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林须南宋
简介
景定二年(1261)惠州知州
詹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崇安人字器之
哲宗绍圣间惠州,从苏轼游。
钦宗靖康间官于京师
张邦昌迫以伪命,不受,逃归行在。
高宗即位,召对,奏兵事甚详,擢太常丞,迁祠部员外郎
文应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庐陵人
文天祥从孙。
理宗景定中,随天祥文璧惠州,因耻文璧以城降元,携二子遁于东莞之东渚。
后为当地名族。
张孝贲南宋
简介
乾道八年(1172)任判登闻院
淳熙元年(1174)惠州知州
淳熙九年(1182)常州知州
周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华阳人,后久留荆楚自称楚人
字忘机
少为僧,弱冠游京师,以诗画知名。
王采最为亲近,败,坐累编管惠州
后以善画得释。
水师李思训,衣冠师顾恺之,佛像师李公麟,又能作花鸟、、牛马等,变态多端,落笔便成。
唐庚北宋 1071 — 11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21 【介绍】: 眉州丹棱人字子西
哲宗绍圣间进士
徽宗时,为宗子博士
张商英荐其才,擢提举京畿常平
商英罢相,坐贬惠州安置。
遇赦还,复官承议郎,归蜀道卒。
为文精密,谙达世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
有《三国杂事》、《唐子西文录》、《唐子西集》。
全宋诗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一)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调利州司法参军
历知阆中县绵州(同上书卷七)。
徽宗大观中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一一一○),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一)。
商英罢相,坐贬惠州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宋刻本《唐先生文集》卷六《黎民权厝铭》),复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
宣和三年归蜀,道卒,年五十一。
庚诗文精密工致,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志》卷二三七引李壁语)。
卒后次年,其弟庾编遗文为集,卷数不详,已佚。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后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
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
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称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七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
绍圣元年进士,释褐为利州治狱掾
元符末阆中崇宁间移官绵州
凤州教授宗子博士,以张商英荐,提举京畿常平,坐累贬惠州
政和五年牵复,为承议郎
请祠归蜀,道卒于凤翔。
著有《唐先生文集》。
强行父唐子西文录》,唐文若《书先集后》,《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三本传。
苏过北宋 1072 — 11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4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
苏轼子。
以荫任右承务郎
定武、谪岭南,唯随行奉侍。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葬汝州郏城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
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
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
有《斜川集》。
全宋诗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轼第三子。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
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
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
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
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
五年,知郾城
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
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
清乾隆时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釐为六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三一○○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少子。
元祐七年,以父荫为右承务郎
绍圣元年惠州,后再迁海南,独侍行。
徽宗即位北还,途染疾卒于常州葬之汝州郏县,即依叔父辙卜居颍昌
后尝监税太原,知郾城
权通判中山府
宣和五年卒,年五十二。
能诗文,善书画,时称「小坡」。
有《斜川集》传世。
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有附传。
林畔南宋
简介
景定二年(1261)惠州知州
咸淳八年(1272)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释义庄唐末宋初 901 — 97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张氏
