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2—1382
【介绍】:
明太祖后。宿州人。马公女。母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以后托之。马公卒,子兴育如己女,以妻朱元璋。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元璋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亲缉甲士衣鞋佐军。尝语元璋,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洪武元年册为皇后。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微谏。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以爵禄私外家,非法,谢辞。卒谥孝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
【介绍】:
元明间人。仕元,为枢密院同知。以徐、宿二州附朱元璋,任江南行省参政,仍守徐州。后改山东行省参政。从取元都等地,以功封河南侯。又屯田陕西,练兵临清,理福建军务。后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4
【介绍】:
明凤阳府宿州人,徙居砀山。元末从刘福通将李喜喜入蜀。喜喜败,从明玉珍。走武昌,从陈友谅。朱元璋攻江州,率众降。鄱阳湖之战,力战有功。拔武昌,授雄武卫指挥使。破安丰,守徐州,皆有功。从徐达北伐,克元都;又从攻山西,败扩廓。封颍川侯。伐蜀之役,自秦陇取阶、文,破成都论功第一。复从征沙漠,平云南,进封颍国公。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后赐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凤阳府宿州人。永乐间任河南左参政,严明果决,住草房,子弟不穿绸衣。官终河南左布政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之哲。永乐十六年进士,以翰林检讨出判汝、泰、宿三州,升兵部武选主事,从军西征有功。三州之民皆请还原任,改升宿州知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兼素。官后军都督府经历。成化二十年,以上疏营救刑部员外郎林俊事,并下狱,直声震京师。谪为知涪州、宿州。
维基
张黻(1443年—?),字兼素,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成化八年(1472年),登壬辰科进士,历任涪州知州、宿州知州,为人不避权贵,担任南京左军都督府经历。因论救林俊而被一同下诏狱,贬为云南师宗州知州。弘治年间,廷臣举荐起用,孝宗认为其老不用。王恕再次请求,特予诰命。
维基
周钺(15世纪—16世纪),字仲瑛,南直隶凤阳府宿州闵孝乡人。周钺是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举人,弘治二年(1499年)联捷进士,获授永新知县,为政清正而简约,无人敢以私情请求他。考察报最入朝时,刘瑾因为他没有归附,诱导他见面说:「我有能力让你担任御史。」他不回应,因此被谪任进贤教谕,很快升官公安知县,再以父母去世回乡,称病不在出仕。周钺曾为壁画草中兔作题:「欲成三处窟,先隐一团茅,老拳应未见,留命到今朝。」人们都觉得他豪迈。
维基
薛凤鸣(15世纪—16世纪),顺天府通州宝坻县人,民籍。弘治八年(1495年)顺天府乡试举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平阴县知县,正德三年七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四年七月奉命巡历应天、淮扬等府,居高邮,巡历宿州,与所部指挥石玺会饮教场,投壶蹴鞠,被刘瑾缉事厂人员告发,下吏部劾治。尚书张彩认为三人同时受命巡捕,宁杲、柳尚义所捉获的盗贼功多,而凤鸣纵恣不法,应从重治罪。于是宁杲、柳尚义皆超迁佥都御史,薛凤鸣被贬编为徐州驿弓手,石玺罚米五百石。不久后,复令凤鸣巡捕如故。刘瑾伏诛后,五年(1510年)八月以瑾奸党,被黜职为民。剥籍家居后,以爱妾赠与锦衣卫钱宁,与从弟薛凤翔有怨,嗾使厂卫将凤翔下狱,刑部审理后发现有冤情,薛凤鸣被捕讯问。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薛凤鸣指使其妾(一说为二婢子)怀中藏着状纸,赴长安门鸣冤,并自缢而死。以此凤翔被判死罪,薛凤鸣出狱后,受钱宁指使,状告宝坻知县周在等数十人,俱被逮赴都察院审讯,由监察御史张士隆、许完先后审理,对证之后,周在等人无罪复职,薛凤鸣被关押入狱。钱宁又令凤鸣女状告治狱者偏枉,将张士隆、许完二人下锦衣卫狱。都御史彭泽被下旨诘责,周在等人尽数抵罪,而许完、士隆竟被贬为外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63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鸣音,号木亭。精天文、数学。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宣城知县。嘉靖初,历官光禄少卿,掌钦天监事。以言星变事忤旨,出知宿州,官至河南左参政。有《木亭杂稿》。
