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韩浩南宋 ?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相州安阳人
韩琦孙。
奉直大夫潍州
高宗建炎二年,金兵攻城,率众死守,城陷力战死。
全宋诗
韩浩(?
~一一二八),安阳(今属河南)人。
琦孙。
奉直大夫潍州
高宗建炎二年金人陷城,力战死。
宋史》卷四四八有传。
释福澄北宋
全宋文·卷二九五八
福澄大观间安阳僧人,为宝山灵泉寺住持。
赵不试南宋 ?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宗室。
太宗六世孙。
高宗建炎元年相州
金人执其子似,遣来割地,不试固守不下。
翌年,州为金兵久围,城中食乏,外援不至,遂登城与金人约勿杀,与家人同赴井自尽,州人得免于难。
赵楼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相州人
工画屋宇。
曾卖画中都
翟敦仁北宋 1069 — 11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9—1118 【介绍】: 滑州韦城人字静叔
以荫为郊社斋郎
相州观察判官,知卫南雍丘、永宁三县。
自少喜为诗。
尤好古博物,逢宝鼎奇器,无计家有无,倾橐易衣,志于必得,故家多所藏列。
岳震南宋 113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 【介绍】: 相州汤阴人字东卿
岳飞第四子。
朝奉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汪伯彦宋 1069 — 11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9—1141 【介绍】: 徽州祁门人字廷俊号新安居士
徽宗崇宁二年进士
虞都郎官。
钦宗靖康初,献边防十策,擢直龙图阁相州
高宗即位知枢密院事,拜相。
专权自恣,力主南迁,不为战守计。
扬州失守后被劾,落职居永州
绍兴初,起知池州广州
后献所著《中兴日历》,拜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
卒谥忠定
另有《春秋大义》、《集三传本末》。
全宋诗
汪伯彦(一○六九~一一四一)字廷俊号新安居士祁门(今属安徽)人。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新安》卷八)。
靖康改元,知相州
高宗即位,擢知枢密院事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右仆射中书侍郎
三年,出知洪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三六),改提举崇福宫,落职居永州
绍兴初起知池州江东安抚大使,移知广州
九年(一一三九),知宣州
十一年,卒,年七十三(《新安》卷七)。
宋史》卷四七三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六九
汪伯彦(一○六九——一一四一)字廷俊号新安居士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
崇宁二年进士第
靖康元年献河北边防十策,以直龙图阁相州
受知康王,引为大元帅府副将,奏为集英殿修撰
高宗即位,擢知枢密院事,未几拜右仆射
在相位专权自恣,力主南迁,不为战守之计。
史谏官劾奏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洪州,寻落职居永州
绍兴初,复职知池州,为江东安抚大使
言者论列不已,乃夺前职。
后拜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知宣州军州事,封新安郡开国公
绍兴十一年卒,年七十三,赠少师谥忠定
著有《春秋大义》十卷、《建炎中兴日历》五卷、《汪伯彦后集》二十五卷等。
见《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三》、卷二○八《艺文志七》,《新安》卷七等。
尚佐均北宋
全宋诗
尚佐均安阳(今属河南)人。
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耀州州学教授(《金石萃编》卷一四六)。
入为国子博士,除秘书郎(《忠惠》卷三《国子博士尚佐均秘书郎制》),迁国子司业祭酒,终龙图阁直学士(《宋元学案补遗》卷八引《周益公集》)。
李处迈北宋
简介
政和元年(1111)相州知州
李维北宋 961 — 10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洺州肥乡人字仲方
李沆弟。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保信军节度推官
真宗初献《圣德诗》,擢直集贤院
累迁中书舍人
仁宗初为尚书左丞侍读学士,预修《真宗实录》,迁工部尚书
相州观察使,为谏官所诋,知亳州,改河阳
久之还朝,复出知陈州
博学,以文章知名。
真宗巡幸四方,典章名物,多所参定。
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全宋诗
李维(九六一~一○三一)字仲方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
沆弟。
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为保信军节度推官
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直集贤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出知歙州
景德四年(一○○七),为兵部员外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
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为翰林学士(《学士年表》),累迁中书舍人
