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赵宏伟元 1283 — 13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26 【介绍】: 甘陵人,徙颍川字子英
世祖时元帅宋都□略地临江,败宋军,署为吉州参佐官,迁太和县,俘宋文天祥部将罗开礼,杀叶良臣等。
成宗时,佥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
镇江旱,蠲民租九万余石。
大风海溢,、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
发廪以赈,全活者十馀万,迁江行台都事
出为浙东廉副使,延许谦为师,于是人知向学。
官终福建道肃政廉访使
卒谥贞献
彭南起元 1284 — 13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4—1335 【介绍】: 吉安路庐陵人号九万
年十二为道士,长游湖湘
有文名,尤工诗,甚受吴澄知遇。
张翥元 1287 — 13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68 【介绍】: 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
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
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
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
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
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
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
有《蜕庵》。
字仲举
晋宁人
少负才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意,其父以为忧。
一旦翻然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
」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
其父为安仁典史,遂受业于李存之门。
及调杭州,又学于仇山村远
由是以诗文知名,薄游扬州者久之,以隐逸荐。
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累迁太常博士国子祭酒集贤学士
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孛罗帖木儿拥兵入都,强草诏,不可。
孛罗诛,诏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翰林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
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
仲举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
初在扬州,众素闻其名,争延致之。
仲举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韩介玉以诗嘲之云:「垂柳阴阴翠拂檐,倚阑红袖玉纤纤。
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朱楼尽下帘。
」坐中皆失笑。
或曰:「仲举病鹤形也。
」时有相士在坐曰:「不然,此雨淋鹤耳,雨霁则冲霄矣!
」后入大都,致位通显。
晚年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一编,曰《忠义录》,识者韪之。
所著有《蜕庵》。
词学图录
张翥(1287-1368) 字仲举号蜕岩又号蜕庵
晋宁(今山西临汾)人。
元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
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国子祭酒
善谐谑。
历盛衰,多伤乱。
词婉丽风流,宗南宋,有姜夔吴文英之馀音。
论者以为有元一代词宗,至谓元词之不亡者,赖有仲举耳。
有《蜕庵》、《蜕庵词》。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
字仲举晋宁人
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
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
事迹具元史本传。
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
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
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诸句,称其浮艳。
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
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
诗法则受于仇远,得其音律之奥。
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高。
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
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元白张王之遗,亦非苟作。
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
其论当矣。
史称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
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
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
杼与为方外交,元末没无嗣,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录存之。
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
