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三家 拼音sān jiā
  • (1).极言人户之少。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宋 陆游 《野意》诗:“隄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 (2).指 春秋 鲁 大夫 孟孙氏 、 叔孙氏 、 季孙氏 。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 朱熹 集注:“三家, 鲁 大夫 孟孙 、 叔孙 、 季孙 之家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天欲 鲁 以 孔子 代三家。”
  • (3).指 春秋 晋 之三卿 韩 、 赵 、 魏 。鹖冠子·武灵王:“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 韩 用此而东分。”史记·天官书:“三家分 晋 ,并为战国。”
  • (4).指 汉 代传的 齐 、 鲁 、 韩 三派。汉书·艺文志:“ 汉 兴, 鲁 申公 为训詁,而 齐 辕固 、 燕 韩生 皆为之传……三家皆列於学官。”
  • (5).指 汉 代传尚书的 欧阳 、 大夏侯 、 小夏侯 三派。后汉书·刘陶传:“ 陶 明尚书春秋,为之训詁,推三家尚书。” 李贤 注:“三家谓 夏侯建 、 夏侯胜 、 欧阳和伯 也。”
  • (6).指解说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三派。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绪言:“於春秋,则採三家之精华,斥 安国 之迂谬。”
  •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晋书·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 (8).指三皇。后汉书·马融传:“軼越三家,驰骋五帝。” 李贤 注:“三家,三皇也。”
  • (9).指 夏 、 商 、 周 。 汉 王充 论衡·正说:“案, 夏 、 殷 、 周 三家,相损益之制,较著不同。”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参见“ 三代 ”。
國語辭典 三家 拼音sān jiā
  • 1.春秋时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公族。《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三国魏。何晏。集解:「三家谓仲孙、叔孙、季孙。」参见「三桓」条。
  • 2.春秋末年,分晋的韩、赵、魏三卿。《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
  • 3.三皇。《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骋五帝。」参见「三皇」条。
  • 4.夏、商、周三代。汉。王充《论衡。正说》:「案礼,夏、殷、周三家相损益之制,较著不同。」
  • 5.《经书》的三家。如《书经》有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礼经》有大戴、小戴、庆氏三家;《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 6.三户人家。宋。陆游 野意诗:「堤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漢語大詞典 三代 拼音sān dài
  • (1).指 夏 、 商 、 周 。论语·卫灵公:“斯民也, 三代 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邢昺 疏:“ 三代 , 夏 、 殷 、 周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斯文之兴,盛於 三代 。 夏 商 二箴,餘句颇存。” 唐 韩愈 《丰陵行》:“臣闻神道尚清浄, 三代 旧制存诸书。”
  • (2).泛指三个朝代。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餘载,竟瓜剖而豆分。”此指 汉 、 魏 、 晋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唐 则诗人济济,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此指 汉 、 唐 、 宋 。
  • (3).指自祖至孙。汉书·李广传赞:“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 广 至 陵 ,遂亡其宗,哀哉!” 唐 卢纶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诗:“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
  • (4).指曾祖、祖父、父。宋史·选举志一:“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録。”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吊灯的晃眼的光亮照着墙壁上翠蓝的花纸……照着‘三代宗亲’的紫檀神龛。”
國語辭典 三代 拼音sān dài
  • 1.夏、商、周三朝。《礼记。表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明。陈继儒《李公子传》:「已命更席,则陶觞瓦鼎,无非三代物,最近者亦秦汉铜器。」也称为「三后」。
  • 2.称祖至孙三辈。如:「三代同堂」。唐。王维〈李陵咏〉:「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也称为「三辈子」。
  • 3.曾祖、祖父、父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