天禧二年(一○一八),罢知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
五年,复为翰林学士承旨,加史馆修撰(《学士年表》)。
仁宗初,迁尚书左丞侍读学士
天圣四年(一○二六),改相州观察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七、《学士年表》)。
后知陈州,卒,年七十一。
有《李仲方集》二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
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李维诗,存《崧坪小稿》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二三)。
今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西昆酬唱集》(中华书局王仲荦集注本)。
另自《天台续集》等书辑得集外诗三首。
底本所收《直夜》、《寄田锡舍人》等诗,皆系羼入,一并删归存目。
全宋文·卷一九○
李维(九六一——一○三一)字仲方洺州肥乡(今河北肥乡)人,李沆弟。
雍熙二年进士,为保信军节度推官
真宗初,擢直集贤院
多主持辽使事务,擢为翰林学士
天禧二年年五十八,以疾辞翰林学士,罢为户部侍郎集贤院直学士,出知许州
复入翰林学士承旨,加史馆修撰
仁宗初,预修《真宗实录》,迁工部尚书,后出知陈州
卒,年七十一。
博学,以文章知名,好为诗。
景德以后,真宗巡幸四方,典章名物,多所参定。
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著有《大中祥符降圣记》五十卷。
见《春明退朝录》卷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
宋史》卷二八二《李沆传》有附传。
张秉北宋 961 — 10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16 【介绍】: 歙州新安人字孟节
张谔子。
太宗太平兴国进士
监察御史右司谏,深为宰相赵普所器重。
真宗朝知、襄、凤翔、河南永兴军等州府,累官枢密直学士
屡历要职,而不重仪检,好为谐戏,人不重之。
全宋诗
张秉(九五二~一○一六)字孟节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监察御史
以荐得知郑州,召还,直昭文馆,迁右司谏。
后擢知制诰
真宗即位,除左谏议大夫,历知、襄、河南河阳、澶、滑、永兴军等州府,后转礼部侍郎,加枢密直学士,再知并州,徒相州
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五。
宋史》卷三○一、《新安文献志》卷九四有传。
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一八八
张秉(九六一——一○一六)字孟节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谔子。
进士通判宣州,迁监察御史,知郑州
后历仕盐铁判官度支员外郎知制诰判吏部铨知审官院。
真宗嗣位,进秩兵部郎中判昭文馆,知河南、滑等州府。
召归,复悉吏部铨,拜工部侍郎同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纠察在京刑狱
出知永兴军府,加枢密直学士,复知相州
大中祥符九年卒,年五十六。
宋史》卷三○一有传,又见《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韩同卿南宋 ? — 11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9 【介绍】: 相州安阳人
宁宗韩皇后父。
泰州,迁扬州观察使,累官庆远军节度使,加太尉
卒谥恭靖
季父韩侂胄,自以有定策功,声势熏灼,同卿每惧满盈,不敢干政,人皆服其善远权势。
全宋文·卷六四四四
韩同卿(?
——一一九九),安阳(今河南安阳)人,肖胄孙,宁宗后父。
孝宗时真州通判、历知濠州泰州,授扬州观察使
累迁庆远军节度使,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
庆元五年卒,赠太师谥恭靖追封崇国公
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二之三三、后妃一之八、礼五八之九三、仪制一二之一一,《宋史》卷二四三。
岳霆南宋 1139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 【介绍】: 相州汤阴人字君锡
岳飞第五子。
本名霭孝宗为改名。
修武郎閤门祗候
刘豫北宋末金初 1073 — 114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豫 阜昌 1130年十一月—1137年十一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46 【介绍】: 景州阜城人字彦游
哲宗元符间进士
徽宗宣和中判国子监,除河北提刑
金人南侵,弃官逃匿。
高宗建炎中张悫荐知济南府,金人攻济南守将关胜,降金。
四年,金人册其为帝,国号“大齐”,都大名,后迁汴京
与其子刘麟时诱金人攻宋,且籍民兵三十万入寇,屡为韩世忠岳飞杨沂中等所败,金人诘其罪。
绍兴七年,被废为蜀王,徙临潢改封曹王
全宋诗
刘豫(一○七三~一一四三)字彦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
哲宗元符间进士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召拜殿中侍御史,未几出为两浙察访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济南府
金兵南侵,缒城投降。
三年高宗江南,金徙东平府,充京东西淮南路安抚使
四年,册为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阜昌。
