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张鼒明 1455 — ?
维基
(1455年—?
),字宗献府军卫官籍河南信阳州明朝政治人物。
顺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二百七十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
历官监察御史,贬荆州府同知正德四年(1509年)正月山西按察司佥事
主要活动
  • 149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释无碍
无碍
信阳人
有至行。
持一钵入南岳天柱峰狮子崖。
崖中仅容木榻。
无碍
坐木榻。
啖野菜。
不谷食者七年。
邑人闻而造焉见之。
为之吐舌。
乃谋所居。
共力新南台寺以处之。
弘治间
太崖李公游衡山
所称有僧崖居食生菜。
衣百结如粟穗。
见人嘿嘿者。
无碍也。
野云孤鹤。
飘飘然无与于斯世。
一时名公多重之。
瘳道南太守乔瑛
御史刘旸等诸公。
皆有诗赠。
脊梁直脚跟稳。
三师高风。
居然可想而见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无碍者,信阳人也,而遗其姓字,一衲百结如粟穗。
明宏治初来衡岳,坐天柱峰狮子岩,日啖苦菜,不谷食者三十年。
坚苦动众,为建寺居之。
明刘阳有《无碍山房记》,略云:南台者荒址也,因无碍而再辟,乃今开阁依崖壁,穹林幽舍,为南山一胜矣。
南轩晦庵二先生,尝倡和雪中,其诗曰相望几兰若,胜处是南台
南台之胜,宋乾道间见之矣。
无碍持一钵,至天柱峰狮子岩,岩中仅容木榻,无碍坐木榻,啖野菜,不谷食者七年
邑中人苦之,乃谋所以居之者。
宏治间,大崖李世卿《游衡山记》所称有僧岩居,食生菜,见人嘿嘿者,即无碍也。
野云孤鹤,飘飘然无与于斯世者,似其人也。
昔卧山房,千崖冰雪,雪芝挂崖石,乃无碍赤脚踏悬崖取之饟余,余为赋雪芝以答之,倏三十年冰雪如昨也。
兹与诸君对床上方,乃于斯人至激余衷,彼其所求何坚苦刻励也。
其徒明通欲传无碍苦之行,谓余三度寒腊于兹山房,当有留于山房者,兹漫识之。
梁梧
维基
梁梧字凤鸣河南汝宁府信阳卫人,军籍。
河南乡试第十名举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进士,授选河间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55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徐联明 1459 — 15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9—? 【介绍】: 江西南丰人字武章
弘治九年进士
南京大理寺评事,历河南按察佥事
嘉靖时,官陕西布政司右参议
时张彩当权,有欲取官帑为彩造私第者,严拒之。
官至陕西按察副使
有《畏斋稿》。
维基
徐联(1459年—1515年)字成章号畏斋江西南丰县人长淮卫官籍。
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九名举人
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三十六名,三甲第三名进士
南京大理寺左评事,历九载,转左寺副,寻迁右寺正
十八年河南按察佥事、整饬信阳兵备,以母丧去位。
正德四年(1509年)服阕,复授前职,升陕西布政司右参议,再升按察副使肃州兵备六年得喑疾,遂乞致仕。
居五年,卒于家,时正德乙亥九月九日,年五十有七。
主要活动
  • 149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坊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表松江华亭人
万历壬子举人南雄推官迁知信阳州未上有寸草庵
徐有
维基
徐有字若无河南汝宁府信阳罗山县人,匠籍。
河南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十六名,三甲第八十五名进士
弘治五年(1492年)直隶盐山县知县
历官蔚州知州宝庆府知府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考察以不谨冠带闲住。
主要活动
  • 149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秦士桢
维基
秦士桢字木成又字克生号贞予山东青州府蒙阴县人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进士秦士文弟。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孝事亲,师事兄,刚毅明果,有文名。
初授信阳州知州丁艰归,起补高邮州,前后多惠政,卒于官。
主要活动
  • 162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熊卓明 1463 — 15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3—1509 【介绍】: 江西丰城人字士选
弘治九年进士
平湖知县,擢监察御史,多所奏劾。
正德初刘瑾柄政,被勒令致仕。
有《熊士选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选丰城人
弘治丙辰进士,知平湖县监察御史
字士选丰城人
弘治丙辰进士,授平湖知县
入为御史,以忤刘瑾罢归。
有《熊御史诗选》。
(《空同集》:馀收辑士选诗,得六十篇,皆精细言华。
《艺苑卮言》:熊士选诗如寒蝉乍鸣,疏林早秋,非不清楚,恨乏深致。
田按:士选诗不耐多吟,不如录萧寥短篇,令人涉想。)
维基
熊卓(1464年—1508年)字士选号东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六十名举人
