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郧阳府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卷目录

 郧阳府部汇考一
  郧阳府建置沿革考
  郧阳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郧阳府星野考
  郧阳府山川考〈水利附〉
  郧阳府城池考
  郧阳府关梁考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卷

郧阳府部汇考一

郧阳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本府
《禹贡》:郧属梁州之域。春秋以前为麇,为庸,为商。其在春秋文公十有一年,为周顷王三年,楚伐麇至于锡穴。又楚子败麇师于防渚。十有六年,为周顷王八年,楚使庐戢黎侵庸,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此麇、庸、锡防入楚之初也。上津固商地,在春秋属晋。是为晋阴,战国属秦。而上庸等郡,方朝楚暮秦。盖以郧寔险固,为四国所必争之地。秦并六国,爰有内史汉中、南阳等郡之目而锡则隶南阳。商隶内史上庸、隶汉中、郧地亦綦离析矣。汉终文景,靡有变更。至武帝建元之际,改庸曰梁,改梁曰益。内置司隶校尉,外置十三州刺史部,房、锡长利,属汉中郡而隶益州。部商属弘农郡而隶司隶部,新莽篡汉改上庸等郡为庸部,东汉以长利,并锡馀因之西。汉无所改置。建安十五年,以房陵、上庸西城各自为郡。魏文帝因孟达来降,又合房陵、上庸西城为新城,明帝分新城之。上庸、武灵、巫县为上庸郡,锡为锡郡。景帝初,省锡郡,以锡县属魏兴郡。晋析锡为长利属魏兴,以房陵属新城,以庸为上庸,以商属上洛。宋齐仍置新城、上庸郡。梁改置岐州治房陵。魏置光迁国,以上洛为洛州,析商置上津县。后周废光迁国为迁州,改洛州为商州。隋更长利为郧乡,迁州为房陵郡,领光迁永清、上庸、竹山。炀帝复商州为上洛郡,领上津。唐以郧乡属均州,旁有丰利县,以竹山置房州,领竹山、永清、上庸,改上洛郡为商州,领上津,而并隶山南东道。宋并丰利入郧乡,为武当,废永清、上庸,升房州为保康,军节度亦隶京西南路,领房陵、竹山。建炎二年,置金房开达四州,安抚使以房改隶利州,路上津。故商州邑隶陕西永兴军路。绍兴间,金人求商州,乃割其半与之,而上津乃存复,省入均州。元更武当军为郧县属均州,废保康军为房州,仍领房陵、竹山而俱隶襄阳。至正二年,废房陵,省入州。明洪武间,仍名房州以竹山并入,后降州为县,复置竹山、上津、与郧并隶襄阳,而郧又属均州,隶湖广下荆南道。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公因房县去襄旷远,流贼作梗,奏以郧县建郧阳府,割竹山、尹店社置竹溪,割郧之武阳、上津置郧西,凡领县六,隶湖广下荆南道。随建行都司卫所以保障之,又设都察院。弘治十一年,又割房之修文、宜阳二乡建保康县,共领县七。至皇清顺治十六年,裁上津并入郧西,领县六。
郧县
郧古麇国也。为禹贡、梁州之域,春秋为锡穴,属楚。战国属韩。秦属南阳郡。汉为锡、长利二县属汉中。武帝置十二州刺史部,改梁曰益,此为益州部。东汉以长利并锡,仍属汉中郡。建安十三年,属新城郡。魏明帝改锡为郡。至景初,又改锡郡以锡,属魏兴郡。晋又改锡为长利,属魏兴郡。隋为郧乡,属淅阳郡。唐属均州,隶山南东道县,旁有丰利县。宋并入郧乡为武当军节度,属京西南路。元仍为郧县属均州,隶襄阳。明因之。成化十二年,流贼作梗,都御史原杰奏立郧阳府改属焉。皇清因之,编户十九里。
房县
房介麇庸间,亦梁州域。春秋战国为房渚。秦为房陵。汉因之,属益州部。魏属新城郡。宋齐因之。梁改岐州。魏置光迁国,后废国置迁州。随改房陵。唐为房州。宋置保康军,以房陵隶利州。元废保康军为房州。明初仍名房州。八年,降为县属襄阳。成化十二年,立郧阳府改属焉。皇清因之,编户十五里。
竹山县
古庸子国,亦梁州域。春秋战国属楚。秦为上庸。汉因之,属益州。建安末,改为新城,复分新城之上庸、武灵、巫县为上庸郡。晋宋齐因之。隋为竹
山。唐初置房州于竹山,后移房陵,领竹山、上庸。宋升房州为保康军,以上庸并入竹山。元废保康军为房州,领竹山,隶襄阳。明初并房州,后复置竹山县。成化十二年,奏设郧阳府,因属焉。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竹溪县
即古庸国,亦梁州域。明成化十二年,流寇作梗,都御史原公因割竹山之尹店社设县,属郧阳府,隶湖广布政司下荆南道。皇清因之,编户九里。
保康县
古梁州域,春秋房子国地。战国楚地。秦属汉中郡。汉房陵郡地。东汉上庸郡地。三国新城郡地。晋房陵地。南北朝南齐新城、上庸二郡。西魏为光迁国。后周为迁州。隋房陵地。唐房陵郡地。五代房陵。宋熙宁中,为保康军属京西南路。元房州地,属襄阳路。明本房县地,成化十二年,割房县之修文、宜阳二乡,置保康县,属郧阳府。皇清因之,编户五里。
郧西县
古麇国地,春秋晋麇二国地。战国秦地。秦汉商县。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郧乡、上津地。唐上津地。五代仍旧。宋均州地。元商州地郧县。明本郧、上津县地。成化十二年,割郧之武阳、上津之津阳置郧,西属郧阳。皇清因之,编户十七里。顺治十六年,并上津入郧西。

