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一宿觉 (一宿覺)
  • 【佛學大辭典】
  • (術語)稱永嘉玄覺禪師也。傳燈錄曰:「永嘉禪師詣曹溪,語契六祖。六祖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之一宿覺。」
  • 【俗語佛源】
  • 《二程全書》卷十八中有一段問答。問:「釋氏有一宿覺,言下覺之說,如何?」答:「古人云: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讀十年書!」這是理學家借用禪宗公案,謂迅速領悟。「一宿覺」出于《壇經·機緣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觀法門的玄覺禪師,誦《維摩詰經》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師印可。玄覺機鋒迭出,頗受慧能贊許。玄覺欲告辭,慧能更進一步,以雙關語問道:「返太速乎?」玄覺答道:「本自非動,豈有速耶!」謂就實相而言,事物原無動靜去來。(可參閱晉·僧肇《物不遷論》及《壇經》一段)于是,兩位高僧口吐蓮花,又展開了一番精彩的問答。當玄覺說出「分別亦非意」時,慧能嘆道:「善哉!」留玄覺住了一宿。這段故事,在叢林中流傳,被稱為「一宿覺」,成為禪宗「頓悟」的著名公案。 (李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