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一十七名,三甲第一百五十名进士
浙江平湖县知县十八年五月实授四川道监察御史正德初巡按广东,不久被刘瑾诬为奸党,勒令致仕,未几卒。
诗名与北地、信阳相伯仲,有《熊士选集》。
主要活动
  • 149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丁元复明 1525 — 1609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见心长洲人
隆庆辛未进士,除知阳信县山西道御史浙江布政司参议有片玉斋存槁
维基
丁元复(1525年11月29日—1609年8月2日)字见心(仲心),号应阳别号玉阳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名。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第一百一十二名进士
起家信阳,召拜南台御史,以忤权贵,出佥蜀闽,万历十一年参议浙江十三年致仕归,二十九年苏州织工民变,丁府被烧毁。
家居二十年,年八十五卒。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崧元末明初 1321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81 【介绍】: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
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
坐事谪输作,寻放归。
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
寻致仕归。
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
谥恭介
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
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崧撰。
字子高初名楚泰和人
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
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
十三年,手敕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
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
,七岁能赋诗。
及长,日课一篇,读书天寒,皲裂不少辍。
其在官舍,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其一生耽嗜吟咏,刻苦甚至故。
年愈老而诗亦愈工。
清江刘永之金华宋濂辈,皆极称之。
当明之初,雄才角立,吴中诗派昉于高启,越中诗派昉于刘基闽中诗派昉于林鸿岭南诗派昉于孙蕡,而江右诗派则昉于
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而骨力不坚久之,遂浸成冗漫。
北地信阳,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
平正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创始之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高初名楚太和人
明初以人材举授兵部职方即中,迁北平按察副使,坐事输作京师
寻,放还,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
请老归。
复召为国子司业,有《槎翁集》。
初名,字子高泰和人
元未举于乡。
洪武初以经明行修举,授兵部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
坐事输作京师,寻放归。
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致仕归。
复徵为国子司业
有《槎翁诗选》十二卷、《补遗四卷》、《文集》十八卷。
王士禛《古诗选》:有明一代,作者众多。
七言长句,在明初则高季迪张志道刘子高为最,后则李宾之
至何、李学杜,厌诸家之坦迤,独于沈郁顿挫处用意,虽一变前人,号称复古,而同源异派,实皆以杜氏为昆仑墟。
田按:子高诗有《钟陵》、《五云》、《邓溪》、《双溪》、《凤山》、《瑶峰》、《墨池》、《东门》、《珠林》、《龙湾》、《北岩》、《龙门》、《戊巳》十有三集,合为《槎翁诗选》。
其自序云:「年十六,得临川虞翰林、清江范太史诗诵之,昼夜不废。
益求汉、魏而下,盛唐以来号为大家者,究其意之所在。
知成乐必本于众钧,故未尝执一器,以求八音之备;调膳必由于庶味,故未尝设一品,以求八珍之全。
其不能自己于言者,譬如幽鸟之鸣春,秋虫之号寒。
」可谓究极此事之甘苦。
宋潜虚刘仲修乌春草作集序,甚致推崇。
王弇州「胡元瑞钱牧斋朱竹亦有论定。
余独赏渔洋「七言为最」一语。
故此选七言采掇为多云)。
杨若梓
维基
杨若梓字原育号芘寰沈阳右卫军籍顺天府通州人
有至性,数岁父卒,事母张氏以孝闻。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授河南信阳知州,约己爱民,禁羡耗,息争讼,虚公讯狱,务得其情,案牍不假吏手,娓娓千言,堂上立就。
著有《申阳末议》。
初莅政,据案审决,监司洪某意轻之,易服入观于旁,阍者密以告,断听自若不少动。
洪由是奇其才,凡疑狱悉委鞫焉。
岁旱,步祷跪暴烈日中,雨立至,谓未沾足,跪如故,洪某冒雨至,掖之起。
又劝农,宣六谕,课士文艺,多所造就。
察廉奏最,擢礼部祠祭司员外郎,摄仪制司篆。
无何,神宗、光宗相继崩,大礼叠至,若梓擘画精详,而其议改元,尤有卓识。