字鸣殷,临川人。弘治乙丑进士,除宣城知县。改山阴,擢给事中,进光禄少卿兼掌钦天监事,以言星变下狱,谪知宿州。历河南佥事,进陕西参政。有《木亭杂稿》。
维基
乐頀(1475年—1564年),字鸣殷、鸣音,号木亭,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二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进士。明年授宣城知县,丁内艰去任,服阕,补山阳知县,正德八年(1513年)六月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前后纠劾疏十数上,丁父忧,守制三年。明世宗即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起用,擢光禄寺少卿,寻以知天文历法兼掌钦天监事。嘉靖三年(1525年)五星聚营室,頀上书言:占书曰五星之聚,是谓改易王者,有德受庆,无德受殃。聚房而周祚以昌,聚箕而齐桓用霸。汉兴聚井,宋盛聚奎,是四者皆当更革之时,一福一祸昭然不忒。惟天宝聚于尾箕,唐德弗迪,卒有安史之乱。皇上中兴,五星适聚,可不益修圣德以承此大庆乎。疏入,以擅传禁书下锦衣狱,大臣交救获免,降为宿州知州,履任不逾月,致仕归。嘉靖五年以荐起升大名府知府,以治理卓异,八年三月升陕西右参政,督理粮储,又奉命犒边,不久致仕归。十五年起用,十七年任河南左参政,分守河北,十八年二月世宗南巡,以不恭王事被逮治,被黜为民。嘉靖四十三年卒,享年九十,著有《木亭杂藁》二十卷。
维基
王朝(1482年—?),字仲冕,陕西西安府同州朝邑县人,军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陕西乡试第五十三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九名,第三甲第二百零三名进士。工部观政,授顺天府三河县知县,调鹿邑,值沈丘盗起,守城有功,升知宿州,卒。
先生字惟仁。年十六为诸生,即开门授弟子经。中进士,以行人使于代。王故好学,闻先生名重,因从受易,且疏留,使授代诸生经。其高弟后多为名臣。先生甫复命而代乱,王出奔,上再使往安,代王得归国。迁礼科给事中。时议崇兴献,礼既定,复有进世室之说,即抗疏言:陛下考献帝而祀之观德殿,明亲亲也,不复跻于太庙以干正统,明尊尊也。斯协诸义而协者也。献帝虽有圣德,非若周文武之兴王创业也,而欲袭世室名,舛矣。我太祖、太宗既正祀世室,而复参以献帝,可乎?若以献帝为所自出之帝,是前无祖宗也。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近无敬毅也。诸所云云,俱为不经。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而今乃纳署丞何渊之言;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而今乃咈书之后议,臣不知其何说也。臣非不知陛下顺旨则喜,逆旨则怒,不逢喜而逢怒,岂臣之情?但义有不可,即殒首阙下,臣必不敢奉诏。未报。凡三疏争之会。廷臣亦多谏者,事得已。他如谏张璁不可为兵部侍郎,谏璁、萼不可典两都乡试,谏杨一清不可召还内阁,因天变极陈六科失职,致用人行政颠倒。已又独为杨公廷和讼冤曰:先帝晏驾时,江彬挟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内外汹汹。元辅杨廷和不爱其死,用密谋诛之,顷刻间寻定大计,以伦序迎立陛下。此社稷之勋,非止开国佐命者也。即使有罪,尚当十世宥之。今以奸人之言,既褫其爵矣,又逮其子若婿矣,乃又听百户王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诬为蜀党。圣明之朝,何意忽有此举。臣谓若编修叶桂章辈唯有自愤无辜,非缢则刎耳。至言费宏、石瑶之阴,私曾无左證,岂小人之言必可听,大臣之行必尽可疑耶?唯陛下裁察,不以无藉暧昧之词,辱陷社稷重臣,为圣世大累。书奏,上大怒,刑鞫于午门,至折指终不易词,谪判宿州。以知溧阳,三迁至吏部郎,稍稍起矣,而忌者倾之。再谪知彝陵州,三迁至湖广参议,又稍稍起矣,而忌者复倾之,竟落职归。先生所在有治行,溧阳、夷陵皆为生立祠。初在蜀,传恩诏至,有曰:唯议礼诸臣不赦。先生题诗驿亭志感,读者洒泪。次宿一驿,梦有客绿衣相迎曰:忠良亦来此耶?次日询之,即编修叶公桂章,就逮自缢处。盖先生前疏,所云其人必感愤自杀者也。年七十五,卒于家,郡人称其居曰忠谏里。所著集行世。读先生疏草,忠愤之气塞于两间,而其诗宛秀明丽,几近子房之貌。余既录诗十三首,复采其佳句,曰:月落明渔火,风轻稳钓舟。曰:短竹生幽响,高松落午阴。曰:沙寒稀荻雁,木落露松虬。水涨鸥移渚,芹香燕猎泥。曰:孤舟虚白日,双鬓落青丝。并足传也。
