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僧林南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吴人
大同中
潼州
居豆圌山神祠中。
山西北。
去城百四十里。
神尤灵异。
民所祭谒。
每禅默。
一日有巨蟒。
蟠屈绳床前。
举首俯仰。
如揖让状。
为受三归已。
即去。
自尔稍加构辟安帖。
卒无他。
蜀山多猿。
独此山之北。
涪水之阳。
素无有。
居之。
俄两猿不知何许来。
栖托久不去。
岁月淹迈。
孚乳既繁。
数盈百十。
出山。
则群送至龙门口。
又伫望其回。
物情之感慕如此。
未几宿留赤水
岩而旧居屋宇尽倾摧。
归因露坐丛薄中。
虎踞前。
若有所待。
为说法乃去。
竟卒于潼。
高延宗北齐 ? — 57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延宗 576年—576年
德昌 576年十二月—576年十二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7 【介绍】: 北齐宗室
高澄第五子。
封安德王
幼为高洋(文宣帝)所养。
定州刺史,骄纵不法。
孝昭帝武成帝皆使挞之,杀其昵近九人,自此深自改悔。
后主(高纬)武平七年平阳之役,力御周师有功,为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
后主奔邺,延宗晋阳即位,改元德昌
周军还攻晋阳即位二日即被擒。
旋为周武帝所杀。
全北齐文·卷二
延宗文襄第五子,天保六年封安德王,历定州刺史司徒太尉相国并州刺史,以隆化元年即位于晋阳改元德昌
为周所擒,明年与后主俱赐死。
释圆通北齐
释圆通
不知氏族。
少出家。
汎爱博以温敏见称。
邺都庄严寺
研讽涅槃。
文旨详覈。
高齐武平四年。
夏中讲下。
有一客僧。
形服疏素履操弘雅。
因疾乃投诸寺中。
僧侣以其所患缠附臭气熏勃。
皆恶之无敢停者。
观其量识宏远。
深异其度。
乃延之房中。
虽有秽污初无轻惮。
日积情款。
其意。
问何所学。
答曰。
涅槃以素业相沿。
宛然若旧。
乃以经中深要及先德积迷未曾解者。
并叙而谈之。
客僧亦同其所引更为章句判释冷然雅有其致。
欣于道合。
更倍由来。
经理汤药晓夕相守。
曾于夜中持春酒一盏云。
客人寄患服此为佳。
客遂嚬眉饮之。
一咽便止。
了病愈。
便辞去。
曰。
今授衣将逼。
官寺例得衣赐。
可待三五日间。
当赠一袭寒服。
客云。
藉乱不少。
何容更烦。
固留之。
作衣遗已。
临别执手诫曰。
修道不欺暗室。
法师前以酒见及。
恐伤来意。
非正理也。
从今已往此事宜断。
颇曾往鼓山石窟寺不。
小僧住下舍小寺。
正在石窟北五里。
当绕涧驿东。
有一小谷。
东即竹林寺
有缘之次念相访也。
敬谢前诫。
当必往展。
于是而别。
至明年夏初
以石窟山寺僧往者希。
遂减庄严。
定国兴圣总持等官寺。
百馀僧为一番。
时尔预居石窟。
意访竹林
乃大集客主。
问寺所在。
众皆大笑诫
勿传此妖言。
竹林竟无适莫。
乃流俗之恒传耳。
惟客僧见投。
非常款遇言及斯事。
计非虚指。
众亦异焉。
乃各赍香花与俱行。
至寺北五里小谷。
东出劣人径。
行可五里升于山阜。
见一老公。
手巾袜额布裈短褐。
执钁开荒二十馀亩。
遥见群僧放马而前曰。
何处道人不依径路。
僧云。
住在石窟。
欲向竹林
公大怒曰。
去年官寺放马啖我生苗。
我儿遮护被打几死。
今复将此面目来耶。
曳钁来逐。
群僧十馀望谷驰走。
独不逐
曰。
是尔干健不返。
放使入山喂虎。
即东出数里。
值一曲涧浅而森茂。
寻涧又东。
但闻南岭上有讽咏之声。
通问竹林所在。
应声答曰。
从何处来。
岂非圆通法师乎。
曰是矣。
遂披林踰险就
略叙离阔喜满言情。
曰下山小寺僧徒乌合。
心性动止多不称具瞻。
虽然已能降重。
终须到寺。
相进数里。
忽见双阙高门长廊复院。
修竹干云青松蔽日。
门外黑漆。
槽长百馀尺。
凡有十行。
皆铺首衔环。
金铜绮饰贮以豆。
旁有马迹而扫洒清净。
乃立门左告云。
须前咨大和上
须臾引入至讲堂西轩廊下。
和上坐高床。
侍列童吏五六十人。
和上年可九十许。
眉面峰秀状类梵僧。
凭案理文书旁有过事者。
礼谒却立。
和上命曰。
既住官寺。
厚供难舍。
何能自屈。
此寺诚无可观。
具述意故。
