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苏州市”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郑敷教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士敬号桐庵
明崇祯三年举人
杨廷枢齐名。
入清后隐居教授
卒后私谥贞献
有《周易广义》。
周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人
思宗周皇后之父。
崇祯三年封嘉定伯
赐第于苏州葑门,子孙十余人俱袭锦衣卫,一门贵盛。
李自成京师,帝遣内侍高密倡勋戚捐金输饷,仅捐万金。
京师既破,被大顺军拷掠,得银五十三万两,其他财物尚多,以是为人所笑。
张伦明 1350 — 14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0—1407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文伯
幼承家学,精医术。
洪武中以荐授学官永乐二年太医院御医
韩奭明 ? — 14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1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公茂
韩夷从兄。
洪武中为燕府良医正
永乐间太医院使
吴岩明 1476 — 15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24 【介绍】: 苏州府吴江人字瞻之
吴洪子。
正德三年进士
工科给事中
尝因乾清宫灾,上疏请视朝、讲学、斥养子、出番僧等十数事。
嘉靖初四川布政司右参政,督粮储
与诸守令约,不得以赢耗害民,又遍行所属地方,考察粮储
卒官。
维基
吴岩(1476年—1524年)字瞻之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市)人,匠籍。
治《易经》,行二,由县学增广生中式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应天府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一名,第三甲第十三名进士
授行人,六年八月选授工科给事中十一年十月升户科右,再升刑科左,十四年五月累升工科都给事中,嘉靖即位,十六年八月升迁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
嘉靖三年(1524年),奉表入贺,卒于途中,年四十九。
沈应明
维基
沈应明字鸣熙号笏林南直隶苏州府吴县民籍昆山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应天乡试三十六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
吏部观政,初授大理寺右评事崇祯元年补原职,三年(1630年)工部郎中李若愚主考广西六年降调,补光禄寺录事七年都察院经历八年升武库司员外九年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十年调用,革职,本年降江西按察司简较,十二年东昌府推官十四年京察。
袁应阳
维基
袁应阳字道饶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民籍。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应天府乡试第四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七十二名,登二甲第二十六名进士
韩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山阴人字伯阳
韩经子。
永乐十五年举人
苏州松江两府府学司训
丹阳县教谕
以荐升南京监察御史,直言论事,不避权贵。
礼部尚书杨溥以其学行优长,荐为湖广按察佥事提督学政
景泰七年监省试,同官欲私所亲,为所斥。
后以广西左布政使致仕。
有《思庵》。
沈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公济号臞樵
工画。
善山水,晚尤长雪景。
宣德正统间,声名甚籍。
虞宗济明初 1351 — 13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1—1371 【介绍】: 苏州府常熟人字思训
洪武时父兄有罪,吏将逮治。
宗济谓系己罪,与父兄无关,坐斩。
张徽
维基
张徽平阳府绛州(今山西新绛)人,进士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张徽中式辛未科二甲第二名进士
累官苏州府同知,与御史李立等人勾结适用酷刑,后被新任知府况钟纠正弹劾。
邓棨明 1396 — 14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6—1449 【介绍】: 江西南城人字孟扩
永乐二十二年进士
御史巡按苏、诸府,甚得民心。
期满,以民请,留任。
正统中,累官右副都御史
英宗北征,死于土木之变。
维基
邓棨(?
—1449年),字孟扩江西南城县人
进士出身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奉敕巡按苏州松江等府,任期满后将离去,当地百姓赴阙乞留,后批准。
之后因丁忧离职。
宣德十年(1435年)杨士奇举荐邓棨担任陕西按察使
正统十年(1445年),担任右副都御史
明英宗北伐,跟从出征,大军抵达居庸关,其上疏请求英宗返回北京
在宣府、大同时,再次上章,均不被批准。
土木之变时,同行人要求他自行脱难,邓棨则称:「銮舆失所,我尚何归!
主辱臣死,分也。
」于是战死。
右都御史,后谥襄敏
杜琼明 1396 — 14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6—1474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用嘉号鹿冠道人
博综古今,为文和平醇实,诗尤沉著古雅。
知府况钟两度推荐,均固辞不出。
工书画,尤善写层峦迭嶂,师法董源,秀润可观。
晚年家居东原学者称东原先生,门人私谥渊孝
有《东原集》、《纪善录》。
周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懋夫
善画山水人物,无俗韵。
白描尤精绝,所绘饮中八仙,衣冠古雅,深得醉乡意态。
正德十一年李伯时罗汉卷,堪称佳作。
李广祐
维基
李广祐又名李广佑福建建宁县人进士出身
洪武二十六年福建癸酉乡试中举。
洪武二十一年,登戊辰科会试中进士,授长洲县知县,为官廉明,卒于任内。
侯峒曾明末 1591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45 【介绍】: 苏州嘉定人字豫瞻一字广成
侯震晹子。
天启五年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
崇祯间江西提学参政、浙江右参政
弘光时,辞不就职。
清兵下江南,与里人黄淳耀等起兵自保,城陷,偕二子赴水,被清兵引出杀死。
清朝通谥忠节
有《仍贻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豫瞻苏州嘉定人
天启乙丑进士,除南兵部主事吏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累官左通政使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稽勋司郎中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吴淞总兵官吴志求援。
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朱亮明 1353 — 14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3—1425 【介绍】: 南直隶苏州人本姓夏字伯亮号娄东散人又号商潜
善画山水,能识古器物及画格高下,经商以给衣食。
周用明 1476 — 15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47 【介绍】: 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
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
广东布政司参议
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书
九庙灾,自陈致仕。
后以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官至吏部尚书
有《周恭肃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行之吴江人
弘治壬戌进士,授行人,擢南工科给事中,累迁副都御史巡抚南赣。
历官左都御史太子少保,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肃,有《白川集》
字行之吴江人
弘治壬戌进士,授行人。
擢南兵科给事中,改礼科,复改南兵科,出为广东参议
浙江山东按察副使福建按察使河南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召协理院事,擢吏部侍郎,改南刑部,就迁右都御史、工、刑二部尚书,致仕。
工部尚书,督河道,改漕运,召拜左都御史
太子少保,进吏部尚书
赠太子太保,谧恭肃
有《恭肃集》十六卷。
(《四库总目》:诗近体颇宏整。
静志居诗话》:白川十龄能画,长师石田翁,得其指授。
诗则别裁风格,取法杜陵
集中诗云:「画品乃游艺,诗家特擅名。
丹青乃馀事,金石自希声。
散地方盘礴,诸公孰老成?
