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工艺部十一·藏钩〉~3479~
辛氏《三秦记》:「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有国色,先帝宠之。世人藏钩,法此也。」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工艺部十一·藏钩〉~3479~2~
晋·周处《风土记》曰:「腊日饮祭之后,嫂妪儿童为藏彄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即使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一彄藏在数十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五筹为一赌。」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7~
岁前,又为藏彄之戏,始于钩弋夫人。按《汉武故事》云:「上巡狩河间,见青光自地属天,望气者云:『下有贵子,上求之。』见一女子在空室中,姿色殊绝,两手皆拳,数百人擘之莫舒。上自披即舒,号拳夫人,善素女术,大有宠,即钩弋夫人也。」辛氏《三秦记》曰:「汉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有国色,世人藏钩起于此。」周处《风土纪》曰:「进清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钩,俗呼为行彄。盖妇人所作金环,以錔指而缠者,腊日祭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得一筹者为胜,其负者起拜谢胜者。」周处、成公绥并作彄字,《艺经》、庾阐则作钩字,其事同也。俗云:此戏令人生离,有禁忌之家,则废而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