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释待驾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王氏
简州金水县人
冲孺谢俗。
立行孤峻。
天宝之季。
上幸成都
以童子。
行在所
求落发。
上异之。
为得此名。
寻结庐石城山
中俄辟为寺。
始额云顶
上之入蜀也。
尝登武檐东台
见卿云佳气。
又梦。
神人姓李曰。
予自石城来。
愿为陛下扈从。
至是间侍上燕。
上从容问所居。
以对。
上悟曰。
朕固识之。
因易额慈云。
且赐神号玄孙。
以其玄元苗裔云。
竟示灭于此寺。
释待驾
俗姓王氏
金水县人也。
冲孺出家作为诡异。
其父立名待驾
天宝末也。
练行精进时号头陀。
玄宗巡幸。
果自诣府剃䰂为僧。
至是待驾得度。
其言信矣。
去县邑二十里开径芟独居山顶。
后成一寺。
此山绝多灵迹。
初名石城
明皇至剑门山。
神见形迎驾。
称姓李氏。
敕赐与玄孙之称。
后陟武担东台远望。
祥云紫气盘结空界。
问左右曰。
此何处对曰。
名城山
乃悟山神扈卫之意。
遂改云顶慈云寺也。
后卒干此寺。
福州楞伽寺释怀一
景龙中锐意于爱同寺东造精舍。
相度地形无水济用。
方拱手而去。
忽山禽击斗于地。
一异之命工穴。
深尺馀甘泉沸涌。
此后伏腊而无加耗。
寺中每有休咎。
必暂减耗。
候以知之。
风俗谓之灵泉焉。
永泰二年归寂。
弟子超悟奏乞代宗题寺额。
上首曰智恒。
次行弼。
越州刺史皇甫政为碑纪德。
襄州节度使于頔书焉。
彭晓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永康人字秀川别号真一子
善修炼养生之道。
后蜀
孟昶时尚书祠部员外郎
尝分魏伯阳《参同契》为九十章而注之,曰《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秀川号真一子永康(今属浙江)人。
五代时昌利化飞鹤山道士
后蜀孟昶广政十一年(948)祠部员外郎
又任金堂
善修炼养生之道。
十国春秋》卷五七有传。
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3卷、《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1卷,皆收入《正统道藏》。
全唐诗》存诗2首。
琴志楼诗集卷六
易顺鼎女兄。
字秀川
永康人
后蜀广政初朝散郎
尚书祠部员外郎
善修炼养生之道。
别号真一子
全师雄五代 ? — 9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 【介绍】: 五代时成都人
后蜀
孟昶广政末文州刺史
宋灭后蜀统帅王全斌不恤军务,掠夺无厌,人苦之,遂作乱,聚众十余万,推师雄为帅,攻占彭州
后为宋师所败,走金堂病死。
张蠙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清河人字象文
生而秀颖,以诗知名。
唐昭宗乾宁进士,历校书郎栎阳犀浦
后仕前蜀王建膳部员外郎金堂
王衍尤重待之。
诗以五、七律为多,有集。
主要活动
  • 唐昭宗乾宁,进士
张蠙
唐诗汇评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
成通中,屡举进士不第,与许裳、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
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栎阳犀浦
王建称帝,拜膳部员外郎,为金堂
后主王衍大慈寺,见壁间题诗,甚爱赏之,欲召掌制诰,为宦官光嗣所阻。
有《张蠙诗集》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公》
张蠙生而秀颖,幼能为诗,登单于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句,由是知名。
初以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赋诗云:“月里路从何处上,江边身合几时归?
十年九陌寒风夜,梦扫芦花絮客衣。
主司知为非滥成名。
馀诗皆佳,各有意度,过人远矣。
《唐诗品》
诗稍通格调,力去补衲之弊,遂木复用事。
然天才本少,英旨未奇,至于写物象情,乃多肖似。
《五朝诗善鸣集》
象文有“夜烧冲星赤”句,自上而言;“烽高影入河”句,自下而言,皆极奇警。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亦多佳,但其最警处,辄不能出前人范围。
如《丛苇》诗是集中之冠,“花明无月夜,声急正秋天”,又一时之冠也,不觉已犯义山李花》诗“自明无月夜”矣。
主要活动
  • 895年,进士
张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象文,族望清河(今属河北),家居江南
初累举不第,昭宗乾宁二年(895)始登进士第
释褐为校书郎,调栎阳,迁犀浦
后仕前蜀膳部员外郎
王衍时金堂
王衍徐太后大慈寺,见壁间题有其“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聚落花”之句,颇赏爱之。
𧏖又献诗200首,将召为知制诰,然为内侍宋光嗣所阻。
生平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七〇、《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卷四四。
𧏖尝游塞北,赋《登单于》诗,有句云“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胡应麟评此云:“唐诗之壮浑者,终于此”(《诗薮》杂编卷四)。
辛文房称“馀诗皆佳,各有意度,过人远矣”(《唐才子传》卷一〇)。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𧏖诗集》2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