辋川称二绝,早晚慰平生。
」盖以摩诘自喻也。
余尝见公画龙,戏浪穿山,蜿蜒升降,百年绢素,云雾犹湿。
至写平坡放犊,亦不灭史道头、厉归真
乃知公艺事兼能,不惟以经济文章重也。
田按:尚书七言近体颇擅风格,绝句尤有丰致。)
维基
周用(1476年—1547年)字行之号伯川白川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人,弘治壬戌进士
官至吏部尚书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应天乡试第三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进士
行人司行人
正德初,擢南京兵科给事中
父丧丁忧服阕,留补礼科。
南京兵科给事中
正德十二年(1517年),出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此后出任广东参议,参与平定番禺盗,有功。
嘉靖二年(1523年),任浙江按察司副使丁内艰,服阕,起补山东按察司副使、临清兵备
嘉靖六年,升为福建按察使次年河南右布政使
嘉靖八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南赣巡抚,召协理院事。
此后历任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因起废不当,尚书汪鋐诿罪下属,于是周用被降职,调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后升右都御史
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南京工部尚书嘉靖十八年,任南京刑部尚书
九庙遇灾,自陈致仕归乡。
周用为官端亮有节概。
朝廷内外为之可惜,屡有举荐。
久之,起用为工部尚书起督河道,仅过数月,改为漕运总督
未上任,又召拜为左都御史
九年任满,加太子少保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代替唐龙吏部尚书次年,卒于任,年七十二。
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赵谦明初 1352 — 13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2—1395 【介绍】: 浙江馀姚人初名古则字撝谦,后更名谦号琼台外史
幼贫,寄食山寺,长游四方,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氏之学,尤精六书,时人目为考古先生
洪武中聘至京预修《正韵》,授国子监典簿
久之,以荐召为琼山县学教谕
有《六书本义》、《声音文字通》等。
撝谦名谦一名古则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
寻以荐授琼山教谕
有《考古馀事》。
(郑晓《今言》:赵古则撝谦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众以年少,黜为中都国子监典簿,同官论事不直,罢归。
筑考古台,述六书之旨,注《声音文字通》及《易学提纲》诸书三百馀卷。
大臣荐召为琼山教谕,进所著书,不报,还琼山
来京,宋濂子仲珩受业。
归,仲珩校《正韵》多用其说。
谦六书之学最精。
既没,门人柴广敬以《声音文字通》进,学书者心好之,莫得而见也。
田按:孝陵徵修《礼书》,敕中书省云:「令天下郡县举素志高洁、博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
其年过五十、未及四十、非深知经术者勿遣。
应召时,年二十八。
当事者以议论不合,借年少斥去,殆援此制也。
余谓撝谦厄类贾生,遇荣司马
撝谦没后,长陵修《永乐大典》,门人柴钦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录,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
此何异长卿之《封禅书》也。
明初之善书者,朱孟辨之篆冢,赵撝谦之墨窗,最为韵事。
董良用《题篆冢》云:「垂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
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
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
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
功深学既精,齿壮志逾坚。
池鱼染皆黑,铁砚磨将穿。
摹拓累万番,期差古人肩。
师法正在兹,什袭比啼筌。
孙憔文自祭,智永笔忍捐。
嗟峨细林山,函之瘗其巅。
聚土封若堂,镵石表为阡。
宝剑贾胡发,玉柙蔓草缠。
何如篆冢光,夜映列星躔。
管时敏《赋墨窗》云:「君居于越文献邦,家藏金石书满窗。
磨穿青州老未已,万斛巨鼎畴能扛。
吴兴宗人已物故,浙河东西谁独步?
君今有志继绝学,砥柱中流见孤注。
剡溪百番冰雪光。
玄霞一斗松煤香。
满堂宾客看挥洒,风雨飒飒龙鸾翔。
」他若滕用亨之篆书,王止仲作歌云:「南阳髯翁学古书,雅典秦汉参锱铢。
古文奇字荡胸臆。
岂若俗工讹鲁鱼。
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
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张藻仲之草书,高季迪作歌云:「昔闻汝祖东吴精,醉传草圣醒而惊。
汝今能饮不满杓,逸气欲与相峥嵘。
高堂把笔若把槊,长绡一拂悲风生。
阴垂大泽雷雨过,响破巨峡波涛倾。
」皆书苑佳话也。)
陈寰明 1477 — 15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常熟人字原大号琴溪陈察弟。
正德六年进士
南京国子监司业,进祭酒
工画,有《琴溪集》。
维基
陈寰(1477年—1539年)字原大号琴川琴溪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
与兄佥都御史陈察并称“二陈先生”。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