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日蚀 (日蝕) 拼音rì shí
  • 日食。史记·天官书论:“盖略以 春秋 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蚀三十六。”宋书·礼志一:“合朔之时,或有日掩月,或有月掩日。月掩日,则蔽障日体,使光景有亏,故谓之日蚀。”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僕射 苏威 有镜殊精好,曾日蚀既,镜亦昏黑无所见。”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九日》:“五时日蚀,蚀自第一象限起,最后才如新月。”参见“ 日食 ”。
國語辭典 日蚀 拼音rì shí
  • 参见「日食」条。
漢語大詞典 日食 拼音rì shí
  • (1).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被月球挡住,不能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现象叫日食。太阳全部被月球挡住时叫日全食,部分被挡住时叫日偏食,中央部分被挡住时叫日环食。日食都发生在农历初一。左传·昭公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晋侯 问於 士文伯 曰:‘谁将当日食?’”史记·秦本纪:“三十四年,日食。 厉共公 卒,子 躁公 立。”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六月壬子,日食於朔。”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月食:“日食,月揜日也。月食,地揜月也。”
  • (2).每天的饮食。亦泛指日常生活。 宋 欧阳修 《送唐生》诗:“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我在家里,日逐有几个活钱,我去之后,你日食从何而来?”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又过了半年,日食艰难,把大房子卖了,搬在一所小房子住。”芗剧《三家福》第二场:“日食难度,因此要跳潭自尽。”
國語辭典 日食 拼音rì shí
  • 1.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观察到太阳盘面被月球遮蔽的现象。也作「日蚀」。
  • 2.每日的饮食。引申为生活。《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又过半年,日食艰难,把大房子卖了,搬在一所小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