维基
杨言,字惟仁,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曾任给事中,以敢于直谏闻名。官至湖广参议。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杨维聪榜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1525年)擢礼科给事中。数日后即上书痛陈朝廷弊端,世宗以“无中生有”斥责之。同年,光禄署丞何渊请求扩建宗庙,祭祀世宗生父兴献王,杨言与诸臣抗争,不被采纳。杨言又上书指陈利害,言辞激烈。嘉靖六年(1527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事诬陷杨廷和、彭泽、费宏等,将兴大狱。杨言再次抗疏,斥责王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世宗大怒,将杨言收押,并在午门亲自审问。杨言备受刑讯,折断一指,却毫不屈服。世宗命下五府九卿继续审议。但兴大狱之事也不了了之。杨言被贬为宿州判官。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又因事谪守夷陵。累官湖广参议。《明史》有传。
维基
何祉(1492年—16世纪),字德徵,号常滨,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北隅人。何祉是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举人第六名,次年(1523年)联捷癸未科会试二百七十一名,三甲二百六十名进士,时年三十二岁,获授行人;七年(1528年)升户科给事中,曾抗疏拿出国库免去西北饥民的租税,不久于八年(1529年)因母亲年老,请求改任南京兵科以便供养,条陈商书一德三义、军政四事、马政五事、足国裕民六事,获明世宗嘉纳,命为定制。嘉靖十一年(1532年),何祉因忤逆权贵外任嘉兴知府,以约己爱民、除奸剔蠹、劝学兴贤为务,士民视他如父母,离任时他们都赶在河道号呼「何青天」,并立祠祭祀祀,刻录《去思录》纪念其德政。之后他不再出仕,父老再三上书,朝廷交荐二十多道疏也不复出;家居和诸生讲学,贫困得像布衣一样。他个性孝友寡欲而刚毅敬慎,器度宏大远,处事符合节义,因此不为世俗所容,未能实现志向,士论惜之,有《常滨文集》及奏议若干卷流传,入祀乡贤祠。
维基
郑钢,或作郑纲,字南金,福建福州府怀安县人,匠籍。明朝进士、官员。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授宿州知州,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任嘉兴府知府。
维基
周延(1499年—1561年),字南乔,号俨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官至左都御史。嘉靖元年壬午科江西乡试第40名举人,二年(1523年)联捷癸未科会试98名、三甲155名进士,任潜江知县,调新会,政绩卓著,入祀两地名宦祠。嘉靖七年(1528年),擢兵科给事中。朝仪剥夺新建伯王守仁爵位,周延上疏反对,谪太仓州判官,丁忧去职。守丧期满,补宿州。历官南京吏部郎中,出为广东布政使司参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迁福建按察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迁广东左布政使,同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应天,平定林成之乱,进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嘉靖三十年(1551年),召为刑部左侍郎。历南京右都御史。次年,任南京礼部尚书,又改兵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召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考核天下官员,秉公无私。与刑部尚书郑晓、大理寺卿马森并称「三平」。世宗用给事中徐浦之议,令廷臣及督抚举荐边才。于是前侍郎郭宗皋,都御史曹邦辅、吴岳,祭酒邹守益,修撰罗洪先,御史吴悌、方涯,主事唐枢,参政周大礼、曹亨,参议刘志,知府黄华皆在推荐名单中。御史罗廷唯上疏反对,世宗因此以为吏部滥举,命会同都察院核议。周延与尚书吴鹏等上言,所举者皆不负人望,世宗不悦,斥责周延等,举贤之事也从此作罢。嘉靖四十年(1561年),周延卒于官,赠太子太保,谥简肃。《明史》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3
