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胡照南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德安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175年-1176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
李琼唐末宋初 891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63 【介绍】: 幽州人字子玉
少好学,涉猎史传。
挟策至太原,适后唐庄宗勇士,即应募,与郭威等十人结为兄弟。
后周世宗时历官安州御史,为政宽简。
宋初,召为太子宾客
太祖建隆三年,以右骁卫上将军致仕。
主要活动
  • 960年-96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子宾客
张煇南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南雄州知州
淳熙七年(1180)德安府知府
淳熙八年(1181)8月放罢。
主要活动
  • 1175年-1177年,广南东路南雄州(广东省南雄县),南雄州知州
  • 1180年-1181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1181年8月放罢
陈规宋 1072 — 11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41 【介绍】: 密州安丘人字元则
明法科
钦宗靖康末安陆,败祝进、王在所领溃兵。
高宗建炎初,知德安府四年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数与叛军战。
金人归河南地,改知顺昌府
金兵薄城,刘锜巡城督战,屡挫敌锋。
兀朮自将铁浮屠军来援,勉激诸将,军殊死斗。
斩获无算,兀术宵遁。
奏功,迁枢密直学士
移知庐州淮西安抚,既至,以疾卒。
有《攻城方略》、《德安守城录》。
全宋文·卷三○六三
陈规(一○七二——一一四一)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山东安丘)人,中明法科
靖康末,金人入侵,安陆,权德安府事。
建炎元年,知德安府,寻除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
坚守德安七年,屡破群盗李孝义、董平李横等武装,旁郡皆破,唯德安独存。
绍兴三年,徙知池州沿江安抚使
改知庐州,以疾奉祠,复起知德安府
九年,改知顺昌府
十年,金兵薄城,刘锜协力守禦,屡挫敌锋。
兀术自将铁浮屠军来援,勉激诸将,军殊死斗,斩获无算,兀术宵遁,是为顺昌大捷。
诏褒谕之,迁枢密直学士,移知庐州淮西安抚。
既至,疾作,卒,年七十。
著有《攻守方略》、《德安守城录》(今《城守录》一书中又有陈规《朝野佥言后序》一卷及《守城机要》一卷,疑即以上二书)。
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主要活动
  • 明法科
  • 1127年-1138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1130年6月,除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兼知德安府1133年4月知池州
  • 1133年,江南东路池州(池州),池州知州兼安抚使,12月改知庐州
  • 1133年-1141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1134年4月赴行在1141年1月前病卒
周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长兴人字元吉
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
历官左右司郎中、直龙图阁福建运使
杨万里程大昌洪迈以诗相唱和。
有《通庵集》。
全宋文·卷四六七三
周颉字元吉号适庵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人。
绍兴十五年进士
朝奉郎德安府
淳熙三年,以浙西提刑左司郎中直显谟阁湖北路转运判官
福建提举淳熙十六年两浙提刑
绍熙元年福建转运使
著有《适庵集》百卷。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一之二五、职官四三之四○,《周文忠公集》卷三四、一七二,《会稽续志》卷二,《吴兴备志》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
主要活动
  • 1145年,进士
  • 1176年-1177年,荆湖北路荆南府(荆州),荆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76年-1179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
  • 1178年-1180年,福建路建州建宁府(福建省建瓯市),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 1184年-118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右司郎中
  • 1184年-118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左司郎中
  • 1186年-1188年,荆湖北路鄂州(武昌),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 1189年-1190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市),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1190年2月除福建路运使
  • 1189年-1193年,福建路建宁府(建瓯市),福建路转运副使
释守遂南宋 1072 — 1147
全宋诗
释守遂(一○七二~一一四七)号净慈俗姓章遂宁蓬溪(今属四川)人。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住随州大洪山净岩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大洪恩禅师法嗣。
绍兴十七年卒,年七十六。
事见《湖北金石志》卷一一冯楫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
守遂
遂宁蓬溪章氏子。
幼不茹荤酒。
不好弄。
事南麓院自庆上人为童子。
二十七得度。
南游初抵玉泉
勤禅师
深器之。
命副院事。
岁馀走大洪
恩禅师
上方丈才展坐具。
忽一小虫。
飞堕于地。
遽引手拂之。
豁然大悟。
肯之。
俾总院事。
说法一本于
政和戊戌
赐号净慈
随州袁公灼。
奏师道德堪表率丛林也。
俄迁水南
靖康丁未
退止德安𡾇山之延福院。
时海内大乱。
江淮盗起。
所在戒严。
安守李公济
虑师所居荒。
远命移锡入城。
建化城庵居之。
贼围城久。
每攻辄不利。
乃曰。
城中有异人。
引去。
镇抚陈规
闻而叹曰。
异人谁欤。
必吾净严师也。
绍兴乙卯
宣抚司命居大洪
学子望山而归。
极一时之盛。
师亦诲人无倦。
至丁卯三月
示疾而化。
师天质温靖
与物无忤。
且奉戒谨。
终身不服缣纩。
不执财宝。
不近玩好。
士大夫以为贶。
随得随施。
慈至蚤虱。
不忍弃地。
纳之衣中。
曾丰南宋 114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乐安人字幼度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以文章名。
累官知德庆府
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
有《缘督集》。
全宋诗
曾丰(一一四二~?
