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元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源道,字仲渊,号冲斋,关中人。宦学三川,历四川行省员外郎。与弟叔行乐成都风土,卜居蚕茨,买田百馀亩,因所居植竹十万个,覆以白茅,颜曰「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后入为监察御史。延祐中,迁翰林直学士,出为云南肃政廉访使。累迁翰林侍读学士,出为云南行省参知政事。仲渊尝自录其五言诗,题曰《宗雅》,蜀郡虞集序之曰:五言之道,近世几绝,数十年来,人称涿郡卢公。故仲渊自序,亦属意卢公,然仲渊来朝廷为学士,而卢公去世已久,独吴兴赵公深知之,至以为上接苏州,信知言哉!临川吴澄序曰:仲渊心易直而气劲健,其为诗也肖其人,古体五言如生在魏、晋,略不涉齐、梁以下光景。七言杂言,翩翩乎钟山丞相,雪堂学士之间而无留难。约之而为近体也亦然。今古诗散亡,止录近体数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2—1284
【介绍】:
金元间蔚州飞狐人,徙中山安喜。幼不羁,习武事。元太祖十二年,木华黎署瑨为百户。从攻相州,流矢中鼻侧。镞出脑后,拔矢再战,破其城,以功授冀州行军都元帅。瑨让其兄圭,从之,改授军民总管。世祖至元中,累迁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致仕卒,谥襄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魏郡人,字好古。尝为艺文监照磨。善画墨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2—1339
【介绍】:
元中州人,字治安。善歌诗,通蒙古语文。自从事改湖广省宣使。累迁杭州仁和县尹卒。善画花竹禽鸟。
昔唐杜子美于开元大历间,以诗鸣其忠君爱国之心,一形于言,故后以诗史称焉。余识同里张君子渊于童丱中,知其明敏嗜学。蚤孤,事母以孝闻。后十年,余教授徵饶间,子渊亦漫游湖海,正诸有道,以扩其所蕴。故其诗章累帙。凡爱亲之诚,形之于言,当代清要,转闻于朝而旌其门。吁。子渊可谓共为子职者矣。然诗之为诗,岂徒然哉。自风雅颂而降,楚汉魏晋,沿于唐宋,体制不同,各言其志,莫不有揄扬风刺之道焉。今子渊之诗,拳拳不忘乎亲,志形于言,自有不能已者。子渊虽未能拾一第,承一命,以荣其亲,独能以诗彰其母之志节,亦荣矣。然诗之驯驳,固未暇论,其爱亲之诚,较子美忠君爱国之心,庸有二哉。观子渊之诗者,各能兴起其爱亲之心,则于名教信不为无补也。嗟夫,采诗观风,其职已废。他日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者,舍子渊其谁欤。会稽王君良与锓梓以广其传。余既服子渊之孝于亲,又嘉良与能乐道人之善,故书以弁其篇。
端至正丙申春三月庚寅,四明安晚后人郑奕夫景尹父序。
昔者楚王之弟鄂君,泛舟于新波之中,榜枻越人,拥棹而歌。朱文公以其自越而楚,不学而得其馀韵声诗。古今共贯,四海一家,有非人之所能为者。虽其义鄙亵,而君子取焉。他日,郭啰洛君易之至京师,常言张君子渊之贤,出其诗若干首。其古意三章,托兴深远,忠贞之心,盖莫可掩。有诸内,形于外,即是诗。可以窥子渊之存矣。子渊越人也。由其诗观之,越之为越,岂不异乎古昔哉。鄞故越地,至于近代,遂为文献之邦。宗公大儒,前后相望。子渊生于其乡。一扫其鄙亵之辞。所谓鲁无君子,斯焉取斯。宜乎易之称之不容口。使朱氏见之,又将何如其喜也。余往至鄞。子渊群从昆弟数相往来,知其嗜学之笃,张氏其兴乎。暇日读子渊之诗,辄叙而归之易之。
至正十二年八月丁夘,临川危素书于金台坊寓舍。
繇百数十载已前,北南并尚。眉山值建学大兴,诗人殆废。永嘉专意肃括,姚、贾几中兴,其失也萎。江西诸贤以直致为工,断续钩棘,自谓无首无尾,世复以率嗤之。暨车书混一,溯淮而上,号呼纵恣,啁唧之音,不革于南俗,文治益隆,天下学士大夫始识正路,然惟得其形似而已。至于超然茟墨之外,深契自得者,盖鲜矣。古今评诗,蔚有定论。近世未解考究,辄事援笔,以肆私见。譬之工人,规矩不熟于中,欲斤斧是驭,精巧是期,无是理也。盖诗之为诗,情兴景而已。二者之遇,不得不形于言,而非我之所能为者,此真诗也。苟或牵合补缀,可以无作,岂诗也哉。予近有得于此,而年益劭,志益落,殆不可对人语,而亦莫我信也。近获与张君子渊交,片言之间,辄悟此意。出示所作百馀篇,其意辄深远,与雕琢相谢绝。虽天禀所至,亦薰熟有素者。夫已有所得而不与知者共,非君子用心也。喜而为书于卷首。
至元己夘九月下浣小江艾逸单弘叙。
唐杜甫氏,为古今诗人之冠。宋黄太史庭坚谓学者宜读其诗,精其句法,每作必使有意为一篇之主,乃能成家。而或者云:宜宗商周而祖汉魏,晋宋而下,可无学也。噫!岂黄太史为不知此耶?商周之作,圣人删之为经,盖方圆之规矩也,奚容言哉?然曰必祖汉魏,则删后无诗,独汉魏何?夫世道升降,而文气从之,汉稍近古,六义未泯,逮邺下诸子,而流风存焉。六朝南北,非无人也,光岳分裂,偏驳萎薾,其可取者希矣。至唐而后,陈子昂首恢雅道,及杜甫出而集百氏之成,虽后有作者,蔑以尚兹。要之本人情,明物理,美刺哀乐,庶几三百篇之遗矣。非直以其辞而已,是可槩以晋宋而下为可废哉?盖商周之诗,至汉魏而靡,汉魏之诗,自杜甫而定。学者溯流而求之,舍是宜非所先也。国朝南北混一,宗工继作,以中和雅正之声,而革金宋之馀习,学者非杜诗不观也。然昧者剽剟近似,袭用一律,而不知根本。道艺其所以来,或者之议,岂为过哉?四明张君子渊,每与余论及,比而观之。今其友会稽王良与编集子渊之诗为若干卷,以刻诸梓。子渊盖知读杜诗而精其句法者也,成一家言,以见黄太史之语为不诬,兹余之所嘉已。故为书其所尝与论者而序之。
