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诸侯 (諸侯) 拼音zhū hóu
  • (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轩辕 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诸侯:“帝王世纪曰: 女媧 未有诸侯,有 共工氏 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 炎帝 世,乃有诸侯, 风沙氏 叛, 炎帝 修德, 风沙 之民自攻其君,则建侯分土自 炎帝 始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 周 初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 武王 、 周公 、 成王 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其中, 武王 的兄弟十五人(一说十六人),同姓四十人。”
  • (2).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 ,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南史·循吏传序:“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 五代 诸侯跋扈,枉法杀人,主家得自杀其奴僕。” 清 吴伟业 《儒将》诗:“ 河 朔功名指顾收,身兼使相领诸侯。”
  • (3).星名。史记·天官书:“门内六星,诸侯。” 张守节 正义:“内五诸侯五星,列在帝庭……又云诸侯五星在东井北河,主刺举,戒不虞。又曰理阴阳,察得失。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此五者,为天子定疑议也。”
國語辭典 诸侯 拼音zhū hóu
  • 封建时代列国的国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至汤王时,为诸侯与葛为邻,葛君不道,苦虐其民,汤王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