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文廷式晚清 1856 — 19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6—1904 【介绍】: 江西萍乡人字道希,一作道爔道溪号芸阁云阁芗德自号纯常子
瑾妃珍妃幼时在粤,曾从受学。
光绪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升侍读学士
甲午、乙未时对日主战甚力,极言不可签《马关条约》。
曾参与强学会。
戊戌变法后革职。
工诗词骈文。
有《纯常子枝语》、《云起轩词钞》。
文廷式字芸阁萍乡人
光绪庚寅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
有《云起轩诗录》。
词学图录
文廷式(1856-1904) 字道希号云阁,一作芸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晚号纯常子
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
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
编修
国史馆协修、会典馆纂修
侍讲学士兼日讲起居注
大理寺卿
以支持清德宗变法维新遭后党忌恨,革职回籍。
戊戌政变作,遭通缉,避走日本
旋归国居沪。
病逝于故里。
博学,以玄儒称。
词名最著,于"清季四家"外别树一帜。
有《文道希先生遗诗》、《云起轩词钞》。
云起轩词
文廷式咸丰六——光绪三〇)字芸阁号道希江西萍乡人
少负才名。
光绪庚寅进士,由编修翰林侍读学士
李鸿章颇礼遇之。
甲午之役,廷式主战,反劾鸿章畏葸,鸿章忿之,授意御史杨崇伊疏劾,遂削职。
戊戌后,密旨捕治。
逸去不知所之。
工骈体文,诗词尤超拔。
云起轩词·序
词家至南宋而极盛,亦至南宋而渐衰。
其衰之故,可得而言之也。
其声多啴缓,其意多柔靡,其用字,则风云月露红紫芬芳之外,如有戒律,不敢稍有出入焉。
迈往之士,无所用心,沿及元明,而词遂亡,亦其宜也。
有清以来,此道复振。
国初诸家,颇能宏雅,迩来作者虽众,然论韵遵律,辄胜前人,而照天腾渊之才,溯古涵今之思,磅礴八极之志,甄综百代之怀,非窘若囚拘者,所可语也。
词者,远继风骚,近沿乐府,岂小道欤。
朱竹垞以玉田为宗,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以二窗为祖祢,视辛刘若仇雠。
家法斯,庸非巨谬。
二百年来,不为笼绊者,盖亦仅矣。
曹珂雪有俊爽之致,蒋鹿潭有沈深之思,成容若学阳春之作,而笔意稍轻,张皋文子瞻之心,而才思未逮,然皆斐然有作者之意,非志不离于方罫者也。
余于斯道,无能为役,而志之所在,不尚苟同。
三十年来,涉猎百家,搉较利病,论其得失,亦非扪籥而谈矣。
而写其胸臆,则率尔而作,徒供世人指摘而已。
渊明诗云:兀傲差颖。
故余亦过而存之,且书此意,以自为序焉。
光绪壬寅十二月
萍乡文廷式
云起轩词影稿·王瀣跋
文道希先生《云起轩词》手稿一册,光绪甲辰春,余假以录副。
是秋先生殁于湘中,此册遂留藏木斋家。
今春木斋之子伯举持来商付影印,余按,此稿较徐刻缺四十二首,然如《点绛唇·布被新霜》一首、单调《风流子》一首、《望江南·秋色好》二首,刻本亦未载。
