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216
怪罪
9
分类
8
词典
分类
见罪
谴讶
责怪
莫怪
招尤
过谪
责罪
没有不是
漢語大詞典
见罪 (見罪)
拼音
jiàn zuì
被责怪;怪罪。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
:“吾既不啟据,又不为选职,所可相关,止是得中候相闻,为呈啟而已。以此见罪,一何寃滥。” 明
凌濛初
《虬髯翁》
第二折:“早知列位到来,则合远接,接待不周,勿令见罪。”
《
明史·许宁传
》
:“迤北 开元王 把哈孛罗 屡欲降,内惧朝廷见罪,外畏 阿罗出 讐之,徬徨不决。”
國語辭典
见罪
拼音
jiàn zuì
1.得罪别人。如:「他为人鲁莽,所以常见罪别人。」
2.被人责怪。如:「见罪于父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发书取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