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河南延津人,字计百。顺治十二年进士。除赣州推官,迁大同同知,举卓异,晋太原知府,移病归。久之抵京补官,坐事下狱,逾年得释,会病卒。工文章,长于吏事,尤谙律令。卒年五十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9—1792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弁亭,别字约斋,晚自号苧园。初名序言。乾隆十五年副贡生。历任延津、宝丰、临漳、永城、应山诸县事。有《读史随笔》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河南延津人,字紫佩。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湖广道御史。有奏疏诗文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善化人,字震南。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历知武安、洛阳、延津、沈丘等县,迁许州知州。以廉明称。
重刻瓶水斋集·引
《瓶水斋集》十六卷、《别集》二卷,自巴朴园副使刊于真州,阅七十馀年,版片寖失。吾友铁岭宗啸梧郡丞(山)博综群籍,尤留意北方文献。尝谓乾、嘉之际畿辅作者林立,铁云先生天才横溢,陵轹古今,与常熟孙子潇、秀水王仲瞿两先生相颉颃,当时有三君之目。今孙、王撰著,江以南家有其书,舒集别无刊本,当继巴氏重锓以广其传。爰从丁君松生假得原刻本,甫授梓而疾作,绵惙之际,举付保枢,属为卒业。保枢诺而受之,将以传舒先生者并传啸梧也。深惧废坠,负我亡友,乃与松生函约同志醵资助刊,岭南许星台中丞年丈复力为提倡。距啸梧之歾十阅月而书成,譬造浮图七级,快睹合尖。自今当与《天真阁》《烟霞万古楼》两集鼎峙不朽。既酾酒以告啸梧,益重我山阳邻笛之感已。光绪岁在丁亥六月,任丘后学边保枢谨识。
余校刊《瓶水斋集》既卒业,先生诗尚有咏襄阳太守王树勋事,所谓《和尚太守谣》者,为世脍炙,而集中弗载,颇疑书阙有间。既而仲仪复觅得《瓶水斋诗话》写本,卷尾有孤子昌枚识语,称先生别有乙亥年诗一卷未刻,顾以搜辑末由,徒事惋叹。岁庚寅十一月,松生之犹子修甫孝廉偶坐坊肆,睹架庋旧刻《瓶水斋集》,试一抽阅,则乙亥年诗已编列第十七卷,《和尚太守谣》一篇固俨然在也。喜而见贻,乃并《诗话》一卷,均续付剞劂。盖延津龙剑,终久必合,文人慧业,理亦宜然。刊成附识如左。世有嗜先生诗者,当同为拊掌也。光绪辛卯天中节后一日,保枢再识于武林寓斋。(录入:顾青翎)
维基
靳金鼎,河南延津县人。靳金鼎为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进士。同年十二月(1797年初)任江苏金山县知县,嘉庆二年(1797年)七月去职。署南汇县知县一职。同年复任金山县知县,嘉庆三年(1798年)三月去职。
全台诗
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嘉庆十五年(1810)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不久,迁任御史,转给事中,负责朝政之进谏。嘉庆二十四年(1819)授福建延津邵道。道光元年(1821)三月三日调补台湾兵备道,十月十七日正式起用。《清史列传》谓其:「力行清庄弭盗之法,在台三年,民番安肃」,道光四年(1824)十月十二日离台。承珙究心经学,尤专意于毛氏诗传,为清代诗经三大家之一。在台期间,于公馀之暇,完成《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训诂极为精详。另著《毛诗后笺》三十卷,获得评价颇高,奠定其在清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胡氏一生所作古今体诗共一千五百多首,依编年方式编为《求是堂诗集》二十卷,道光十三年(1833)出版。其中第十七卷《东瀛集》,为在台期间所作。以下所录,乃据《清修四库全书》所收《求是堂诗集》,并参考黄得时〈胡承拱与东瀛集〉〖此文刊于《台湾文献》十九卷一期,1968年。〗一文所录诗作编校。(施懿琳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昌黎人,字渻厓。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困场屋近三十年,道光二年始成进士。官河南延津、孟津知县,有政声。有《爱日堂类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河南延津人。嘉庆七年进士。二十五年,授顺天府尹。道光初,疏请酌增捕蝗章程四条,如所议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
【介绍】:
清福建永定人,寄籍江苏嘉定。廖冀亨曾孙。嘉庆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国史馆提调。道光间充文渊阁校理。出为河南南阳知府,护理南汝光道,数决疑狱。调补卫辉府知府,倡捐修试院,整理崇本书院,疏浚延津任光屯沟渠等,多著善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62
【介绍】:
清广西藤县人,原籍桂平,旧名丕成。初为太平军童子兵,渐升为将校。与西征各役,骁勇善战,升冬官正丞相。咸丰六年,与诸军同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升成天豫、正掌率,与李秀成同为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擢前军主将。八年,于三河镇歼灭湘军李续宾部,次年,封英王。十年,与李秀成等再破清江南大营。次年,西征至黄州,回援安庆,退庐州。同治元年突围往寿州,被叛将苗沛霖诱捕,坚贞不屈,就义于河南延津。
维基
徐振翰,河南省卫辉府延津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44名。殿试登进士3甲第71名。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