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李浩弼前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前蜀后主时仕翰林学士
咸康元年(925)后主出游,与韩昭王仁裕诸人沿途酬答吟咏无虚日。
剑州西,有鸷兽自丛林跃出,搏一人去。
后主命从臣赋诗纪之,浩弼遂作《从幸秦州赋鸷兽诗》。
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三七。
全唐诗》存诗1首。
释定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出家隶成都福感寺。
即俗所谓大石寺也。
阿育王舍利塔在焉。
始塔在寺西南。
天宝之季。
章仇兼琼来为长史
剑门
见一人长丈馀。
持戟遮马曰。
我福感寺护塔神也。
闻公捧檄视郡事。
故此奉迎。
然有小事。
欲以诉公。
惟公其幸听之。
今塔所处地未极善。
请迁之东北四十二步。
则可尔。
且下有大石。
愿勿掘也。
仇许诺。
到郡才数日。
即以所见。
白府主。
议迁塔。
命先掘地。
果得大石。
不可动。
虽镵凿之。
辄复平满如故。
于是遣胥卒。
夜候其旁。
见白彘数十。
以喙拥碎石塞錾凿处。
随以舌舐。
则坚刚如铁。
固非人力比也。
卒迁塔如神所诉。
而寺以石名。
武宗既废教。
反儒服。
宣宗立法门愈益振。
获归寺。
力起颓弛。
寻募赤金万馀斤。
铸大钟。
鼓籥之次。
忽有烟焰五色如虹蜺。
分两道出塔相轮上。
荏苒遍空界。
观者讶之。
释定光者。
不知何许人也。
爰从入法厥性弗拘。
粝食断中粗襦卒岁。
方于庸蜀化导有缘。
事或多魔教钟中𠘶。
俄遭武宗毁废例反儒宗。
及乎佛日重晖僧伦咸序。
同缔构寺宇。
因铸大钟计赤金万馀斤。
尔日鼓籥灰飞投炉火炽。
有祥烟两道。
自浮图相轮最高处出。
冉冉射上若虹蜺焉。
万人引望五色腾凌。
相感如然信鼓斯应。
其塔是阿育王藏舍利之所。
大和初南蛮蒙傞颠剽掠入益城。
分蛮卒舍于寺内。
廊庑皆烹炙熏灼。
僧皆奔迸。
时塔顶出四道浓烟。
分穗直上空虚
至夜蛮蜑睹此奇异。
乃禁止污秽。
此塔先在西北四十馀步。
天宝末长史章仇兼琼赴在。
剑门见一人长一丈馀。
持戟当路。
兼琼惊问。
对曰。
某是大石寺护塔神。
故来奉迎。
且有少事咨祈大夫也。
缘大石寺塔在西南未为极善。
今请移东北四十二步。
伏望便掘石此下以镇舍利。
兼琼曰。
此易耳。
遂隐厥形。
到府数日。
乃令量其地处先掘。
果得巨石。
其深无际。
促石匠数十人錾凿之。
至夜辄填满遣人潜伺之。
见有白彘数十。
以喙推石末塞之。
随以舌舐其坚如铁铜矣。
章仇止令勿凿。
遂移塔于今所。
金华旧寺基也。
钟亦移入新寺焉。
王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太原人
善画。
官至剑州刺史
其丹青师周昉而精于周。
工画人物。
杨行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世次皆不详。
曾出使剑州,为郡将所轻忽,甚为慊恨,遂题诗二首于冬青馆。
事迹见《诗话总龟》卷四四引《南部新书》。
全唐诗》存诗2首。
明崇俨初唐 ? — 6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9 【介绍】: 洛州偃师人
明山宾五世孙。
高宗乾封初,应岳牧举,调黄安丞,以奇技自名。
擢冀王府文学
盛夏进雪,四月献瓜。
累迁正谏大夫
陈时政,多托鬼神言。
后为盗刺杀于东都。
谥庄
僧缘密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
云门文偃
后住朗州德山赐号圆明大师
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录其诗偈11首,皆颂云门禅旨之作。
天圣广灯录》卷二一收为其门人鼎州普安道禅师所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粤诗·卷一九
释缘密号圆明
韶州云门释文偃法嗣,为青原下七世。
后住鼎州德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
诗十二首。
陶大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高宗时廓州渭州池州刺史秦州都督,改始州刺史梁州都督恒州宣州刺史
有善政。
武则天垂拱四年,改相州刺史
韩思复唐 652 — 7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2—725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绍出
秀才高第。
高宗永淳中,值岁饥,并日而食,人饷以百绫,完封不发。
累转汴州司户参军,不行鞭罚。
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
姚崇荐之,授司礼博士
历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
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玄宗开元初谏议大夫,时山东蝗虫成灾,思复谓乃天灾,恐非人力所能绝,请帝悔过责己,修德以禳之,忤姚崇意。
