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闵梦得明 1565 — 1628
维基
闵梦得(1565年—1628年)字翁次一字禹锡号昭馀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织里镇舍人,军籍,祖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
闵圭五世孙,闵一范长子。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浙江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二甲第七名进士
工部主事二十八年(1600年)郎中三十七年(1609年)出为漳州府知府
四川左布政使
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偏沅巡抚,六年(1626年)闰六月兵部右侍郎总督四川贵州云南湖广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七年(1627年)兵部尚书
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任,赠太子太傅
主要活动
  • 159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侨明 1512 — 15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2—1575 【介绍】: 山东长清人字子高号仙台子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平湖,历绍兴知府、浙江按察副使,备兵宁绍。
时倭寇大掠浙江,民心惶惶,练乡兵,严守备,民赖以安。
累官至山西左布政使
维基
李侨字子高山东济南府长清县人,民籍。
山东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八名进士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接替卢璧漳州府知府一职,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曹三旸接任。
主要活动
  • 154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李桥明 1512 — ?
维基
李桥(1512年—?
),字文济一字廷仰号半野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人,匠籍。
江西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五名,登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
刑部主事,以便养乞改任南京兵部,历升员外郎郎中,出为漳州府知府三十五年(1556年)正月考察调用。
罢归十九年,乃卒。
主要活动
  • 154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罗如望明末 1566 — 16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23 【介绍】: 一译作罗儒望。
明末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号怀中
生于葡萄牙戈(Lamego)。
1583年入耶稣会。
印度果阿习哲学,在中国澳门学习神学。
万历二十六年奉派至韶州,后至南昌
二十九年南京,曾给明末官吏瞿太素、徐光启施洗入教。
四十四年礼部侍郎沈□奏请禁教后,避于江西建昌福建漳州江苏嘉定等地教徒家,最后避往杭州杨廷筠家。
嘉定时曾建立教堂。
卒于杭州
著有《天主圣教启蒙》、《天主圣像略说》。
凌邦奇
维基
凌邦奇字正伯号少里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八十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福建福州府推官,调郧阳府,升漳州府同知,止。
主要活动
  • 155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洪谟
维基
刘洪谟字惟后江西南昌府进贤县民籍南昌县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戊子科乡试第十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进士,初任建德县知县,调仁和县,升工部主事芜湖关税有滥赀,洪谟独不受。
有中贵赍佛像者,驿骚甚,洪谟严治其党。
复有中贵遣购御膳,以非簿正格之。
升承天知府,抗陵监不肯下,调真定府,升山西易州兵备副使
以卓异,升福建漳南参政告休
旋降补贵州都清道副使,升广西右参政
天启二年(1622年)以举卓异,赐宴于礼部,升光禄寺少卿,疏荐庶吉士王启元漳州处士丁懋己,乞徵入进讲。
三年五月,升太仆寺少卿
撰《输六篇》奏之,旨嘉其忠。
撰《续大学衍义》十八卷。
主要活动
  • 159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于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凯甫龙溪童子。
七岁能诗。
李廷槟
维基
李廷槟(1576年—?
年),字启龙号晋澄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民籍,漳州府海澄县人
辛卯福建乡试七十五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三十一名,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一名进士
户部观政四十年大理寺评事四十一年寺副江西恤刑四十五年直隶保定府知府
累官贵州副使,年七十七卒。
主要活动
  • 161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元恭明 1516 — 1580
维基
黄元恭(1516年—1580年)字资礼号省庵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浙江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三名,登第二甲第六十五名进士
工部营缮司主事,升屯田司员外郎,贬漳州府通判三十二年二月丁父忧
服除,从赵文华剿倭,三十五年十一月以海寇徐海平,加俸一级,迁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进武库郎中,不久升河南按察司佥事,整饬颍州兵备三十八年九月因剿倭不力,被革职闲住。
卒年六十五,著有《漫游集》。
主要活动
  • 154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郑佐
全粤诗·卷三七八
郑佐顺德人
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举人
漳州府通判
事见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五。
蔡文明 1517 — 1581
维基
蔡文(1517年—1581年)字孚中号敬斋福建漳州府南靖县民籍龙溪县人
福建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三名,登第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
二十八年十月庶吉士兵部职方司主事历官广西参议江西右参政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升浙江按察使三年四月河南右布政六月贵州左布政六年二月升至贵州巡抚万历二年(1574年)因母丧致仕归,九年卒,年六十五岁。
主要活动
  • 154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葛纶明 1517 — 1583
维基
葛纶(1517年—1583年)字理卿号诚源直隶苏州府昆山县民籍长洲县人
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癸卯(1543年)应天府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年四十岁中式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戊辰科会试第七名,第二甲第七十四名进士
刑部观政,授刑部广西司主事,丁父艰归,垂满,复丁沈宜人艰,服除,四十三年调补江西司主事四十四年升山西司员外恤刑江西四十五年郎中隆庆二年(1568年)接替唐九德漳州府知府一职,隆庆四年(1570年)罗青霄接任。
后复除云南广南府知府,历摄云南永昌姚安鹤庆诸府,升两浙盐运使万历四年八月朱完一调官
万历十一年卒,年六十七。
主要活动
  • 155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桂嘉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成都人
桂茂之孙。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兵部主事
郎中,出为漳州知府
时闽粤赣一带农民军烽起,漳州告警。
嘉孝守备甚严,农民军寻撤走。
后迁淮浙盐运使
维基
桂嘉孝(1512年—?