)(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会昌县
十六年,知义宁县
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
隆兴广东广西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
享年近八十。
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
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
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
由于底本文字错讹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讹,据校本径行校改。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六二七三
曾丰(一一四二——?
),字幼度号撙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乾道五年进士第
淳熙七年赣县
九年,假赣州会昌县
十二年,除广东转运司干办公事
十五年,知静江府义宁县
光宗绍熙中,知浦城县
宁宗庆元中通判琼州
嘉泰初朝臣劾其「搜求星说,传习妖祥」,放罢奉祠
后以朝散大夫德庆府嘉定二年复坐言官论其「一意聚敛」放罢。
晚年无意于仕进,筑室曰撙斋,以诗酒自娱。
以文章名世,著有《缘督集》四十卷。
真德秀幼尝受学于,及执政,奏取其集入崇文四部。
事迹见本集诸文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七四之三三,《宋史》卷六五、二○八,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三《曾撙斋缘督序》,《宋史翼》卷二八。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 1207年-1209年,广南东路德庆府(广东省德庆县),德庆府知府
连万夫南宋 ? — 11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 【介绍】: 德安府人,或曰连南夫之弟。
将仕郎
高宗建炎四年,有寇犯应山万夫率邑人数千保山寨
寇增兵至,围三日,卒破之,知万夫勇敢有谋,欲留用,万夫怒骂不止,遂被害。
刘羲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筠州高安人字壮舆号漫浪翁
刘恕子。
长于史学,司马光以其父修《通鉴》有功,乞荫其子,补郊社斋郎,历钜野德安簿。
徽宗政和间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后弃官不复仕,卒于庐山
有《太初历》、《通鉴问疑》等。
全宋文·卷二八七○
刘羲仲字壮舆号漫浪翁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恕子。
长于史学,尝摘录欧阳修五代史》之误,作《纠缪》。
司马光以其父有《通鉴》功,乞荫其子,补郊社斋郎,历钜野、德安主簿
政和间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
师,绝不造谒一人。
后忤蔡京,弃官归庐山,竟不复仕。
纂有《太初历》、《通鉴问疑》等。
见《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宋元学案》卷八,《宋元学案补遗》卷八。
陆世良北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安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13年-1115年,荆湖北路安州(安陆市),安州知州
吴猎南宋 1143 — 12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13 【介绍】: 潭州醴陵人字德夫号畏斋
曾从张栻朱熹问学。
孝宗淳熙间进士
檄摄静江府教授
陈傅良荐,守秘书省正字
宁宗即位,累除监察御史
以反对禁道学,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寻劾罢。
党禁解后复官。
嘉泰间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请增枣阳信阳之戍以御金兵,拔孟宗政诸将分列要郡。
秘阁修撰江陵府,屡解襄阳德安竟陵之围,且计讨吴曦之叛。
刑部侍郎,充四川宣谕使,改四川安制置使
有《畏斋文集》。
全宋文·卷六三五一
吴猎(一一四三——一二一三)字德夫号畏斋潭州醴陵(今湖南醴陵)人。
尝从张栻朱熹问学,登淳熙进士第,初主浔州平南簿,摄静江府学教授,知常州无锡县
陈傅良荐,召守秘书省正字
宁宗即位,迁校书郎,除监察御史,出为江西运判,寻罢。
久之,起为广西运判,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
召除秘书少监,复以秘阁修撰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知江陵府
金人围襄阳,迫竟陵,诏节制本路军马以禦之,以功加宝谟阁待制京湖宣抚使
后以敷文阁学士四川安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在蜀有惠政,民绘像而祠之。
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一,谥文定
著有《畏斋文集》、《奏议》共六十卷。
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主要活动
  • 孝宗淳熙间,进士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校书郎
  • 1194年-1195年,江南西路昪州(待考),江南西路转运判官
  • 1194年-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203年-1205年,广南西路静江府(桂林市),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 1204年-1205年,荆湖北路鄂州(武昌),鄂州知州
  • 1205年,湖广江西湖北京西鄂州(湖北省武汉市),湖广江西总领财赋湖北京西军马钱粮
  • 120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 120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少监
  • 1205年-1207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07年-120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侍郎
  • 1207年-1209年,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成都府知府兼安抚使,1208年诏令下在前一年8月1209年解印在后一年4月
