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章才邵
全宋诗
章才邵字希古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元振子。
少从杨时学。
以父荫补官。
历知临贺辰阳二州,改荆湖北路参议官
晚年与朱熹游。
事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六,明嘉靖建宁府志》卷六八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章才邵字希古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元振子。
以父荫补官,历知辰二州,改荆湖北路参议官
少师杨时,晚岁与朱熹游,世目为笃实君子。
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五。
张纶北宋 962 — 10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36 【介绍】: 颍州汝阴人字公信一字昌言
太宗淳化中主榷酤于大名属邑。
雷有终镇压王均于蜀,以功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
后历任知州监司,所至兴利除害,有循政。
累迁东上閤门使乾州刺史,移知颍州卒。
有材略,尚宽恕,喜施予,人称其政绩曰:“发身如班定远,事边如马伏波,水利如邵南阳,食货如耿大农。”
全宋文·卷一九五
张纶(九六二——一○三六)字昌言(《宋史》本传作「公信」),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
以击王均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徙荆湖提点刑狱,迁东头供奉官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
历知辰州渭州镇戎军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兼权知泰州
又历知沧州,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
景祐三年卒,年七十五。
范仲淹张公神道碑》(《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二),又《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张建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辰州
徽宗政和间安俊叛,围镇江寨,与庐阳令王宪之率兵救之,众溃被执。
敌迫使谕寨中人出降。
至寨下大呼曰:“汝等坚守,勿怀二心。
”因被害。
叶谦之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二
叶谦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淳熙间武平县
官至辰州通判
见《嘉靖邵武府志》卷八,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
伊机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一
伊机淳熙间辰州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一○四。
曹克己北宋
全宋文·卷三二五
曹克己雅州百丈(今四川名山东北)人,曹光实之子。
淳化二年录为奉职天禧三年澧州天圣元年鼎州缘边都巡检使
后至内殿承制
见《宋史》卷二七二《曹光实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三、九四、九九。
赵蕃南宋 1143 — 12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29 【介绍】: 郑州人,徙居信州玉山字昌父号章泉
赵旸孙。
以荫入仕。
太和主簿,以诗受知于杨万里
辰州司理参军,为辨冤狱与郡守力争,因罢。
理宗即位,以为太社令、直秘阁召,皆辞不拜。
诏予祠,依前直秘阁致仕。
初受学于刘清之,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
喜作诗,与周必大唱酬颇多。
卒谥文节
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全宋诗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
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连江主簿,皆不赴。
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
清之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
奉祠家居三十三年。
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
谥文节
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
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
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全宋文·卷六三五○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
玉山章泉,故世号章泉先生
以曾祖旸致仕恩入仕,为太和簿,调辰州司理参军
奉祠归,积祠庭之考至三十有三。
理宗即位,以太社令召,三辞不拜,特改奉议郎、直秘阁主管建昌军仙都观。
越三年,差主管华州云台观
绍定二年四月,转承议郎,依前直秘阁
阅月而卒,年八十七。
景定三年谥文节
受知于杨万里,著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均有辑本)。
刘宰章泉赵先生墓表》(《漫塘集》卷三二),《宋史》卷四四五《文苑传》七。
苏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元中
苏洸子。
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
从学于张栻
梧州推官福州教授,改秩知馀干县,终辰州
有《春秋解》。
苏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澄老
以父荫补官。
馀干
改秩知临川县,修治述陂,民蒙其利,号“苏公陂”。
屡迁知雷州,秩满回阙,面陈五札,皆切时务。
移知封州丁内艰,服除,知辰州,寻退休,所至皆有惠政。
年七十卒。
曹克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雅州百丈人字尧卿
曹光实从子。
喜兵法,善骑射,补为衙内都虞候
光实战没,秘不发丧,潜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
李顺雅州克明募众万人收复之。
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
平邓绍、王珂,为温、台等七州都巡检使
真宗景德中邕州,招附蛮洞,平定陈进,迁江、淮、两浙都大提举,知辰州
大中祥符九年,徙宜、融等十州都巡检使安抚使,降抚水蛮。
历知、登、、邵诸州,复徙鼎州卒。
全宋文·卷三一七
曹克明字尧卿雅州百丈(今四川名山东北)人。
喜兵法,善骑射
从父光实战殁,潜入敌中,护其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
李顺反,陷雅州,募数万人收复之,擢西头供奉官黎州兵马监押,权邛州驻泊巡检
景德中邕州
抚水蛮叛,徙宜、融等十州都巡检使安抚使
后迁西上閤门使,历知邵州,复徙鼎州,卒。
见《宋史》卷二七二本传。
刘永崇北宋
全宋文·卷三三○
刘永崇刘廷让子。
其先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内殿崇班
天禧初侍禁閤门祗候
辰州溪族为梗,命与入内供奉官江德源驰往安抚。
天圣初,官内殿承制閤门祗候
见《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七九,《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卷二五九《刘廷让传》。
王庭圭宋 1080 — 11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72 【介绍】: 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
徽宗政和八年进士
茶陵丞,有能政。
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
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
乾道中直敷文阁
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
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全宋诗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
宣和末年退居乡里。
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圭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
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