呜呼!
诗岂易言也哉!
大雅希声,宫徵相应,与三光五岳之气并行天地间。
一歌一咏,陶冶性灵,而感召休徵,其有关于治教,功亦大矣。
然自删后至于两汉,正音犹完。
建安以来,寖尚绮丽,而诗道微矣。
魏晋作者虽优,不能兼备诸体,其铿鍧轩昂,上追风雅,所谓集大成者,惟唐而后有之,降是无足采焉。
逮及于元。
静脩刘公复倡古作,一变浮靡之习,子昂赵公起而和之,格律高深,视唐无愧。
至若德机范公之清淳,仲弘杨公之雅赡,伯生虞公之雄逸,曼石揭公之森严,更唱迭和于延祐天历间,足以鼓舞学者,而风厉天下,其亦盛矣哉。
河东仲举张公,生于数君子之后,以诗自任五十馀年,造语命意,一字未尝苟作。
至正丙午春,其方外友庐陵北山禅师以公手藁选次而刋行之,来徵言为序。
余犹记公之曰:王者迹熄而诗亡,诗未尝亡也,而所以为诗者亡矣。
善赋之士,往往主乎性情,工巧非足尚。
盖性情所发,出于自然,不假雕绘。
观公之诗,知公之所蓄厚矣。
春空游云,舒歛无迹,此其冲淡也。
昆崙雪霁,河流沃天,此其浑涵也。
灏气横秋,华峰玉立,此其清峭也。
平沙广漠,万马骤驰,此其俊迈也。
风日和煦,百卉竞妍,此其流丽也。
写情赋景,兼得其妙,读之使人兴起,诚为一代诗豪矣。
顾余谫材,何足以铺张盛美,然托契于公非一日,而又重北山之高谊,不得辞,始僭叙之,以冠篇首云。
章沙门释蒲庵来复序。
字仲举晋宁人
翰林承旨
蜕庵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举晋宁人
以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宋辽金三史累擢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致仕有蜕庵
冯翼翁元 1292 — 13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54 【介绍】: 吉安路永新人字子羽一字敬修
与兄冯奖翁皆以文学名。
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汉阳县
仕至高州路同知
有《文章旨要》。
主要活动
  • 1324年,进士
王以道元 1290 — 13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0—1364 【介绍】: 吉安路太和人字则臣自号三槐隐士
不求仕进,喜游山水,尝至洞庭君山,遇异人授以《龙虎金碧丹经》。
吴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安路龙泉人字大成一字养浩
泰定帝泰定三年中乡试。
顺帝至元三年同知新淦州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大成一字养浩吉州龙泉人
泰定三年乡荐同知新淦州
契玉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昌人,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字世玉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国史院编修
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
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
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工诗。
有《世玉集》。
玉立,字世玉,其先本回纥人,即今伟兀。
伟兀称高昌,地则高昌,人则回鹘也。
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焉。
合剌普华至元间历官广东转运盐使,兼领诸蕃市舶,护饷遇剧贼欧钟等,战死,封高昌郡公谥忠悯,改葬溧阳
父文质,官正议大夫吉安路达鲁花赤
玉立以儒业起家,登延祐戊午进士第,授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
考求图志,搜访旧闻,聘寓公三山吴鉴成《清源续志》二十卷。
后迁湖广佥事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玉立兄弟五人,弟契直坚登泰定甲子第,契哲笃延祐乙卯第,契朝吾登至治辛酉第,契列篪至顺庚午第,俱以江西龙兴籍同登进士榜,时论荣之。
主要活动
  • 1318年,进士
赵然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路婺源人字勉耘号云阿
受学于方回吴澄
徽州路学录信州稼轩书院山长。
吉安路学教授建德县
顺帝元统初汉川尹。
松江府判官致仕。
王相元 1296 — 13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6—1361 【介绍】: 吉安路吉水人字吾素号玉宇
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桂阳平阳丞,转上犹尹,历泾县国子助教
翰林修撰国子博士
主要活动
  • 1321年,进士
周霆震元末明初 1292 — 13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79 【介绍】: 元明间安成人字亨远号石田子
刻意学问,多从宋诸遗老游。
元仁宗延祐中再试不利,遂杜门授经,专意古文。
亲历元代之亡,为诗歌多哀怨之音。
明洪武中卒,门人私谥清节先生
有《石初集》。
霆震字亨远吉州安成人
以先世居石门田西,故又号石田子
初云生于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辈遗老尚在,执经考业,遍于诸公之庐。
王梅边、彭鲁斋龙麟洲赵青山诸公皆器重之。
科举行,再试不利,乃杜门授经,专意古文辞,尤为申斋桂隐二刘所识赏。
晚遭至正之乱,东西奔走,作为诗歌,多哀怨之音。
明洪武十二年卒,时年八十有八矣,门人私谥曰清节先生
庐陵晏壁葺其遗稿曰《石初集》。
老友梅间张莹称其沈著痛快,慷慨抑扬,非勉强步骤者所能及。
近时诗文一变,蹈袭梁、隋,以夸淫靡丽为工,纤弱妍媚为巧,是皆先生之罪人。
石初之序梅间也,亦曰近时谈者,糠秕前闻,或冠以虞邵庵之序而名唐音,有所谓「始音」、「正始」、「遗响」者。
孟郊贾岛姚合李贺诸家,悉在所黜。
或托范德机之名选少陵,止取三百十一篇,以求合于夫子删诗之数。
承讹踵谬,转相迷惑而不自知。
盖石初天性介特,其持论之严,固非时好之所能易也。
契哲笃元 ? — 1358
哲笃,字世南,玉立弟。
延祐二年进士第,知高邮州
中顺大夫广东道肃政廉访司事,被劾,寓居溧阳
贸田宅,延师教子有法,为色目本族之首。
历官至工(一作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维基
契哲笃(?