当光宗初立也,议以明年泰昌,及光宗又崩,阁臣九卿皆难之,若梓进曰:是未可以成例拘也,一年三君,前代所无者,以明年泰昌则无以处今上,然遂以明年为天启,则无以存先帝,皆不可,请自今即改为泰昌元年明年春正则为今上纪元。
既存先帝之元,又尊今上之统,庶于情理为惬。
于是阁臣九卿皆是其议,草奏以闻。
先是光宗即位,京营及边军皆有赏,独不及通州五卫,若梓力请得邀赏如例云。
二年十月持节册封沈府稷山王朱效钛并妃李氏。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余用
维基
余用字明卿河南汝宁府信阳罗山县人,民籍。
河南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九名进士
主要活动
  • 150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高启元末明初 1336 — 1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6—1374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
张士诚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
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
后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辞归故里。
苏州知府魏观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词学图录
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
苏州长洲人
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擢户部侍郎
早年与张羽徐贲等有"北郭十友"之称,后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有《高青丘集》、《扣舷词》。
字季迪姑苏人
洪武时,官侍郎
有缶呜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迪长洲人
自号青丘子洪武初修元史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户部侍郎放还坐罪伏法有缶鸣集
字季迪长洲人
洪武二年,与修《元史》,授翰林编修
寻擢户部侍郎,辞,放还,以魏观事坐法死。
有《凤台》、《吹台》、《江馆》、《青丘》、《胜壬》、《南楼》、《槎轩》、《娄江》、《姑苏杂咏》等集,自选为《缶鸣集》。
景泰中,吴人徐庸汇为《大全集》。
国朝桐乡金檀复搜逸辑注为《青丘集》十八卷。
(《四库总目》: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以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镕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过也。
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譬之褚临《禊帖》,究非硬黄双钩者比。
故终不与北地、信阳太仓、历下同为后人诟病焉。
都穆《南濠诗话》:韩文公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
东坡谓公身生磨蠍宫,而己命亦居是宫。
盖磨蠍即星纪之次而斗宿所躔也。
星家言身命舍是者,多以文显。
以二公观之,名虽重于当世,而遭逢排谤几不自容,盖诚有相类者。
吾乡高季迪为一代诗宗,命亦舍磨蠍,又与坡翁同生丙子
洪武初以作文竟坐腰斩,受祸之惨,又二公之所无者。
吁,亦异矣!
张习四杰集序》:国初,以高、杨、张、徐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之似,而其攸终亦不相远。
眉庵盈川,令终如一;太史之毙,同乎宾王;北郭虽不溺海,仅全要领,而非首丘;司丞龙江,又与照邻无异。
噫,亦异矣!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定公尝云: 「范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苏,两人气象不同,盖于其所赋《卓笔峰》见之。
范云:『笠泽研池小,穹窿架石峨。
仰凭天作纸,写出太平歌。
』高云:『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 田按:季迪诸体并工,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青田作《二鬼》诗,自负与潜溪并峙天壤,岂知江上有青丘子哉!
季迪青丘子歌》:「青丘了,臒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睛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太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其自负亦复不浅。
史馆后骤擢户部侍郎,以不能理天下财赋力辞。
盖亦有托而逃。
观其京《师寓廨》诗「拙宦危机远」,其志可见矣!
迨夫魏守狱兴,牵连以死。
旧游素交,同声哀悼。
杨孟载:「《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
文章穹壤成何用?
哽咽东风泪满巾。
徐幼文:「昔别会有期,兹别渺无迹。
茫茫堪舆间,飘然竟何适?
旦暮凄以深,形影吊单只。
惟馀瑶华言,和谐重金石。
一读一怆情,老泪屡挥滴。
张来仪:「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
」又:「中郎幼女今痴小,遗槁千篇付与谁?