稿中书有年月者,如《齐天乐·再游龙华》一首、《念奴娇·答皮麓门》一首、《点绛唇·九日》一首、《八归·答沈子培》一首,刻本并佚其年。
其两本俱未载年,如《祝英台近》一首、《八声甘州》一首,以半塘次均同作考之,则前为乙未作,后为甲午作。
木兰花慢·寄木斋》一首,刻本有叙,则为癸巳闱后作。
《摸鱼儿·惜春》一首、《念奴娇·题壁》一首,有先生手写横轴,称丁酉春间作(今藏伯举家)。
手稿所佚词,如《齐天乐·题高氏瓮芳录》一首,子安丈曾以徵题全册见示,则决为壬辰以前作。
《疏影·秦淮有赠》一首,木斋亦曾以小笺见示,尾署「芗德」二字云,先生别号。
辛丑秋间也。
今两本叙次全异,此稿影出,即可参校字句,尤与先生身世出处所关非细。
稿中间有代录,及先生落笔偶误(如《满庭芳》作《满江红》,《侧犯》写作三段),鉴赏者自能知之。
伯举属为跋,因并举所仅知者附于后云。
癸酉十月溧水王瀣。
吾友萍乡文道希学士既殁,门下士徐君积馀为刊《云起轩词》若干卷,盛传海内矣。
今岁叶君玉甫复搜刊君遗诗若干卷,以君朋辈故旧仅存者莫余若,属序其端。
君天秉卓荦,博闻强记,才气不可一世。
余始逐试南昌,得交君,俱少年耳。
越三岁,同乡举,同计偕居京师,君不第,已名动公卿间。
寻擢巍科,超迁讲幄侍从,声光赫然倾天下。
当是时,国军新挫于岛邻,输款割地,几不国。
君激世变,益究中外之务,凡时政得失、列位贤不肖,慷慨陈论,指斥权贵人尤力,为所侧目久矣。
及肇宫闱之隙,狃新旧之争,务归罪于君,媒孽搆陷,屡欲挤之死地,脱身走日本乃免。
夫熏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自古贤人才士,怀负奇伟,动与祸会,遭戮辱屏弃摧落者不可胜数,况厄于一时,愈伸于百世,是岂足道哉?
久之,君返自东瀛,复时与君游聚。
金陵,必主余家,留连啸咏,意气不衰。
最后饮秦淮别去,遂永诀。
撰著宏富,诗词特鳞爪耳。
然君博极群书,诗乃清空华妙,不挦扯故实自曝,尝推为独追杜司勋,波澜莫二,即身世飘泊亦颇肖似之,此可悬诸天壤俟定者也。
独是君殁未十岁,国步骤改,九宇沸扰。
余屡转徙穷海,老病复迫之,残夜孤呻中,追忆君箕踞挥麈,高睨大谈,往往揣君声音笑貌,浓眉皤腹,辟易千人之概以自壮,无如斯人不复得,景光之不可把玩,读君诗,益缠兴亡离合死生博一瞬之感也。
己巳五月,义事陈三立
文道希先生诗集·陈诗序
夫诗者,持也。
兴观群怨,范围弗过,品汇事物,曲成弗遗。
其大旨达于书,通于易,可以从政,可以处变,绍先启后,连抃而无穷,居守正行,载义粤稽,往哲固如斯矣。
今者,叶君遐庵刊《文道希先生遗诗》,督序于余。
余少生长于粤,知文氏世宦粤事甚详,后又得从道希先生游,谊不容辞,援笔述之。
先生曾祖讳守元,敦诗尚义,称于乡闾;祖讳晟,守惠州,调嘉应咸丰时遭寇殉难;父讳星瑞,击贼复仇,官至高廉道
先生幼而惇敏,长益闳通,为陈兰甫先生高足,词采轶俦辈。
光绪庚寅进士,以一甲第二授编修
癸巳恩科典江南乡试,考覆务求才实,是科得人为盛。
旋擢侍读学士,感激帝知,屡上封事,太后憎之。
丙申削职南归。
戊戌政变,太后怒责珍妃
珍妃者,广州将军长善女,先生尝授书者也。
虑祸及,走日本,与扶桑诗人游处,庚子乃归国。
是秋,余从吴彦复师至沪,居于邻巷,袖诗抠谒先生,一见奖成不遗,记诗有「神山风雨走孤鸾」句,尤为先生激赏。
时八国师旅陵突中原,日薄崦嵫,翠华西狩,余作《太清乐府》纪时事,先生见许,谓似二李
合肥相国北上议和,先生赋感事诗,有「无分麻鞋迎道左,收京还望李西平」句,又和陶诗有「乞食偶得饱,高卧亦似仙」句,泽畔行吟,不忘忠悃,有古贤风烈矣。
