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张奉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阳西鄂人本名子良
代宗大历末,于邠州郭子仪军。
德宗建中间,以五百骑讨李希烈蔡州
后守寿州涡口。
贞元十六年徐州乱,乃率军二万归浙西。
诏至,授侍御史,复职于浙西,累加国子祭酒
宪宗元和二年,浙西李锜叛,乃擒以献,进封南阳郡王,拜振武节度使
入为左龙武统军鸿胪卿
官至大内皇城留守
卒年八十三。
田弘正中唐 746 — 8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821 【介绍】: 平州卢龙人字安道本名兴
田廷玠子,田承嗣侄。
宪宗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弘正为众拥立,听命于朝,继任节度使
吴元济叛,出兵讨伐。
后逼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又讨平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十五年诏拜成德军节度使
次年为原成德军都兵马使王庭凑所杀。
谥忠悯
宏正本名兴
字安道
平州人
田季安时为衙内兵马使
季安死。
众请宏正为帅。
与将吏约。
请归六州版籍于朝。
然后视事。
宪宗嘉之。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沂国公
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度支营田等使。
乃赐今名。
元和十四年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侍中
穆宗立
王承元以成德军请帅。
宏正中书令节度使
长庆元年
王庭凑所害。
年五十八。
册赠太尉
谥忠悯
刘言史中唐 ? — 8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2 【介绍】: 邯郸人,一说赵州人
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李贺孟郊友善。
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
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 洛阳(今属河南)人。
一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因事谪岭南春州
德宗贞元中冀州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
武俊爱其词艺,表为强令,辞疾不就,世重之,称之为刘枣强
宪宗元和六年(811)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司功掾,卒。
刘言史孟郊友善。
诗风接近李贺
生平详见皮日休刘枣强碑》、《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五。
皮日休称:“其美丽恢赡,自外,世莫得比。
”“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踪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
”(《刘枣强碑》)《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刘言史(?
-812),(今河北邯郸)人。
建中中,镇冀节度使王武俊辟为幕宾,奏请官,诏授强令,辞疾不就,世称刘枣强
贞元中,游泽游、荆南虔州、潇湘。
元和初居洛中,六年,山南节度使李夷简辟为参军,日与谈燕,歌诗唱答。
岁馀,奏请升轶,诏下之日,不恙而卒。
言史善诗,与孟郊穆赞交往唱和。
有《刘言史歌诗》六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皮日休《刘枣强碑》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
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
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外,世莫得比。
大历以后,我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
言史)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工诗,美丽恢瞻,世少其伦。
刘言史歌诗美丽恢瞻,世以比之李贺
田悦中唐 751 — 7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1—784 【介绍】: 平州卢龙人
田承嗣侄。
承嗣为魏博七州节度使
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惟岳谋袭父位,朝廷不许,代为请,又不许,遂与惟岳等叛。
国号魏,僭称王。
朱泚乱,帝赦其罪,封济阳郡王
后为其从弟田绪所杀。
王承宗中唐 ? — 8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 【介绍】: 唐时契丹族怒皆部人。
王士真长子。
父卒,自为成德留后,寻抗命。
宪宗宦官吐突承璀为帅讨之,无功,乃授为成德节度使,因支持吴元济叛,及吴元济被杀,乃惧,奉法逾谨。
承宗
成德军节度使司徒士真子也。
士真卒。
嗣领节度
吴元济反。
承宗上书请宥。
又遣盗杀宰相武元衡
数出兵掠邻鄙。
诏削官爵。
吴元济诛。
承宗惧。
求入侍。
许自新
复官爵。
元和十五年死。
侍中
魏国宪穆公主
简介
魏国宪穆公主唐德宗李适次女。
母不详。
初封义阳公主贞元二年(786年)许嫁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王士平