陆世良南宋
全宋诗
陆世良字君晋和州(今安徽和县)人。
孝宗淳熙间通判泉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三)。
历知德安府,以周必大荐,除广东提刑
事见清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一九。
主要活动
  • 1184年-1186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
  • 1188年-1189年,广南东路韶州(广东省韶关市),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来兴国南宋
简介
咸淳九年(1273)德安府知府
德祐元年(1275)1月以城降。
主要活动
  • 1273年-1275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1275年1月以城降
连舜宾北宋 ? — 10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 【介绍】: 安州应山人字辅之
少试科场不中,遂归养其父,不复仕进。
父卒,家资多散以赒乡里。
教二子以学,二子后皆登进士第
以布衣终于家,甚得乡人敬慕。
秦淯南宋
简介
淳熙十三年(1186)德安府知府,刊刻郑獬郧溪集》,序末书淳熙丙午七月
主要活动
  • 1186年-1188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刊刻郑獬《郧溪集》,序末书淳熙丙午七月
秦煜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四
秦煜秦桧兄梓之子,建康(今江苏南京)人。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淳熙十三年德安府,刻郑獬郧溪集》、赵善誉易说》。
绍熙五年朝议大夫严州
庆元中屏居溧阳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六、一七四,《攻愧集》卷三五《秦煜除知严州制》,《严州图经》卷一。
主要活动
  • 1154年,进士
  • 1194年-1196年,两浙西路严州(建德),严州知州
王闻礼南宋 ? — 12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6 【介绍】: 温州乐清人字立之
王十朋子。
太学以恩补承务郎
累官知黎州,平定边乱。
移知常州,以明义、厚俗、省争讼为本。
后为江东转运判官
凡居官遇事有法理不顺者,皆直前疏治,面折无讳,以果敢激烈称。
全宋文·卷六三九四
王闻礼字立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十朋子。
以父恩补承务郎,监湖州青镇,徙泉州惠安丞。
辟为四川钤辖干官制司,再辟机宜文字
历知常州德安府
太府丞,除考功郎
出任江东转运判官
加直秘阁提举冲佑观
开禧二年六月以疾卒。
叶适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七)。
主要活动
  • 1198年-1200年,两浙西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 1201年-1203年,荆湖北路德安府(安陆市),德安府知府
  • 120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寺丞
  • 1203年-120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考功郎中
  • 1204年-1206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毛邕美北宋
简介
政和五年(1115)安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15年-1118年,荆湖北路安州(安陆市),安州知州
苏师旦南宋 ? — 12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7 【介绍】: 宋人
江书吏出身,阿附韩侂胄得官。
宁宗嘉泰二年,以知閤门事枢密都承旨
开禧元年,为安远军节度使领閤门事,参预韩侂胄北伐攻金之谋。
次年,北伐失利,被除名抄家,安置韶州
三年韩侂胄遭诛,师旦亦被杀。
主要活动
  • 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202年-120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都承旨,1205年7月为安远军节度使、在京宫观
张君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州安陆人
真宗景德间进士
历官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
大中祥符中,自御史台谪官宁海
真宗戚纶陈尧臣校正《道藏》,以等荐,得主其事,编次得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进之。
复撮其精要总计万余条,编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
全宋诗
张君房安陆(今属湖北)人。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
尚书度支员外郎
大中祥符中御史台谪官宁海,时真宗崇道教,选道士校定道藏,命君房主其事(《万姓统谱》卷三九),大中祥符九年(一○一六)著作佐郎杭州写本(《咸淳临安》卷八九)。
后知信阳三州,年六十三分司,归安陆
六十九岁致仕,七十六岁仍著诗赋杂文,卒年不详。
其子百药尝纂为《庆历集》三十卷,不传。
事见宋王明清麈史》卷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九
张君房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一说开封人
景德二年进士,除知升州江宁县事。
大中祥符初开封府功曹参军,累擢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
祥符五年,自御史台谪官宁海
真宗秘阁道书付杭州,命戚纶校正《道藏》,君房主其事,遂除著作佐郎,与道士十人修校,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进上。
八年,出知钱唐县
乾兴中通判江陵
复撮《道藏》精要,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存)。
又著《潮说》三卷、《野语》三卷、《乘异记》三卷等。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八,《万姓统谱》卷三九,《楚纪》卷四三,《咸淳临安》卷八九,《直斋书录解题》卷八、一一、一二等。
主要活动
  • 真宗景德间,进士
  • 1024年-1026年,京西南路郢州(钟祥市),郢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