郧阳府疆域考

     府县《志》合载郧阳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河南,邓州、淅川县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陕西,平利县界五百六十里。
南至均州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陕西商州界二百八十里。
自郡东南至省会,水路一千八百一十里,陆路一千二百里。
自郡东北至
京师,水路七千三百七十里,陆路三千一百里。
郧县
东至均州界六十里。
西至郧西界七十里。
南至房县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陕西商州界一百二十里。
广一百八十里,袤二百八十里。
房县
在府南距府治三百一十里。
东至保康县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竹山县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兴山县界四百五十里。
北至均州界三百八十里。
广三百三十里,袤八百三十里。
竹山县
在府西南,距府治三百六十里。
东至房县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竹溪县界九十里。
南至房县界六十里。
北至郧县界一百五十里。
广一百四十里,袤一百六十里。
竹溪县
在府西南,距府治五百九十里,
东至竹山县界六十里。
西至陕西平利县界五十里。
南至四川大宁县界三百里。
北至竹山县界四十五里。
广一百二十里,袤四十五里。
保康县
在府南,距府治六百里。
东至谷城县界五十里。
西至兴山县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南漳县界九十里。
北至房县界一百里。
广二百三十里,袤一百九十里。
郧西县
在府西,距府治一百四十里。
东至郧县界六十里。
西至陕西白河县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郧县界五十里。
北至陕西山阳县界一百二十里。
广一百八十里,袤一百七十里。
形胜附本府〈郧县附郭〉
郧郡名山大谷,初属弃壤民多逋聚,因设郡县。假重镇以棨戟镇焉。西控秦蜀,东捍唐邓,南制荆襄,北连商洛郡。邑雄峙其中,犬牙相维,舟车萃止。昔人所称四塞,奥区三边重镇。
房县
房居万山中,南连川陜,北抵郧汉,东连襄邓,西接金商,纵横千里,山林巩固。
竹山县
九里冈起伏于后鸡公山,耸峙于前,左有霍峰森列,右有筑山叠嶂,且上庸孔阳诸水合为一河,东接均、房,西距岷汉,北通汉水,南抵荆衡,有方城天险之固。
右有黄茅之险,东据方城之固,筑口控巴蜀之东,藩中峰扼兴元之。南服而上庸孔阳,诸水直与汉江相流通,周洄潆绕,如龙蛇蜿蜒而不即去。古所谓襟山带河,金城千里者也。
竹溪县
北枕五峰,南带竹溪,诰轴横于东,画屏列于西而九里诸山,皆蜿蜒迤𨓦。自县前起伏至东畔而止,关隘险固,足控秦蜀之域。
《原杰记》川原夐远,关防襟带,信可美也。
保康县
东枕蛇峪,南带峡沙,西控笔架,北接乌哑,屹然严险之域。
郧西县
《旧郡志》:四顾冈阜,低昂起伏,踊跃旋向,有天造地成之美。中多膏田沃壤,而陂堰水利又足以资灌溉耕耘,既裕伏腊有馀,壮哉。此一邑也。僻居山间,地逼金商,溪流湍,崖路陡峻,诚西北之遐,陬郧襄之极边也。
《上津旧志》前式观军,后倚天桥,左据凤冈,右带夹河。
吴誉闻郧志略:东带郧乡,西连商洛,白河扼其南,山阳附其背,溪流湍悍,鸟道陡回固,郧襄之上游也。
《旧县志》东连均阳,西枕金洵,南阻汉水,北抵商洛。山川环绕,冈阜重叠,一望平旷,二水交流,有天作之美,实秦楚之交界,郧襄之藩屏也。

