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僧文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福州人
少依杭州大慈寰中受业,曾随岩头全豁雪峰义存游方,然未契机缘。
后嗣洞山良价
年二十七,住澧州钦山,开堂授徒,曾与诸僧道辩法。
释崇信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史不言其姓。
渚宫之卖饼家。
而适与天皇寺邻。
悟禅师方为寺住持
以弱龄。
日挟饼笥入市。
必先馈
每食毕。
辄留其一。
以遗信。
念曰。
饼固我所遗者。
而返以遗我。
岂别有指哉。
尝间问焉。
曰。
是汝持来。
复汝何咎。
闻而有省。
即求出家。
因而摄受之曰。
汝昔名崇福。
今信吾言。
宜名崇信
由是躬操井臼。
以事
一日问曰。
某甲自来不蒙和尚指示心要。
曰。
若是心要。
吾未尝不指示汝。
曰。
何处指示。
曰。
汝擎来。
吾为汝接。
汝行食来。
吾为汝受。
汝和南时。
吾便合掌。
何处不是心要。
而须别指示耶。
俯首良久。
曰。
见则便见。
拟思即差。
因问曰。
如何保任。
曰。
任性逍遥。
随缘放旷。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后居澧阳龙潭
尚书李翱请也。
僧问。
髻中珠谁人得。
答曰。
不赏玩者。
进曰。
安著何处。
答曰。
有处即道来李尚书问。
如何是真如般若。
答曰。
我无真如般若。
尚书曰。
遇和尚
答曰。
此犹是分外之言。
德山鉴既嗣法。
以起其宗故龙潭之宗。
至于今不衰。
刘勍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仕楚。
累官静江指挥使
马希范时溪州刺史彭仕然引蛮兵寇澧州廖匡齐帅兵攻溪州匡齐战死,改以火攻,仕然请降。
以功擢锦州刺史
彭士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溪州人
世为诸蛮酋长。
士慭唐末为溪州刺史,多积聚,诸蛮皆归之。
天福五年,通款于蜀,侵楚辰三州,为马希范遣将刘勃击败。
勍进袭溪州士慭率部逾险遁入奖州,寻遣子师皓纳款。
希范释其罪,奏授溪州刺史兼溪洞招抚使
士慭
天福中溪州刺史
邓玄挺初唐 ? — 6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雍州蓝田人
少善属文。
顿丘,有善政。
累授中书舍人
武则天时吏部侍郎,以不称职左迁澧州刺史,在州复以善政闻。
召拜麟台少监,重为天官侍郎
武周永昌初得罪,下狱死。
有集。
释大津
大津师者。
澧州人也。
幼染法门长敦节俭。
有怀省欲以乞食为务。
希礼圣迹启望王城。
每叹曰。
释迦悲父既其不遇。
天宫慈氏宜勖我心。
自非睹觉树之真容谒祥河之胜躅。
岂能收情六境。
致想三祇者哉。
遂以永淳二年振锡南海
爰初结旅颇有多人。
及其角立唯斯一进。
乃赍经像与唐使相逐。
汎舶月馀达尸利佛逝洲。
停斯多载。
解昆崙语颇习梵书洁行齐心更受圆具。
净于此见。
遂遣归唐望请天恩。
于西方造寺。
既睹利益之弘广。
乃轻命而复沧溟。
遂以天授二年五月十五日附舶而向长安矣。
今附新译杂经论十卷。
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西域法高僧两卷。
赞曰。
嘉尔幼年。
慕法情坚。
既虔诚于东夏
复请益于西天。
重指神州。
为物淹流传十法之弘法。
竟千秋而不
僧哲武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澧州人
早出家,通习律典禅机。
后泛海至东印度,抵三摩呾吒国,国王钦重之,请住王寺,待以殊礼。
武周天授间,年四十许。
僧哲禅师者。
澧州人也。
幼敦高节早托玄门。
而解悟之机。
实有灌瓶之妙。
谈论之锐。
固当重席之美。
沈深律苑控总禅畦。
中百两门久提纲目。
庄刘二籍亟尽枢关。
思慕圣踪泛舶西域
既至西土适化随缘。
巡礼略周归东印度到三摩呾吒国
国王名曷罗社跋乇。
其王既深敬三宝为大邬波索迦。
深诚彻信光绝前后。
每于日日造拓模泥像十万躯。
读大般若十万颂。
用鲜华十万寻亲自供养所呈荐设积与人齐。
整驾将行观音先发。
幡旗鼓乐涨日弥空。
佛像僧徒并居前引。
王乃后从。
于王城内僧尼有四千许人。
皆受王供养。
每于晨朝令使入寺合掌房前急行疾问。
大王问法师等宿夜得安和不。
僧答曰。
大王无病长寿国祚安宁。
使返报已方论国事。
五天所有聪明大德广慧才人博学十八部轻通解五明大论者。
并集兹国矣。
良以其王仁声普洎骏骨遐收之所致也。
僧哲住此王寺。
尤蒙别礼。
存情梵本颇有日新矣。
来时不与相见。
承闻尚在年可四十许。
僧哲弟子玄游者。
高丽国人也。
随师于师子国出家。
因住彼矣。
赵彦韬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州顺政人
初事后蜀孟昶,为本州义军裨校。
太祖乾德中遣人至宋为谍,彦韬潜取其情报宋,因言伐蜀之状。
太祖出师西讨,用为向导。
蜀平,迁本州刺史,移澧州
性凶蛮,所为率不法,民家诣阙诉冤,太祖怒,令杖配蔡州
卢昂盛唐 696 — 7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6—765 【介绍】: 幽州范阳人字子皋
卢翊子。
明经登第,释褐陕州参军,三迁至鄠县
郎将谪为邓州司马
鲁炅守御安史叛军,卒全樊邓,擢随州刺史
官至澧州刺史
赵良弼唐 ? — 7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3 【介绍】: 河东人
赵良器弟。
玄宗开元末,为殿中侍御史
天宝中,迁左司员外郎
肃宗至德初,摄河东行军司马、移朔方行军司马
又官、华、、抚诸州刺史
上元元年,自庐州刺史越州刺史、浙东节度使,加御史中丞
岭南节度使
入为太子宾客封襄武县男
崔瓘唐 ? — 7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0 【介绍】: 博陵人
代宗时累迁澧州刺史,削去烦苛,人便安之。
居二年,流亡还归,增户数万,诏特进五阶。