贞元十一年(795年)十月,正式出嫁。
贞元十二年(796年)五月廿七王士平郭暧因在唐代宗忌辰宴饮,被贬官。
之后,义阳公主任性不法,夫妻反目,唐德宗大怒,将义阳公主关在宫中,王士平拘禁在私邸。
义阳公主崇仁坊,王士平昌化坊。
贞元年间义阳公主去世,追封魏国宪穆公主
王士平唐宪宗时,举报侄子王承宗暗杀宰相武元衡的阴谋有功(其实是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所为),拜左金吾卫大将军
李上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陇西人
李揆侄。
历官金部郎中
德宗贞元十七年,官左庶子,奉诏持节册赠成德节度使王武俊太师
宪宗元和元年,自司农卿出为陕虢观察使
官至秘书监
令狐通中唐 ? — 8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22 【介绍】: 京兆富平人
令狐彰子。
宪宗元和六年,授赞善大夫,出为宿州刺史
泗州刺史
九年,为寿州刺史
淮西吴元济叛,攻寿州弃走,贬昭州司户
抚州司马
十四年,征为右卫将军
十五年,出为淄州刺史
穆宗长庆初,入为左卫大将军,卒。
李文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德宗贞元中,为洺州,与守将元绪率兵奔田绪
宪宗元和中,为左金吾大将军
寿州刺史令狐通淮西兵战数败,诏文宣慰,即使代
数败淮西兵,克获甚众。
西平,加散骑常侍封晋昌郡王
杨茂卿中唐 ? — 8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 【介绍】: 河南人字士蕤
宪宗元和六年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成德兵变,茂卿被乱兵所杀。
工诗文,诗人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许,刘禹锡尤称赏其《过华山》诗。
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1 字士蕤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宪宗元和六年(811)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821)死于成德军兵变。
事迹散见《新唐书·李甘》、《杨少尹诗集》及《千唐志斋藏志》收《杨牢墓志》、《杨宇墓志》。
工诗文,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刘禹锡亦称其《过华山》诗为佳作。
有文集30卷,已佚。
云溪友议》卷中存其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主要活动
  • 811年,进士
王质中唐 769 — 8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9—837 【介绍】: 绛州龙门人字华卿
王通五世孙。
少负志操,思立名于世。
初专以讲学为事,躬耕养母,不求闻达。
宪宗元和中进士甲科
累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
清廉方雅,为政有声,深为李吉甫李德裕所器,事必咨决。
无疾暴卒,谥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9—836 字华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郡望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
始客寿春,聚徒讲学。
宪宗元和六年(811)进士第,历佐使府,累迁谏议大夫
文宗大和五年(831)出任虢州刺史七年召为给事中十二月权知河南尹
八年拜宣歙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十二月卒,谥定
生平见刘禹锡王公神道碑》,《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主要活动
  • 811年,进士,登进士甲科。
裴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闻喜人字君齐
裴倩子。
明经第。
累擢荆南节度使
刘辟叛,发精甲击溃之,加检校吏部尚书
宪宗元和三年,入为右仆射判度支
俄以相职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以财交权幸,任将相凡十余年,荒纵无法度。
卒年六十二。
有《寿阳唱咏集》。
夏侯端隋末唐初 ? — 6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 【介绍】: 寿州寿春人
大理司直
入唐,授秘书监
李密降,关东之地未有所属,固请往谕之,乃加大将军持节河南道招慰使
传檄郡县,东至于海,南至于淮,二十余州,并遣使送款。
会亳、汴降王世充,路途隔绝。
为所击,奔溃相失者大半,唯与三十余人东走。
世充遣使以高官厚礼召之,不屈,间道至宜阳,驰驿奉见。
高祖悯之,复以为秘书监
寻出为梓州刺史
后以病卒。
浑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皋兰州人
浑瑊第三子。
以父荫补诸卫参军
宪宗元和初,累擢丰州刺史
坐赃七百万,文宗以其系勋臣子,贬袁州司马
还为太子詹事
再迁殿中监
宰相言其尝治郡有绩,复拜寿州刺史
入为右金吾卫大将军,终诸卫大将军
李绅唐 772 — 8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46 【介绍】: 润州无锡人,原籍亳州谯县字公垂
李敬玄曾孙。
为人短小精悍,工诗,时号“短李”。
宪宗元和进士
穆宗时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
