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罗金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邵阳人
少有文名,屡试不第,愤而攻医,购医书百十种,昼夜读之,遂精其术。
尝遇抬棺送葬者,大呼此人未死,开棺投药,蹶然而起,自是有神医之目。
杜瑞联
维基
杜瑞联(?—?),字棣云一字聚五号鹤田山西太谷县人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进士
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同治元年(1862年)官浙江道监察御史
同治四年(1865年)出任湖南宝庆知府
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按察使,升云南布政使
光绪三年(1877年)升任云南巡抚
主要活动
  • 185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旷敩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衡山人字逊之
旷敏本弟。
乾隆二年进士,授宝庆教授
治经学,与兄齐名,时有“轼辙”之目。
主要活动
  • 1737年,进士
席宝田晚清 1829 — 18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9—1889 【介绍】: 湖南东安人字研芗
诸生从军,转战湖南
石达开,解宝庆围。
同治间李世贤汪海洋江西,擒洪仁玕洪天贵福
六年贵州镇压苗、教起义,用兵五年,克台拱,擒张秀眉。
累功官至布政使赠太子少保
病归。
顾仁清初 ? — 1655
维基
顾仁(?
—1655年),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
顺治四年(1647年),登进士,授宝庆府推官
后改任刑部主事
顺治十二年(1655年),任顺天巡按御史
因索贿下狱论死。
主要活动
  • 164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全祖望清 1705 — 17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5—1755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绍衣号谢山
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
借读《永乐大典》,钞难得之书。
散馆后以知县用,不就。
后曾主蕺山广东端溪书院讲席
生平钦佩黄宗羲,学问长于史学,对明末忠烈初学者事迹,最为留意,所撰《鲒埼亭集》,收此类人士碑、表、传、志极多。
又续补黄宗羲宋元学案》。
另有《经史问答》、《勾馀土音》、《汉书地理志稽疑》,并校《水经注》,笺《困学纪闻》,辑《甬上耆旧诗》。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
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
有《鲒埼亭诗集》。
词学图录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室名双山房。
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绝意仕途,家境渐贫,竟至三餐难继。
1742年与同县蒋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
1748年应聘至绍兴主讲蕺山书院。
后因郡守失礼,拂然辞归。
贫病继迫,为学益力。
1751年广东端溪书院讲席次年因病归里。
1754年寓居扬州,病中仍校著不辍,返里。
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恸至极卒。
家人售双山房藏书万卷,获银200两始予安葬。
墓在南郊王家桥畔。
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
著《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鲒埼亭诗集》。
以10年功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仅完成约十之三四之《宋元学案》,又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
另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尤有功于宁波地方文献,搜求、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开庆四明志》、《甬上耆旧诗》,编《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维基
全祖望(清末宁波话:,;当代宁波话:,,(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清朝史学家文学家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时全祖望生于鄞县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
其四岁能解《四书》、《五经》,七岁能读《资治通鉴》,人称神童,师从董次欧
十九岁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见当时侍郎方苞
雍正十年(1732年)顺天乡试,临川翰林李绂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
是年八月其妻张氏因难产而死。
雍正十三年(1735年)续娶满洲学士春台之女曹孺人为妻,家贫,典当二万卷书于仁和黄坚仓。
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二岁。
初为庶吉士,不久受权贵排斥,散馆归班,乾隆二年九月回乡,专心著述,授徒为业。
绍兴太守杜甲之请,任蕺山书院山长,因杜甲傲慢,不久辞去,又主讲广东高要端溪书院。
谢山学派创始者,弟子有董秉纯卢镐、蒋学镛等。
其遗作由董秉纯整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七月二日,声渐微,卒年五十一岁。
全祖望既逝,董秉纯、蒋学镛又请杭世骏校订《鲒埼亭集》书稿,并代为作序。
杭世骏的原稿后来不知所终,但董秉纯还保存着副本,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主要活动
  • 1736年,宏词科
  • 173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郑之侨清 1707 — 1784
维基
郑之侨(1707年—1784年)字茂云号东里广东潮阳县举练都金浦(今潮阳区金浦街道)人。
清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授江西铅山县,建鹅湖书院
继而弋阳县
饶州府同知任上建濂溪书院
之后历任广西柳州府知府湖南宝庆(今邵阳市)知府山东济东泰武道,湖广安襄郧兵备道(今湖北之安陆襄阳郧阳三地区,当时各为府)。
致仕后家居近20年,其府第今存。
主要活动
  • 173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石文成
人物简介
石文成字闻琢号晓堂桐城人,乾隆贡生,考授为宝庆通判
著有《晓堂集》12卷、《历朝诗话》6卷。
凌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番禺人字西波号沧洲
乾隆十三年进士,历知桂阳昭陵醴陵诸县
廉介明敏,案无留牍。
寻归养母,以读书敦行教其乡人。
有《书耘斋集》。
主要活动
  • 1748年,进士
尹锡纶
维基