郧阳府星野考

        《府志》府总
按麇商皆古梁州域。于天文寔、参之宿,分在秦楚之交。《旧志》谓:麇属韩角亢氐,按角亢氐,兖州分野而非韩。庸属秦东井舆鬼。按庸昔属汉中。汉中古梁州域,而非秦。或曰商属晋觜参。按商昔属内史而非晋,且觜参亦梁之分也。至《一统志》:为荆、豫、雍三州之域,翼轸分野。不知地之沿革。虽殊而星分不移,大约以参为近。

郧阳府山川考

     府县《志》合载本府〈郧县附郭〉
沧浪山 在府治有横山似舟,按《一统志》:中生仓鬲产古松三株,下有圣水寺。
赤壁山 在郡东南一里,按《一统志》:又名红岩,龙滚滩侧势高峻,色纯赤,日光霞彩,朝夕掩映,为一郡胜概。
天马山 隔江二里。
风火山 在郡东北六十五里。
龙门山 去郡九十里,按《一统志》:在城南七十里,有二崖对峙,如门水从中出。
黎子山 去郡七十里,按《一统志》:去城东一百里,昔人曾置关于此,因呼为黎子关。
锡义山 距县西一百八十里,按《一统志》:一名天心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相传列仙所居,山高谷深,生薇蘅草,有风不偃,无风自摇。
古塞山 距郡东南八十里,按《一统志》:战国时楚城,此以避秦,今名大寒山。
宝盖山 距郡西南二里。按《一统志》:又名西山。上有石虾蟆,仓卒视之,与真无异,山北有崖。旁视之一穴甚明,号星牖。
斧山 距郡东北二十里。
雷峰山 距郡东北六十里,巡检司署在其下。石鸡山 距郡东北七十三里。
羊尾山 距郡西一百五十里。
鸦鹘山 距郡西北二里。
白龙山 去郡西二百二十里。
三台山 去郡西北八十里。
狼子山 在城临汉水,其旁凿石作六字,皆方一尺,可识者元田中丘四字,下有狼子冢,为水所坏,成小洲。
尖岩 去郡南一百四十里,峭壁千丈。
阿姑岩 去郡北二里,今名观音堂。
摘星坡 去郡北二十五里。
仙女洞 在府境。
武阳洞 去郡西五十里,按《一统志》:悬崖深邃,窦窍莫测,祷雨多应。
梭罗洞 去郡西南四十里,水可溉田百亩。汉江 由嶓冢绕城流去。
龙门河 源出龙门,山入汉江。
神定河 去郡东南二十里,按《一统志》:源出竹山县,流入汉江。
赵河 去郡北五十里,流至盛水堰。
远河 去郡东五十里。
堵河 去郡西三十里。
将军河 去郡南二百五十里,按《一统志》:与红石河合流入汉。
沄洲 去郡东南五里。
龙滚滩 去郡东二里,按《一统志》:相传有龙下滚,其声汹涌。
马喊泉 去郡东北一百四十里,相传光武屯兵绝水,马喊于地,掘之得泉。
惠泽灵泉 在府境内。
胡公井 在府治大丰坊,前知府胡伦凿。吕字井 在府治前街,知县戴琰凿。
灵源井 在府治明伦堂东,教授林典凿。通益井 在府治东城,角指挥蔡洪凿。
惠民井 在郡西城。
穆公井 总兵穆生辉凿。
方井 在东关。
十井 在南城外。
房县
牛心山 去县东二里。
青峰山 去县东八十里。
见日山 去县东一百里。
十盘山 去县东一百四十五里。
房山 去县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九室山 去县西四十里,按《一统志》:相传五代时,陈抟修炼之处。
望夫山 去县南二百里。
南山 即凤凰山南三里,按《一统志》:宋陈与义避兵,奔此山。
石门山 去县南七里,按《一统志》:宋陈与义诗:石门泄风无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定山 去县南七里,按《一统志》:宋吴会漫录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园三十六所。
阜山 去县南一百五十里,按《一统志》《左传·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于阜,即此地。
南荒山 去县南一十五里。
景山 去县南二百里,按《一统志》:一名雁山,又
名马塞山。《山海经》云:荆山之首曰景山。
杨子山 去县北一百里。
马嘶山 去县北一百二十里,最高险马陟其巅则悲嘶。
