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卢献初唐 ? — 6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92 【介绍】: 幽州范阳人
幼孙子。
武则天时,历任主客员外郎鸾台侍郎文昌左丞
天授中,为酷吏来俊臣所陷,左迁西乡而卒。
贾曾盛唐 ? — 7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 【介绍】: 河南洛阳人
贾言忠子。
睿宗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
玄宗东宫,盛择宫僚,拜太子舍人
俄擢谏议大夫知制诰
开元初,授中书舍人,与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称,时号苏、贾。
后坐事,贬洋州刺史
历迁、郑等州刺史,入拜光禄少卿,官终礼部侍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 排行六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少知名。
睿宗景云中,任吏部员外郎
玄宗太子,以太子舍人
直言敢谏,擢升中书舍人,避讳固辞,改授谏议大夫知制诰
玄宗开元初,复拜中书舍人,乃就职。
苏晋同掌制诰,皆以文辞著称,时号“苏、贾”。
开元五年(717),坐事贬洋州刺史,转庆州徐州郑州刺史
十四年时,召为光禄少卿,迁礼部侍郎
十五年卒。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5首。
河南洛阳人
景云中吏部员外郎
开元初中书舍人知制诰
坐事贬洋州刺史
庆州郑州
入拜光禄少卿
礼部侍郎
十五年卒。
赵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人字伯循
啖助之弟子。
陆质等同为啖助《春秋集注总例》编《纂例》。
洋州刺史
代宗大历时以治《春秋》著名。
字伯循
河东人
洋州刺史
于尹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长安人
于邵子。
代宗大历中进士
宪宗元和六年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
坐弟于皋谟事,贬洋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于允躬。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父邵,有文名。
尹躬代宗大历中进士第
宪宗元和二年(807)中书舍人六年知贡举五月坐弟皋谟罪贬洋州刺史,未几卒。
生平事迹散见白居易《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三二。
全唐诗》存诗1首。
尹躬
大历中进士
元和时中书舍人
左迁洋州刺史
主要活动
  • 大曆,进士
韦士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杜陵人
原名士伋又名士文
韦叔夏侄孙。
德宗贞元十五年,自洋州刺史黔中观察使,改今名。
次年,以驭下惨酷,为部下所逐。
黔州
十七年,复为三军所逐。
终官秘书少监
许季同中唐 ? — 8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4 【介绍】: 京兆长安人
许鸣谦子。
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十年复登制科。
始署西川韦皋判官
刘辟反,弃妻、子归,拜监察御史
宪宗元和中,历金部员外郎长安金部兵部曹郎中,徙京兆少尹
出守洋州
又为宣歙观察使
元和末,官京兆尹
穆宗长庆初大理卿秘书监,复出守华州
二年,为工部侍郎
太子宾客任。
季同
赠太子少保孟容弟。
始拜监察御史
再迁兵部郎中
京兆少尹
终宣歙观察使
主要活动
  • 792年,进士
元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
元琇子。
德宗贞元中进士
校书郎
因父被黜自晦其身者二十年
后复登朝列。
宪宗元和六年,官工部员外郎
元和末,官至京兆尹
出为洋州刺史
主要活动
  • 德宗贞元中,进士
崔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文宗大和末,官至工部侍郎,充皇太子侍读
八年,贬洋州刺史
于兴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高陵人
于志宁侄子。
尝白有司,愿为亲民官以自效,遂补东阳
及理政,以简易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以荫入仕。
敬宗宝历二年(826)东阳县宣宗大中七年(853)前后,以御史中丞绵州刺史,后转洋州刺史,累官至河南少尹
兴宗能诗,与当时诗人如刘禹锡方干李朋李汶儒等人均有交往酬和。
