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赤符 拼音chì fú
  • (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
  •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漢語大詞典 赤伏符 拼音chì fú fú
  • 新莽 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 刘秀 上应天命,当继 汉 统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先在 长安 时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 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羣臣因復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 周 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羣望。’” 元 郭钰 《早春试笔》诗:“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 清 赵翼 《秦望山》诗:“赤伏符终归 汉 主,白驹场枉闢 周 京。”
國語辭典 赤伏符 拼音chì fú fú
  • 一种谶文。汉时刘秀曾得赤伏符,占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以为得天命,于是藉此起事,推翻新莽,恢复汉朝。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后泛称帝王取得天下的符命。元。郭钰 早春试笔诗:「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