—1358年),元朝大臣,畏兀儿人合剌普华的孙子,吉安路达鲁花赤契文质的儿子。
泰定元年(1321年)进士,担任广东廉访佥事
元顺帝至正年间,担任吏部尚书,建议改钞法,被丞相脱脱所采纳。
脱脱修史时,他作为辽史提调官之一。
后来出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
文学政事著称于当时,有诗附录在其兄长契玉立的诗集《世玉集》中。
主要活动
  • 1315年,进士,右榜,蒙古、色目人,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玉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安庐陵人字成工
顺帝至正元年贡进士,工诗。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成玉庐陵人
至正元年江西乡荐。
王充耘元末 1304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耕野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永新州事。
寻弃官养母,授徒著书。
晚年潜心钻研《尚书》。
有《读书管见》、《书义主意》、《书义矜式》等。
维基
王充耘(1304年12月4日—?
),字耕野江西吉水州人,元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榜眼王艮之祖。
曾祖王季模,父王孟韩,母曾氏。
元统元年(1333年)癸酉进士,授吉安路同知永新州事。
不久辞官回乡养母,以授徒著书为业。
晚年专研《尚书》,著有《书义矜式》,此书的内定奠定八股文的格式,当时称为八比法
另著《读书管见》二卷,已佚。
主要活动
  • 1333年,进士,左榜,漢人、南人,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罗蒙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新会人字希吕
博学强记。
弱冠从罗斗明学诗,有名于时。
檄为高州学正,后以荐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欲用为幕官,力辞不就。
有《希吕集》。
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
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
蒙正生有异质,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
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
寻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
至正丁亥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就,以诗答之云:「儒冠不是将军具,只作当年措大看。
」后遭乱,避地郡城,馆宪吏赵式家。
式荐于行省,授南恩州教授州判
吴元良阴谋割据,欲倚其筹画,用为幕官蒙正悟其意,力辞不就。
后因病以诗谢之云:「愿赐一廛閒养病,简编灯火伴青衿。
」未几卒,元良礼葬之。
希吕诗格调颇高,五言律句,音响尤工。
有集五卷。
全粤诗·卷五二
罗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
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
蒙正资质秀拔,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
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
寻承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
元惠宗至正七年(一三四七)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就,以诗答之云:「儒冠不是将军具,只作当年措大看。
」后遭乱,避地郡城,馆宪吏赵式家。
式荐于行省,授南恩州教授州判
吴元良阴谋割据,欲倚其筹画,用为幕官蒙正悟其意,力辞不就。
后因病以诗谢之云:「愿赐一廛闲养病,简编灯火伴青衿。
」未几卒,元良礼葬之。
希吕诗格调颇高,五言律句,音响尤工。
有集五卷。
黄佐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八、清贾雒英修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新会县志》卷一二有传。
罗蒙正诗,别集已佚。
今以清顾嗣立康熙五十九年刻本《元诗选》三集所录《希吕集》为底本,参校清温汝能纂辑嘉庆十八年刻本《粤东诗海》卷七(简称《诗海》)所录罗氏诗。
黄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龙兴路新建人,字孟翔
顺帝至正十二年庐陵郡安城掾,红巾军入城,使奉行文书,不从而死。
张宏范
淮阳》一卷;附录《诗馀》一卷。
·张宏范撰。
宏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
官至镇国上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
将兵入闽广,灭宋于厓山
师还而卒。
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
事迹具《元史》本传。
其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馀篇。
燕山王氏尝刻之敬义堂,故宋礼部侍郎庐陵邓光荐为之序。
光荐,即宏范南征时被获不屈,因命其子圭,事以为师者也。
后其曾孙监察御史旭重刋。
明正德中公安知县周钺又重刋之。
此本即从刻传录,盖犹旧帙。
宏范从事郝经,颇留心儒术。
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诵,如“中酒未醒过似病,搜诗不得胜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
亦无愧曹景宗之赋竞病矣。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
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
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
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
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
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
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
