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博尔辉清初 ?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
天聪崇德间,从太宗攻战,自护军校升至参领
入关后,攻至长沙
顺治五年,以护军统领议政大臣,附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死,以“动摇国事、蛊惑人心”罪被杀。
丁锐义晚清 1821 — 18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858 【介绍】: 湖南长沙人字伯冕一字篁村
咸丰年间募兵千人,号义字营,从胡林翼镇压太平军
官至盐运司运同
后从李续宾
三河镇败时战死。
刘章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长沙人字峨峰号望衡居士
好绘事,画花鸟合度,则千丛万竿。
山水工于摹仿,绘牛尤神妙。
任星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长沙人
咸丰间武生从攻太平军,转战湖北江西安徽等省。
同治间从破芜湖金柱关和江面的九洑洲。
官至广东水师提督
守忠晚清 1822 — ?
维基
守忠(1822年—?
),字进廷遂庵号蓉先蓉仙,胡氏,汉军正蓝旗人(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清代书法家
咸丰元年辛亥(1851)顺天乡试科举人同治二年癸亥(1863)恩科进士
由廪膳生官玉碟馆誊录官直隶易州训导东光县教谕世袭云骑尉同治六年(1867)知府衔选用直隶湖南沅陵县知县,又属湖南宜章县(今属郴州市)知县;历任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九年(1870)庚午科、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五年(1879)己卯湖南乡同考官
任职湖南时,与郭嵩焘多有交往;郭嵩焘在其日记中称守忠为“守蓉仙”;守忠曾撰写《新宁县志序》;“守蓉仙从弟多子受(多祉,其胞兄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进士胡俊章)请为题主,裕蓉坪(正黄旗汉军裕庆,湖南衡州府长沙府知府,督办湖南第一家机械工厂——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生产出湖南第一批电灯)、恩小农(正黄旗满洲道光己亥举人恩荣湖南沅江县临湘县知县编修并序《临湘县志》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恩荣妻侄子、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进士觉罗松阿达)为陪宾,黄荃生呈阅仪节”(据《郭嵩焘全集》,2012)。
清代书法家,以工书有名于时(据《中国美术家大辞典》)。
湘军将领曾国荃的两子均师从守忠学习(据《曾国荃全集》第五册,2008)。
鲁武茂
鲁武茂字苍崖长沙人
诸生
有《所园诗存》。
张修府晚清 1822 — 1880
张修府字悔斋号东墅嘉定人
道光甲辰进士历官永顺知府
有《小琅环园诗录》。
维基
张修府(1822年—1880年)字允六一字东墅江苏省嘉定县南翔(今属上海市)人。
同进士出身
官至湖南永州知府
张修府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联捷张之万榜三甲进士
庶吉士散馆翰林院检讨
咸丰三年(1853年)假归。
正逢小刀会起事占据上海修府巡抚吉尔杭阿奏请朝廷,留办本籍团练
官军克服上海之后,论功赏戴花翎,以知府用,补湖南岳州缺,因父丧未能就职。
张芾督办皖南军,征召其赴军效力。
守丧结束后,代理长沙知府,补永顺府知府,任内政绩卓著。
又调署长沙,请假养病,不久又因母丧停职守丧,之后署任永州府知府
光绪六年(1880年)卒,年五十九岁。
光绪嘉定县志》有传。
张祖同
张祖同字雨珊长沙人
同治壬戌举人
有《湘雨楼诗钞》。
词学图录
张祖同字雨珊号词缘
长沙人
同治元年(1862)举人
专精倚声,希踪姜张,律吕谨严,而自称爱诵周邦彦词。
为"湘中六家"之一。
亦有书局,顾不肯刊己作,词稿丛残,晚始付剞劂。
馀事为诗。
与弟冶秋齐名,并为时重。
诗以杜为归,兼涉韩、苏之胜,所传不多。
有《湘雨楼诗钞》、《湘雨楼词》。
谭钟麟清末 1822 — 19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1905 【介绍】: 湖南茶陵人字文卿
咸丰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监察御史陕西浙江巡抚,又总督陕甘、闽浙、两广等省。
