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王琪北宋
简介
雍熙三年(986)高邮军知军
主要活动
  • 986年-989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崔希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邮人
有文武才略。
潘美荐于朝,召见赐金紫,知原州
监察御史,更置诸道事务,又面赐金带,仍命赐鱼。
时号重金御史
主要活动
  • 989年-9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刘立之北宋
简介
天圣九年(1031)高邮军知军
明道二年(1033)润州知州
景祐元年(1034)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荆湖北路转运使
庆历六年(1046)判三司度支勾院
庆历七年(1047)三司盐铁判官
庆历八年(1048)益州路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5月益州转运使
主要活动
  • 1031年-1034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 1033年-1034年,两浙路润州(镇江),润州知州
  • 1034年-1036年,福建路福州(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38年-1046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市),荆湖北路转运使
  • 104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度支勾院
  • 1047年-104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1048年5月为益州转运使
  • 1048年-1049年,益州路益州(成都市),益州路转运使
朱翚南宋
简介
绍熙三年(1192)高邮军知军
主要活动
  • 1192年-1194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赵孟頖宋末元初 1251 — 13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1—1305 【介绍】: 宗室,居吴兴字景鲁
赵与訔子。
以荫补承务郎,知仁和县
累授签书高邮军判官
入元不仕,喜与名僧游。
善书小楷。
蒋□北宋
简介
至道元年(995)高邮军知军
主要活动
  • 995年-997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陆埈南宋 1155 — 12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5—1216 【介绍】: 高邮人字子高
高宗建炎初,与兄埙徙秀州崇德
光宗绍熙元年进士
滁州教授,尊礼老成,作兴小学,人皆趋学。
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
后除秘书省校书郎,摄濠州
改知和州,养士厉俗,修仓浚河。
罢为主管建宁府冲佑观
有《益斋集》。
全宋诗
陆埈(一一五五~一二一六)字子高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授滁州教授,移两浙转运司干办
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国子录
三年,迁校书郎
嘉定元年(一二○八)秘书郎三年通判和州,改知州事
九年卒,年六十二。
事见《漫塘集》卷二八《故知和陆秘书墓志铭》。
今录诗四首。
主要活动
  • 1190年,进士
  • 1207年-120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校书郎
  • 120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郎
章隐之北宋
简介
庆历五年(1045)高邮军知军
主要活动
  • 1045年-1048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龚璛宋末元初 1266 — 13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6—1331 【介绍】: 镇江人,居吴中字子敬
文章卓伟殊绝,自成一家。
和静、学道二书院山长,改宁国路儒学教授
后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
有《存悔斋稿》。
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
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
与其弟理刻苦于学。
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
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
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
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
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溪王氏所藏。
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
」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
其于持论如此。
维基百科
龚璛字子敬号谷阳生高邮人
龚卿潗之子,自高邮平江(今江苏吴县)
戴表元仇远等人友好。
早为在徐琬幕下,后担任和靖书院山长、学道书院山长。
晚年以浙江儒学副提举退休。
宋亡,不食而卒。
有《存悔斋稿》。
(臣)等谨案:存悔斋稿一卷,补遗一卷,元龚璛撰。
字子敬,自高邮迁居平江
父潗,宋末官司农卿,国亡不食卒。
少为宪使徐琰辟置幕下,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
当路者交荐其宜居馆阁,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主簿,改宜春丞,以浙江儒学副提举致仕。
所著有存悔斋诗稿一卷。
朱存理复辑其佚篇,为补遗一卷附之。
存理铁网珊瑚行世,所见前人书画题跋为多,故所录往往得之手迹也。
盛仪嘉靖维扬志称善属文,刻意学书,有晋人风度。
盖亦一时知名之士。
而篇什所存无几,当已不免散佚。
然其诗格伉爽,颇能自出清新,在元人诸集中,犹为独开生面者焉。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晁仲约北宋