年),字纯甫号少江四川成都府成都县人
治春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第二甲第七十名进士
户部观政,授兵部主事,历升员外郎中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接替李光宸福建漳州府知府一职,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唐九德接任。
主要活动
  • 155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陈瓒明 1518 — 15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8—1588 【介绍】: 苏州府常熟人字廷裸号雨亭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江西永丰知县
刑科给事中
请录用建言废斥者,忤帝,廷杖除名。
隆庆初起吏科,擢太常少卿
高拱徐阶所引,以“浮躁”谪洛川丞,不赴。
万历中张居正死后,起为会稽县,累官刑部左侍郎
卒谥庄靖
有《济美集》。
维基
陈瓒(1518年—1588年)字廷祼号雨亭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代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应天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名,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进士
刑部观政,授江西永丰县知县,治最,四十年九月刑科给事中
弹劾罢免严嵩馀党祭酒王才、谕德唐汝楫
四十一年十一月刑科右给事中四十二年四月刑科左给事中,疏陈黜遗奸、采遗贤二事,弹劾文选司郎中南轩,请录建言废斥者。
世宗震怒,命锦衣卫陈瓒廷杖六十,除名为民。
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起为吏科左给事中,疏请追恤杨最杨爵罗洪先杨继盛,并诛奸党之杀沈鍊者,获准,杨顺路楷皆被捕治罪。
同年十二月,擢太常寺少卿
高拱陈瓒徐阶所引荐而不满,陈瓒已移疾归里,以“浮躁”为由被谪为洛川县,不赴。
万历年间,由于徐阶之故,高拱张居正任首辅均不召其出山。
居正死后,始以荐起会稽县,升漳州府推官,累官南京礼部郎中十一年十一月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十二年四月太常寺少卿七月通政司右通政,转左通政十三年六月南京太常寺卿九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十四年二月刑部右侍郎十五年十一月刑部左侍郎十六年卒于官,享年七十一,十七年四月赐祭葬,赠右都御史三十一年追谥庄靖
主要活动
  • 155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胡翰元末明初 1307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7—1381 【介绍】: 元末明初金华人字仲申
吴师道吴莱学。
有文名。
元末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
朱元璋金华,召见。
后以荐授衢州教授
洪武初预修《元史》,书成,受赉归。
有《春秋集义》、《胡仲子》、《长山先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申一字仲子金华人
以荐授衢州教授,召修元史
胡仲子集。
字仲子一字仲申金华人
明初以荐衢州教授
洪武二年,召与修《元史》,赐金帛遣归。
有《胡仲子文集》、《长山先生诗集》。
田按: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取元都,获其十三朝《实录》以归。
二年二月,召修《元史》,命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总裁官
徵山林遗逸之土,祁门汪克宽德辅馀姚宋禧无逸天台陶凯中立临海陈基敬初新淦曾鲁得之休宁赵访子常、宁波张文海淳安徐尊生大年新喻赵埙伯友傅恕如心长洲谢徽元逸傅著则明高启季迪及黄篪、王绮纂修官仲申与焉。
开局天界寺八月史成。
诸人各授官,赐金帛遣归。
无逸《寄潜溪诗》所谓「当时十八士,去留各有缘」也。
庚申君一朝,史官职废,无实录可徵,召礼部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
三年二月重开史局,廉、仍为总裁官
纂修者,临海朱右伯贤崇德贝琼廷琚义乌朱廉伯清嘉定王彝常宗浦江张丁孟兼河南高逊志士敏当涂李汶宗茂江阴张宣藻仲、吴张简仲简、仕寅彦正耒阳李懋中卿、殴弼俞寅,复兴焉。
七月书成,授官赐归如前。
余录前后两局诸公诗,惟子常、德辅敬初无逸仲简顾侠君已采入元诗选,不列此集,与《诗综》体例差别。
采诗时,元诗选本尚无大集,元遗老诗不妨兼收。
此集义取断代,如舒道原、谢龟巢、华黄杨、沈茶山刘仲修、贡南湖张光弼吴主一、沈花溪诸人概不入选。
仲申文与潜溪华川鼎峙金华,诗学有端系,为吴立夫人室弟子。
立夫胡仲申至诗云:「新文十馀篇,笔墨擅百炼。
口传发秦壁,凿晋竁。
考论无差爽,风雅有正变。
世儒弄俗学,雅曲极荧炫。
群羊虽冒虎,草悦豺则战。
谁其制横溃,或者瘳瞑眩。
牛毛独不多,麟角时一现。
」奖许甚至。
余读《渊颖集》,淩厉震宕;仲申诗乃纯占苍浑。
师弟子之渊源,岂必在面貌之似哉!