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丙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
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刻。
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
天分英特。
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
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
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
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
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
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
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
武烈公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
将传于后,属余序。
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
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能尽存之穹壤。
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效力,逼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
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
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
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此,是则为可取焉者也。
诗集首题【淮阳张献武王】,人盖侈其爵谥云尔
乃今僭易之曰《张淮阳诗集》。
若唐之韦苏州以诗鸣、宋之秦淮海以乐府鸣之类是已。
乐府仍附于其后。
顾旧本,触首随落,且传之者复甚钞。
于是拾遗补阙,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备元诗之一家。
张讳宏范字仲畴中州河内人,履历之详,具载《元史本传》云。
时正德辛未岁孟冬之吉公安县事宿人 周钺
王彧元 1312 — 13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2—1356 【介绍】: 吉安路庐陵人字与京
元末屡试不利。
顺帝至正十六年以乡兵攻天完红巾军,欲立功为官。
阵亡。
李士瞻元 1313 — 13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3—1367 【介绍】: 南阳新野人,徙汉阳字彦闻
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
中书右司掾历吏、户二部侍郎
累拜枢密副使
条上二十事,帝嘉纳,迁参知政事
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
有《经济文集》。
士瞻字彦闻,先世南阳人,后徙汉上。
至正初,以布衣游公卿间。
荐为知印,非其志也。
寻中大都路进士第,辟中书省掾
累迁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
参议中书省事,进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翰林学士承旨
封楚国公二十七年卒,年五十有五。
彦闻襟度弘远,立朝謇谔,有经济之才。
遗文五卷,曰《经济文集》。
子守成,后名延兴至正丁酉进士,官翰林检讨
明洪武间,尝典邑校。
有《一山文集》传于世,兹不复录也。
李彦闻进士起家,占籍东安
四子皆知名。
孙方曙,明行人司副
曾孙伸,国子监丞
侃,正统壬戌进士山西巡抚佥都御史
孙德容襄城训导
德宪,松江通判
德恢严州知府
德仁刑部员外郎乙未戊戌两科进士也。
《经济集》、《一山集》,皆曾孙伸所编次,侃及德恢德仁校定焉。
吉安知府张廷玺又尝合彦闻父子诗文为《济美集》云。
主要活动
  • 1351年,进士
康瑞
字瑞玉庐陵人
广东政府辟为掾属,官至富州判官
西湖竹枝集:尤工古乐府,邵庵虞公畏友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瑞玉一名耑字端玉龙泉人
初辟府掾至正中龙兴路富州判官
唐桂芳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
唐元子。
少从洪焱祖学。
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
以忧归。
朱元璋徽州,召出仕,辞不就。
寻摄紫阳书院山长。
卒年七十有三。
有《白云》等。
桂芳一名仲字仲实歙人
元至正中用荐授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
明初摄紫阳书院山长。
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
(《四库总目》:庐陵钟晦撰桂芳行状,称其文一以气为主。
今观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尝慕苏者泉闭户探赜,古今上下,融液胸臆。
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
辄谓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此苏老家传法也。
盖其平生宗旨如此,故所作容与逶迤,绝无聱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朱大同云:「唐仲实诗清新流丽,格律高古。
」 田按:仲实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今罕见传本。
《四库》著录《白云》七卷,盖自程克勤所编《唐氏三先生集》录出。
庐陵钟晦撰仲实行状称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
又谓太祖下歙,访问耆儒,佥院邓愈朱升唐仲实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
五伦书》又谓歙人姚琏唐仲实迎跸于街口。
《四库总目》录入明人集部,盖与录陶宗仪南村意也。
仲实文宗老苏,诗亦格律苍老,其《和吴生维新》诗云:「老来懒吐惊人语,水落寒天露沙渚。
蚤年枉费饾饤功,谩把红花娩青蕊。
」可以识其意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