在地方能兴利除弊,在陕浚郑白渠,教民种桑养蚕纺织;在浙修海塘,重建文澜阁
对戊戌变法则不以为然。
旋以老乞归。
维基
谭钟麟(1822年—1905年)字文卿原名谭二监湖南茶陵人,清朝末年政治人物。
曾任两广总督,任内镇压了杨衢云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下令当时的南海县知县审理陆皓东等革命党人。
谭钟麟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入翰林院编修
同治年间外放,历任多职。
同治十年(1871年),因左宗棠疏荐,出任陕西布政使,不久代理陕西巡抚
由于他保证了左宗棠进军新疆期间的粮草供应,为平定阿古柏之乱做出了贡献,光绪元年(1875年),实授陕西巡抚一职。
光绪五年(1879年)谭钟麟调任浙江巡抚,在任期间整修了文澜阁,有政绩。
光绪七年(1881年),升任陕甘总督,在任内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当地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光绪十四年(1888年)谭钟麟告病辞职,但三年以后即被再次征召入,以尚书衔吏部左侍郎兼署户部左侍郎,管理国库。
光绪十八年(1892年)升任工部尚书,不久调任闽浙总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调任两广总督
任内禁止了当时在广州流行的一种闱姓赌局;也镇压了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下令当时的南海县知县审理陆皓东等革命党人的犯罪事实。
其间并多次上疏反对戊戌变法,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谭钟麟因不满租借新界,以病告归。
光绪31年(1905年)病逝于长沙谥文勤
丁蓉绶
丁蓉绶字竺云长沙人
同治甲子举人,官户部主事
有《磨绮室诗存》。
刘炜潭
刘炜潭字湘客号碧江一号达斋长沙人
雍正庚戌进士历官梧州知府
有《达斋偶存稿》。
刘炜泽
刘炜泽字芳玖一字茗柯号芋田长沙人
雍正庚戌进士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词,官松江同知
有《斯馨堂集》。
徐树铭晚清 1824 — 1900
徐树铭字寿蘅号澄园长沙人
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官至工部尚书
有《澄园遗集》。
维基
徐树铭(1824年—1900年)字寿蘅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今属长沙市)人。
清朝后期政治人物、翰林
徐树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咸丰元年(1851年)四川乡试副考官
咸丰二年(1852年)任山学政
中允,累迁内阁学士
咸丰七年(1857年)兵部右侍郎
次年督学福建典试兴、泉。
调停莆田同安吕、黄二氏械斗。
任满后请求归养。
同治五年(1866年),被重新起用,代理礼部左侍郎
次年,督浙江学政,因荐举已遭罢职的俞樾而被追究,谪迁太常寺少卿
光绪元年(1875年),任鸿胪寺卿,因父丧丁忧停职。
守丧结束,授通政司副使
光绪十年(1884年)太常寺卿
任内永定河决口,树铭奉命勘察。
中法战争期间,因海路被阻,上疏请漕粮重新改归河运,敕命直隶总督治南运河。
光绪十二年(1886年),补为左副都御史
光绪十五年(1889年),授工部右侍郎
光绪十七年(1891年),充顺天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二年(1892年)充经筵讲官次年光绪二十三年(1893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迁左都御史
上疏请行蚕政。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官拜工部尚书
次年,义和团事起,病卒。
清史稿》有传。
罗贤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益阳人字直夫
顺治贡生
留心文献,纪明末义军攻陷长沙始末甚详。
有《枫香亭草》。
李寿蓉晚清 1825 — 1894
简介
李寿蓉字均裳号篁仙, 生于道光五年 (1825) 十月初一日
祖居长沙河西杉木桥 (今望城区白洲街道) ,乃一方书香世家。
年少时,李寿蓉受表兄丁叙忠 (时掌教城南书院) 影响,与二兄锡蕃一道入读长沙城南书院, 师从陈本钦先生门下, 攻八股文。
锡蕃尤长算学,积多年心血,草成《借根方勾股细草》,刊行海内,与丁取忠等同被誉为湖湘算学界之精英。
