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三不退
  • 【佛學大辭典】
  • (名數)(參見:不退)
  • 【佛學大辭典】
  • (名數)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也。此三不退配於菩薩之行位,依諸宗而異。據法相大乘,則依萬劫修因,入十住之位,雖識觀成就,無復退墮惡業流轉生死之位,謂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識觀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謂之行不退。八地已去,得無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謂之念不退(西方要決之十住毘婆沙論)。又天台一家,自別教之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此間斷見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也。自第八住至十迴向之終為行不退,此間破塵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也。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斷無明之惑,而不失中道之正念也。如配之於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已上為念不退。觀經妙宗鈔下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
  • 【佛學常見辭匯】
  •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
  • 【三藏法數】
  • (出觀經妙宗鈔)
    〔一、位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住位中斷見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斷思惑,則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二、行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斷塵沙之惑,則永不退失菩薩之行,故名行不退。(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
    〔三、念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地已去,破無明惑,則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
漢語大詞典 不退 拼音bù tuì
  • 不了;不完。儒林外史第二回:“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閒?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
國語辭典 不退 拼音bù tuì
  • 1.不离开、不撤退。《三国演义》第一○回:「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
  • 2.不完、不了。《儒林外史》第二回:「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閒?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
  • 3.不退休。如:「他的年纪这么大了还不退,难怪年轻人上不去!」
  • 4.不消退。如:「高烧老是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