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不逊
(不遜)
拼音bù xùn
- (1).不顺。《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孔 传:“逊,顺也。”《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暮年已来,怠于政教,谗邪结党,水火成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受佞之主矣。”
- (2).傲慢无礼。《荀子·臣道》:“ 孔子 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唐 韩愈 《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视从史,益骄不逊,伪疾经年,轝归东都。”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九:“﹝ 林畏生 ﹞当了 蜀 军总司令,他自以为过去在新军中的地位比 夏 ( 夏之时 )要高,因此,对 夏 常出不逊之言,态度非常傲慢。”
- (3).谦词。犹言不自量。《汉书·司马迁传》:“僕窃不逊,近自託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后汉书·郅恽传》:“ 惲 窃不逊,敢希 伊尹 之踪,应天人之变,明府儻不疑逆,俾成天德。”
國語辭典
不逊
拼音bù xùn
- 1.不柔顺。《书经。舜典》:「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 2.不谦恭、不恭敬。《荀子。子道》:「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前部先锋庞德,军前抬一木榇,口出不逊之言,誓欲与将军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