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胡照南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德安府知府
李琼唐末宋初 891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63 【介绍】: 幽州人字子玉
少好学,涉猎史传。
挟策至太原,适后唐庄宗勇士,即应募,与郭威等十人结为兄弟。
后周世宗时历官安州御史,为政宽简。
宋初,召为太子宾客
太祖建隆三年,以右骁卫上将军致仕。
释守遂南宋 1072 — 1147
全宋诗
释守遂(一○七二~一一四七)号净慈俗姓章遂宁蓬溪(今属四川)人。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住随州大洪山净岩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大洪恩禅师法嗣。
绍兴十七年卒,年七十六。
事见《湖北金石志》卷一一冯楫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
守遂
遂宁蓬溪章氏子。
幼不茹荤酒。
不好弄。
事南麓院自庆上人为童子。
二十七得度。
南游初抵玉泉
勤禅师
深器之。
命副院事。
岁馀走大洪
恩禅师
上方丈才展坐具。
忽一小虫。
飞堕于地。
遽引手拂之。
豁然大悟。
肯之。
俾总院事。
说法一本于
政和戊戌
赐号净慈
随州袁公灼。
奏师道德堪表率丛林也。
俄迁水南
靖康丁未
退止德安𡾇山之延福院。
时海内大乱。
江淮盗起。
所在戒严。
安守李公济
虑师所居荒。
远命移锡入城。
建化城庵居之。
贼围城久。
每攻辄不利。
乃曰。
城中有异人。
引去。
镇抚陈规
闻而叹曰。
异人谁欤。
必吾净严师也。
绍兴乙卯
宣抚司命居大洪
学子望山而归。
极一时之盛。
师亦诲人无倦。
至丁卯三月
示疾而化。
师天质温靖
与物无忤。
且奉戒谨。
终身不服缣纩。
不执财宝。
不近玩好。
士大夫以为贶。
随得随施。
慈至蚤虱。
不忍弃地。
纳之衣中。
张煇南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南雄州知州
淳熙七年(1180)德安府知府
淳熙八年(1181)8月放罢。
陈规宋 1072 — 11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41 【介绍】: 密州安丘人字元则
明法科
钦宗靖康末安陆,败祝进、王在所领溃兵。
高宗建炎初,知德安府四年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数与叛军战。
金人归河南地,改知顺昌府
金兵薄城,刘锜巡城督战,屡挫敌锋。
兀朮自将铁浮屠军来援,勉激诸将,军殊死斗。
斩获无算,兀术宵遁。
奏功,迁枢密直学士
移知庐州淮西安抚,既至,以疾卒。
有《攻城方略》、《德安守城录》。
全宋文·卷三○六三
陈规(一○七二——一一四一)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山东安丘)人,中明法科
靖康末,金人入侵,安陆,权德安府事。
建炎元年,知德安府,寻除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
坚守德安七年,屡破群盗李孝义、董平李横等武装,旁郡皆破,唯德安独存。
绍兴三年,徙知池州沿江安抚使
改知庐州,以疾奉祠,复起知德安府
九年,改知顺昌府
十年,金兵薄城,刘锜协力守禦,屡挫敌锋。
兀术自将铁浮屠军来援,勉激诸将,军殊死斗,斩获无算,兀术宵遁,是为顺昌大捷。
诏褒谕之,迁枢密直学士,移知庐州淮西安抚。
既至,疾作,卒,年七十。
著有《攻守方略》、《德安守城录》(今《城守录》一书中又有陈规《朝野佥言后序》一卷及《守城机要》一卷,疑即以上二书)。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周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长兴人字元吉
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
历官左右司郎中、直龙图阁福建运使
杨万里程大昌洪迈以诗相唱和。
有《通庵集》。
全宋文·卷四六七三
周颉字元吉号适庵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人。
绍兴十五年进士
朝奉郎德安府
淳熙三年,以浙西提刑左司郎中直显谟阁湖北路转运判官
福建提举淳熙十六年两浙提刑
绍熙元年福建转运使
著有《适庵集》百卷。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一之二五、职官四三之四○,《周文忠公集》卷三四、一七二,《会稽续志》卷二,《吴兴备志》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
刘羲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筠州高安人字壮舆号漫浪翁
刘恕子。
长于史学,司马光以其父修《通鉴》有功,乞荫其子,补郊社斋郎,历钜野德安簿。
徽宗政和间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后弃官不复仕,卒于庐山
有《太初历》、《通鉴问疑》等。
全宋文·卷二八七○
刘羲仲字壮舆号漫浪翁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恕子。
长于史学,尝摘录欧阳修五代史》之误,作《纠缪》。
司马光以其父有《通鉴》功,乞荫其子,补郊社斋郎,历钜野、德安主簿
政和间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
师,绝不造谒一人。
后忤蔡京,弃官归庐山,竟不复仕。
纂有《太初历》、《通鉴问疑》等。
见《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宋元学案》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陆世良北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安州知州
连万夫南宋 ? — 11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 【介绍】: 德安府人,或曰连南夫之弟。
将仕郎
高宗建炎四年,有寇犯应山万夫率邑人数千保山寨
寇增兵至,围三日,卒破之,知万夫勇敢有谋,欲留用,万夫怒骂不止,遂被害。