全宋文·卷五九八
晁仲约进士及第庆历三年高邮军
群盗劫淮南,过高邮,度不能禦,谕富民出金帛,具牛酒迎劳,且厚遗之,盗悦径去。
参知政事范仲淹以为高邮无兵与械,事有可恕,仲约得免死。
又曾知深州
嘉祐中,累官屯田员外郎都官员外郎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王圭华阳》卷一九《赐知深州晁仲约为野蚕成茧奖敕书》,王安石临川集》卷五○《晁仲约都官员外郎制》。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41年-1044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1044年1月,追三任官勒停
顾笔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邮人
高宗建炎初鬻笔,遇异人。
后日售笔十则止,人置钱于筒,笔自跃出。
凡得其笔者,剖笔视之,管中必有诗或偈,记其成毁岁月及人姓氏,故号笔仙
年九十七,积苇自焚,人以为仙去。
陈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赣州石城人字元功
陈皓子。
精骑射。
统制,驻漳州,平赣州齐述起事,累功授右武大夫
高宗授破敌军统制
孝宗任武锋军都统制,驻高邮,屡败金兵。
陆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邮人字子应
高宗建炎初,与弟陆埈徙居秀州崇德
性淳厚,事继母至孝,与弟不异产。
先没,怀思不已。
赵善义南宋
简介
绍熙五年(1194)高邮军知军
庆元五年(1199)户部郎中
嘉泰二年(1202)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主要活动
  • 1194年-1196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 1199年-120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 1202年-1203年,荆湖南路衡阳(湖南省衡阳市),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张邦基南宋
简介
字子贤号墨庄高邮(今属江苏)人。
少时居湖南南宋建炎年间迁居扬州,好著作,喜藏书。
著有《墨庄漫录》十卷,书中「多记杂事, 亦颇及考證」,该书有记王安石偏头痛的医案。
全宋文·卷三八二○
张邦基字子贤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著有《墨庄漫录》十卷(存)。
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张邦基通判庐州,兄邦昌家眷寄寓其处。
张邦昌字子能,而《墨庄漫录》作者字子贤
疑著《墨庄漫录》之邦基,即邦昌之弟。
邦昌东光(今河北东光)人,盖邦基南渡后寓居高邮,遂自称淮海人
陈巩南宋
简介
庆元五年(1199)高邮军知军
嘉泰二年(1202)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主要活动
  • 1199年-1201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 1202年-1204年,江南西路抚州(江西省临川区),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黄石孙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七四
黄石孙字宗略福州宁德(今福建宁德)人。
淳熙十四年武举第一人。
沅州黔阳县主管兴州机宜文字,迁閤门舍人
嘉泰中信阳军
开禧中被命护师江浒,累知高邮军
见《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八,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三。
时正臣南宋
简介
建炎三年(1129)高邮军知军
主要活动
  • 1129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叶秀发南宋 1161 — 12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1—1230 【介绍】: 婺州金华人字茂叔号南坡
师事吕祖谦
宁宗庆元二年进士
庆元府教授
后知高邮军,建石埭以御水患。
尝著《论语讲义》以教弟子,为时所契重。
全宋诗
叶秀发(一一六一~一二三○)字茂叔学者称南坡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
师事吕祖谦唐仲友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
福州长溪簿。
庆元府教授,知政和县休宁县扬子县
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高邮军清道光高邮州志》卷八)。
三年卒,年七十。
事见《宋文宪集》卷一○《叶秀发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八七七
叶秀发(一一六一——一二三○)字茂叔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师事吕祖谦唐仲友,登庆元二年进士第,授福州长溪簿。
丁父忧,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
秩满,丁母忧,起复,调桐城丞。
退居十余年,起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
绍定三年卒,年七十,累赠朝议大夫,学者尊之为南坡先生
著有《论语讲义》、《易说》、《周礼说》。
宋濂宋文宪集》卷一○《叶秀发传》。
主要活动
  • 1196年,进士
  • 1228年-1230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邵迎北宋 ? — 10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 【介绍】: 高邮人字茂诚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博学强记,尤长于诗。
为人恭俭孝友,敏于吏事。
登第十余年,官止于州县,穷死无嗣。
苏轼哀之,集其文为之引。
全宋诗
邵迎(?
~一○七三),字茂诚高邮(今属江苏)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神宗熙宁六年卒。
事见《东坡全集》卷三四《邵茂诚诗集叙》。
主要活动
  • 1057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