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清州搜玉
马鸣萧(一作箫)(1619-1703),字和鸾,号子乾,青县马庄子人。明万历四十七年生,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湖州府推官。在任惠恤商旅,去湖州日,民怀之,立去思碑。顺治十一年(1654)授工部主事,监修乾清宫。上赐以御用雨盖。十三(1656)年奉敕监督芜湖关,抽分溢额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三两零,部题记录。十四(1657)年覃恩加一级诰授奉直大夫。十五年(1658)转营缮司升员外郎,康熙三年(1664)告归,悠游林泉,惟嗜吟咏,人服其清尚。康熙四十二年卒。著有《惕斋诗草》、《破戒诗草》各一卷。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清州搜玉
马仲琛(1683-1748),字龚美,号佩韦,马敬思之子,马鸣萧次孙(长孙马伯球)。清康熙二十二年生,雍正贡生,官奉天开原县训导,乾隆八年(1743)为乡饮酒大宾。著有《乐仪常稿》。《津门诗抄》录诗六首,称其五言清淡,得乃祖马鸣萧风味。
闻渔阁续集·序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渔父面目,柳子厚早已拈出矣。柘坡先生善诗,有妙悟。客津门,与藕汀居士友善。闻渔阁、藕汀馆,柘坡处也,邻积水。每至秋空一碧,露葭烟苇,辄动江湖蓑笠之思。因取唐人诗「鸣榔闻夜渔」之句以颜其阁,而诗亦由是得名。呜乎!最初机惟柳子得之,末后句非柘坡不能道也。柘坡曰:「请试言最初、末后。」余曰:「闻声见色,均可入道。然得力处,色不如声。故圆通妙悟,以耳根为最。夫欸乃一声,则山水面目总在里许,而人不见也。柳子可谓人境双忘、翛然独脱者矣。柘坡居是阁也,身心一如,内外无馀。试于更阑月落之际听鸣榔而来者,其声到耳耶,耳到声耶?如声到耳,则听者居多,何江湖蓑笠之思不入其心也?如耳到声,则有心领会,虽欸乃一声,已落第二义矣,何诗之清空超忽能若是乎?然则这段消息,非末后一句亲到牢关者不能得也。吾故曰:非柘坡不能道。」顷之,柘坡动容,曰:「所谓末后句,吾得之矣。」余曰:「请试道看。」柘坡乃以手作圆相,曰:「此中有真境,欲辨已忘言。」遂相与大笑。即书之,以弁其简端。峕乾隆丙寅上巳后三日,田盘栖碧释云拜手。
闻渔阁续集·自序
辛酉之冬,予在天津,恂叔为筑屋三閒,后临积水,颜曰「闻渔阁」,取唐人「鸣榔闻夜渔」句也。壬戌,予旋里。癸亥,从兄宦粤东。甲子,复自粤北还。今年春,公车四上不第,恂叔仍留予闻渔阁,则所为三閒者已辟为菭华馆,而向所谓积水者积土实其涯,复为三閒,尺寸不殊,户牖如故。恂叔曰:「子知之乎?水与土,皆人心之所生也。向者视以为水,故惕然而临之;今也视以为土,故晏然而居之。使予不告子以改作之故,又安知子不疑地之加长而室之潜移耶?」居是阁凡一年,得诗若干首,即名曰《闻渔阁续集》。千金敝帚,自享多惭。然使登是阁者欲以知岁月之迁流,则诗亦不可废矣。乾隆十年除夕,秀水万光泰自序。(录入:天印山人周沛)
苗令琮,字季黄,号雪岩,山西凤台人。乾隆辛卯举人,官宁乡教谕。有《瓮天》、《一瓢山房》、《津门》等集。
华兰,字省香,号春浦,天津人。乾隆庚子举人,官全椒知县。
维基
温时懋,奉天府铁岭人。同进士出身。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三甲第99名进士,官至天津府教授、承德府教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合浦人。字仲节,号载园。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历官直隶满城、天津、获鹿等县知县。善诗,俊逸豪放。爱书画。有《海门诗钞》。
邵玉清,字履洁,号朗斋,天津人。乾隆甲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司业。
维基
邵玉清,字履洁,号朗岩,直隶天津人。清朝探花、官员。邵玉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式甲辰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监司业。
沈峄,字东岩,号简庵,天津人。乾隆丙午举人。有《莺鸣集》。
维基
姚文田(1758年—1827年),字秋农,号梅漪。浙江归安县(今浙江吴兴)人。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姚文田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高宗巡幸天津,姚文田收召应试,获得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1799年)中式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出典广东、福建乡试,出督广东、河南学政,累迁国子监祭酒。嘉庆十八年(1813年),直南书房。朝廷因林清之变,下诏求言,姚文田上疏,建议减税赋、慎刑罚,得到清仁宗嘉纳。嘉庆二十年(1815年),擢兵部侍郎,历改户部、礼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典会试。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督江苏学政。道光元年(1821年),江浙督抚孙玉庭等商议禁绝漕务浮收,明定为八折,实则许其加二。姚文田上疏反对,切中要害,于是朝廷下诏禁浮收,裁革运丁陋规,八折之议告寝。道光四年(1824年)擢左都御史。道光七年(1827年)迁礼部尚书。不久卒,朝廷依照尚书例赐恤,谥文僖。《清史稿》有传。
