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黄葆光北宋 1067 — 11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黟县人字元晖,一作元辉
哲宗元祐间试吏部,赐进士出身
以从使高丽得官。
累迁监察御史左司谏,始莅职,即言三省十大弊病,请革去一切,徽宗命厘正之,由是忤蔡京,徙为符宝郎
政和七年复为侍御史
蔡京当国,举朝结舌,葆光独力劾之,中以他事,谪昭州安置。
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
宣和四年,出守处州
加直秘阁
善论事,为文切理,不为横议所移,时颇推重。
卒年五十八。
全宋诗
黄葆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黟县(今属安徽)人。
徽宗崇宁中从使高丽,补将仕郎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吏部铨试优等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五),调齐州司理参军
三年,召为太学博士,迁校书郎监察御史左司谏,因触犯蔡京,徙符宝郎
翌年侍御史
政和末,因上书再忤蔡京,贬知立山县,未几即昭州安置。
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处州,阅二岁,除直秘阁,卒,年五十八。
东都事略》卷一○五、《新安》卷七、《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二九六三
黄葆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一作辉),徽州黟县(今安徽黟县)人。
四试礼部不第,以从使高丽得官。
政和元年试吏部铨第一,赐进士出身,调齐州司理参军
三年,召除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校书郎,擢监察御史左司谏
七年,拜侍御史
言事切直,尤力攻蔡京专制,坐贬知昭州立山县,又谪昭州安置。
宣和二年,令自便。
寻以职方员外郎召,未至,复主管江州太平观。
四年,知处州,有政绩。
六年,除直秘阁、再任。
卒,年五十八。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一○五,淳熙《新安》卷七。
主要活动
  • 进士
  • 1113年-111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校书郎
  • 1115年-111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左司谏
  • 1115年-111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117年-11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
  • 1120年-112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职方郎中
  • 1122年-1125年,两浙路处州(丽水),处州知州
任忠益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一○
任忠益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景定五年昭州
见所撰《刘仙岩题名》。
胡廷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婺源人字伯诜
度宗咸淳七年进士
平乐州守唐震素知其才,辟居签幕。
恭帝德祐元年兵临城,与协谋捍御,力穷城陷而死。
主要活动
  • 1271年,进士
俞献卿北宋 970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0—1045 【介绍】: 歙人字谏臣
俞献可弟。
少与兄以文学知名。
进士
安丰,调昭州军事推官
累迁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上言请节用,帝纳其言。
淮浙盐利不登,命往经度,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
陕西转运使,徙京西,入对言赵振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
杭州,潮溢决堤,发卒凿西山石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
应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
全宋文·卷二七一
俞献卿(九七○——一○四五)字谏臣歙(今安徽歙县)人。
进士及第,补安丰县
累迁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经度淮浙盐利,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
陕西转运使,荐范仲淹明镐可大用。
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杭州
发卒凿西山,筑堤数十里以禦江潮,民以为便。
刑部郎致仕庆历五年卒,年七十六。
刘敞公是》卷五三《俞公墓志铭》,《宋史》卷三○○本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09年-1011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014年,京东路待考(待考),京东路转运使
  • 1015年-1016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1016年8月仍在任
  • 1016年-1017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 1017年-1018年,广南东路南雄州(广东省南雄县),南雄州知州
  • 1018年-1021年,广南东路潮州(广东省潮州市),潮州知州
  • 1021年-102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殿中侍御史
  • 1022年-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1023年8月为陕西转运使
  • 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8月为陕西转运使
  • 1023年-1025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副使
  • 1026年-1027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1028年-1030年,福建路建州(建瓯市),福建路转运使
  • 1030年-103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盐铁勾院
  • 1032年-103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32年-103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34年-1036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1036年4月知杭州
