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范嗣蠡南宋
全宋文·卷四八八四
范嗣蠡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二十九年,以司户象山县
乾道九年会稽县
淳熙十三年高邮军十五年枢密院检详
官终朝议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三○、《周文忠公集》卷一七三,《宝庆四明》卷二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乾隆《江南通志》卷二○。
郭师元南宋
全宋诗
郭师元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孝宗郭后胞弟。
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官忠州团练使主管祐神观。
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奉国军承宣使
事见《宋会要辑稿》后妃二之二一。
林泽宋末元初 1221 — 12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1276 【介绍】: 四明人字坚叔号梅逸
博学多闻,绝意仕进,杜门教子。
惠生道院,至鬻产以给,里人赖之。
恭帝德祐二年兵游骑猝至,执令引路,大骂不屈而死。
梅应发南宋
全宋诗
梅应发字定夫广德(今属安徽)人。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庆元府教授(《开庆四明续志》序)。
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福州(《艮岩馀稿·赐暑药谢表》)。
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宗学博士(同上书《庚午轮对第一劄》)
官至直宝章阁太府卿
入元不仕,卒年七十八。
有《宝章阁馀稿》三十二卷。
今存《艮斋馀稿》残本。
事见清光绪广德州志》卷三四、三八、五七。
白同北宋
简介
大观二年(1108)刑部郎中
大观三年(1109)明州知州
戴机南宋 1135 — 1201
全宋诗
戴机(一一三五~一二○一)字伯度号艺堂鄞(今浙江宁波)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恩补官。
历金华主簿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司检蹈官。
宁宗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
有《艺斋集》十卷,已佚。
事见《攻愧集》卷一○六《戴伯度墓志铭》。
全宋文·卷五八二六
戴机(一一三五——一二○一)字伯度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绍熙元年特恩补官,初调迪功郎萧山县,未上,丁忧
服除,为金华主簿,后为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司检踏官,踰年属疾,以承务郎致仕,嘉泰元年卒于家,年六十七。
有《蛰斋集》十卷。
楼钥戴伯度墓志铭》(《攻愧集》卷一○六)。
傅伯益南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二
傅伯益乾道中潮州潮阳县主簿淳熙十五年明州奉化县令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六之五,《宝庆四明》卷一四。
陈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龙泉人,徙居安吉州字体仁号本斋
理宗淳祐七年进士
宝祐五年史馆校勘召试秘书省正字,以杨文仲荐为秘书著作郎,兼景献府教授
累官至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宋亡,元遣使七征不起。
寻以疾却医绝食卒。
全宋诗
陈存字体仁号本斋龙泉(今属浙江)人,徙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由淮东制置大使司主管机宜文字秘书郎
景定元年(一二六○),迁著作佐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兵部尚书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宋亡,归里教授生徒,元七徵不起。
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同治《湖州府志》卷九○。
今录诗五首。
方崧卿南宋 1135 — 11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194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季申
方廷实从子。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淳熙三年信州上饶县
通判明州、知南安军
光宗绍熙元年吉州二年广东路提刑,移广西转运判官,复移京西,所至有政声。
筑最书堂,聚书四万卷,手自雠校。
曾校正韩昌黎文集》,作《韩诗编年》、《韩文举正》。
全宋文·卷五八一七
方崧卿(一一三五——一一九四)字季申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隆兴元年进士
信州上饶县,累官至京西转运判官,所至皆有惠政。
家藏书四万卷,尝校正韩昌黎文集》。
绍熙五年卒,年六十。
有《韩集举正》四十卷(存)。
见《水心文集》卷一九《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七一《方君崧卿墓志铭》。
赵必兴
全宋诗
赵必兴字友良陈著妻(《甬上宋元诗略》卷一○)。
卢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人字经远
理宗景定中定海,听讼明察;又筑塘捍海,浚河垦田,颇多善政。
卒于官,民哀悼之。
史能之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史能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弥巩之子。
淳祐元年进士,为武进
咸淳四年常州
曾主持重修《毗陵志》三十卷,今存。
见《宝庆四明》卷一○,《宋史》卷四二三《史弥巩传》。
释如珙南宋 1222 — 1289
全宋诗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
预戒于本州广慈院。
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灵隐,继留从痴绝冲