彭晓玲《李闰:前尘往事不可追》,《时代报告(奔流)》2019)
维基
李寿蓉(1825年—1894年)字篁仙湖南长沙河西都赤岗村人(今望城区白沙洲街道赤岗村)。
咸丰元年(1851年)中恩科乡试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用为户部主事
咸丰九年(1859年)李寿蓉肃顺查户部银库亏空案的牵连而入狱。
同治元年(1862年)辛酉政变后肃顺被诛,而得以官复原职。
后捐升郎中,加捐道员,署为湖北江汉关道及安徽芜湖道道台,诰授资政大夫,晋授荣禄大夫
周宣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长沙人字辰远号雪舫
雍正十一年进士
浙江桐庐知县,调海盐,迁盐运使分司,官至浙江盐运判官
有《史断》、《史记难字》、《南北史撷》、《柯椽集》、《雪舫诗钞》等。
周宣猷字辰远长沙人
雍正癸丑进士历官江盐运使司运判
有《雪舫诗钞》。
曾钊杨晚清 1826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826—? 【介绍】: 广西桂平人
本乡村塾师。
后入拜上帝会,参与金田起义。
咸丰二年,在长沙右史掌记天王言行。
与纂仪制,调东王府掌文书,累封为天官又副丞相
曾主持删改儒书《六经》事。
陆蕙芬
江上诗钞
女,桢女,沙均室,年二十六夫亡守节
著有冰宜阁诗草。
女史为邑孝廉陆子干先生长女。
夙娴文墨兼工刺绣,有针神之誉。
同治间长沙彭味之侍郎督学江苏,延以课其女。
嗣沈邑尊伟田、刘邑尊谦山,并先后延聘以教其女公子暨孙女等,俱以淑慧成材,卓然有宋文宣之遗风焉。
诗所存不多,半皆乱离后贫病忧愁之作,盖处境然也。
周宣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长沙人字燮轩
乾隆元年进士
有《脉史六言》等。
王闿运清末民国初 1833年1月19日 — 1916年10月20日
王闿运字壬秋湘潭人
咸丰丁巳补行壬子举人光绪戊申,赐翰林院检讨
有《湘绮楼诗文集》。
词学图录
王闿运(1833-1916) 字壬甫一字壬秋号湘绮初名开运
湘潭人
咸丰七年(1857)举人
肃顺欲延之,不就。
曾国藩戎幕,不称意,退归讲学。
主尊经、船山、两湖书院讲席。
光绪三十四年(1908)检讨,加侍读
民国,受聘为国史馆馆长。
治《春秋公羊传》,又精子学史学
诗与邓辅纶并称"王邓",为湖湘领袖,宗汉魏六朝,独步一时。
亦工文,散文探贾谊董仲舒,骈文揖颜延之庾信
词希踪北宋,鄙薄浙派
有《湘绮楼全书》、《湘绮楼词》。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
湖南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屡掌成都尊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武汉两湖书院。
后授翰林院检讨
著有《王湘绮先生全集》。
湘绮楼诗文集
1833.1.19-1916.10.20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
咸丰七年(1857)举人,先是结交了湘中第一人曾国藩,随后结交了朝中第一人肃顺,再后结交了川中第一人丁宝桢
不久辞职返归湖南,隐居衡阳西乡石门12年(1865-1876),潜心学术研究,并在石门观设私塾授徒,夏时济曾熙、马宗霍等皆出其门下。
后相继受聘为成都尊经书院主讲长沙思贤讲舍主讲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
其中尤以在衡阳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25年(1891-1915),力倡船山之学,培育了一大批英才,如杨度夏寿田、蒋啸青、陈兆奎、程崇信等。
清朝末年,官翰林院检讨侍讲衔
民国初年,出任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兼参政之职。
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可见当年享誉之盛。
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崇奉“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经学大师”、“湘学泰斗”。
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
著作非常丰富,曾撰《湘军志》、《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联语》等数十种。
门人辑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