连舜宾北宋 ? — 10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 【介绍】: 安州应山人字辅之
少试科场不中,遂归养其父,不复仕进。
父卒,家资多散以赒乡里。
教二子以学,二子后皆登进士第
以布衣终于家,甚得乡人敬慕。
武行德唐末宋初 908 — 9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79 【介绍】: 太原榆次人
家贫,鬻薪自给。
后晋高祖镇并门,道遇,见其魁岸,颇奇之,因留帐下。
累官宁国军都虞候
后契丹兵,为所获。
复绐契丹,杀监使,据守河阳
后汉高祖太原,奉表归顺,旋移镇镇州
入周,历镇许州徐州鄜州
宋初,授忠武军节度,移镇安州
太子太傅致仕。
卒赠太师
毛邕美北宋
简介
政和五年(1115)安州知州
曾丰南宋 114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乐安人字幼度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以文章名。
累官知德庆府
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
有《缘督集》。
全宋诗
曾丰(一一四二~?
)(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会昌县
十六年,知义宁县
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
隆兴广东广西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
享年近八十。
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
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
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
由于底本文字错讹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讹,据校本径行校改。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六二七三
曾丰(一一四二——?
),字幼度号撙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乾道五年进士第
淳熙七年赣县
九年,假赣州会昌县
十二年,除广东转运司干办公事
十五年,知静江府义宁县
光宗绍熙中,知浦城县
宁宗庆元中通判琼州
嘉泰初朝臣劾其「搜求星说,传习妖祥」,放罢奉祠
后以朝散大夫德庆府嘉定二年复坐言官论其「一意聚敛」放罢。
晚年无意于仕进,筑室曰撙斋,以诗酒自娱。
以文章名世,著有《缘督集》四十卷。
真德秀幼尝受学于,及执政,奏取其集入崇文四部。
事迹见本集诸文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七四之三三,《宋史》卷六五、二○八,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三《曾撙斋缘督序》,《宋史翼》卷二八。
张君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州安陆人
真宗景德间进士
历官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
大中祥符中,自御史台谪官宁海
真宗戚纶陈尧臣校正《道藏》,以等荐,得主其事,编次得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进之。
复撮其精要总计万余条,编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
全宋诗
张君房安陆(今属湖北)人。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
尚书度支员外郎
大中祥符中御史台谪官宁海,时真宗崇道教,选道士校定道藏,命君房主其事(《万姓统谱》卷三九),大中祥符九年(一○一六)著作佐郎杭州写本(《咸淳临安》卷八九)。
后知信阳三州,年六十三分司,归安陆
六十九岁致仕,七十六岁仍著诗赋杂文,卒年不详。
其子百药尝纂为《庆历集》三十卷,不传。
事见宋王明清麈史》卷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九
张君房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一说开封人
景德二年进士,除知升州江宁县事。
大中祥符初开封府功曹参军,累擢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
祥符五年,自御史台谪官宁海
真宗秘阁道书付杭州,命戚纶校正《道藏》,君房主其事,遂除著作佐郎,与道士十人修校,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进上。
八年,出知钱唐县
乾兴中通判江陵
复撮《道藏》精要,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存)。
又著《潮说》三卷、《野语》三卷、《乘异记》三卷等。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八,《万姓统谱》卷三九,《楚纪》卷四三,《咸淳临安》卷八九,《直斋书录解题》卷八、一一、一二等。
齐革北宋
简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冀州知州
天禧元年(1017)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
天禧二年(1018)6月安州税。
向拱唐末宋初 912 — 9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986 【介绍】: 怀州河内人字星民
初名训,避后周恭帝讳改今名。
少倜傥负气,在后周屡立勋绩,仕至检校太师河南尹西京留守
宋初加兼侍中封谯国公
河南尹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以纵情酒色,政务废弛,移镇安州
太平兴国初授左卫上将军封秦国公
吴猎南宋 1143 — 12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13 【介绍】: 潭州醴陵人字德夫号畏斋
曾从张栻朱熹问学。
孝宗淳熙间进士
檄摄静江府教授
陈傅良荐,守秘书省正字
宁宗即位,累除监察御史