乃令安置。
巡房礼讯。
见两房僧各坐宝帐。
交络众饰映夺日光。
语引僧云。
彼是何人。
辄敢来入。
振手遣去。
僧有惭色。
顾谓曰。
情意不同令人阻望。
且就小僧住房可以消息。
乃将入室。
具叙昔缘。
并设中食。
食如邺中常味。
食后引观图像庄严园池台阁
周游历览不可得遍。
因自陈曰。
傥得厕迹风尘常供扫洒。
生愿毕矣。
僧曰。
相逢即以为意。
但须咨和上
未知果不。
夜与宿。
晓为咨白。
和上曰。
甚知来意。
不惜一房。
凡受官请为报不浅。
依如僧法
不得两处生名。
今且还去。
除官名讫来必相容。
勿以为恨。
即遣送出至马槽侧。
顾慕流泪。
自伤罪重不蒙留住。
执僧手别。
西行百步。
回望犹见门阙俨然。
步步返望更行数里许。
欻见峰㟧巉岩。
非复寺宇。
怅望寻路。
行达开荒之地。
了无踪绪。
但有榛木耳。
识者评云。
前者举钁驱僧。
假为神怪。
令通独进。
示现有缘耳。
言大和上者。
将不是宾头卢耶。
入大乘论。
尊者宾头卢罗睺罗等十六诸大声闻。
散在诸山渚中。
又于馀经亦说。
九十九亿大阿罗汉。
皆于佛前取筹住寿于世。
并在三方诸山海中。
守护正法。
石窟寺僧。
每闻异钟呗响洞发山林。
故知神宫仙寺不无其实。
余往相部寻鼓山焉。
在故邺之西北也。
望见横石状若鼓形。
俗谚云。
石鼓若鸣。
则方隅不静。
隋末屡闻其声。
四海沸腾。
斯固非妄。
左思魏都云。
神钲迢递于高峦。
灵响时警于四表是也。
自神武迁邺之后。
因山上下并建伽蓝。
或樵采陵夷工匠穷凿。
神人厌其諠扰。
捐舍者多。
故近代登临罕逢灵迹。
而传说竹林
往往殊异。
良由业有精浮。
故感见多矣。
近有从鼓山东面而上。
遥见山巅大道。
列树青松
寻路达宫。
绮华难纪。
珍木美女相次欢娱。
问其丈夫。
皆云适往少室逼暮当还。
更进数里。
并是竹林
寻径西行乃得其寺。
众僧见客。
欢遇承迎供给食饮指其归路。
乃从山西北下。
武安县不过十数里也。
武平齐。
例无别服。
东夏坊有给事郭弥者。
谢病归家养素闾巷。
洽闻内外慈济在怀。
先废老僧悉通收养。
宅居读诵。
忽闻有扣门者。
令婢看之。
见一沙门执锡擎钵。
云贫道住鼓山竹林寺
逼时乞食。
弥近门声接。
乃遥应曰。
众僧但言乞食。
何须诈圣。
身自往观四寻不见。
方知非常人也。
悔以轻肆其口故致圣者潜焉。
武德初年
介山抱腹岩有沙门慧休者。
高洁僧也。
独静修禅。
忽见神僧三人在佛堂侧。
怪之谓寻山僧也。
入房取坐具。
将往礼谒。
及后往诣。
神僧中小者抱函在前。
大者在后乘虚。
冉冉南趣高岭。
白云北迎𩃗蔼不见。
后经少时又见一僧东趣岩壁。
追作礼。
遂入石中。
此岩数有钟鸣。
依时而扣。
虽蒙声相不及言令。
斯亦感见参差不可一准。
大略为言。
岩穴灵异要惟虚静。
必事喧杂希闻奇相矣。
王慧龙北魏 ? — 4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0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
东晋尚书仆射王愉孙。
合家为刘裕所杀,慧龙为僧彬所匿,得免。
后奔后秦姚兴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后秦灭,归北魏,授洛城镇将。
北魏太武帝即位,以其南人,免官。
久之,授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
太武帝时,大破宋将王玄谟于滑台,授龙骧将军,任荥阳太守
在任十年,有善政。
后又败宋将到彦之檀道济
宋文帝惮之,行反间计,太武帝不信。
又遣人行刺,为慧龙所执,复释之。
官至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
自以遭难流离,常怀忧悴,尝作《祭伍子胥》文以寄意。
僧彻南朝宋 383 — 45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出王氏。
太原人
初客寄襄阳
年十六。
庐山远公
公异之。
问曰。
宁有出家志邪。
对曰。
尘离俗。
是其本心。
成就法器。
当烦匠者。
笑曰。
种性已能无畏。
它日其可量哉。
于是落发。
以精究经论。
文学有称于时。
尝至山南。
拊寒松而舒啸。
谷风至。
山鸟和鸣。
超然自得。
因而问
律禁丝管。
绝歌舞。