代宗大历中湖南观察使,以礼法绳裁将吏,为下所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0 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
玄宗肃宗历官监察御史知杂侍御史
代宗宝应元年(762)澧州刺史广德中潭州
永泰元年(765)再刺澧州大历四年(769)湖南观察使五年七月兵乱遇害。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博陵人
累官至澧州刺史
风化大行。
优诏特加五阶至银青光禄大夫
潭州
御史中丞
湖南团练观察处置使
大历五年
兵马使臧玠搆乱。
遇害。
吕諲盛唐 711 — 7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61 【介绍】: 河中河东人
玄宗天宝元年进士
哥舒翰节度河西,表为度支判官,勤总吏职,累擢侍御史
安禄山乱,翰败潼关驰赴灵武,超拜御史中丞,陈事无不顺纳。
肃宗乾元二年,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门下省事
封须昌县伯
寻本官迁黄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坐贬太子宾客,复授荆州长史,充、朗等五州节度使
号令明,赋敛均一,民歌咏之。
卒谥肃
蒲州河东人
天宝初进士
累历虞部员外郎侍御史
肃宗即位灵武
驰赴行在。
御史中丞
从幸凤翔。
武部侍郎
乾元二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黄门侍郎
上元元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累加银青光禄大夫
封东平男
坐昵中官马上言贬太子宾客
江陵府
卒年五十一。
吏部尚书
谥曰肃
释慧演唐 719 — 79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毛氏
襄阳人
父为东平紏曹。
辨章法师
讲涅槃经于开元寺
幼即依以剃落。
日听禀。
无所疑滞。
因复开阐。
以导来学。
未几拉同志。
北游华岳
毛女仙掌诸峰之胜。
道洛中。
见荷泽禅师
而知前日之所得。
犹未至也。
南岳澧阳
四方玄侣蚃集。
贞元十三年终。
享龄七十九。
释慧演
姓苗氏
襄阳人也。
父为东平紏曹。
幼入开元寺闻经欢喜。
求于辩章法师所度脱。
日讲涅槃经。
常随听入神。
既通深义复能讲谈。
一日结侣同游华下。
思登毛女峰观仙掌
路出洛中乃参荷泽祖师通达大观。
因入南岳
遂住澧阳
江南道者多矣。
贞元十二年终。
享龄七十九云。
李泌唐 722 — 7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89 【介绍】: 辽东襄平人字长源
魏柱国李弼六世孙,徙居京兆
少聪颖,及长,博涉经史,善属文,尤工诗。
常游嵩、华、终南山,慕神仙不死术。
天宝间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厚之,为杨国忠所疾。
肃宗即位,入议国事,出陪舆辇,悉与谋议,为李辅国所疾,去隐衡山
代宗立,出为楚州杭州刺史
德宗时,拜中书侍中同平章事
出入中禁,事四君,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
有谠直之风,好谈神仙诡道。
封邺侯,卒赠太子太傅
有文集二十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2—789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玄宗天宝中诣阙上书,召待诏翰林
至德元载(756)灵武肃宗,顾问国事,权逾宰相
历仕代宗德宗
贞元三年(787)拜相,累封邺县侯
五年卒。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清杨希闵有《李邺侯年谱》。
李泌7岁能文,为张九龄所知。
梁肃称其“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
”(《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全唐诗》存李泌诗4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句。
唐诗汇评
李泌(722-789)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
七岁能文。
天宝中玄宗召讲《老子》,待诏翰林
因赋诗讥刺杨国忠等,诏斥置蕲春郡
肃宗即位灵武,参预军国大政,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二京收复,归隐衡山
代宗朝,召还,为杭二州刺史
朱泚之乱,德宗奉天,召左散骑常侍
乱平,为陕虢观察使
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邺县侯,半。
有《李泌集》二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四首,或句三。
字长源
其先辽东襄平人
徙居京兆
天宝中嵩山上书。
召见。
待诏翰林
东宫供奉。
肃宗北巡至灵武
奔赴行在。
银青光禄大夫
掌枢务。
元帅广平王军司马事。
中书令
乞隐衡山
代宗立
召为翰林学士
德宗奉天
左散骑常侍
贞元三年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邺县侯
五年卒。
年六十八。
太子太傅
作品评论
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
用比兴之文,行易简之道,赞事盛圣,辨章品物,疏通以尽理,闳丽而合雅。
旧唐书本传
)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