先生旋归萍乡
甲辰夏,复至沪,同游张园,品核人物,因出视《山居》诸篇,谓效皮陆在野言野。
秋八月,复游湘中,病卒,年四十九。
先生修躯山立,耳白似欧公,既得其名,未得其寿,弥可慨已。
原号芸阁晚号纯常子,自著《纯常子》一书,用庄子「纯纯常常,乃底于狂」之语,寓感伤也。
初家贫,薄游江浦,客吾邑吴武壮军中,武壮为荐入粤都张靖达幕。
居积年,文檄敏赡,同辈推服。
先生既没,公子永誉公达诸生抱学穷居,亦历佐粤皖段少沧、沈子培提学幕,有声于时。
先生四世,人人有集,一门风雅,江介所稀,谈者比之乌衣王氏。
余近纂《皖雅》,兼及名宦,斠录遗诗,用光简册。
遐庵先生累代通家,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日,独能捐金搜刻全集,诚可谓守道不变,好行其义者矣。
己巳六月庐江后学陈诗。
廿载前,吾师萍乡文道希先生既殁,恭绰撰挽诗,久而不成。
盖情绪烦怫,哀至于无文,遂无以自达也。
既乃思辑其遗著,询诸师之子永誉,知强半散佚,仅《晋书·艺文志》暨《云起轩词》先刊行者犹传于世,为怃然者久之。
恭绰丱角从师游,师所以抚爱奖进之者甚至。
常寓书南昌家中,任绰纵览所藏典籍。
绰得粗通书史者,实由于此。
又,庚子谒师海上,师教以为诗之道甚悉,且举自作《过祆祠》七律为例,又喜绰所为《游仙诗》,以为雅丽,对人恒称道之。
今忽忽将卅载,宛在心目,而遗书散尽,所著亦罕存。
嗟夫!
以师之才雄气猛,事功不就,乃并区区简册之流播而亦靳之耶?
乃誓为蒐集。
越十载,未有所获。
久之,闻湘中有藏师遗稿者,未得见,继乃得诗二卷。
忆少时曾读师诗稿,审非其全,复致力访求,期成完帙。
凡三载,共得诗如干首,携至海上,与永誉共校之。
二人之意,以为人事无常,宜先印诗稿,徐及其他。
乃举付手民,馀俟别谋剞劂。
维师匪欲以学术鸣者,兹编尤学之鳞爪。
顾平生襟抱志行,可藉窥其大凡。
陈右铭先生读师水龙吟》词,谓非文人所能,师之诗何莫不然?
盖信乎非世之诗人之作也。
近论世者,恒谓清社之屋,西朝实尸其咎。
盖洪杨之役,清祚佹失而复得,乃临朝者迄无悔祸忧勤之意,徒逞其阴诈猜忌之谋,屏弃贤良,倚任群小,加以宴安酖毒,倒行逆施,盖不待玉步之移,已知瓦解之无可挽矣。
使光绪中叶,得行其志,以其间斡回时运,收拾人心,开通风气,则戊戌庚子以迄辛丑诸役,或竟弭而不发,未可知也。
计不及此,徒使论者以人之云亡致慨于邦国殄瘁,而师之感时忧世之抱,悲愤牢愁之况,乃仅流露于纸墨间。
呜呼!
为文人,或轩轾甘陵、洛蜀间,以拟于急功近名之列者,斯真一孔之见也。
昔人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余论及此,亦欲后之诵诗者,于清末之时局有所考焉,其所得将有出于诗之外者,至于师之诗之所以为工,或亦即因是也。
是为序。
十八年七月番禺叶恭绰
云起轩诗录·陈诗跋
《云起轩诗录》一卷,萍乡文道希学士之遗诗也。
嵩构云颓,牙弦既閟,遗尘波荡,穷年未集,爰摭所见,汇为是编。
遐忆学士癸巳试士江南,一时苏皖俊才,胥出门下。
余以布衣,不获睹末光。
闻人言学士为今时欧苏,亦心焉识之。
无何丙申之春,又闻学士以直言被放,行吟江海,境愈厄而名愈尊。
益叹《》美补衮之阙,《》著匪躬之节,今兹学士,实惟其人。
庚子之秋,余作沪游,惊霆浊浪,八国师旅方陵突中原,日薄崦嵫,江关萧瑟,被褐于道,歌「板屋」之诗。
学士一见,奖成弗遗。
余遂屡以诗篇请质,学士时复正其讹谬,匡其蚩陋。
既久不见,辄讯人曰:「子言犹在沪耶?