武宗时,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迁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出为淮南节度使
卒谥文肃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46 字公垂
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
排行二十时称李二十
又因其短小精悍,朋辈间昵称“短李”。
6岁丧父,母卢氏教以经义。
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第,释褐授国子助教,弃而南归,润州观察使李锜辟为从事
次年谋反,不从命,被囚,诛乃免。
校书郎右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职。
敬宗初立,因李逢吉构陷,贬端州司马
宝历初,因赦徙江州长史
文宗大和二年(828)滁州刺史四年寿州刺史
七年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同年擢浙东观察使
九年再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开成元年(836)河南尹,同年转宣武军节度使五年出镇淮南
武宗会昌二年(842)入朝,同平章事判度支,进尚书右仆射封赵郡公
四年再次节度淮南六年卒于任所,赠太尉谥文肃
卒后因吴湘案,诏削三官,子孙不得仕。
生平详见沈亚之李绅传》及新、旧《唐书》本传。
今人卞孝有《李绅年谱》。
善为歌诗,乡赋之年,其诗作已传诵人口。
曾撰有《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赞其“雅有所谓,不虚为文”,“病时”“尤急”。
元、白先后仿效,分别成《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与《新乐府》50首,促成中唐诗坛之新乐府运动,实为倡导者。
早年以诗文与元稹白居易相交善。
晚年因政见与李德裕相合,故共进退。
胡震亨评其诗云:“揽笔写兴,曲备一生穷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为怃然。
”(《唐音癸签》卷七)《古风二首》传诵至今,几家喻户晓。
有《追昔游》3卷、杂诗1卷传世。
今人王旋伯有李绅诗注》。
全唐诗》存诗4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断句6。
唐诗汇评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人,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
少时父仕江南,遂寓居无锡
幼孤,曾读书于慧山寺
元和元年(806)进士第
浙西节度使李锜掌书记
反,迫令草檄,不从,几遇害。
败,复佐浙西李元素幕。
入为校书郎,迁国子助教,又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崔从判官
元和末,自右拾遗翰林学士,家迁中书舍人
长庆二年,改御史中丞
四年,为李逢吉陷,自户部侍郎端州司马
宝历中,量移江州长史、寿二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大和七年,出为浙东观察使
开成中,历河南尹宣武军节度使
武宗即位,为淮南节度使
会昌中,拜相,复出缜淮南,卒。
工诗,早年多反映现实之作。
元和中所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白俱有继作,对新乐府创作有开启作用,已佚。
开成中,曾自编《追昔游诗》三卷,记其平生所游历,今存。
全唐诗》编诗四卷。
全唐诗补逸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
补诗一首。
字公垂
润州无锡人
元和初进士
穆宗朝拜户部侍郎
开成时为宣武节度使
武宗立
淮南
入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中书侍郎
右仆射门下侍郎
封赵国公
出为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卒。
太尉
谥文肃
作品评论
《新唐节•李绅传》
李绅字公垂……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
乐天诗云:“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刚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注云:……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
元微之《和乐天东南行》云:“李多嘲蝘蜓,窦数集蜘蛛。
”注云:李二十雅善歌诗,同多咏物之作。
开成间集其诗为《追昔游》,盖叹逝感时,发于凄恨而作也。
或长句、或五言、或杂言、或歌、或吟、或乐府齐梁,不一其辞,乃由牵思所属尔。
起梁汉,归谏垣,升翰苑,感恩遇,歌帝京风物;遭谗邪播越,历荆楚,涉湘沅,逾岭峤,抵荒陬,止高安;移九江泛五湖,过钟陵,溯荆江,守滁阳,转寿春;改宾客,留洛阳,历会稽,过梅里;遭谗者再为宾客分务,归东周;擢川守,镇人一梁。
词有所怀,兴生于怨。
故或隐或显,不常其言,冀知音于异时时已。
《汲古阁书跋<追昔游集>》
)与李文饶元微之齐名,人号“元和三俊”……忆游述怀,俯仰感慨,一洗唐人小赋柔摩风气云。
李公垂《追昔游诗》,大是宦梦难醒;然其揽笔写兴,曲备一生穷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为怃然。
《载酒园诗话又编》
短李以歌行自负,乐天亦称之。
又少以《悯农》诗见赏于吕温,今二绝盛传,吕之鉴赏真是不谬。
歌行遂不可复见,惟有《追昔游集》耳,颇有体格。
李德裕元稹号“三俊”。
白居易亦有“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句。
