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事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词汇
571216
法事
40
佛典
5
词典
佛典
分类
对语
五法事理唯识
五会法事赞
中阴法事
法事
法事赞
五法事理唯识 (五法事理唯識)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盡為唯識也。其所以然者,以心為識之自相故也。乃至無為為識之實性故也。(參見:五法)
漢語大詞典
五法
拼音
wǔ fǎ
(1).谓规、矩、绳、权、衡。
《礼记·深衣》
:“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 孙希旦 集解:“谓规、矩、绳、权、衡也。”
(2).谓仁、义、礼、智、信。
《
大戴礼记·盛德
》
:“天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故亦惟其所引而之。” 卢辩 注:“五法,谓仁义礼智信。”
(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
入楞伽经
》
卷七:“何等五法?一者名,二者相,三者分别,四者正智,五者真如……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