其为绵州刺史时,曾登越王楼赋诗寄朝中诸友,一时文士李朋杨牢薛蒙李邺等十余人皆有和作。
事迹散见刘禹锡《答东阳寒碧图诗并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五三。
全唐诗》存诗2首。
其中《东阳涵碧亭》一诗,实乃方干涵碧亭》诗之前四句。
曹邺唐 816 — 8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16—约875 【介绍】: 桂林阳朔人字业之,一作邺之
宣宗大中四年进士第
曾为天平节度使掌书记
懿宗咸通中太常博士,历祠部吏部郎中洋州刺史
刘驾为诗友,时称“曹刘”,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邺之桂州阳朔(今广西阳朔)人。
十年应试九落第,宣宗大中四年(850)始中进士
刘驾李频李洞郑谷等为诗友。
曾任天平军节度判官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职。
中年辞官南归,迁居于桂林阜财坊,隐居以终。
事迹散见《新唐书》之《白敏中传》、《高元裕传》与《唐诗纪事》卷六〇、《唐才子传》卷七等。
其诗富有社会内容,风格古朴刚健。
张为诗人主客》列之于“高古奥逸主”之“升堂”者。
今人梁超然、毛水清有《曹邺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曹邺,生卒年不详,字邺之桂林(今属广西)人。
和,屡举进士不第,后为韦悫所知,力荐于礼部侍郎裴休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
佐天平节度使幕。
咸通中,任大常博士,历主客员外郎祠部郎中,出为洋州刺史
乾符元年,官吏部郎中
后免官归,卒。
李频郑谷张𧏖李洞等交游。
其诗多古风,颇多讽谕之作。
有《曹邺诗》三卷,已佚。
后人辑《曹祠部》二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高古奥逸主:孟云卿……升堂六人李观贾驰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
刘驾曹邺为友,俱攻古风诗。
既擢第,而不即出京,俟成名同去,果谐所志。
杨沔《曹邺古风诗序》
予尝见曹邺之《监察从兄》、《读李斯传》诸作于选集中,窃谓唐之诗人鲜出其右,恨不多得。
去冬,过阳朔衙推,雨岩陈君遗以全帙,凡若干首。
其意隽以永,其风肆以则,其欣戚感遇各得乎性情之正,读之不忍去手。
)为《四怨》、《三愁》、《五情》诗,雅道甚古……看榜日上主司诗云:“一辞桂岩猿,九泣都门月。
年年孟春至,看花如看雪。
”杏园宴间呈同年云:“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又云:“忽忽出九衢,童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又云:“永持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佳句类此甚多,志特勤苦。
《唐诗品》
邺之诗得于乐府古辞,其《四怨》、《三愁》、《五情》之作,盖亦平子之流,综词虽拙,使人忘其鄙近。
其受知韦悫,殆不为过。
世晚类孤,游从缺丧,遂使幽兰丛委,不能自异于蘼芜间耳。
钟云:此君艳诗好手,以快情急响为妙,而少含蓄;若含蓄则不能妙,选者无处着手矣。采其妙处,则其馀当耐之,此看中晚诗法也。
《诗源辨体》
曹邺(五古)间学六朝,亦无足采。
《五朝诗善鸣集》
邺之诗说得出,说得尽,蕴藉少而透快多,有髓有神,少肤少肉。
费密《曹邺诗序》
曹邺诗,世所谓晚唐格卑者也。
然此等诗亦安得都废?
……读晚唐诗,当观其法之所自变,不取其辞;当观其意之所专注,不仿其声。
合百家之风骨,以成一美。
至于求雄浑而粗疏,欲藻丽而芜秽者,尤宜考辈诗以涤除之,使进于岑、韦、储、之姿态。
《龙性堂诗话初集》
晚唐曹邺中唐孟郊也。
逸情促节,似无时代之别。
曹邺刘驾,古诗皆无足取。
主要活动
  • 850年,进士
李继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深州博野人
李茂贞子。
昭宗景福元年茂贞攻拔兴元,表继密权知兴元军府事。
茂贞洋州,复表继密武定军节度使
光化元年,授山南西道节度使
天复元年,为西川王建所逐。
李思敬唐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人。
李思孝弟。
昭宗乾宁三年,兄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以年老致仕,荐以自代,诏以思敬为保大留后,俄授节度使
光化中,移为武定军节度
天复二年,以洋州降于王建
王宗锷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少饶技勇。
王建西川,被录为假子。
王衍嗣位,历官定远军使。
前蜀王衍乾德末,充招讨马步使,帅二十一军屯洋州以备后唐师。
后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