  • 1036年-1037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38年-103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 1041年,京东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盛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永春人字之才
真宗大中祥符进士
博闻强记。
尝病《白氏六帖》疏略,增益而成《盛家十二帖》,囊括经史,贯穿百家,颇为时贤所称。
官终昭州刺史
主要活动
  • 真宗大中祥符,进士
邓守恩北宋 974 — 10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4—1021 【介绍】: 并州人
宦官
十岁事太宗
淳化中王继恩镇压成都起义。
真宗咸平初入内高班,屡预监修大内宫观
天禧四年加领昭州刺史,迁入内副都知
雷孝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同州合阳人字子思
雷有邻子。
进士
试大理评事,擢太常寺奉议郎
以讨王均有功,改将作监丞
兴元府,坐保任失实降通判华州,徙郓州贝州
以伪称张熙民为辽之间谍送京师,谪泽州都监
逾年,以右领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卒。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09年-1011年,利州路兴元府(汉中),兴元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13年-1014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
  • 1014年-1016年,河北路贝州(邢台市清河县),贝州知州
  • 1018年-1031年,永兴军路邠州(彬县),邠州知州
  • 1022年-1024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
崔彦进唐末宋初 922 — 9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2—988 【介绍】: 大名人
纯质有胆略,善骑射
历仕五代后汉后周,以功至东西班指挥使、领昭州刺史
入宋,改控鹤右厢指挥使
李筠、平李重进、伐蜀,授彰信军节度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移镇河阳
四年从征太原幽州,击契丹
累著战功。
雍熙三年北伐失利,坐贬,四年保静军节度
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
主要活动
  • 967年-976年,利州路金州(安康),昭化军节度使,正月任命
  • 976年-977年,京东西路曹州(曹县),彰信军节度使
  • 977年-979年,京西北路孟州(河南孟县),孟州知州
夏守赟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并州榆次人字子美
夏守恩弟。
真宗时西头供奉官
契丹河间康保裔战死,部曲言其降敌。
守赟奉诏变服入营察之,申以真象。
累迁枢密都承旨,兼领三班院
定州路都总管知枢密院事
刘平石元孙西夏战败,人诬告以降敌,守赟辨其枉,自请率兵出击,授陕西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然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
官终高阳关都总管
卒谥忠僖
全宋文·卷三一七
夏守赟(九七七——一○四二)字子美并州榆次(今山西晋中)人,守恩弟。
真宗即位,授右侍禁
扈从帝幸澶渊,祀汾阴,迁东绫锦副使,转西上閤门使提举诸司库务,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枢密都承旨,领三班院
历并、代州都总管定州路都总管知枢密院事
西夏兵兴,任陕西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徙高阳关都总管
庆历二年卒,年六十六。
太尉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东都事略》卷六二,《宋史》卷二九○《夏守恩传》有附传。
主要活动
  • 104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8月罢为天平节度使、判澶州
周渭唐末宋初 923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3—999 【介绍】: 昭州恭城人字得臣
太祖建隆初,上书言时务,赐同进士出身
白马县主簿,吏犯法,即斩之。
右赞善大夫
乾德中通判兴州监军纵部下为暴,乃谕以祸福,斩其军校,众皆慑服。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为广南诸州转运副使,定田赋,兴学校。
后累官益州转运使
坐事黜为彰信军节度副使
全宋诗
周渭(九二三~九九九)字得臣昭州恭城(今属广西)人。
太祖建隆初,赐同进士出身,解褐白马主簿
乾德元年(九六三),擢右赞善大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知永济县通判兴州
开宝元年(九六八),知凤州,改棣州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为广南诸州转运副使
历知扬、宋州
淳化五年(九九四),加职方员外郎,为益州转运使(同上书卷三五),又黜为彰信军节度副使
真宗咸平二年卒,年七十七。
宋史》卷三○四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粤诗·卷二一
周渭(九二三 — 九九九)字得臣
连州人
幼孤,力学,工诗。
时州隶楚,与南汉相持。
为广人俘获,委质南汉;妻子流离昭州,遂为恭城人
刘鋹时,苦于繁赋,率乡人六百逾岭,将避地零陵;未至而贼起,断道绝粮,复还恭城,而庐舍尽毁,遂北上。
宋太祖建隆初(九六○),至汴京,上书陈时务。
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白马主簿,擢知永济县
乾德中通判兴州
开宝元年(九六八),代凤州房治主吏。
迁知棣州
岭南平,始还故里。
奏革南汉时所定繁税,兴建学校。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任广南诸州转运副使,迁殿中丞监察御史
岭南六年,调知扬州殿中侍御史,改两浙东西路转运使
入为盐铁判官,迁侍御史,历判户部度支勾院
出知亳州,赐金紫。
俄知宋州,加职方员外郎,为益州转运使
咸平二年卒,年七十七。
宋史》卷三○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五、《十国春秋》卷六五有传。
诗三首。
主要活动
  • 太祖建隆初,进士
  • 977年-982年,广南路广州(广州市),广南路转运副使
  • 983年-985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 98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8月为两浙西南路转运使
  • 985年-987年,两浙路苏州(苏州市),两浙路转运使
  • 989年-9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
  • 9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度支勾院
  • 9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户部勾院
  • 991年-993年,福建路建州(建瓯市),福建路转运使
  • 991年-994年,淮南东路亳州(亳州市),亳州知州
  • 993年-994年,京东西路宋州(河南商丘),宋州知州
  • 994年-996年,西川路益州(成都市),西川路转运使,同任?