张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云南丽江人字希安
弘治十一年举人
黔江知县
有胆略,到任请止督运,民赖以安。
乡弟子受其教者,称龙溪先生
李吴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如谷吴县人
万历己未进士,知崇安德清龙溪三县历南刑部郎中出知宝庆武昌二府湖广副使凤栖阁诗集
维基
李吴滋(16世纪—17世纪),字伯可号如谷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李吴滋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历官崇安德清龙溪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外任河南宝庆府知府
宝庆有捐官者仗势欺压人民,他充公其家产归还给数十名受害者,有财势的人都因此畏惧服从;再调武昌府,官至湖广按察使司副使
致仕归,卒年八十九。
入祀宝庆府名宦祠。
有子李模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郭贞顺明初 1312 — 14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人。
潮州周伯玉妻。
通经史,精数学,善诗文。
避元末乱,居于乡间。
明兵下岭南指挥良辅奉命征诸村寨,真顺作诗以献,良辅览诗喜,所居溪头寨因得保全。
后与夫偕隐,卒年百二十五岁。
全粤诗·卷五五
郭贞顺(一三一二 — 一四三六),一作郭真顺。
海阳(今潮州市)处士周瑶(字伯玉)之妻。
幼而淑慧,受经于其父,旁通子史百家,尤长于古诗。
为人有智辩,知大义,元末兵起,避居乡寨 。
众欲推瑶为长。
贞顺曰:“寨中少年骁桀不相下,将以君为祸首,请谢之,更立长。
”既而,果大乱,杀其立者。
寨人多积粟,贞顺尽散所有,日以索绹自业,人莫喻其意。
比贼至,积粟尽焚。
瑶及贞顺率其家夜缒以出,走溪头寨居焉。
明初,命指挥良辅潮州,将诛诸寨未附者。
贞顺已六十馀,作诗遮马前上之。
良辅大喜,一寨获免。
瑶后被徵,贞顺笑曰:“衣绣入庙,将为孤犊,得乎?
”遂不就。
卒年一百二十五岁。
黄一龙林大春隆庆六年刊《潮阳县志》卷一二、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四年刊《潮州府志》卷九下有传。
诗六首。
人物简介
郭真顺(1312-1436),出生于潮州府揭阳龙溪都(今属潮州市潮安县),元末明初中国著名女诗人,120岁仍能写诗,125岁逝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女诗人。
郭真顺出身书香,幼而淑惠,“虽老于谋者无以过”。
出嫁处士周瑶后双隐田园。
元明更迭时世乱,她屡助夫避祸,并以诗歌保全村寨,成为千古美谈。
她相夫课子,三子皆成名士。
郭真顺有诗词作品结集《梅花集》,佚。
吴百朋明 1519 — 15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9—1578 【介绍】: 浙江义乌人字维锡,一作惟锡号尧山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永丰知县
征拜御史,历按淮、扬、湖广
累进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与吴桂芳击灭李亚元、叶丹楼为首诸寨。
派兵擒获活动于闽、粤、赣间之蓝松山等。
右副都御史,遣将擒赖清规,消灭和平三寨。
兵部右侍郎
万历初,奉命阅视宣、大、山西三镇,进边图,凡关塞险隘,番族部落,士马强弱,亭障远近,历历如指掌。
累官刑部尚书
维基
吴百朋(1519年—1578年)字维锡号尧山,浙江承宣布政使金华府义乌县(今浙江省义乌市)人。
官至刑部尚书
初名吴伯朋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乡试中举。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进士,授永丰县知县
三十一年正月受召为试监察御史七月实授山西道御史巡按浙江湖广四十年晋升为大理寺右寺丞四十一年二月左寺丞七月右少卿
世宗改其名为百朋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郧阳抚治,次月改任提督军务巡抚南赣汀漳等处(提督负责军务巡视南昌赣州汀州漳州)。
与两广提督吴桂芳讨伐、平定河源的李亚元程乡的叶丹楼,又会师一处,在海丰打败倭寇。
起初,广东大埔的百姓蓝松山、余大眷倡导叛乱,在漳州延平兴州泉州之间流窜、抢劫。
被官军击退后,他们逃到永春,与香寮盗贼蓝阿普、范继祖联合侵犯德化,被都指挥宗元打败,他们假装请求招安
吴百朋也佯装罢兵,利诱乱贼的党徒为内应,先后将他们全部抓获,只有三个叛贼巢穴没有攻下。
