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三颠倒 (三顛倒)
  • 【佛学大辞典】
  • (名数)(参见:颠倒)
  • 【佛学大辞典】
  • (名数)一,想倒,于六尘之境而思想非理者。二,见颠倒,于事理之法,而邪计度推求者,即邪见也。三,心颠倒,于妄心邪识了事物者,是诸颠倒之根本也。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己离三种颠倒,所谓想倒见倒心倒。」宗镜录四十二曰:「心如停贼主人,见是贼身,想如贼脚,根尘是贼媒,内外搆速劫尽家宝。」
  • 【佛学常见辞汇】
  • 一、想颠倒,即思想上的颠倒错误,即妄想;二、见颠倒,见解上的颠倒错误,即邪见;三、心颠倒,由妄心邪识一切事物,是诸颠倒的根本。
  • 【三藏法数】
  • (出宗镜录)
    〔一、心颠倒〕,心即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谓心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净之心,种种分别,起诸颠倒,是名心颠倒。(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见颠倒〕,谓眼是诸见之本,由不了外尘之境皆悉虚幻,是以妄生执取,起诸颠倒,是名见颠倒。
    〔三、想颠倒〕,谓想取六尘之想也。由不了六尘过患,伤失善根,以妄生缘想,起诸颠倒,是名想颠倒。(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