今观此集
《四库全书总目》
,音节晖缓,似不能与同时诸人角争强弱。
然舂容恬雅,无雕琢细碎之习,其格究在晚唐诸人刻划纤巧之上也。
五言其源出于谢惠连,惟炼蓄未深,时多泛滥;七言托体初唐,加以纵横,格律已疏,颇嫌墨障。
长歌则《苏台》一篇,短歌则《莺莺》一曲,容姿朗秀,顾盼生情。
里谣七字,古风五言,不减张、王,渊然足讽。
主要活动
  • 806年,进士,武翊黄榜进士第。
  • 807年-808年,江苏镇江,掌书记,入幕浙西,为李锜掌书记
  • 809年-812年,陕西西安,校书郎,是年在长安。释褐为校书郎
  • 813年-818年,陕西西安,国子助教,是年在长安。为国子助教
  • 819年,陕西汉中,节度判官,入山南西道节度使幕
  • 819年-820年,陕西西安,右拾遗,是年在长安。拜右拾遗
  • 820年-821年,陕西西安,右补阙,是年在长安。迁右补阙,赐绯
  • 821年,陕西西安,司勋员外郎、知制诰,是年在长安。改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 821年,陕西西安,司勋员外郎,知制诰,是年在长安。保荐蒋防为翰林学士
  • 822年,陕西西安,中书舍人,是年在长安。迁中书舍人,充翰林承旨学士,赐紫
  • 823年,陕西西安,御史中丞,是年在长安。受李逢吉排挤,改任御史中丞
  • 823年,陕西西安,户部侍郎,是年在长安。李逢吉出绅为江西观察使,未赴镇,改任户部侍郎
  • 824年-825年,陕西西安,司马,贬为端州司马
  • 825年-827年,江西九江,长史,量移江州长史
  • 828年-832年,安徽滁州,刺史,迁滁州刺史,从江州赴滁州途中有诗
  • 833年,安徽寿县,太子宾客,授太子宾客,分司东洛
  • 833年,河南洛阳,检校左散骑常侍兼越州刺史,充浙东观察使,移镇浙东
  • 833年-835年,河南洛阳,刺史,赴镇浙东,与白居易饯别
  • 835年-836年,浙江绍兴,太子宾客,除太子宾客分司东洛
  • 836年,河南洛阳,河南尹,除河南尹,有诗纪之
  • 836年,河南洛阳,检校礼(一作户)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颍观察使,授宣武军节度使
  • 836年-838年,河南开封,刺史、节度使,到汴州任,有诗纪之
  • 839年,河南开封,刺史、节度使、检校兵(一作吏)部尚书,在汴州任,加检校兵(一作吏)部尚书
  • 840年,江苏扬州,节度副使,移镇淮南,以淮南节度副使知节度使,管内营田观察处置使,代入相的李德裕
  • 841年,江苏扬州,节度使,在淮南任
  • 842年,陕西西安,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朝为相
  • 842年,陕西西安,权判度支,在宰相任,权判度支
  • 843年,陕西西安,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在宰相任,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 844年,江苏扬州,扬州大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事大使,知节度事,出镇淮南
  • 844年-846年,江苏扬州,节度使,在淮南任,诗人张祜、章孝标投谒
王廷凑中唐 ? — 8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名或作庭凑
唐时回鹘阿布思族人。
沉勇寡言,喜读兵书。
世为成德裨将
王承宗时为都知兵马使
穆宗长庆元年,杀节度使田弘正及其将吏家族,自称留后
朝廷讨之,不克,乃授其成德军节度使
屡抗命。
薛公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中宝鼎人
薛播子。
宪宗元和四年,为京兆府司录
累官度支郎中
十一年,坐与韦贯之朋党,贬房州刺史
穆宗长庆元年,除寿州刺史
李谅中唐 775 — 8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3 【介绍】: 苏州人,郡望陇西字复言
德宗贞元中进士
顺宗永贞中王叔文荐为度支盐铁巡官
宪宗元和二年,以交游猥杂,自左拾遗澄城,转彭城
仓部度支郎中
出为泗州刺史,未赴,改寿州
又历苏、汝二州刺史
文宗大和三年,自大理卿京兆尹
出为桂管观察使,迁岭南节度使
能诗,在苏州任与元稹白居易多有酬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5—833 字复言排行六,郡望陇西(今甘肃临洮),苏州(今属江苏)人。
德宗贞元年间进士第
二十一年(805)王叔文荐为度支盐铁巡官
宪宗元和二年(807),“以交游猥杂”,由左拾遗澄城县,转彭城县
仓部度支郎中及寿、苏、汝等州刺史
文宗大和三年(829)大理卿京兆尹
次年出为桂管观察使,转岭南节度使,卒。
生平事迹散见柳宗元《为王户部李谅表》、白居易李谅寿州刺史制》、《册府元龟》卷四八一等。
世传《续玄怪录》4卷,署为李复言撰,或说即李谅所著。
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各存其诗1首。
全唐诗补逸
李谅字复言长庆间苏州大和中移守桂州,终京兆尹
补诗一首。
主要活动
  • 德宗贞元中,进士
张镇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舒州同安人
高祖武德六年,为舒州总管
洪州总管张善安反,诏镇周讨击之。
寻又败辅公祏部将猷州
寿州都督
八年,复为舒州都督
亲戚有犯法,一无所纵,境内肃然。
韦审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杜陵人
宪宗元和中,官监察御史
屡迁左司员外郎金部左司曹郎中
穆宗长庆初段文昌出镇西川,加审规御史中丞,为节度副使
三年,为京兆少尹奉使南诏,册立其王丰祐。
后官寿州刺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