后出为德州刺史,历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累擢吏部侍郎
复出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
官终太子宾客
卒,帝亲题其碑,谥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2—725 字绍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少孤笃学,举秀才,袭爵长山县,调梁府仓曹参军,转汴州司户参军
武后圣历二年(699)司礼博士,累迁礼部郎中
中宗神龙二年(706),坐贬始州长史,历襄二州刺史
景龙中入为给事中,转中书舍人
玄宗开元初谏议大夫
姚崇所排,出为德州绛州刺史
后入为黄门侍郎御史大夫,转太子宾客封长山县伯
累迁吏部侍郎,历襄州刺史,拜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725)卒,谥曰文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姓纂》卷四、《太平广记》卷一八五。
全唐诗》存诗1首。
思复字绍出
京兆长安人
少袭祖伦爵长山县
秀才高第。
景龙中累转中书舍人
开元中太子宾客
进爵伯。
卒年七十四。
谥曰文
杨执一唐 662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2—726 【介绍】: 弘农华阴人
杨执柔弟。
起家玉钤仓曹
累迁右卫中郎押千骑使。
中宗神龙初,以诛张易之功,再迁右威卫将军封河东郡公
出为常州刺史,以母老改授晋州
王同皎事尽削官封。
睿宗即位,擢卫尉卿,复初封爵,为汾二州刺史
玄宗开元二年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历原、胜诸州刺史,颇有威名,屡迁右金吾卫大将军
为朔方元帅
官终鄜州刺史
卒谥忠
独孤炫唐 667 — 7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36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丕耀
独孤延寿孙。
以荫补淮阳丞,历洺州参军滑州录事、大平令。
入朝为大理司直,兼判丞事,屡决大狱。
司农丞
司门员外郎,转屯田郎中
出为巴州刺史,转陇、汉三州刺史,卒。
李广业唐 680 — 7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0—730 【介绍】: 宗室。
李神通曾孙。
释褐宁州参军,历许州扶沟渭州别驾等职。
官至剑州长史
崔景晊初唐 676 — 7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6—715 【介绍】: 贝州清河人
年十七,明经擢第。
二十三岁,补梁州南郑,以能政闻。
蜀州晋原
以清白才干,为按察使倪若水奏荐,授大理评事
坐亲累贬葭萌丞。
盐亭丞,迁晋州司法参军
张承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郡人
初以南郊斋郎,补兖州兵曹
丁忧后,任始州司仓
应八科举,改郑州承事参军
又举贤良方正,迁扬州司录参军,移苏州常熟,所至有能名。
入为司农丞,曾覆囚岭南
改济源,迁隆州司马,官至恒州长史
约卒于玄宗开元初,年六十二。
房琯盛唐 697 — 7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763 【介绍】: 河南人字次律
房融子。
初以荫补弘文生。
玄宗开元中校书郎
举堪任县科,授卢氏
有治名。
玄宗幸蜀,驰至普安郡谒帝,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肃宗立,诏加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会诸军收复长安
自将中军,用春秋车战法,大败于咸阳,帝宥之。
所昵乐工董廷兰纳贿,帝因震怒,罢为太子少师
刑部尚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7—763 字次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中清廉守节政术可称堪县令科。
历仕监察御史建德宋城诸县令。
玄宗天宝初,累迁主客员外郎郎中五载(746)擢给事中,后又历宜春琅邪邺郡扶风郡太守十四载征拜左庶子,迁宪部侍郎
安史乱时,随玄宗,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元载(756)奉使册立肃宗十月兵马元帅,战败于陈涛斜(今陕西咸阳东,其道斜出而得名。
杜甫有《悲陈陶》诗)。
二载太子少师封清河郡公
上元元年(760)出为晋州刺史,寻改汉州刺史
代宗广德元年(763)卒于阆州僧舍,赠太尉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李华房公德铭》。
房琯杜甫王维綦毋潜贾至严武等人友善。
全唐诗》存诗1首。
字次律