卢杞中唐 ? — 7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85 【介绍】: 滑州灵昌人字子良
卢奕子。
有口才。
鬼貌蓝面,不耻恶衣粝食。
以荫累虢州刺史
德宗奇其才,擢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人奸诈,妒贤忌能,小忤己者,即置之死地。
陷害杨炎杜佑颜真卿等。
又与赵赞合创间架除陌税,恨诽之声满天下。
建中四年泾原兵哗变,京师失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屡上疏斥言罪,乃贬新州司马
后徙澧州别驾死。
大历中大理评事
宋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沧州乐陵人
宋询子。
肃宗时,为御史
代宗初,自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郎兵部郎中侍御史
大历中,为谏议大夫
出为虢州同州刺史
澧州员外司马
阎寀唐 727 — 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91 【介绍】: 秦州天水人
阎用之子。
代宗广德中,以监察御史高陵令
次年辞职。
曾赴东川辟。
再为御史,出佐朗州
德宗建中间,为申州刺史
淮西李希烈叛,坐贬韶州司户
四年,起为汝州刺史
改刺澧州
贞元七年,为吉州刺史
自请度为道士
寻卒于洪州宗华观。
私谥贞范先生
潘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代宗大历末右庶子,为元载所恶,久不迁。
诛,进礼部侍郎,以病免。
刘晏任权,乃其婿,虽书疏报答,未尝辄开,时称有古人节
得罪,坐贬澧州司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信都(今河北冀州)人。
潘孟阳父。
肃宗至德二载(757)相州贼中。
乾元上元间右骁卫曹充翰林学士,加驾部郎中
代宗广德中中书舍人,出守本官。
大历中右庶子,为宰相元载所恶,久不迁。
十二年(777)诛,进礼部侍郎十三年十四年掌贡举
德宗建中元年(780)其岳父刘晏得罪,坐贬澧州司马,未久卒。
生平事迹散见《翰林院故事》,《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元和姓纂》卷四,新、旧《唐书·潘孟阳》。
全唐诗》存诗1首。
史亡何所人。
大历末右庶子
礼部侍郎
澧州司马
张署中唐 736 — 8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16 【介绍】: 河间鄚人排行十一
德宗贞元二年进士第
又中博学宏词科
累迁监察御史
十九年,因谏宫市,贬临武,与韩愈同时南行。
后累迁京兆府司录参军
宪宗元和中,任凤翔陇右节度判官,改三原,入为刑部员外郎,出为虔州刺史,改澧州刺史
官至河南令
能诗,与韩愈过从唱酬颇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6?—? 排行十一,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东北)
德宗贞元二年(786)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累迁监察御史
十九年因谏宫市贬临武,累迁京兆府司录参军
宪宗元和二年(807)任凤翔陇右节度判官四年三原五年刑部员外郎
约于六年出为虔州刺史,改澧州刺史河南令
于十一十二年间。
生平见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
工诗,与韩愈过从唱酬甚密。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句。
畅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人
畅璀子。
进士第
德宗贞元初太常博士
昭德皇后卒,太子服期,请循魏晋制,太子遂以卒哭除服,心丧三年
官终果州刺史
工诗,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第十三年任弘文馆校书郎
德宗建中四年(783),应募从军,入山南节度幕。
约于兴元元年(784)河中参军贞元二年(786)征为太常博士,四年后出任果州刺史
约于贞元末卒。
生平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四。
有诗名,与韦应物李端卢纶等唱酬。
计有功称其诗“平淡多佳句。
”(《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畅当,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七年(772)进士第
十三年左右授校书郎
建中末李希烈淮西叛,以世家子弟被召参军
贞元初,曾至河中
三年,为太常博士
后归隐,复出为果州刺史
贞元后期,谢郡游澧州,后不知所终。
有诗名,与韦应物卢纶李端司空曙耿湋等交游唱和。
有《畅当诗》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七首。
河东人
户部尚书璀子。
进士
贞元初太常博士
果州刺史
作品评论
诗平淡多佳句,如《钓渚亭》云:“花发多远意,凫雁有闲情。
迟晖耿不暮,平江寂无声。
”《天柱隐所》云:“荒径饶松子,深萝绝鸟声。
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
”……皆有远意。
畅当)词名籍甚,表表凌云。
钟云:此君诗少,而别有清骨妙情。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畅诗刻意求新,大合钟调,虽非正音,要是僻中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