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牌面
拼音pái miàn
- (1).古代官吏、使节的一种身分凭证,其状扁薄如牌。《元典章·礼部二·牌面》:“内外诸官员悬带前职牌面,及有金牌换授虎符,亦不曾将前职牌面回纳并罢职身,故官员牌面俱各未曾解纳,拟合追收。”《元史·兵志四》:“使臣无牌面文字,始给马之驛官及元差官,皆罪之。有文字牌面,而不给驛马者,亦论罪。”《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当时尽收拾损兵折将的官誥牌面,送回京师,缴纳还官。”
- (2). 太平天囯 对战士及城市中全劳动力的称呼。一般指年龄在十五、六岁至五、六十岁之间的男子。 清 谢介鹤 《金陵癸甲纪事略》:“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之‘牌面’,餘为‘牌尾’。”参见“ 牌尾 ”。
- (3).招牌,声望。 蒋和森 《风萧萧》三:“﹝ 胡荣 ﹞还领悟到一条为人处世的秘诀,这就是要往高处走,就得先有一块踏脚石,或是一座牌面大的靠山。”
國語辭典
牌面
拼音pái miàn
- 1.元代用来奖励的功牌。《元史。卷四十四。顺帝本纪七》:「甲午,以太不花为湖广行省左丞相,总兵招捕湖广、沔阳等处,湖广、荆襄诸军悉听节制,给还元追夺河南行省丞相宣命,仍给以功赏宣敕、金银牌面。」
- 2.元代朝廷发给出使大臣的證明文件。《元史。卷一○一。兵志四》:「使臣无牌面文字,始给马之驿官及元差官,皆罪之。有文字牌面,而不给驿马者,亦论罪。」
- 3.麻将、纸牌等牌具的正面。如:「牌面有五张同样花色连号的牌子,叫做『同花顺』。」
漢語大詞典
牌尾
拼音pái wěi
- (1). 太平天囯 对军中或城中老弱残疾者的称呼。一般指年龄不足十五、六岁或超过五、六十岁的男子。 清 知非子 《金陵杂记》:“各馆牌尾,年老逾六十者,并孩童十六岁以内者。” 清 谢介鹤 《金陵癸甲纪事略》:“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之‘牌面’,餘为‘牌尾’。”
- (2).见“ 牌尾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