壬寅,烽燧清宴,学士春晚萍乡山中,犹召剧饮,乃别。
甲辰初夏,重来逆旅,出示山居排律绝句诸篇,笑顾曰:「予近嗜皮陆,趋于此涂。
试为衡之,果似也欤?
」诗受而读之,如遘《太玄》之经,曼哦《月蚀》之什,惊为鸿宝,假录一通。
不谓商飙再驾,墓草已宿,重展斯卷,缅想风烈,言笑若接,渺焉隔世,顽钝濩落,惭负夙顾〔愿〕,伤秋怀旧,不自知其涕泗涟而已。
时距学士捐馆适四阅年载,光绪戊申八月庐江陈诗敬跋。
重校集评云起轩词·龙榆生序
文芸阁先生词,以光绪三十三年春二月,由其门下士南陵徐乃昌刊入《怀豳杂俎》,题曰《云起轩词钞》。
民国丙子上海开明书店汇印《清百名家词》,即据徐本重印。
宁王娱生轩,曾出其家藏先生手稿,摄影上石,于是世乃获见芸阁先生词之别本。
乱后影印手稿本散落市间,徐刊本亦少流布。
爰以客居之暇,取两本细加参校,互有出入。
虽并不能据以编年,而手稿胜处为多。
复得漂水王伯沆先生瀣手批徐刊本,评骘颇精审,足为读芸阁先生词者之一助。
遂据以写定为《重校集评云起轩词》,序次一依手稿本,其同时诸家酬和之作,并为博采附刊焉。
其为手稿本所无,而见于徐刊或他人撰述者,则别次为《补遗》一卷。
又杂录近人论及《云起轩词》之语,汇为《文芸阁先生词话》,以便省览云。
壬午浴佛节后三日万载龙沐勋谨识。
云起于光绪间为力矫浙派之一人,词学稼轩半塘翁甚称之。
稼轩南宋未为词之至者,云起学之,亦有独到处,但未得为甚高也。
守白志。
(录入:老马)
维基
文廷式(1856年12月23日1904年10月3日文廷式),字道希号芸阁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潮州
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中举第三名,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榜眼,清翰林,政坛“清流派”领袖之一,帝党重要人物,与福山王懿荣南通张謇常熟曾之撰并称“四大公车”。
曹鉴章
曹鉴章字达夫号适园嘉善人
康熙己酉拔贡,官万载知县
张之锐清末 ? — 1924
维基
张之锐(?
—1924年)字子晋河南邓州穰东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张之锐不到20岁便成为秀才
光绪二十年(1894年)秋,中举人
翌年春,中进士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此后,历任江西武宁县赣县万载县萍乡县知县直隶知州河南咨议局议员资政院议员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之锐历任江西省军法处处长、河南省吏治调查所所长、河南省实业厅厅长、河南省水利局局长等职务。
1924年张之锐逝世。
施昭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筠瞻一字寄篁
康熙五十四年进士,知江西万载县
设计镇压棚民起事,捕获首领台湾人温尚贵。
并于事后核户口、编保甲。
寻引疾辞官归。
辛际周清末至现当代 1885 — 1957
词学图录
辛际周(1885-1957)祥云号心禅晚号灰木散人
江西万载人
十八岁中举。
有《灰木诗存》。
个人简介
辛际周(1885一1957) 字祥云号心禅灰木散人万载县人辛弃疾后裔。
18岁中举,入京师大学堂。
后任江西第五师范学监,《民报》主笔。
以父忧回故里,茹素礼佛,未几执教赣省中学。
抗战时执教厦门大学,不久,被聘为《江西通志》总纂,赴赣前往泰和县橘园江西省志馆著有《江西八十三县沿革考》等。
平生博览群书,性情兀傲不羁。
著《灰木诗存》。
诗风沉雄激壮,句法拗峭,运典精工。
新中国成立后,移居上海
江璧清 1812 — 1886
江璧字南春江苏甘泉人
同治乙丑进士,官武宁知县
有《黄叶山樵诗钞》。
维基
江璧(1812年—1886年)字南春江苏甘泉县人,祖籍安徽旌德县
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解元,次年联捷进士
以知县即用,补授江西万载县知县,有循良之称。
致仕归,主讲江宁钟山书院
著作有《黄叶山诗文集》,曾纂《甘泉县志》。
僧读体明末清初 1601 — 16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79 【介绍】: 明末清初僧。