徐炘,字吟香,号晴圃,天津人。乾隆壬子举人,乙卯会试,特赏内阁中书,累官山西巡抚,迁光禄寺卿。有《吟香室诗集》。
维基
王观,字秉之,号桂峰,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王观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丁未科进士,历任官至直隶天津道,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任顺天府同考官,嘉庆元年(1796年)会试同考官。后任南阳府知府。
维基
李于培,字滋园,山东省安邱县(今安丘市)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李于培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拔贡,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考中甲寅科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中赵文楷榜三甲进士。官刑部主事,升郎中,总办秋审,对案件一丝不茍。嘉庆六年(1801年),殿辛酉科广西乡试。后奉旨前往西宁,调解民族纠纷,受到嘉奖。出任直隶正定知府,调保定知府,改分巡通永遵蓟道,调永定河道,任内阴雨连绵,永定河发生水灾,于培亲率官差,抢堵决口,感染风湿。疾病未愈,又调补分巡天津道,督办水师营务,卒于任内,年仅五十余岁。民国《安邱新志》有传。
沈乐善,字戢山,号秋雯,天津人。乾隆乙卯进士,历官贵州贵东道。有《黔中草》。
沈士煋,字阶三,号秋瀛,天津人。嘉庆己未进士,官上杭知县。有《闽海诗存》。
梅成栋,字树君,号吟斋,天津人。嘉庆庚申举人,官永平训导。有《树君诗钞》。
维基
陶梁(1772年—1857年),字宁求、凫芗,号凫香,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左侍郎。嘉庆十三年(1808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授翰林院编修,任日讲起居注官。嘉庆十八年(1813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十九年(1814年),林清之变,天理教徒闯入紫禁城。陶梁正在文颖馆修书,其仆骆升听闻警讯,把陶梁藏在书橱之中,只身守护,身中数刀。次日,纷乱平定,陶梁出,将骆升救醒。仁宗回銮,听说此事,赞骆升为「义仆」,并赐金。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陶梁署直隶天津道。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担任永平府知府。次年,改正定府知府。道光四年(1824年)任清河道。道光五年(1825年)加盐运使衔。道光十年(1830年)任天津道。道光十二年(1832年)署永平府知府、任大名府知府、护大顺广道。次年,护大名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大顺广道。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湖北荆宜施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湖南粮储道、湖北汉黄德道。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甘肃按察使、山西按察使,署山西布政使。次年,任江西布政使、太常寺卿。咸丰二年(1852年)任内阁学士、加紫禁城骑马。咸丰三年(1853年)任朝考阅卷官,管理中书科事务、署吏部左侍郎。咸丰五年(1855年)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
于士祜,字筠庵,天津人。诸生。有《南有吟亭诗草》。
简介
字平宇,号春帆,行第四,附贡。生前任长芦济民场盐课大使,保举县令,署满城县知县。光绪《丰润县志》卷二《职官·知县》:“刘大均,山东邱县附贡,道光二年任。傅以纳,湖北江夏县人。 由议叙加捐,道光四年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初七日未时生。配庄氏,广东鹤山县举人、时任天津分司运同栗公三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三月十九子时生。副室于氏。独子维四,生女二。维四,字范之。嘉庆七年(180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生。
清州搜玉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