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国学
(國學)
拼音guó xué
- (1).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吉州 庄寿年 ,号 斸松 。 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参见“ 国子监 ”。
- (2).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参见“ 国故 ”。
國語辭典
国学
拼音guó xué
- 1.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如:「一般中文系所说的国学,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
- 2.国家为全国设立的学校。《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
漢語大詞典
国子监
(國子監)
拼音guó zǐ jiàn
-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隋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称国子监。 晋 称国子学, 北齐 称国子寺。 清 末改革学制,自 光绪 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参见“ 国学 ”、“ 太学 ”、“ 国子学 ”。
國語辭典
国子监
拼音guó zǐ jiàn
-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漢語大詞典
国故
(國故)
拼音guó gù
國語辭典
国故
拼音guó gù
- 1.国家所遭受的变故。《礼记。文王世子》:「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 2.本国固有的文化与学术。如:「整理国故」、「他一心想保存国故,振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