张昭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沧州无棣人字持正
张凝子。
年十八岁时,父陷契丹围中,挺身掖出之,擢左班殿直寄班祗候
每出使还,奏利害多称旨。
忻州都巡检,累迁内殿崇班
历知瀛州定州雄州
忠州刺史知成德军,迁四方馆使
滹沱河决,坏城郭,乃修五关城,外环以堤,民以为利。
历步军马军都虞候嘉州防御使、知代州
后授左龙武军大将军昭州防御使
全宋文·卷三二○
张昭远字持正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
契丹内寇,父张凝瀛州陷围中,昭远年十八,挺身掖出之,擢左班殿直寄班祗候
忻州都巡检,知火山军管勾河东边安抚司
天禧初閤门副使,俄为河北缘边安抚副使,历知瀛州定州雄州、成德军、代州,累官至左龙武军大将军昭州防禦使,卒。
宋史》卷三二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018年-1026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
  • 1022年-1024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
  • 1026年-1043年,河北路雄州(保定市雄县),雄州知州
  • 1030年-1032年,河北路镇州(石家庄正定县),成德军知军
  • 1034年-1037年,河东路代州(山西省代县),代州知州
康德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洛阳人字世基
以父荫补官。
真宗时开封府西路都巡检勾当榷货务
仁宗天圣中昭州刺史,为并代兵马铃辖。
元昊寇府州德舆按兵不战,坐降为东染院使河阳兵马都监
后领果州团练使,知冀州赵州,捕诛云翼卒首谋为乱者。
陈州铃辖,卒。
主要活动
  • 1028年-1031年,永兴军路庆州(庆阳),庆州知州
  • 1042年-1043年,河北路保州(河北省保定市),保州知州
  • 1043年-1044年,河东路代州(山西省代县),代州知州
  • 1059年-1060年,河北路赵州(河北省赵县),赵州知州
梅挚北宋 995 — 10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新繁人字公仪
仁宗天圣间进士
通判苏州,有惠政。
庆历中侍御史,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召待制同议政、复百官转对等。
后以龙图阁学士滑州,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
请知杭州,帝赐诗宠行。
累迁右谏议大夫,徙江宁府,又徙河中。
喜为诗,多警句。
有《奏议》。
全宋诗
梅挚(九九五~一○五九)字公仪成都新繁(今四川新都)人。
仁宗天圣间进士,授大理评事
景祐初,以殿中丞昭州(《史新》卷九二)。
庆历四年(一○四四),擢殿中侍御史
五年,为言事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
户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大理寺,迁户部副使
七年,降知海州,徙苏州
皇祐三年(一○五一),擢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七○)。
嘉祐二年(一○五七)龙图阁直学士、知滑州,改杭州
累迁右谏议大夫
三年,徙江宁府
四年,知河中府,卒(《乾道临安》卷三),年六十五。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梅挚诗,今存《梅谏议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今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嘉庆六年刊《广西通志》。
又从《全蜀艺文志》、《吴郡志》等书中辑得集外诗三十二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
梅挚字公仪成都新繁(今属四川成都)人。
天圣五年进士,起家大理评事、知蓝田上元县
景祐初殿中丞谪知昭州通判苏州
庆历中,擢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以户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大理寺
户部副使
降知海州,徙苏州,入为度支副使
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龙图阁学士、知滑州
嘉祐二年杭州次年谏议大夫,改知江宁府,寻又徙河中,卒,年六十五。
性淳静,政迹如其为人。
平居未尝问生业,喜为诗,今存《梅谏议诗集》一卷;又有奏议四十馀篇,佚。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七五,《乾道临安》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主要活动
  • 仁宗天圣间,进士
  • 104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判官
  • 1043年-104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殿中侍御史,1045年8月3日为考试锁厅举人
  • 104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
  • 104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04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知杂事
  • 104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大理寺
  • 1046年-104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47年-1048年,淮南东路海州(连云港市),海州知州,1048年1月徙苏
  • 1048年-1049年,两浙路苏州(苏州),苏州知州
  • 1049年-105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51年-1053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
  • 105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55年-1056年,京西北路滑州(河南滑县),滑州知州
  • 1056年-105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 1057年-1058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58年-1059年,江南东路江宁府(南通),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1059年12月移知河中府,卒
  • 1059年-1060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1060年卒
高继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亳州蒙城人字舜举
高继勋弟。