云南楚雄府人本姓许,名冲霄
十四岁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养育。
二十七岁伯父死,出家为道士
后读《华严经》,始信佛。
三十一岁依亮如法师披剃。
崇祯六年,投寂光律师受戒,依住学律,改号见月
弘光元年寂光临殁,命继主宝华山隆昌寺
明清之际,戒法沦丧,读体以身示范,弘宣律宗。
有《一梦漫言》、《大乘玄义》等。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读体字见月姓许氏楚雄人也。
旧籍江南句容,远祖某,明洪武时从军开滇黔,以功世袭指挥,遂家焉。
父酳昌,母吴氏,懿言淑行,雅慕因果,㝱梵僧入室,寤而生。
质禀钦奇,幼而神敏,好游览,善绘事,所至山水佳处多留墨妙,尤工大士像,人争宝之。
父母早世,伯父无子,嘉其聪秀,欲使袭职为指挥不屑也,而赤松子游。
尝至金沙江甸尾山,寓浪穹,迁赤宕嵓,矢志修真,为黄冠三载
一日偶行松下,遇茅庵老僧与语甚契,授以《华严经》,读至《世主妙严品》翻然有省。
遂诣宝洪山亮如𩮜 度。
江南三昧律师宏戒,慨然慕之,一瓢一笠重茧而行。
时当明季,流贼槃牙,烽火相望,饥荒遍野,土寇肆劫。
所过崇罔危磴,盘江险洑,蛮雨瘴烟,猿嗥虎啸之区,荒祠古墓,深菁蔓草,昼则风餐,宵则露宿。
体一意孤行,不为物扰。
先入南岳演《楞严四依解》,继登破额冯茂上高,礼诸祖道场。
进九华,朝五台,再度大江,始遇三昧海潮庵
往复二万馀里,行脚六年,不知疲也。
既圆戒,充上座,讲《梵纲经》,析义敷文,四座称善。
犹欿然不自足,乃于藏中检四分并律藏读之,殚思研讨,间遇壅滞,祷佛求解,默坐移时,焕然冰释,由是毗尼大畅。
尝从三昧传戒金陵报恩寺,座下千人,临坛教授,忽忆初为黄冠时,㝱至一大寺,金碧交辉,苾刍云集,门阈甚高,跃身而入,自顾已成僧相,一瞿昙丹衣高座,招之使上,授经命讲,众皆跪听,汗流而觉,及是所见,髣然前㝱。
金陵七十里,有宝华山,为志公道场,年远颓废,郡人迎三昧主之。
筦院务,庀材鸠工,楼殿寮阁,雕饰庄岩,大江南北罕与伦比。
乙酉三昧示寂,即受衣钵,总持三学,以十事誓众,人颇难之,久而悦服。
盖悯时习便安,止作真教,久成绝响。
故结界立规,率先躬行,是制必遵,非法必革。
寻复安居之法,门人日进。
清室初兴,山寇时发,入寺横强。
诱致渠魁十人,设食供毕,忽厉声以大义责之,且晓示利害。
大众围绕,贼相顾欷戏,逡巡遁去。
有谮于大将军者,谓华山通贼,缇骑麇集,执至军前,剑戟如林,众僧惴惴,莫敢仰视。
独整威仪,缓步升阶,合掌而立,具陈华山江南孔道,不能禁贼往来,并前日留食解散之故。
三问三答,词气从容,颜色不变。
巴廒二将军陈中丞异之,悉解众僧之缚。
又欲杀监院孙内监、房头、克修三人,争之曰:“罪在寺主,愿伏斧锧,勿累他人。
将军益奇之,并释不杀,还其田里,给帖护持,寺乃复安。
壬子江南荐饥,导输赈粥,五十馀日,全活无算。
每振锡出山,四方风动,遐迩缁素,奔礼恐后,戒徒千四百人,堂食三万指。
法席之盛,世所希有。
戊午岁除,示微疾。
己未春正月既望,力疾起,视诫弟子曰:“勿进汤药,更七日行矣。
”至期端趺而化,寿七十有九,腊四十八,茶毗得五色舍利。
所著《大乘玄义》、《止持会集》、《作持续释》、《黑白布萨》、《传戒正范》及《僧行轨则》诸书。
其《毗尼止持》十六卷,《毗尼作持》十五卷,清乾隆时释福聚奏请入藏。
沈可培清 1737 — 17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7—1799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养原号蒙泉晚号向斋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
历任江西上高直隶安肃知县
工书画。
有《小正注》、《星度释略》、《依竹山房诗集》等。
易道沛
维基
易道沛字晴湄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人,同进士出身
明崇祯十五年壬午湖广乡试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进士,改江西瑞州府上高县知县
后任内阁中书
康熙二年,任贵州乡试副考官
李成芳
维基
李成芳(1777年4月11日—?