至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金人恐兵众难制,以治国无状为由,废为蜀王
后居相州改封曹王
卒于绍兴十三年,年七十一。
宋史》卷四七五入《叛臣传》、《金史》卷七七有传。
今录诗八首。
字彦由阜城人
济南府事。
汴京下,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宋灭楚,更立彦由,国号齐,建元阜昌
八年废为蜀王,迁黄龙府,改封曹。
有集十卷行于世。
二子麟、猊。
孙通,海陵参知政事
四世孙瑛,今在太原
薛嗣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中万泉人字亢宗
薛向子。
徽宗时累官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后知太原府,以抚纳西羌功,拜礼部、刑部尚书
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崇福宫
久之,知延安府
当迁官,乞回授其子薛昶京秩。
前后因事六七贬,多以欺罔获罪,言者并论之,降为待制
全宋诗
薛嗣昌字亢宗,祖籍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西南),居开封
绍彭弟。
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
历知渭州庆州相州太原府延安府,坐启拟反覆,前后因事六七贬。
事见《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二
薛嗣昌字亢宗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人,薛向子。
崇宁中熙河转运判官梓州陕西转运副使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
入为左司郎中,擢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大观间渭州,改庆州
安化军节度副使,起知相州太原府
政和中延康宣和殿学士,拜礼部、刑部尚书,坐启拟反覆罢,提举嵩山崇福宫
久之,迁延康殿学士、知延安府
后获罪降为待制
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有附传。
李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邛州临邛人字幼安
李亮弟。
年冠,与兄游上庠,以上书论时政,忤权臣得罪,筑室湖上读书,一时缙绅争与交游。
后以荫出官,历神泉、温江二县主簿,致仕归。
年八十余,犹杜门读书,手不释卷。
全宋文·卷一九五
李防字智周大名内黄(今河南内黄)人。
进士,为莫州军事推官,随曹彬契丹,授忠武军节度推官
相二州逃户田,增租赋十馀万。
通判潞州,擢开封府推官,出为峡路转运副使
梓州路转运使,累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为三司户部判官
景德初江南转运使,后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进给事中,复知延州,更耀、潞二州,卒。
宋史》卷三○三有传。
杨自牧北宋
简介
景德元年(1004)相州知州
崔立北宋 969 — 10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3 【介绍】: 开封鄢陵人字本之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大理寺丞,知安丰县,缮治期斯塘。
滑州塞决河,调民出刍楗,计其用有余,奏弛下户未输者。
江阴军,浚治利港,溉田数千顷。
累迁太常少卿,历知、汉等七州,有惠政。
真宗既封禅,士大夫争奏上符瑞,独言灾异屡见,乃所以警戒。
累迁给事中,告老致仕。
尝识韩琦于布衣,妻以女,人服其鉴。
有《故事稽疑》、《巴歈集》。
全宋文·卷二七一
崔立(九七○——一○四三)字本之开封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进士第,为果州团练推官,知安丰县通判广州许州,知江阴军,累迁太常少卿,历知泾七州,所至有惠政。
右谏议大夫耀州,改知濠州,迁给事中
尚书工部郎致仕
庆历三年卒,年七十五。
所著有《巴歈集》二十卷、《故事稽疑》十卷。
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陈贯北宋 968 — 10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39 【介绍】: 相州安阳人,徙河阳字仲通
少倜傥,通兵法,数上疏言边事。
真宗景德二年进士
临安嘉兴主簿河内
历知泾州簿书莞库,赋租出入,皆自检核,州人惮其严。
利州路转运使
三司盐铁判官,领河北转运使,徙河东,以刑部郎中昭文馆,知相州
还朝卒。
喜言兵,所著《兵略》,世颇称之。
全宋文·卷二六七
陈贯(九六八——一○三九)字仲通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
咸平中,屡上书言边事。
景德二年进士,为临安县主簿刑部详覆官审刑院详议官,知卫州泾州
利州陕西河北河东路转运使三司户部盐铁副使,以刑部郎中昭文馆,知相州
宝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尹洙《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直昭文馆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陈公墓志铭》(《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四),《宋史》卷三○三有传。
午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相州人
孝宗淳熙间进士
铜山县
兄弟以儒业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