【介绍】:
明湖广麻城人,字汝质,号安峰。嘉靖八年进士。授宿州知州,历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先后疏请缓采矿、罢驻临清诸处兵,以舒民困。擢户部尚书,以灾异自劾归。隆庆时,起南京工部尚书,改南京吏部,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端简。
维基
刘采(1500年—1573年),字与质,号安峰,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十七名,登第二甲第六十一名进士。授宿州知州,擢户部员外郎,升郎中,出为四川布政司右参议,督理黄册,二十二年二月升广西按察司副使,进京入觐,升广东右布政使,调福建左布政使,三十三年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三十六年升南京兵部右侍郎,三十七年三月改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三十八年七月升户部左侍郎,三十九年三月升南京户部尚书,四十年以灾异自劾免。穆宗继位,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五月改南京兵部尚书,四年八月累疏乞致仕,特赐驰驿归。万历元年卒,年七十四,谕祭葬,赠太子少保,谥端简。
晟,字廷昭,海盐人。嘉靖辛卯贡士。司训宿州。归林二十馀年。尝卧病。郑尚书就看晟坐,黄草蚊帱见之,恬如也。性耽吟咏,得句秀拔,如“碧山吏隐寻松子,丹井仙方浸木奴。”“人慕荆州求识面,谁逢东野不低头。”有《东归稿》。
维基
孙锦,字元朴,陕西绥德卫军籍直隶宿州人。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陕西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五名进士。授大理寺左评事,八年四月改任山西道御史,十年巡按直隶保定、河间等府,以灾伤奏请赈恤。十二年出任顺德府知府,十七年正月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复除河南副使,二十一年七月改任山西,专驻井陉,整饬故关等处兵备,历官河南按察使,二十四年三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二十七年北虏入寇,宣府东路失事,二十八年二月科道言官弹劾,降一级调外任。
维基
蓝济卿(1514年—?),字用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六十七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进士。初授官内阁中书,前往册封徽府。二十二年十二月选四川道监察御史。因忤逆权贵,谪宿州通判,改弋阳县知县。历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官至梧州府知府,以终养归乡。
维基
王俸(1515年—?),字守道,浙江杭州右卫官籍直隶宿州人。杭州府学增广生,嘉靖十六年(1537年)浙江乡试第七十九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五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八名进士。
维基
黄诰(1524年—?),字汝纶,又字君敕,号慎庵,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今东莞市)人。明朝官员。年少时极为贫穷,平时白天背负薪柴,只能夜间藉著月光读书,个性友爱,与其弟黄谟、黄训寝则同衾、出则同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三百名,廷试三甲一百七十六名进士。刑部观政。登进士第后,黄诰仍然过清检生活如常,父死无新衣可敛,就以自己的衣服入敛。授浙江临海县知县,时值倭寇侵犯沿海地带,黄诰尽心准备防御,规划事项都符合事理时宜,因此反制倭寇锐气。白水洋之战,大捷,斩获首级甚众,上官窃取黄诰战功,黄诰恬然淡泊,不言辛劳。四十年升迁直隶定州知州,四十一年改晋州知州,丁内艰去职。服阕,四十五年再补江西宁州知州,升江西吉安府同知。请求离职归乡,卒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