浦长源:「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
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
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
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玉碎昆仑,兰焚楚泽,千古才人,同声下泪矣。)
徐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阴人字克弘
家贫力学,晚年始成进士,历参政弘治中累官广东副使
居官践履,一遵绳墨。
维基
徐度(1466年—?
年),字克弘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人,军籍。
治《诗经》,行一,由县学附学生中式正德二年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三名举人,年三十三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九名,第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初任信阳州知州,累升广东布政司参议按察司副使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讨平广东流贼雷骨子等,七年二月以才力不及,回籍听用。
主要活动
  • 150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云明 1467 — 1544
维基
张云(1467年—1544年)字季升号申台河南信阳卫人,官籍。
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河南乡试第七十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八名,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
山西襄陵县知县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选授礼科给事中四年四月升工科右,五月升本科左。
复除刑科左,十年五月升刑科都,十四年复除吏科都,十五年六月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南京光禄寺卿五年三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七年七月以病乞归。
八年八月起升户部右侍郎督理西苑农事左侍郎十五年十月户部尚书,参与部事,十一月总督仓场兼管西苑农事,闰十二月因举荐原户部郎中魏珽不当,被御史王应弹劾,张云上章引罪,且自陈衰病不任仓场职,乞骸骨,世宗免其提督仓场职务,仍旧专摄西苑农事。
十六年六月因殿庭被灾被疏论,上疏自陈乞罢,遂被准许致仕,令驰驿归乡。
二十三年四月卒,赠太子少保
主要活动
  • 150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孙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信阳人
洪武二十二年领乡举,入国子监
工科给事中,累官至工部尚书
后廷诤忤旨,谪戍云南
抄其家,止牛一头,茅屋数间。
使者还报,帝召复原职,道卒。
胡止
维基
胡止(1470年—?
年),字仲善河南汝宁府信阳罗山县人
治《春秋》,行二,弘治八年(1495年)国子生中式乙卯河南乡试第四名举人,年三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七名,第二甲第八十名进士
四年二月贵州道试御史九年二月陕西按察司佥事十一年十二月考察以不谨闲住。
主要活动
  • 150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释元亮
元亮
字晓山
河南信阳萧氏子。
诞夕室有光如昼。
甫长茹素诵佛。
不为俗营。
父携之宦游棠。
遂家焉。
宝林寺僧至福。
道高一时。
师礼而祝发。
福示以禅要。
有省。
且指参古渝幽谷禅师
才入室。
契如针芥。
尘劳迸于一见。
疑滞销于片言洪武壬子
归棠建宝顶
大弘道化。
时方选名德高流。
有司以师闻。
被诏住报恩
迁大慈。
宸章屡降。
有幽兰久隐棠林下。
不觉微香泄九天之句。
师力求退院。
久之乃赐还山。
初蜀藩。
请师入内庭说法。
赠以金襕衣锡钵诸物。
并上所锡赉。
师受之存。
为十方招提。
始终不御也。
尝有示徒颂曰。
瓮里何曾走却鳖。
虾跳元来不出斗。
出世若无坚固心。
六道轮回空自走。
庚辰十月十三日
忽索浴更衣危坐。
时天净无云。
日轮亭午
但闻轰雷三阵。
圆光现于空际。
其数如之。
遂化去。
茶毗。
舍利注。
王可觐
维基
王可觐河南信阳县人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授户部郎中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王祖嫡明 1531 — 15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1590 【介绍】: 河南信阳卫人字胤昌号师竹
家世军职,父以冤夺爵卒,祖嫡为申雪之。
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右春坊右庶子侍读
有《家庭庸言》。
维基
王祖嫡(1531年—1592年)字胤昌号师竹河南信阳卫官籍山东德州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河南乡试第十一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八十七名,三甲第二百一十名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翰林院检讨四年六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九年五月奉命管理诰敕,十一年冬丁母忧十四年服阕,十五年十月任国子监司业,请求恢复建文年号,改正景皇帝实录,十六年四月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修撰,充玉牒纂修官十七年九月翰林院侍讲陆可教任武举考试官十一月右春坊右庶子侍读掌坊事,十二月乞假归乡。
卒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一日,享年62岁。
著有《师竹堂集》。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