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人物库 元朝
张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益都胶州人字士明
能诗文。
至正七年领乡荐,由泽州儒学正泰州幕职,弃之,养亲居扬州
十五年扬州乱,以身蔽母,中枪死。
潘原明元末明初 ? — 13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2 【介绍】: 元明间扬州府泰州人
初与张士诚俱为盐徒。
士诚浙江行省平章。
后降朱元璋,授行省平章
洪武三年,命食禄不署事,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南平,署云南布政使司事。
欧阳铭元末明初 ? — 13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1 【介绍】: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字日新
元末举人
明初以荐江都县招抚流民,使复业。
迁知临淄县,为政平恕
常遇春师过境,笞其不法卒,以此知名。
丘民元末明初
字克庄广陵人
家饶于财,一时同里诸彦多事徵逐,独从师友,以学问为事。
扬州被兵,携妻子奔浙西,侨居郡中,入庠序,训生徒自给。
至正壬寅,用流寓籍,以毛诗就试,与选,徐大章雪庐作序赋诗,送其会试。
明洪武初,为松江校官
殷孝奎有踏雪入汳城访丘克庄诗,顾谨中曰:余年十五游郡庠,当时为师者,全公希贤丘公克庄杨公孟载贝公廷琚鲁公道源、包公叔蕴,皆一时名士。
由是慕学之士无虑千数。
松江一时文风之盛,不下邹鲁。
后民官至礼部侍郎
杨基瓜洲逢丘克庄诗云:江水靓如空,江花冷未红。
怜予犹客里,羡汝已乡中。
白苧青衫雨,乌纱短帽风。
不须摇艇子,垂钓五湖东。
字克庄扬州人,徙居嘉兴
周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明人字致尧
尝为宣公书院山长。
善诗。
有《山长集》。
字致尧四明人
尝为宣公书院山长。
曹石仓周致尧诗入《明诗初集》,题曰《山长集》。
余初阅《至正庚辛唱和诗》,录周棐《龙渊景德禅院》一诗,不知其即为致尧也。
后考郡志,见高巽志士敏东塔分韵诗》序,内有「周棐致尧」云云,因合为一人,而集名则仍从石仓之旧。
致尧《送张志学》诗云:「珥笔每同花下散,玉珂时听月中还。
」《寄龙子高》诗云:「御水满沟看洗马,宫墙隔树听流莺。
」似乎官不止山长者,无可援据,姑阙疑以俟更考。
致尧字焕丈初名棐
先世来自四明,居崇德州石门镇
致尧生极颖异,读书一二过不遗,尝为宣公书院山长。
明洪武初,与荐辟,不就,归隐梨林
著有石门集。
淮海秦约序之,称其诗不事雕饰,特以雅致为佳云。
李唐宾元末明初
简介
李唐宾号玉壶道人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太祖洪武初前后(约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后)在世。
淮南省宣使
石光霁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扬州府泰州人字仲濂
元末从学于张以宁,专精授《春秋》之学。
洪武十年明经举,授国子学正
十七年升《春秋博士
张以宁死,访其遗文结集行世。
有《春秋钩玄》。
张宏范
淮阳》一卷;附录《诗馀》一卷。
·张宏范撰。
宏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
官至镇国上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
将兵入闽广,灭宋于厓山
师还而卒。
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
事迹具《元史》本传。
其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馀篇。
燕山王氏尝刻之敬义堂,故宋礼部侍郎庐陵邓光荐为之序。
光荐,即宏范南征时被获不屈,因命其子圭,事以为师者也。
后其曾孙监察御史旭重刋。
明正德中公安知县周钺又重刋之。
此本即从刻传录,盖犹旧帙。
宏范从事郝经,颇留心儒术。
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诵,如“中酒未醒过似病,搜诗不得胜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
亦无愧曹景宗之赋竞病矣。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
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
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
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
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
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
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
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丙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
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刻。
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
天分英特。
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
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
