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建德 拼音jiàn dé
  • (1).谓建立德行或功业。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当是时, 翦 为宿将, 始皇 师之,然不能辅 秦 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汉 班固 《两都赋》序:“道有夷隆,学有麤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
  • (2).指建立的功业。《史记·平準书》:“朕闻 五帝 之教不相復而治, 禹 汤 之法不同道而王,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天子建德,重规叠矩。”
  • (3).谓立有德者为诸侯。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杜预 注:“立有德以为诸侯。”
  • (4).刚健之德。建,通“ 健 ”。老子:“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清 俞樾 诸子平议·老子“建德若偷”:“建,当读为健。释名·释言语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是建、健音同而义亦得通。健德若偷,言刚健之德,反若偷惰也,正与上句‘广德若不足’一律。”
  • (5).见“ 建德国 ”。
國語辭典 建德 拼音jiàn dé
  • 1.建立德行或功业。《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传。太史公曰》:「当是时,剪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文选。班固。两都赋序》:「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
  • 2.确立的德行。《老子》第四一章:「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 3.北周武帝的年号(西元572~577)。
漢語大詞典 建德国 (建德國) 拼音jiàn dé guó
  • 亦称“ 建德 ”。 庄子中虚构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庄子·山木:“ 南越 有邑焉,名为 建德之国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宋 苏轼 《和陶诗·和〈读山海经〉》之一:“ 建德 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清 黄景仁 《杂咏》诗:“浮海去 南越 ,望古 建德国 。” 康有为 《〈礼运注〉叙》:“ 庄子 建德之国 , 列子 甔甗之山 ,凡至人之所思,固不可测矣,而况 孔子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