滑台人。
童子从乡州开元寺
习经业。
逮登戒。
即负笈听法华义于洛邑
操履厌物。
识见过人。
众请居九曜寺。
建隆初
左散常侍申公为奏。
赐紫衣。
太平兴国三年
八月终世。
寿七十八。
僧腊五十九。
明年二月
迁灵舆塔于龙门菩提寺西。
释义庄
姓张氏
滑台人也。
当免怀之日及就傅之秋。
神彩克明尘机顿去。
乃于本府开元寺归善财之列。
从升戒德因乐游方。
始于洛邑采听法华。
见识过人阐扬训物。
众请居九曜院焉。
匪亏法食用济往来。
慈以利生始末无间。
建隆初左散骑常侍申公赐紫衣。
禀学僧尼三十馀员。
性敦勤。
进讲外兢兢五十年间二时礼忏。
至老不替。
太平兴国戊寅年八月奄终。
俗寿七十八。
僧腊五十九。
明年二月迁塔于龙门菩提寺西焉。
吴裒南宋
简介
淳熙五年(1178)惠州知州
洪湛北宋 963 — 10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03 【介绍】: 升州上元人字惟清
五岁能诗,未冠著有《龆年集》。
南唐李煜时进士,有声于时。
入宋,登太宗雍熙二年进士第
累迁比部员外郎,知舒二州
真宗咸平二年直史馆,奉命使荆湖按视民事,条奏利病甚众。
以才干凡五受命使西北议边要。
后坐事削籍流儋州,会赦移惠州,至化州卒。
有文集。
全宋诗
洪湛(九六三~一○○三)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江宁)人。
唐进士,归宋,又举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为归德军节度推官
直史馆
端拱中历知、舒诸州。
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直史馆,出使荆湖,还,判三司磨勘司,同知贡举
五年,使陕西,因贡举受贿事连累,中途召还,削籍流儋州
六年,移惠州,未至,卒,年四十一。
未弱冠时即著《龆年集》十卷,《新安》卷六谓其有集十五卷,均佚。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九七
洪湛(九六三——一○○三)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南京)人。
幼好学,五岁能为诗。
未冠,录所著《龆年集》十卷,有声。
雍熙二年进士及第,解褐归德军节度推官,召还授右拾遗直史馆
以请立太子,出知、都、舒州
咸平二年召还,复直史馆判三司都磨勘司,与王钦若知贡举
后被诬削籍流儋州咸平六年卒,年四十一。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韩磊卿南宋
简介
咸淳五年(1269)惠州知州
朱严北宋
全宋诗
朱严,与王禹偁友善。
尝为和州从事(《小畜集》卷一一《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自惠州推官大理寺丞、知白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
宋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伯华
宋棐子。
孝宗淳熙间,知循州,令民耕种旷土,蠲租六年,遂成沃壤。
改知宾州,寻徙惠州,减重额,刷逋户,划虚籍,颇多善政。
全宋诗
宋煜字伯华莆田(今属福建)人。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提举广东市舶
历知循州宾州惠州
官终直徽猷阁
莆阳文献传》卷三二有传。
今录诗八首。
董温其北宋
全宋文·卷二七一
董温其咸平中以乡贡进士祯州判官大中祥符中秘书丞天禧中殿中侍御史,充开封府推官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二(作董温),《文献通考》卷八三,《宋史》卷一○二《礼志》五,《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二,《道园学古录》卷一一。
盛明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江人
度宗咸淳六年领乡荐,为广州录事判官
宋亡不仕。
元世祖闻其贤,召判惠州,不就。
诏书责迫,乃变姓名,为道士以终。
全宋诗
盛明远吴江(今属江苏)人。
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举于乡,后任广州录事判官(《松陵诗徵》前编)卷一。
章时发南宋
简介
咸淳四年(1268)惠州知州
咸淳六年(1270)广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咸淳九年(1273)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李梦吕南宋 1233 — ?
全宋诗
李梦吕(一二三三 - ?)字纯翁龙川(今广东龙川西北)人。
全粤诗·卷四五
李梦吕(一二三三 — ?
),字纯翁
龙川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官惠州佥判
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三,清胡瑃修嘉庆二十三年刻本《龙川县志》第三十六册有传。
诗一首。
薛应龙南宋
简介
咸淳八年(1272)惠州知州
张登辰南宋
全宋诗
张登辰字规甫号恕斋东莞(今属广东)人。
光济子,元吉弟。
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领乡贡。
入元不仕。
有《恕斋集》,已佚。
事见《粤东诗海》卷六、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四《张元吉传》。
今录诗四首。
全粤诗·卷四八
张登辰(?
— 一二九九),字规甫号恕斋
东莞人
张元吉之弟。
善属文,有器识。
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乡贡。
南省归,感慨时事,劝邑宰作保障之计。
后元将张弘范兵将惠州东莞,邑人奔窜,登辰奉兄元吉之命,罄家赀千金往赂,得免兵犯。
后摄县丞帅府欲增东莞税额,登辰力争而罢。
事定后,元朝授以将仕佐郎静江路儒学教授,命下,登辰谢病不出。
李春叟等宋遗民交善,又与赵必𤩪结为姻家。
有《恕斋集》,已佚。
黄佐嘉靖四十年东莞县志》卷五八、张二果曾起莘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皆以登辰与其兄元吉合传。
今从《东莞诗录》及邑志共辑得其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