固也。
若乃一吟一啸。
可得为乎。
曰。
以散乱言之。
皆谓违法。
于是终身不妄谈笑。
使讲小品。
辨倾辈流。
难者不能折。
南游止江陵五层寺。
彭城王义康所敬。
元嘉二十九年没。
寿七十。
僧彻
姓王
太原晋阳人
少孤兄弟二人寓居襄阳
年十六入庐山远公
见而异之。
问曰。
宁有出家意耶。
对曰。
尘离俗固其本心。
绳墨镕钧更唯匠者。
曰。
君能入道当得无畏法门。
于是投簪委质从受业。
遍学众经尤精波若。
又以问道之暇亦厝怀篇牍。
至若一赋一咏辄落笔成章。
尝至山南攀而啸。
于是清风集众鸟和鸣。
超然有胜气。
退还咨
律制管弦戒绝歌舞。
一吟一啸可得为乎。
曰。
以散乱言之皆为违法。
由是乃止。
至年二十四令讲小品。
时辈未之许。
及登座词旨明析。
听者无以折其锋。
谓之曰。
向者勍敌并无遗力。
汝城隍严固攻者丧师。
反轸能尔。
良为未易。
由是门人推服焉。
亡后南游荆州江陵城内五层寺。
晚移琵琶寺
彭城王义康仪同萧思话等。
并从受戒法。
筵请设斋。
穷自下馔。
宋元嘉二十九年卒。
春秋七十。
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造坟圹。
荆州上明有释僧庄者。
亦善涅槃及数论。
宋孝武初被敕下都
称疾不赴。
王宝兴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
王慧龙子。
少孤。
娶卢遐女。
崔浩被诛,宝兴从母缘坐没官,宝兴尽卖货产,出塞赎之以归。
州辟从事别驾,举秀才,皆不就。
闭门不交人事。
袭爵长社侯、龙骧将军。
王超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和善王翔子。
奉朝请并州治中
性奢华,每食必穷水陆之味。
卒年三十四。
王翔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元凤王睿从子。
少充内侍
冯太后临朝,好细察,以恭谨慎密被知任。
洛阳后,兼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左丞
官至济州刺史
王夷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景预
王浚侄孙。
少有文才,工诗,知名于时,未官而卒。
王睿北魏 434 — 4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4—481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洛诚
王桥子。
少承父业,解天文卜筮。
文成帝兴安中,累迁太史
孝文帝承明元年冯太后临朝,因缘见幸,超迁给事中,内参机密,外豫政事。
太和二年孝文帝冯太后率百官与诸方客临兽圈,有猛兽逸,几至御坐,执戟御之,故亲任益重。
累官尚书令进爵中山王
卒谥宣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字洛诚太原晋阳人,居姑臧
兴安初,擢为太仆中散,迁太卜令,领太史
承明初文明太后临朝,超迁给事中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封太原公
太和中,迁尚书令进封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
卒赠卫大将军太宰并州谥曰宣王
王亮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平诚
王睿弟。
孝文帝承明初中散,告沙门法秀反,有功,迁冠军将军,赐爵永宁侯
后转陕州刺史,坐事免。
卒于家。
王袭北魏 ? — 5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居武威姑臧字元孙
王睿子。
父死,孝文帝代领都曹,为尚书令
后出为并州刺史
太和十七年孝文帝洛阳,路过其治,教民多为立铭于大路,虚相称美。
由是被责降官。
王桥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法生
解天文卜筮。
魏平凉州,入
家贫,以术自给。
官终侍御中散
献文帝天安初卒。