至正十六年龙集丙申夏五月辛夘,浙河杨彝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1
【介绍】:
元磁州滏阳人,字仲容。历任滏阳、成安、武清等县县尹,世祖至元十六年改清州同知。升西京判官,官至知宜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5
【介绍】:
金元间京兆临潼人,字昌国。读书通大义。初为金将小吏,后降蒙古木华黎。太宗时使宋,议如约而还。从诸王阔出经略河南,凡所历河北、陕西州郡四十余城,绘图以进,授宣差军储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元间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徙滦州,字庆仲。金宣宗贞祐三年,率平滦路军民降蒙古。成吉思汗命为滦州节度使。从取信安诸城,授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灭金后,官至永安军节度使,兼滦州管内观察使。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窝阔台 | 太宗 | 英文皇帝 | 1229年—1241年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6—1241
【介绍】:
即窝阔台。元太祖第三子。从父统一漠北,攻金,西征。太祖去世后二年,被推为大汗。窝阔台汗元年,用耶律楚材议,使河北民以户出赋调,西域人以丁出赋调。次年,从楚材议,定税制,设诸路征收课税使。三年,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定长吏、万户、课税所分掌民、军、钱谷之法。六年,联宋灭金。七年,命拔都进行第二次西征;同时,发动南攻南宋、东侵高丽之战争。在位十三年而卒。元朝建立后,追尊为太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元间辽阳人。窝阔台汗元年为元帅,统兵从拖雷攻金大名,劝勿屠城。四年,从破金军于三峰山,降宣者二千余户。遂立打捕鹰坊都总管府,以宣为都总管,令子孙世其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1
【介绍】:
元蒙古麦里吉台氏。事成吉思汗。命同饮班朱尼河之水,屡从攻战。窝阔台汗命领济南、大名、信安等处军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1—1259
【介绍】:
蒙元唐兀人,昔里氏。西夏沙州钤部(甘卜)。成吉思汗二十二年降蒙古。窝阔台汗时从拔都,至阿速灭怯思城,负固久不下,钤部率敢死士先登,遂拔之。授千户。定宗即位,进大名路达鲁花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1—1240
【介绍】:
元冠氏人,字受之。金末为本县令,降蒙古,隶严实帐下,从征上党,以功由冠氏令迁元帅左都监。破宋将彭义斌于真定,授左副元帅、同知大名路兵马都总管事。卒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2—1254
【介绍】:
金元间祁州蒲阴人,字元德。仕金为祁州刺史,率众降蒙古,隶张柔。从取河北、山东等地,迁左副元帅。柔将兵在外,辅常居守,累功,改行军千户、领顺天河南等路军民万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62
【介绍】:
元大名冠氏人,字彦诚。初归东平严实,为帅府都总领,保冠氏。金兵来攻,存率死士突出西门,击败之。窝阔台汗元年,从严实败金将武仙于彰德西。行冠氏主簿。后从破河南,攻淮、汉,升本县丞,移治楚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71
【介绍】:
金元间涿州范阳人,字汉臣。金末率千余人入燕、蓟间,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后率众就粮东平,受命屯宿州,又南屯寿州。旋任总管陕西东路兵马,仍治宿州。又就粮泗州。窝阔台汗十年,降蒙古。累官为大名路总管兼府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元间大名南乐人,字国宝。金末以乡兵降蒙古,署军前都弹压。宋将彭义斌入据大名时,珍弃家还军。授大名路治中。累官为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马都元帅。窝阔台汗时授总帅本路军马管民次官,移戍睢州,进本路征行万户。卒年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