又往太白天目礼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
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广利寺
二十六年卒。
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
事见《语录》及《牧潜》卷三《横川和尚塔记》,《续灯存稿》卷四、《增集续传灯录》卷四有传。
 释如珙诗,以辑自《语录》卷上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语录》卷下的诗编为第二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如珙
字子璞
永嘉林处士
宗正寺丞康公丕祖之女举三子。
师其季也。
生于宋嘉定壬午
处士
以师孩孤。
狷洁不肉食。
难养于俗。
其季父。
有为禅沙门者。
名正则
年十五从其祝发。
预戒后即行参访。
初从石田于灵隐
及痴绝至。
犹留从之。
然终疑碍无入。
天目礼禅师太白众盛。
往投以疑。
目察其可受。
为举南山东海乌贼。
师儗对。
目随掌之。
因忽有省。
遂留给侍。
国清断桥。
明眼谨肯可求藏主得师。
桥迁净慈。
为第一座。
桥尝言。
第一座有行解。
可师表宰相
乃以师领雁山灵岩禅寺
说法嗣天目
师疾宗唱之滥古响。
瘖郁于可不可。
黑无所讳。
为提拈赞示。
必崖耸标立。
务特起以映于古。
不少牵避于俗好恶。
其辩强自胜若此。
然与人语嗫吻。
促刺不敢出。
视之巽愿人也。
其蓄众慈以诚。
不为衔勒威控之术。
或面诤抗倔不逊旁听皆愤。
师终无所罚。
更收拭进。
使之不以忤己为衔。
人始嫌其不威。
久而怀之。
举迁能仁。
丙子之乱。
乃归放牧寮。
辞病闭卧。
不应外。
至元二十年
忽有旨。
授师育王广利禅寺
师愕眙。
谓非己。
疑拒累月乃受。
盖有奏于上者。
而不以告。
其迁能仁亦然。
自公选道废。
位以求得。
惟师皆自至。
时论荣之。
师既引宗据祖。
屏遏今学。
年渐岁炙。
以取慕信。
当教法衰残。
诸老师物故。
学者无所往。
皆聚于师。
故季年声实喧震。
倾撼天下。
然师未尝以望誉怙挟。
慢略细故。
虽瓦埏木植。
羹𦵔辛咸。
碎屑之间。
即众所资仰。
必尽其虑力。
咸有迹可观述。
凡六年乃退。
前退之岁。
为藏穴寺侧。
曰此庵。
将没造曰。
吾旦日行矣。
归坐。
书所以诀众者而化。
年六十八。
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也。
师朴
外少饰中凝不杂。
能持坦坦。
不变于怒喜怨爱。
晚居能仁育王。
道益光。
师亦惧于无传。
讲诱孜孜。
未有厌位。
却众嗜闲意。
或迫而欲之则忻然。
避脱弃比毛秕。
不以进退顺通怀虿芥。
弟子禀遗诫。
窆全身于塔。
师自预为塔铭及诀众语。
与所说法。
有录。
高安释圆至
序而行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如珙字横川姓林氏永嘉人也。
生有特性,不尝肉食,叔父正则乃为之落发。
初见石田于灵隐,时国清断桥延典藏錀。
及迁净慈,命为首座
元至元十年,有旨授育王,懋畅宗风,行修精实,指示法门,深入玄妙。
敩人行履,自明去来。
一日忽自谓曰:“今年六十六,死日将至,火之乎,土之乎?
”西堂唯庵贯云:“古鄮山中有一片地,荒草凄然,足安舍利。
”因叠石为塔,而自铭焉,词曰:“天生一穴,藏我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结个葫芦挂赵州壁,永脱轮回起三世佛。
”将殁,书诀而化。
时至元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也。
魏宪北宋 1068 — 1140
全宋文·卷二九六三
魏宪(一○六八——一一四○)字令则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圣四年进士,调鄢陵县主簿,改颍昌府教授
入为太学正,历太学博士提举两浙路学事。
大观二年,拜职方员外郎
三年,迁国子司业,移宗正少卿政和初罢。
六年,再以司业召,寻兼太子舍人
八年,除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
宣和二年,召拜太常少卿,出知常州
中书舍人,历给事中吏部侍郎
六年,以显谟阁直学士明州
靖康元年宣州
建炎二年,再除吏部侍郎
以疾乞祠,得杭州洞霄宫
閒居十馀年,复提举江州太平观
绍兴十年卒,年七十三。
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外制各十卷。
葛胜仲魏公墓志铭》(《丹阳》卷一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七、一三七。
丘崇南宋 1135 — 12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8 【介绍】: 江阴军人字宗卿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
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修复捍海堰
光宗时,擢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吴氏世掌兵权为忧,请得便宜行事。
吴挺死,奏选他将代之,遂革除世将之患。
庆元府,与韩侂胄议北伐,谓不宜侥幸轻举。
江淮宣抚使淮北兵败后,扼守庐、和二州。
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后以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拜同知枢密院事
卒谥忠定
全宋诗
丘崇(一一三五~一二○八)字宗卿江阴(今属江苏)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建康府观察推官,历知华亭县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
为接伴金国贺生辰使,被劾不礼金使奉祠
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知平江府
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移帅绍兴十四年两浙转运副使(《嘉泰会稽志》卷二),以忧去。
光宗即位,擢四川安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庆元府(《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四年,改知建康府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
以忤韩侂胄奉祠
开禧三年(一二○七),复知建康府
嘉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