尹锡纶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人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2名。
殿试登进士2甲第64名。
同年五月6月3日),著分六部学习。
户部陕西司主事,外放署广西镇安府知府,以同知降补。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成明郁
维基
成明郁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9名。
同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武强县行唐县知县
儿子成达陶,孙子为中共人物成仿吾。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杨鸾清 1712 — 17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2—1778 【介绍】: 陕西潼关人字子安
乾隆四年进士
历官四川犍为湖南醴陵等地知县
善诗,晚益瑰丽苍坚,兼工古文。
有《邈云楼诗文集》。
杨鸾字子安潼关人
乾隆己未进士,官邵阳知县
有《邈云楼诗集》。
主要活动
  • 1739年,进士
潘应斗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武冈人字章辰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
福王时上书言时政,为马士英阮大铖所抑。
万州知州
王时累迁太常寺卿
以事不可为,弃官去。
有《允孚堂诗文集》。
维基
潘应斗(?
—17世纪),字章辰湖广宝庆府武冈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潘应斗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十六年(1643年)进士,在北京等候授职。
李自成北京,他逃到南京,适逢弘光帝即位,因此哭著上陈时政,言词激切,被马士英阮大铖控制。
获授万州知州,代理乐昌县知县
清朝军队来到,潘应斗倚靠王启祚、韦章玉居住。
永历帝继位,迁潘应斗为云南道御史,但未就任就改官验封司郎中,调往文选司郎中,很快晋任太常寺卿
他见刘承胤败坏朝政,无法对抗,于是告老归乡,和弟弟潘应星在威溪河泮安居,写作唱和,文章类近欧阳修王安石高洁而有章法。
清朝三次徵用他,他也不出仕;晚年从事农务,穿戴破旧,虽然穷苦但安宁。
主要活动
  • 164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臣典晚清 1838 — 18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8—1864 【介绍】: 湖南邵阳人字祥云
十八岁投湘军。
咸丰间曾国荃转战江西,隶吉字营,常为军锋
安庆后,升至参将
同治间,与困天京,升提督,掘地道,炸城墙,突入城内。
旋卒于军。
谥忠壮
吕佩瑀
维基
吕佩瑀广西省郁林直隶州陆川县温泉乡洞心村人。
同治十二年(1873年)癸酉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三甲138名进士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历任湖南宁乡邵阳新田江西安福等县知县,升永桂理猺通判
主要活动
  • 1883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唐懋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邵阳人字袖石
顺治贡生,博学工诗,风格近似唐李贺,为湘中人士所推重。
有《绿声亭集》。
释仁里清末民国初 1839 — 191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
姓王氏邵阳人也。
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
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
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
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
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
邵城东有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
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
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
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
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
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
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
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
”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
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
”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
”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
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
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
”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
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
庵主感悟向之礼谢。
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
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
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
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
除夕》云:“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
瓦灶通烧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
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
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
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
冬夏一衲,不蓄私财。
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
王镇藩
简介
王镇藩字万卿湖南邵阳人
(刘作忠《湖北名胜楹联》1988)
魏光焘
魏光焘字午庄邵阳人
诸生,官至两江总督
谥威肃
吴本嵩
个人简介
吴本嵩原名玉麟字天石宜兴人
有《都梁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