河南人
以门荫补宏文生。
秘书省校书郎
天宝中累迁宪部侍郎
元宗狩蜀。
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银青光禄大夫
奉使灵武
册立肃宗
寻抗疏自请将兵。
诏加持节招讨西京防禦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
遇贼于陈涛斜。
败绩。
罢为太子少师
京师
金紫光禄大夫
封清河郡公
宝应二年特进刑部尚书
广德元年卒。
年六十七。
太尉
段子璋唐 ? — 76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段子璋 黄龙 761年三月—761年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 【介绍】: 唐人
骁勇能战。
玄宗蜀时,侍驾有功。
肃宗上元中,为梓州刺史
二年,举兵袭东川节度使李奂绵州
败,奔成都
子璋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龙安府,置百官。
又攻陷剑州
寻为西川节度使崔光远讨平之,子璋被杀。
李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李岑之弟。
玄宗天宝中开州刺史十五载(756)罢任途经剑门时,作《途经剑门》诗,程昂书此诗于碑(见《金石录》卷七)。
生平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
全唐诗》存诗1首。
张司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
肃宗乾元间剑州司马
著有《玄晋苏元明太清石壁记》3卷,收入《正统道藏》。
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三》。
后蜀缺名编《大还丹照鉴》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贝州清河人
李晟婿。
德宗建中末朱泚反,李怀光有异志,奏请以剑州刺史以备之。
德宗在梁州,刍粟未集,以检校户部郎中京兆少尹,择官吏以赋渭北畿县,不旬日而刍粮足。
兵马副元帅,以副使
贞元三年,累迁工部侍郎,后转刑部侍郎
十四年,徙卫尉卿
西平王李晟婿。
德宗朝官剑州刺史检校户部郎中
京兆少尹
入为刑部侍郎
释天竺亡名
释天竺亡名
未详何印度人也。
其貌恶陋。
缠乾陀色缦条衣。
穿革屣曳铁锡。
化行于京辇。
当韦南康皋之生也。
才三日其家召僧斋。
此僧不速自来。
其日僧必历寺连名请至。
韦氏家僮患其长一人甚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
既而斋毕。
韦氏令乳母负婴儿出。
意请众僧祝愿焉。
梵僧先从座起。
摄衣升阶视之曰。
别久无恙乎。
婴儿若有喜色相认之意。
众皆异之。
韦君曰。
子才生三日。
吾师何言别久也梵僧曰。
此非檀越所知也。
韦君固问之。
梵僧曰。
此子乃诸葛亮之后身耳。
武候鼎国时为丞相君所知也。
缘蜀人受其赐且久。
今降生于世。
将为蜀帅必福坤维之人。
吾往在剑门与此子为善友。
既知其生于君门。
吾不远而来。
此子作剑南节度二十年。
官极贵中书令太尉
此外非我所知也。
父然之。
因以武子为字。
又单字武也。
张镒出为凤翔陇州节度
奏皋权知陇州
李楚琳所杀。
牛云光请皋为帅。
朱泚不得已用皋为凤翔帅。
德宗置奉义军节以旌之
续加礼部尚书
兴元中驾还京。
徵为左金吾卫将军
贞元元年成都尹张延赏
到任和南蛮。
并战功封南康郡王
顺宗即位太尉
南康在任二十一年。
末涂甚崇释氏。
恒持数珠诵佛
所养鹦鹉教令念经。
及死焚之有舍利焉。
皋又归心南宗禅道。
学心法于净众寺神会禅师
在蜀富贵僭差重赋敛。
时议非之。
然合梵僧悬记焉。
释天竺亡名僧者。
未详何印度人也。
其貌恶陋缠乾陀色缦条衣。
穿革屣曳铁锡。
化行于京辇。
韦皋之生也。
才三日其家召僧斋。
此僧不召自来。
韦氏家僮咸怒之。
以弊席坐于庭中。
既食韦氏命乳母出婴儿请群僧群祝其寿。
胡僧忽自升阶谓婴儿曰。
别久无恙乎。
婴儿若有喜色。
众皆异之。
韦氏先君曰。
此子生才三日。
吾师何故言别久耶。
胡僧曰。
此非檀越之所知也。
韦氏固问之。
胡僧曰。
此子乃诸葛武侯之后身耳。
武侯当东汉之季为丞相
人受其赐且久。
今降于世将为蜀门帅。
且受蜀人之福。
吾往岁在剑门与此子友善。
今闻降生韦氏。
吾故不远而来。
韦氏异其言。
因以武侯字之。
韦皋自少金吾节制剑南军累迁太尉中书令
在蜀门十八年。
果契胡僧之语也。
严公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后徙家梓潼(今属四川)
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幼子。
德宗贞元中进士不第。
宪宗元和元年(806)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告捷官(杨于陵《贺收剑门表》),其后仕历不详。
权德舆称其“以修词为州党所荐”(《严震墓志并序》)。
事迹略见《元和姓纂》卷五、《唐诗纪事》卷三二。
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