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超拔
拼音chāo bá
- (1).拔擢;越级提升。 汉 王充 《论衡·偶会》:“圣主龙兴於仓卒,良辅超拔於际会。”《晋书·慕容盛载记》:“ 盛 引见百僚于东堂,考详器艺,超拔者十有二人。”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恐其立异勋,歘然自超拔。” 郭沫若 《豕蹄·司马迁发愤》:“割了睾丸的 司马迁 却特别被皇帝看中了,便被超拔了起来,拜为‘中书令’。”
- (2).出色;超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洣水》:“盖胜赏神乡,秀情超拔矣。”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欲求倜儻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或至於无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著有《颠草》四卷,超拔可诵。” 郭沫若 《雄鸡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画的气韵生动,意想超拔,真足令人深深感动。”
- (3).道教语。谓得道成仙,上升天界。 前蜀 杜光庭 《众修三元醮词》:“未穷超拔之源,徒慕清虚之旨。”参见“ 超升 ”。
- (4).佛教语。谓得到超度,脱离苦难。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我 杨玉环 生遭惨毒,死抱沉冤,或者能悔前愆,得有超拔之日,也未可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我辈冷水浸骨,超拔无日。君倘再履人世,祈捞残骨葬一义冢,则惠及泉下者多矣。” 胡适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丢开了那自称的个人灵魂的超拔,尽量用人的新想象力和新智力去推行那充分社会化了的新宗教与新道德,努力谋人类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 (5).比喻得到解救或赦免。《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小人是个良民,从来与这班人不曾识面,何尝与他同盗?其实是霹空陷害,望爷爷超拔!”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狱囚囚官》:“其犯重辟者,亦当设法超拔。”
國語辭典
超拔
拼音chāo bá
- 1.出众,高出一切。汉。王充《论衡。偶会》:「圣主龙兴于仓卒,良辅超拔于际会。」
- 2.救度、超度。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出:「或者能悔前愆,得有超拔之日,也未可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
漢語大詞典
超升
(超陞)
拼音chāo shēng
- (1).越级提升。 宋 苏轼 《赐安焘辞免恩命不允诏》:“懃劳靡懈,望实愈隆。虽云超陞,不改畴昔。”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无廉耻而善于钻营者竟得保举超陞。”
- (2).解脱;得到搭救。《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这事千万别説我説的。 环妹妹 是超陞了的人,不怕他,俺还得在火坑里过活两年呢。”
- 亦作“ 超昇 ”。
- (1).越级提升。《后汉书·韦彪传》:“尚书之选,岂可不重?而閒者多从郎官超升此位。” 唐 柳宗元 《为南承嗣乞两河效用状》:“爰自繦緥,超昇品秩。”《旧唐书·赵憬传》:“课绩高者,不次超升。”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 杨藎诚 扩充陆军,士卒多超升偏裨。”
- (2).道教语。谓得道成仙,上升天界。 北魏 高允 《王子乔》诗:“ 王少卿 , 王少卿 ,超升飞龙翔天庭。”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北都泉曲,常为銓赦之期;南极文昌,每洽超昇之泽。”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道家以超昇不死为贵。”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尚应謫堕尘世,续未了之缘,受生来之报,俟惩艾修省,方许超昇。”
- (3).佛教语。谓人死后经佛法超度,灵魂可往生极乐世界。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开甘露门,入甘露城,幽魂尽获超昇。”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角妓坐化》:“超昇已出 平康巷 ,解脱还登般若船。”《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然后禁錮之於阿皮地狱,永永埋头,不使再有超升之日。”
- (4).谓从困境中解脱。 许杰 《赌徒吉顺》上:“他老婆在每况愈下,困苦艰难的家境中,虽然要挣扎着给人家服役,以自养活与支持家务,却为定期的每隔一年的生畜儿女所困厄而不得超升。”
國語辭典
超升
拼音chāo shēng
- 1.越等升级。《旧唐书。卷一三八。赵憬传》:「课绩高者,不次超升。」《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既做了奴才,那却说不得干些伺候主人家的勾当,永远知识不得开,要想超升,从那里超升得起?」
- 2.死者灵魂上升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