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
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
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
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
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
武烈公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
将传于后,属余序。
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
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能尽存之穹壤。
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效力,逼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
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
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
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此,是则为可取焉者也。
诗集首题【淮阳张献武王】,人盖侈其爵谥云尔
乃今僭易之曰《张淮阳诗集》。
若唐之韦苏州以诗鸣、宋之秦淮海以乐府鸣之类是已。
乐府仍附于其后。
顾旧本,触首随落,且传之者复甚钞。
于是拾遗补阙,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备元诗之一家。
张讳宏范字仲畴中州河内人,履历之详,具载《元史本传》云。
时正德辛未岁孟冬之吉公安县事宿人 周钺
邾经元末明初
经字仲谊维扬海陵(今泰州)人,元末进士
有《玩斋》。
经字仲谊
仁和人
元进士洪武初以事徙滇,有《玩斋稿》。
(《列朝诗集》:王原吉《谢邾仲义进士》诗云:「释褐王生友。
郎官辟屡辞。
」诗见《沧海遗珠》,其后曾入滇也。
田按:沐景颙仲谊等二十一人之诗为《沧海遗珠》。
譬诸谪仙夜郎之什,东坡儋耳之篇。
六诏迁客,琅琅振玉。
当时转徒西南一隅者。
人才如此。
可想见初词客之盛矣。)
缪大亨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凤阳定远人
初纠义兵助元攻兵溃后,受朱元璋招降。
从征屡有功,为同佥枢密院事总制扬州镇江
有治略,宽厚不扰,治军严肃,禁暴除残,民甚悦之。
成廷圭元 1289年9月10日 — 13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
好读书,工诗。
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
晚遭乱,避地吴中
卒年七十余。
有《居竹轩集》。
廷圭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芜城人
好读书,尤工于诗。
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绰有山林意趣,扁其燕息之所曰「居」。
河东张翥仲举忘年友,载酒过从,殆无虚日。
廷圭谓曰:吾仕宦无天分,田园无先业,学艺无他能,惟习气在篇什,朝哦夕讽,聊以自娱而已。
晚年遭乱,奔走艰险,年七十馀,殁于云间
故人京兆郜肃彦清中山刘钦叔让搜辑遗诗,汇而刻之。
吴中邹奕曰:原常能揣练六朝之情思,以入唐人之声律,变化寻常之言为警策之句。
刘钦亦曰:原常诗五言务自然,不事雕刿,七言律最为工,深合唐人之体,当仲举之以诗鸣于广陵也,原常追而和之,声名与之颉颃。
仲举尝题其集曰:余在广陵时,与原常唯诗是谈。
方其索句,虽与之论说应答,而中实注思揣练,有得则跃跃以喜,一字或声必帖乃已。
原常能深致其功,而音律体制,仍得之于仲举者为多也。
原常广陵人
贾蓬莱
蓬莱扬州江都人
初与上官粹议婚,后许字林氏子。
林死,归上官
至正间,随宦闽中,盗起,一门被戕,贾亦自刎死。
有絮雪稿。
贺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益都人
初为宿卫世祖至元六年,袭父贺进职为千户,守胶州
清河淮安泗州等地,有战功。
宋亡,领宝应军民事。
至元二十年,率部镇压建宁路黄华起事。
后卒于建康
释福海元 1242 — 1309年1月14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福海字普耀,自名所居曰“月庵”。
姓杨氏翼城人也。
诞生之夕,异光照室,爰在稚年,性好浮图。
里闰寺曰“香云”,每戏往则累日忘归,父兄知其志,乃舍入香云依讲主成公,时才五龄,诵读不再,略无遗忘。
岁戊午,年十六,始披剃受具戒,罄获成公平昔之业,有龙象称。
乃纳履而西,入安西达禅师处,穷究无懈。
久之,伯达讶其悟,以赵州柏树子检量,机锋劲捷,辞理明晰,遂承记莂。
且云:“他日祖道,必赖此子宏扬。
”常自度云:虽毗卢,宜宗普贤。
”闻宝应嵩岩与复庵唱道声高,器量沈雅,禅风大振,存诚敬谒,遂入嵩岩室。
参访之暇,思留翰墨,《重九》有句云:“赖有黄花封岩顶,又添红叶壮嵩阳
”嵩岩闻之曰:“维那异日当为嵩山法主
至元丙子,闻复庵万寿寺疏,遂北上入复庵室。
见其颍悟特达,即以衣颂付之,及复庵退居齐河,以书召之,俾应嵩山法王请,果符其兆。
至元庚辰春,倡演大法,使纲颓载振,纽绝复维,丛席规矩,井井有序,犹以台门殿堂,栋宇榱桷,宜壮瞻视。
乃凿西堂堧垣,后崖广基,以起海会,延十方云侣。
金碧灿烂,实嵩阳之胜迹也。
丙戌夏,龙门宝应汝阳香山,二疏交至,乃就香山钦纶命也,自指门登座。
至大德丁酉,凡十二腊,其创者四围石基、正门、丈室,水击来麰之具厥三所焉。
寺处山颠,唯雨水是赖,以己资,僦运给用,始终如一。
昕夕课程,传诵不怠,度苾刍千馀指。
大德戊戌,移席灵岩,至则曰:“危哉岩乎!