善骑射,颇工笔札。
以恩补西头供奉官
真宗乾兴初,以内殿崇班益州都监人元夕大张灯,知府薛奎戒以备盗,乃设计于次日悉擒盗。
累迁四方馆使昭州刺史、知雄州
元吴反,继宣募黥配厢军为靖边军,与敌奋战,大破之。
眉州防御使,卒。
主要活动
  • 1028年-1032年,河北路保州(河北省保定市),保州知州
  • 1037年-1039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
  • 1039年-1041年,河北路雄州(保定市雄县),雄州知州
  • 1040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41年-1042年,河东路并州(山西省太原市),并州知州兼安抚使
高继嵩北宋
简介
天圣八年(1030)镇戎军知军
景祐三年(1036)环州知州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庆州知州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9月改知昭州刺史兼知庆州
宝元二年(1039)5月改任泾原钤辖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10月卒。
主要活动
  • 1030年-1040年,秦凤路镇戎军(固原),镇戎军知军,1040年10月卒
  • 1036年-1038年,永兴军路环州(环县),环州知州,1038年9月改知昭州刺史兼知庆州
  • 1038年-1039年,永兴军路庆州(庆阳),庆州知州,1039年5月改任泾原钤辖
冯益南宋 ? — 1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9 【介绍】: 宋宦官
康王旧人
高宗即位,自入内东头供奉官迁至干办御药院,寻兼干办皇城司,恃恩骄恣。
绍兴三年,特迁宣政使,升明州观察使
宰臣张浚赵鼎等所患,以其语出不逊,请斩,不许,与祠放归。
后坐事送昭州编管,以连姻后族得免。
卒于家。
全宋文·卷三九八二
冯益(?
——一一四九),康王赵构属吏
建炎初,为入内东头供奉官,迁干办御药院,寻干办皇城司
绍兴三年,授武功大夫康州防御使,特迁宣政使
明州观察使,领御马院
尝坐事编管昭州,以连姻后族得免。
恃恩骄恣,张浚赵鼎等皆患之,遂与祠放归。
绍兴十九年卒于家。
见《宋史》卷四六九《宦者传》四。
洪兴祖宋 1090 — 11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5 【介绍】: 镇江丹阳人字庆善号练塘
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
高宗初,授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博士
绍兴四年应诏上疏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饶州,所至有惠政。
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
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左氏通解》、《楚辞补注》及《考异》等。
全宋诗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今属江苏)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为陈州商水主簿(《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召试,授秘书省正字
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应诏上疏,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
历知真州、徙饶州
因序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注》,忤秦桧,编管昭州
二十五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年六十六。
有《楚辞补注》等行于世。
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
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
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饶二州。
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
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
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
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
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
主要活动
  • 1118年,进士
  • 1130年-113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博士
  • 113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著作佐郎
  • 1133年-113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驾部郎中
  • 1142年-1144年,江南东路饶州(波阳县),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44年-1145年,江南东路广德军(广德),广德军知军
  • 1148年-1149年,淮南东路真州(仪征市),真州知州
  • 1152年-1153年,江南东路饶州(鄱阳县),饶州知州
莫荃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昭州人
周渭妻。
五代末避难北走,不暇与之诀。
时二子幼小,其年尚少,父母欲嫁之,泣誓不从。
历二十六年复见,时人异之,称为“节妇”。
周濆五代末宋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集1卷,已佚。
《粤诗搜逸》卷一谓是五代末至宋初昭州(今广西平乐)周渭之弟,未详所据。
全唐诗》存诗4首。
另《永乐大典》卷二八〇九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粤诗·卷二一
周濆连州人
周渭之弟。
事见清李调元《全五代诗》卷六一。
直斋书录解题》收其集一卷,已佚。
今从故宫博物馆藏明胡震亨清康熙刊配补钞本《唐音统签》卷七四七辑得其诗四首,参校《全唐诗》卷七七一、清温汝能嘉庆十八年刻本《粤东诗海》卷四、《粤东诗海补遗》卷一所录同题四首,又从明《永乐大典》卷二八○九辑得一首,共五首。
张进北宋 ? — 10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4 【介绍】: 兖州曲阜人
拳勇善射,体质魁伟。
初应募曹州,隶镇兵。
太祖勇士,补控鹤官,积劳至御龙弩直都虞候,领恩州刺史
太宗至道中,兼御前忠佐步军都军头
又擢天武右厢都指挥使、领贺州团练使
真宗咸平初,迁昭州防御使
都指挥使都虞候,累官至并、代副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