以反对禁道学,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寻劾罢。
党禁解后复官。
嘉泰间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请增枣阳信阳之戍以御金兵,拔孟宗政诸将分列要郡。
秘阁修撰江陵府,屡解襄阳德安竟陵之围,且计讨吴曦之叛。
刑部侍郎,充四川宣谕使,改四川安制置使
有《畏斋文集》。
全宋文·卷六三五一
吴猎(一一四三——一二一三)字德夫号畏斋潭州醴陵(今湖南醴陵)人。
尝从张栻朱熹问学,登淳熙进士第,初主浔州平南簿,摄静江府学教授,知常州无锡县
陈傅良荐,召守秘书省正字
宁宗即位,迁校书郎,除监察御史,出为江西运判,寻罢。
久之,起为广西运判,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
召除秘书少监,复以秘阁修撰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知江陵府
金人围襄阳,迫竟陵,诏节制本路军马以禦之,以功加宝谟阁待制京湖宣抚使
后以敷文阁学士四川安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在蜀有惠政,民绘像而祠之。
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一,谥文定
著有《畏斋文集》、《奏议》共六十卷。
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柯棐北宋
简介
政和二年(1112)秘书少监
政和三年(1113)1月改他职。
政和七年(1117)7月改他职。
政和七年(1117)太常少卿
宣和三年(1121)德安府知府崇宁五年进士
宣和七年(1125)宣州知州
范雍北宋 979 — 10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48 【介绍】: 河南人字伯纯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洛阳县主簿,累官河南通判
黄河决滑州,充京东路转运副使,平水患。
枢密副使,迁给事中
玉清昭应宫火灾延燎几尽,抗言勿葺,以息天下之力。
累官知永兴军,匿诏修城,后西夏兵至、岐间,而永兴独不忧。
官终礼部尚书
卒谥忠献
全宋诗
范雍(九八一~一○四六)字伯纯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五作伯淳),世家太原(今属山西),祖葬河南(今河南洛阳),遂为河南人
真宗咸平初进士
三年(一○○○),补洛阳主簿
后迁殿中丞,知端州
仁宗即位,历兵部员外郎户部副使度支副使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陕西转运使
天圣四年(一○二六)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
六年,为枢密副使
七年,加给事中
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陕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卷一○六、卷一○八、卷一一二)。
宝元二年(一○三九),以资政殿学士吏部侍郎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同上书卷一二二)。
后知河南府
庆历六年卒,年六十六。
谥忠献
著有《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不传。
事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三《范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二四
范雍(九七九——一○四六)字伯纯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
咸平三年进士
天禧中判三司开拆司,历京东转运副使河北陕西转运使
天圣三年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陕西沿边安抚使,迁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
龙图阁直学士、知滑州
七年,拜枢密副使,加给事中
明道二年,罢为户部侍郎、知陕州,移永兴军
徙镇河阳,进吏部侍郎资政殿学士
宝元初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
康定元年,以边事不备降户部侍郎、知安州
庆历初,再知永兴军,仍加资政殿学士
寻迁大学士尚书左丞
复徙河南府,迁礼部尚书
六年卒,年六十八。
著《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
宋史》卷二八八有传,又见范仲淹范公墓志铭》(《范文正公文集》卷一四),范镇范忠献公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
聂昌北宋 1078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26 【介绍】: 抚州临川人初名山字贲远
太学上舍入仕。
太府卿户部侍郎
以忤王黼,罢知德安府
钦宗即位,累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
李纲罢,太学生陈东等伏阙请愿,王时雍欲置等狱,力言不可,乃止。
同知枢密院,以为不当轻弃土地,檄天下兵坚守都畿。
及割两河地与金议和,与耿南仲同往金军。
绛州,为绛人所杀。
全宋文·卷三三二一
聂昌(一○七八——一一二六)初名山字贲远钦宗改赐今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
太学上舍相州教授,擢秘书郎右司员外郎
出为湖南转运使,召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
王黼所中,罢知德安府
复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钦宗立,进户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
金人再议和,诏河东
靖康元年十一月绛州,为钤辖赵子清所杀,年四十九。
著有文集三十卷,编次《历代史门类》二百卷。
王庭圭聂公墓志铭》(《卢溪文集》卷四二),《宋史》卷三五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