名非妄得。
”遽命匠师錾凿广平,隆殿堂于久替,新丈室于将败,檐牙栋桷,无不备焉。
大德壬寅,挂锡南阳丹霞山,古迹成烬,府北丛广袤三顷,寺产也,比丘众野处其中,倾囊鸠工作堑,深广成寻,以禦诸畜,举磬鱼灶釜于瓦砾之馀,手足胼胝,不辞劳苦,利遂充日用。
已而询泣请,返锡香山
未几,应召入都,主万寿禅寺
大德乙巳,敕赐元宝万五千缗,王公通施亦二万缗,以之济众,赢羡计焉。
至大己酉春正月戊戌,以疾示寂,茶毗,灵骨分瘗灵岩香山法王、丹霞,皆寿塔焉。
寿六十有八,僧腊五十一。
皇庆二年,孙荣嗣为之铭,桂庵觉达为之书丹并篆额。
梁栋宋末元初 1243 — 13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3—1305 【介绍】: 宋人,世居湘州,后徙镇江字隆吉
度宗咸淳四年进士
钱塘
有诗名,好吟咏。
宋亡,入茅山,依其弟柱,从老氏学。
有《梁隆吉诗抄》。
全宋诗
梁栋(一二四三~一三○五)(按:生于理宗淳祐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历已入新年),字隆吉,祖籍相州,侨居镇江(今属江苏)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调宝应簿。
八年,为仁和
宋亡,流徙武林建康山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以诗入建康狱,未几放还,遂定居建康,一时江东人士从学者甚众。
元成宗大德九年卒,年六十四。
遗著由金华胡乃裒集门人所记为《梁先生诗集》。
事见《宋遗民录》卷一二胡乃《梁先生诗集序》。
 梁栋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明程敏政《宋遗民录》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字隆吉,其先湘州人,后迁居镇江
咸淳四年进士,官钱塘仁和
宋亡,弟柱入茅山从老氏学,往依焉。
乙巳,无疾卒。
梁隆吉诗钞。
释觉达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觉达字彦通,桂庵其别号也,尉氏李氏子
幼颍悟,年十三礼龙门宝应嵩岩为师,披剃之后,登坛受具,施以钳锤,便有入路。
尝造燕京之万寿,复庵一见,待若故人,授以衣钵。
复参林泉,心清目冷,室奥门深,屏退红尘,消残白日,百煆千炼,刮垢磨光,林泉付以衣颂。
至元二十二年,出世谷山龙岩禅寺
人怀优足,物庆丰荣,四载而退,居燕山药师小刹,粥鱼有序,斋鼓依时,寒谷生,烬灰发焰。
及宝峰退院,灵岩虚席,遽疏礼请,辞让再三,殷勤六祀,百废具兴,渡河而南,至于法王,暂为小隐。
又为法侣延居香山普门,阐化无穷,浮生有数。
既能文,颇复擅书,所传塔碑多出手,笔力质劲,今有存者。
僧福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霍州人俗姓王
初住天庆,次宝应
终寿六十九。
石普元 ? — 13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4 【介绍】: 元徐州人字元周
顺帝至正五年进士
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
十二年,从脱脱镇压徐州芝麻李等。
枢密院都事,守淮安
旋自请率步兵高邮镇压张士诚
而用事者少予之兵,蒙古军又临阵畏怯,遂战死。
维基
石普(?
—1354年),字元周元朝徐州人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进士,授为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
至正十二年(1352年)石普被举荐,跟随丞相脱脱镇压徐州芝麻李等。
立功升为兵部主事枢密院都事
镇守淮安
张士诚占据高邮,他向丞相面陈围剿之策。
他自请率步兵高邮镇压张士诚
至正十四年(1354年),他在宝应县张士诚围攻,其他各路元军临阵畏怯,没有援救,他受伤落马,被敌军用枪刺死。
郑潜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
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
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
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
有《樗庵类稿》。
郝经元初 1223 — 12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75 【介绍】: 泽州陵川人字伯常
郝天挺孙。
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
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国安民之道数十事。
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
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
旋卒,谥文忠
为学务有用。
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字伯常,泽之陵川人
祖天挺,遗山元好问尝受学焉。
少遭兵乱,徙家顺天
贾元帅辅张蔡公柔,先后辟为子师
有书万卷,恣其搜览。
遗山尝谓之曰:「子状类乃祖,才气非常,勉之。
」遂与论作诗作文之法。
世祖以太弟开藩。
入见。
荆鄂用兵,上书言宋未可取,不如修德布泽,相时而动。
宪宗设江、淮、荆、湖南北等处宣抚司,命为副。
宪宗晏驾。
会宋贾似道请和,世祖自鄂州引兵还,即位
翰林侍读学士,佩金虎符,充国信使,赍书入宋通好。
似道方以鄂围之解为己功,恐经之至而泄其情也,拘之真州
至元十一年伯颜南伐,乃礼而归之。
燕京病卒,年五十三。
累赠昭文馆大学士司徒冀国公谥文忠
伯常之出使也,以为南北生灵,庶几有息肩之日。
既而被留于宋者十六年,鐍锢急迫,益肆力于文章。
著《春秋外传》、《易外传》、《太极演原》、《续后汉书》及《陵川文集》若干卷。
延祐五年,诏江西行省刊行。
史称其文丰蔚豪宕,诗多奇崛,今观其集信然。
真州诸作,尤极悽惋。
北还之岁,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系帛书云:「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孤臣有帛书。
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
」是时南北隔绝,不知中统之为至元也。
人高其节,以比苏子卿焉。
郝经(1223—1275) 宋末元初理学家、诗人。
字伯常
泽州陵川(今山西晋城)人。
金亡后,迁居河北
元世祖即位,以翰林侍讲学士使宋,被宋廷羁押,居十六年(1260—1275)后乃归。
卒谥文忠
著述颇丰,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数百卷。
宋末元初于武昌作五古诗《黄鹤楼》一首,在对黄鹤楼和周围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以及神话传说大篇描绘的同时,大发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