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七种忏悔心 (七種懺悔心)
  • 【佛學大辭典】
  • (名數)欲為懺悔時,當起之七種心也:一、生大慚愧心。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我猶輪轉生死,無有出期,以此為慚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業,常與罪相應,以此因緣,命終之後,應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三、厭離心。我等於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之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為眾苦所集,一切皆不淨,以此為厭離也。四、發菩提心。欲得如來之身者,當發菩堤心,救度眾生,身命財無所吝惜也。五、冤親平等心。於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無彼我之相,平等救度,以此心為懺也。六、念報佛恩心。如來往昔在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如此恩德,實難酬報,須於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入於正覺,以此為念也。七、觀罪性空。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可知罪之性,非內外,非中間,本來為空,故罪亦無有,以此為觀也。
  • 【佛學常見辭匯】
  • 人們在作懺悔時所應具有的七種心情,即大慚愧心、恐怖心、厭離心、發菩提心、冤親平等心、念佛報恩心、觀罪性空。
  • 【三藏法數】
  • (出慈悲水懺)
    懺,梵語具云懺摩,華言悔過。華梵兼舉,故云懺悔。懺名修來,悔名改往。若欲懺悔者,先當起七種心也。
    〔一、生大慚愧心〕,慚即慚天,愧即愧人。謂自惟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而我等輪轉生死,未有出期,此實可慚可愧,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二、恐怖心〕,謂我等既是凡夫,身口意業常與罪相應,以是因緣,命終之後,應墮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苦。如此實為可驚、可恐、可怖、可懼,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三、厭離心〕,謂我等當觀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是不淨,甚可厭離。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四、發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謂欲得如來身者,當發菩提心,救度眾生,於身命財,無所吝惜,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五、冤親平等心〕,謂於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心。無彼我相,平等救度,當以此心,普為懺悔也。
    〔六、念報佛恩心〕,謂如來往昔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捨頭目髓腦等,如此恩德,實難酬報。我等報如來恩者,須於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同入正覺。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七、觀罪性空心〕,謂我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當知罪性不在內外,不在中間,本來是空,罪亦何有。若能運此心觀,即是真懺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