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
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
八年,卒,年九十三。
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
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
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圭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四库)。
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
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全宋文·卷三四○六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
政和八年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
宣和末弃官归,教授乡里。
绍兴中胡铨因上疏乞斩秦桧罢和议安置岭南庭圭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官中事」之句,指也,坐是除名流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召对便殿,除直敷文阁
乾道八年以疾卒,年九十三。
著有《卢溪文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凤停山丛录》一卷。
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胡铨王公墓志铭》(《卢溪文集》附录),《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七。
周裕北宋
全宋诗
周裕祁阳(今属湖南)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辰州通判,擢御史
事见清嘉庆祁阳县志》卷一九。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一○
周裕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西)人。
元符三年进士
政和间宣教郎权通判武冈军
绍兴中殿中侍御史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之一七,光绪《(湖南东安县志》卷八。
孙洵南宋
全宋文·卷六七○六
孙洵字均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光宗时益阳主簿嘉泰初辰州
见所作《省斋集跋》,并参其兄次康同书跋。
宋守信北宋
全宋文·卷六三七
宋守信庆历五年以捕湖南蛮有功,由内殿承制供备库副使次年桂阳监,后历知辰州
皇祐元年,以讨北江蛮彭仕羲不利,责降邓州驻泊兵马都监
见《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五四、一五八、一五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一五、兵二六之三四。
俞汝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遂安人字季泽
宁宗庆元初应募入伍,镇压辰州溆浦徭人,补承信郎
后官至都转运使
雷简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同州合阳人字太简
雷孝先子。
隐居不仕。
仁宗康定中,为枢密使杜衍所荐,以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
历知、简、雅州
辰州蛮酋彭仕羲内寇,诸臣安抚不能定,命简夫往。
至则督诸将进兵,筑明溪上下二寨,据其险要,拓取故省地码崖五百余里,仕羲内附。
三司盐铁判官,以疾知、同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
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
既仕,自奉稍骄侈,里闾以“牛及铁冠安在”指笑之。
全宋诗
雷简夫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
孝先子。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杜衍荐为校书郎秦州观察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五)。
历知雅州
嘉祐二年(一○五七)澧州安抚使(同上书卷一八六)。
入为盐铁判官,出知、同二州,累迁职方员外郎
卒,年六十四。
东都事略》卷四三、《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全宋文·卷六六一
雷简夫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雷有终兄有邻之孙。
初隐居不仕,康定中枢密使杜衍荐为校书郎签书秦州观察判官,迁知坊州阆州雅州
累荐苏洵于当政。
后以招抚辰州酋豪彭仕羲功,擢三司盐铁判官,以疾出知、同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卒。
宋史》卷二七八《雷德骧传》有附传。
何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邵武人,一作武阳人字太和号龟津
徽宗重和元年进士
初为南方小吏
马伸御史宣慰诸道,辟为僚属,得从受业。
没,尝辑其事状。
高宗绍兴中辰州通判,睹邮报秦桧自陈其存赵之功,径取所辑事状送尚书省秦桧怒,下荆南诏狱,坐削官窜真阳
死,始放还复其官,寻卒。
全宋文·卷三九二三
何兑字太和号龟津邵武(今福建邵武)人,镐父。
重和元年进士及第,授广西提点刑狱检法官,历知兴化县
建炎初马伸抚谕荆广,辟为属官,授以《中庸》,且告以平生出处大节。
守其学终身不少变,乡人敬爱,至以「中庸何公」目之。
于他经亦无所不学,尤尽心于《》,作集传若干卷。
绍兴中通判辰州,取所辑马伸事状径达尚书省,忤秦桧,下荆南诏狱,削官窜真阳
死,复官还里,奉祠逾年而卒。
见《朱熹文集》卷七七《味道堂记》,《宋史》卷四五五《马伸传》附,《宋元学案》卷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一四八、一八八等。
陶弼北宋 1015 — 10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78 【介绍】: 永州祁阳人字商翁
仁宗庆历中,佐杨畋湖南瑶,得任阳朔主簿,升县令
历知宾、容、、邕等州,颇多善政。
章惇经理五溪蛮事,荐知辰州,迁皇城使
北江彭师宴,授忠州刺史
神宗熙宁九年郭逵南征交趾,转康州团练使,再知邕州
以所得广源峒建为顺州,进西上閤门使,留知州事
恩威并施,交人畏服。
东上閤门使,未拜卒。
全宋诗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
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主簿,迁为阳朔
后历知宾、容、、顺诸州。
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
有文集十八卷,已佚。
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
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
张师正北宋 101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邢州龙冈人字不疑
进士
仁宗嘉祐四年宜州,谋启边衅,取安化军,为李师中所止。
神宗熙宁中辰州帅。
官游四十年不得志,乃推变怪之理,参见闻之异,著《括异志》。
又有《志怪集》、《倦游杂录》。
或以为三书均魏泰托名作。
全宋诗
张师正(一○一六或一○一七~?
)(生年据《玉壶诗话》推算),字不疑襄国(今河北邢台)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
进士第,换武为遥郡防禦使(《临汉隐居诗话》)。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宜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
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时为辰州帅,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时为鼎州帅,与释文莹有交(《玉壶诗话》)。
著作今存《括异志》十卷、《倦游杂录》一卷。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六
张师正(一○一七——?
),字不疑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
进士第,换武为遥郡防禦使
嘉祐四年宜州治平熙宁中辰州鼎州帅。
善诗文,著有《括异志》、《倦游杂录》。
曾官仪鸾使英州刺史
见《玉壶清话》卷五,《临汉隐居诗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王安石仪鸾使英州刺史张师正刺史依旧仪鸾使制》(《临川集》卷五五),苏轼《观张师正所蓄辰砂》及诸家注(《苏轼诗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