年),字光宇号郁文镶红旗汉军人,行二,由附生中式嘉庆五年庚申恩科乡试第91名,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会试中式第79名,殿试三甲第143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授江西上高县知县
龚其裕清 ? — 16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8 【介绍】: 福建闽县人字容溪
诸生投效江西军营,积功奖通判
康熙间耿精忠据闽叛,其裕率乡兵为大军向导,克上高新昌,擢吉安府知府
曾任两淮盐运使,革除积弊,整治盐政
李祖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上高人字钦之一字迈堂
嘉庆十三年举人
博综群籍,工古文。
生平足迹半天下,晚筑尚友楼,藏书数万卷,寝馈其间。
卒年八十三。
有《迈堂文略》、《国朝文录》等。
向步瀛清末至民国 1867 — 1935
维基
向步瀛(1867年—1935年)字南皋原名传薰,四川省成都府新繁县孝义桥人,其先自湖南武冈州迁入。
父向凌奎曾任潼川府训导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举人戊戌(1898年)年三甲进士,署理江西上高县、实授信丰县知县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乡同考官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因开办土膏统筹事务,开缺赴云南贵州考察开办。
宣统元年(1910年)贵州劝业道、清理财政局会办,次年以母年八十九岁请告归养,阅一年母病逝,自此居家教授生徒,有名言「读书不可为富贵利达计,不可为温饱赡养计,不可为淹雅博通要誉骄人计,不可为小智辩言欺世盗名计」传世。
工书法,小楷尤为所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著有《待庐遗稿》四卷。
另有记载记述其曾于民国十年(1921年)四川省彭县知事,存疑待考
郑秉恬
维基
郑秉恬(1783年—?)字性合号壑云江西瑞州上高人
清朝官员。
郑秉恬道光二年(1822年)中式壬午戴兰芬榜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
翰林院编修
不久外放山西知县,先后任五寨县曲沃县知县等职。
后离职返乡,在豫章书院主讲
工诗文书法。
著有《云壑遗稿》。
黄楙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上高人字豪伯
知县
精通地理测量之学。
所撰《西徼水道》、《西輶日记》、《游历刍言》、《印度劄记》,皆考證地理水道之书,合为《得一斋杂著》。
另有《和林考》、《沪游胜记》。
黄光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上高人字硕庐
雍正二年进士,官金华知县
辑乡前辈吴学诗、黄镃、李坚三人之诗,合刻为《三诗合编》。
况逢春
维基
况逢春,生卒年不详,籍贯江西上高人明朝政治人物 ,同进士出身
蔡宝善
维基
蔡宝善江西省瑞州府新昌县人
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34名。
殿试登进士2甲第124名。
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王锡侯清 1713 — 17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77 【介绍】: 江西新昌人原名王侯字韩伯
乾隆十五年举人
屡赴会试不举,遂发愤著书,编撰《唐诗试帖详解》、《国朝试帖详解》、《王氏源流》、《经史镜》、《字贯》等书十余种。
其中《字贯》一书,于《康熙字典》颇多纠正。
被仇家王泷南告发。
乾隆亲自过问此案,王锡侯照大逆律处死,子孙、弟侄及妻媳二十一人照律缘坐。
所著一切书籍通谕各省查缴销毁。
江西巡抚海成因未看出《字贯》悖逆之处被治重罪,江西布政使周克开按察使冯廷丞亦以失察革职。
汤斯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南丰人字衍之号亦庐
雍正岁贡
新昌训导
工诗,笔力健爽。
有《亦庐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