵又号古瓦研斋
福建长乐人
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
历任湖北荆州知府江南淮海道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
道光十六年(1836)广西巡抚
鸦片战争期间,曾率兵驻守梧州防堵英军侵略。
二十一年(1841)改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平生纵览群籍,精研金石之学,勤于著述,为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
计有《浪迹丛谈》、《论语集注旁證》、《孟子集注旁證》、《归田琐记》、《南省公馀录》、《退庵随笔》、《楹联丛话》等七十馀种〖参考刘德成、周羡颖主编《福建名人辞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1版1刷。〗。
  梁章钜道光年间,作有题徐庆都督春波洗砚图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
(吴福助撰)
词学图录
梁章钜(1775-1849)字茝中闳林号茝邻退庵
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
二十岁中举人,二十八岁成进士
嘉庆十年(1805)开始任礼部主事嘉庆二十一年(1816)考选军机京章。
道光元年(1821)升为礼部员外郎,任大清通礼馆、内廷方略编修
后历任湖北荆州知府江南淮海河务兵备道,以及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直隶布政使
鸦片战争期间,任广西、江苏巡抚,一度兼署两江总督,不久以疾告归,居福州黄巷黄楼
壮年于嘉庆年间在京曾加入宣南诗社。
晚年子恭辰迎养于温州官署。
著述甚丰,有《枢垣纪略》、《退庵随笔》、《文选旁证》、《归田琐记》、《浪迹丛谈》、《退庵诗存》、《退庵随笔》、《文选旁证》《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七十余种刊行于世。
子恭辰随父游学二十年,官至温州知府,编撰《楹联四话》和《巧对续录》。
梁章钜(1775~1849) 清代官员、学者。
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
祖籍福建长乐县,生于福州
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任湖北荆州知府荆宜施道、江苏布政使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等职。
曾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
著述丰富,共著诗文近70种,为楹联学开山之祖。
自云“余官湖北时,尝三度登黄鹤楼”。
在其所著《楹联丛话》中记载了内阁学士翁方纲湖北巡抚钱楷直隶参政鲁之裕、署陕甘总督萨迎阿侍读学士余本敦吏部尚书朱士彦湖广总督毕沅等官员、名士撰写黄鹤楼楹联的事迹掌故。
维基
梁章钜(1775年—1849年)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
祖籍福建长乐县,生于福州
学者。
梁章钜幼时颖悟,九岁能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十年(1805年)任礼部主事
嘉庆十二年(1807年),掌浦城浦南书院讲席,次年,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经考选任军机章京
道光二年(1822年),授湖北荆州知府荆宜施道,升淮海河务兵备道,调署江苏按察使
道光五年(1825年),管理盘运漕粮总局,任山东按察使
次年,调任江苏布政使
江苏任职八年,曾四次代理巡抚,政绩斐然。
道光十一年(1831年)江淮大水灾,他率属捐廉募款。
同年,修复练湖牌坝,筹款兴修孟渎、得胜、澡港三河水利。
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奏请回福州养病。
道光十五年(1835年),奉召入,授甘肃布政使
次年,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令梧州浔州官员捉拿烟贩,采取10家连保法,杜绝复种罂粟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亲自带兵防守梧州,并增兵浔州南宁,运送大炮支援广州防务。
曾上疏抨击琦善广东“开门揖盗”,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
同年,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组织宝山上海川沙太仓南汇嘉定等地兴办团练,严密设防,使英军未敢妄动。
同年八月,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
十一月病发,专折奏请开缺调理。
先后寓居扬州浦城温州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逝。
主要活动
  • 180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