王广业北魏 ? — 5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
王遵业弟。
性沉雅,涉历书传。
太尉祭酒太中大夫
尔朱荣,被害。
王遵业北魏 ? — 5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
王琼子。
涉猎经史,位著作佐郎
预撰《起居注》,参定服章。
诣代京,采拾遗文,以补《起居注》所缺。
孝明帝时,为帝预讲《孝经》。
累官司徒左长史黄门郎、监典仪注,与袁翻王诵,并号“三哲”。
在位从容恬素。
尔朱荣遵业死于河阴之变。
有《三晋记》。
王静北魏 470 — 5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526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元安
王睿侄孙。
少有才干,袭父爵,除羽林监尚书郎
明法,迁廷尉评
出为岐州刺史
赵郡王元谧虐害,城民怨叛,使驿驰慰喻。
称旨,除赵郡太守,以母老固辞。
廷尉少卿
后以母忧去职。
孝明帝孝昌初诏兼廷尉卿,行定州事,固辞不起。
二年病卒。
王琼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世珍
王宝兴子。
孝文帝太和九年,为典寺令。
宣武帝正始中历官光州兖州刺史
去州归,以不肯阿附权臣刘腾,多年未迁官。
行为怪诞,每见道俗,乞丐无已。
孝明帝孝昌中,官至中书令
卒年七十四。
郭祚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季祐
少孤贫,涉猎经史,工尺牍文章。
孝文帝初,举秀才,拜中书博士
宣武帝时,累至吏部尚书,铨选多量才称职。
官至使持节征西将军雍州刺史,以忤领军于忠,被杀,年六十七。
全后魏文·卷三十七
字季佑太原晋阳人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
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兼给事黄门侍郎
寻正黄门,赐爵东光子,迁散骑常侍侍中,拜尚书,进爵为伯。
宣武即位,兼吏部尚书,除并州大中正
寻正吏部
出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
镇东将军青州刺史
入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
尚书右仆射,领太子少师,加散骑常侍
左仆射,出为征西将军雍州刺史
延昌四年八月,为于忠矫诏所杀。
正光中,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谥曰文贞
王椿北魏末 479 — 5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9—540 【介绍】: 北魏末太原晋阳人字元寿
王睿子。
少以父任,拜秘书中散
父忧去职。
宣武帝时太原太守
坐事免。
乃广为园宅,声妓自适。
有劝出仕,笑而不答。
孝明帝时复为太原太守
以参与立孝庄帝功封辽阳县
性严察,所在吏民畏之。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椿字元寿,睿子。
秘书中散羽林监谒者仆射
正始初,拜中散,出为太原太守,加镇远将军,坐事免。
正光中,徵将作大匠,固辞。
孝昌中,授右将军太原太守
孝庄即位,封辽阳县
进封真定县侯
华州刺史,转使持节散骑常侍殷州刺史
长广王晔建号,除都官尚书,固辞。
永熙中,行冀州事。
寻除车骑将军瀛州刺史
天平末,秩满还乡。
兴和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太尉冀州刺史谥曰文恭
郭景尚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思和
晓星历占候。
初为彭城王中军参军,累迁太尉从事中郎,善事权宠,世称郭尖
孝明帝时仕至中散大夫,转中书侍郎
未拜,卒,年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