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隐恶 (隱惡) 拼音yǐn è
  • (1).隐瞒恶事。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故民不得有遗善,亦不得有隐恶。” 宋 秦观 《韩愈论》:“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録,此叙事之文,如 司马迁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盖取出夫实録,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参见“ 隐恶扬善 ”。
  •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张锄柄 ﹞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惟 丘生 者,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 彭 常鄙之。”
漢語大詞典 隐恶扬善 (隱惡揚善) 拼音yǐn è yáng shàn
  • 隐瞒人的过恶,宣扬人的好处。礼记·中庸:“ 舜 好问而好察邇言,隐恶而扬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你若三朝便回,隐恶扬善,也不见得事败。”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但我对于有关面子的人物,仍然都不用真姓名,将罗马字来替代,既非欧化,也不是‘隐恶扬善’,只不过‘远害全身’。”
國語辭典 隐恶扬善 拼音yǐn è yáng shàn
  • 语本《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隐藏他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善行。《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也作「掩恶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