分别是指和平的李文彪所占据的岑冈,龙南的谢允樟所占据的高沙,赖清规所占据的下历。
朝廷因为倭患棘手,十年没有讨伐三股乱贼。
李文彪死后,他的儿子李珍与江月照接替他,更加猖獗。
嘉靖四十四年秋天七月吴百朋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依然巡防上述地区。
他上奏说:“三个巢穴的乱贼冒犯尊卑之礼而称王,即刻招安即刻又叛乱。
广东和平龙川兴宁江西龙南信丰、安远,被蚕食过半。
不加紧讨伐,很难评估祸害。
三个巢穴中只有赖清规的势力跨江西广东六县,最违逆圣命,讨伐必须从下历开始。
世宗将奏章交给部中议论,并依从了他。
吴百朋便命令守备蔡汝兰在苦竹嶂讨伐并擒拿了赖清规,震慑叛军。
隆庆初年(1567年)吏部因为吴百朋颇受兵营之苦,改升他任大理寺卿
给事中欧阳一敬等人奏请明穆宗仍将吴百朋留任负责剿灭乱贼,穆宗下诏将他升任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依旧巡抚故地。
吴百朋上奏,春天用兵妨碍农田的耕作,应该进行招安穆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二年正月,他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随后请求回乡,穆宗不准;三年正月改任刑部右侍郎
父亲去世,回乡服丧,五年十一月再起改兵部右侍郎
万历初年,奉命巡视宣州大同、山西三镇
吴百朋以粮饷、险隘、兵马、器械、屯田、盐法、番马、逆党等八件事情考核边疆大臣,督抚王崇古吴兑总兵郭琥以下的官吏,分别赏罚有别。
又进呈边防图,凡是关塞险隘,番族部落,士马强弱,亭障远近,了如指掌。
后因母丧归乡。
除服后,万历三年(1575年)六月出任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五年九月升任刑部尚书
过了一年后去世。
主要活动
  • 154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郑经南明至清初 1643 — 16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1681 【介绍】: 福建南安人一名锦字玄之小字锦舍
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子。
康熙元年郡王位,以陈永为辅佐,冯锡范为侍卫,经营台湾,发展经济,屡拒清朝招抚
十三年耿精忠反清,乃乘机率师入福建,克泉、、惠、汀诸州。
十九年败回台湾次年病死。
全台诗
郑经(1642~1681)讳锦字式天号贤之又号元之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永历十六年 (1662)继任为反清复明的新领导者,大幅改变郑成功时代的政制与旧臣。
原先仍驻守在思明(今厦门),因为屡屡遇挫,遂于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率众东渡。
东都东宁,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州,大小政事皆委于陈永华处理。
1666年陈永华之请,在承天府筹建圣庙(今台南孔庙),普设学校,文物之盛,极于一时。
清廷曾多次派使者来劝降,都遭郑经拒绝。
永历二十八年(康熙十三年‧1674)郑经联合三藩反攻,跨海之初,屡获胜绩,后来遭清军逐一击退,闽粤八郡乃至思明、金门两岛都失守,于是在永历三十四年(康熙十九年‧1680)撤返东宁
从此,心灰意冷,不理朝事,在洲仔尾造园庭(今开元寺),饮酒赋诗,围棋射猎,纵情为长夜之欢,政事悉委交其子郑克臧。
永历三十五年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二十八日病逝于承天府
  郑经颇擅长于诗,近人彭国栋评云:「语有思致,非仅存六朝形骸者。
闻其嗣位后,颇事吟咏,而集中所收仅如此,知其遗落尚多也。
」过去谈郑经诗多以「玄览堂丛书」《延平二王遗集》中署名为「元之」的十二首诗为主。
朱鸿林于1994年发表〈郑经的诗集和诗歌〉〖编者按:此文刊在《明史研究》第四集,黄山书社,1994年
〗介绍了新发现的原始资料《东壁楼集》,并据序文内容及所盖的篆印證明此乃郑经永历二十八年西征初捷时在泉州的首刻本。
此刻本原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今台湾国家图书馆汉学中心,以及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均有影本。
以下先呈现泉州刻本之《东壁楼集》诗作四百馀首,而后呈现《延平二王集》所收郑经在台诗作。
(施懿琳、杨永智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