有《丘文定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文定公词》一卷传世。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僧皓端五代至宋初 890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61 【介绍】: 五代时僧。
嘉禾人俗姓张
秀州灵光寺,不谈世务,唯以佛法为己任,誓不出寺门。
吴越钱弘佐赐署大德,号崇法
有《金光明经随文释》及《传录记赞》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嘉禾张氏子。
九岁舍家。
隶灵光精舍。
习经法。
年弱冠。
四明阿育王寺
受具足戒于希觉律师
由是于南山部义。
通明无壅。
寻从金华云法师
究名数论。
法华经。
遂徇吴兴缁侣之请。
而开导焉。
武肃钱王。
归诚大教。
誉。
召就王府罗汉寺敷演。
复徙真身塔寺。
居无几。
乃依天台玄烛法师
禀止观之道。
撰金光明经随文释十卷。
忠献王赐紫衣。
仍署崇法大德号。
晚年慕庐山远公之为人。
足迹不入俗。
仅二十馀载。
建隆二年。
三月十八日。
坐逝于所居房。
寿七十二。
腊五十。
著述凡七十许卷。
秘书监钱昱
为录其行焉。
释皓端
姓张氏
嘉禾人也。
九岁舍家入灵光精舍。
师授经法如温旧业焉。
年登弱冠受形俱无表。
四明阿育王寺希觉律师盛扬南山律。
则一听旋有通明义门无壅。
寻投金华云法师学名数一支并法华经。
后受吴兴缁伍所请讲论焉。
两浙武肃王钱氏。
召于王府罗汉寺演训。
于真身塔寺宣导。
于时有台教师玄烛者。
彼宗号为第十祖
依附之果了一心三观。
遂撰金光明经随文释十卷。
由是两宗法要一径路通。
忠献王钱氏借赐紫衣。
别署大德号崇法焉。
后誓约不出寺门。
远公之不渡虎溪也。
高尚其事。
仅二十馀年。
身无长衣口无丰味。
居不施关坐唯一榻。
建隆二年三月十八日坐灭于本房。
容貌犹生。
三日焚之于城西。
得舍利于煨烬之末。
俗年七十二。
僧腊五十二。
凡著述传录记赞七十许卷。
学得其门者止八十馀人。
性耿介言无苟且。
一坐之间不谈世论。
唯以佛法为己务。
可谓傅翼之象王矣。
秘书监钱昱尝典秀郡。
躬睹端之标格。
为著行录焉。
翁合南宋
全宋诗
翁合字叔备一字与可号丹山(《蔡氏九儒书》卷八《久轩集》附录),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
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碧梧玩芳集》卷四《翁合国子司业祭酒制》)。
出知赣州兼浙西提刑(《文山》卷六《与中书祭酒赣州翁丹山》)。
景定中侍讲
有《丹山集》,已佚。
事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七九九七
翁合字与可一字叔备号丹山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嘉熙二年进士
宝祐间知邵武军,累官浙西提刑国子司业、进祭酒
景定五年侍讲,迁中书舍人直舍人院
咸淳中,知赣州江西提刑德祐元年特授礼部侍郎,官终礼部尚书
著有《古今绝唱》、《丹山集》。
见《宋史全文》卷三六,《四明文献集》卷五,《文山》卷六,《隐居通议》卷二一,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五,《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七,《全宋词》第四册第二九五七页。
释觉先南宋 1069 — 1146
全宋诗
释觉先(一○六九~一一四六)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
俗姓陈
高宗绍兴十六年卒,年七十八(《释门正统》卷七)。
觉先
四明陈氏子。
号澄炤
七岁受经。
一读成诵。
后住奉化之宝林。
会奉旱。
邑请讲金光明。
终卷而雨三日。
勉邑人
建光明幢。
诵经万部。
为邑境之护。
次住延庆
大弘
久之复归宝林。
筑室曰妙莲。
亦诵万部。
持佛号四十八藏。
摘经疏名言。
以资观行。
目曰心要。
绍兴十六年正月
说法安坐而逝。
塔于寝室之侧。
它日有夜闻诵经。
声迹所自。
出塔中后。
月堂居南湖谓。
师于延庆
有传持之功。
而塔在草莽。
乃令迁之祖垄。
及开土见。
拴索不朽。
骨若青铜。
余端礼南宋 1135 — 12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1 【介绍】: 衢州龙游人字处恭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乌程县,岁蠲民间丁绢钱六万缗。
以荐为监察御史,累进吏部侍郎
光宗立,历知赣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等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宁宗,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初,代汝愚右丞相,寻进左丞相,为韩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历判潭州庆元府
全宋诗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
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迁左丞相,寻出判隆兴府,改判潭州,移庆元,复为潭帅。
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
事见《诚斋》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东)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时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转太常少卿
权兵部侍郎太子詹事,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时,授集英殿修撰,知赣州,还为吏部侍郎权刑部尚书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建康府
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嘉泰元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谥忠肃
杨万里左丞相余公墓铭》(《诚斋》卷一二四)。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赵世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赵德昭曾孙。
学问该洽。
御史荐其学行,命试学士院,累召不赴。
神宗召对便殿,论事甚众,皆为采纳。
官至奉国军留后。
卒谥献敏追封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