黄竹山 去县北一百里,产竹多黄色。
倒驴山 去县东二百九十里,上有果老倒驴迹存。
明月山 在县四十里,下有志公修行处,夜望光明如月。
建鼓山 去县东南二百里,按《一统志》《袁崧记》云:登勾将山见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国志》:建鼓与马騣山,相接冬夏积雪。
香耳山 去县东北一百里。
鸡鸣山 去县北一百里。
志公岩 去县西四十里,僧志:公结庵处。湖溪岩 去县西北十五里。
瑶峰岭 去县东北二百五十里。
沮水 去县南五里,按《一统志》:源出景山东,流入汉江。《左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粉水 去县东北五十里,萧何夫人渍粉处。浸水 源出王家山,可染青碧色。
八渡河 在县源出滴水岩,流入汉江,侧有八河渡。
马栏河 去县东三十里。
南视河 去县西一里。
北河 去县北一里。
小汤池 去县东十里。
大汤池 去县东十五里,按《一统志》:四时常温,澄澈愈痼疾疮癣。
汤泉 在县东,宋洪迈《夷坚志》:泉中有朱砂。八角琉璃井 在县西南,以石投之,铿然有声。
竹山县
方城山 去县东四十里,山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馀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楚使卢戢黎侵庸地,方城即此。
矾石山 去县北十里,旧云:山有矾石,其白如雪。
龙祗山 去县南二里,按《一统志》旧传: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上升。
鸡公山 去县南三里。
霍山 去县东三里。
马鞍山 去县西五里。
鳌山 去县西十里。
黄茅关山 去县西十五里。
十转山 去县西二十五里。
观山 去县西三十里。
燕子山 去县西三十五里。
庸城山 去县西五里,按《一统志》:庸人昔居于此山,上置鼓,故又名悬鼓山,与横鞍山相连。筑山 在县西五里,筑水所出,按《一统志》:汉昭烈屯兵筑口,即此水。
宝峰山 去县西七十里。
女娲山 去县西九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下有女娲庙。
白马山 去县西一百里,按《一统志》:曹操叹金城千里,即此。
圣母山 去县西一百三十里,世传有圣母仙过此,见恶蛇,举而掷之,迄今周围四十里无蛇。仓乐山 去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昔有邑人徐元周积粟于此救饥乡人,德之。
中山 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
香炉山 去县东南五十里。
上庸山 去县西南四十里,上庸水源出此。横鞍山 去县西五里。
团山  火燎山  停舟山  沧浪山韭菜岩 在县东北二百里。
鱼蛇岩 在县西北一百八十里。
架鹰岩
九里冈 在县北七里,按《一统志》:高耸起伏,拱揖迤𨓦,县治之来脉也。金竹洞 去县西一里。
学堂洞  黑龙洞
堵水 在县南一里,源出陕西平利县界,下流过县东入汉江。
筑水 去县西五里,源出筑山。
鳌水 在县西十里,按《一统志》:又名龟水,其水多蛇龟。邑人云:莫饮鳌谷水,水中有龟蛇。上庸水 在县西四十里,按《一统志》:源出上庸山南,流入孔阳,中有潭。相传投石潭中,即雷雨作。
孔阳水 去县西九十里,源出檀溪岭水,宜洗
物除垢,磨刀剑亦甚利,后周以此水名县。北星河 去县北三里,发源陕之白河县界,合水坪、崀峪、观音沟诸水,北来入庸水,东注。两河口 去县西南四十里,官渡、柿河二水,至此相合,故名。
秦口 去县东六十里。
莲花池 有二:一在上庸水西涯,一在霍山顶东涯。
一碗井 去县西二十里。
千尺井 按《一统志》:殷隐客家,浚井千尺无水,浚者不觉。至一国题云:梯仙国初,得道者送此修行,及还家已三世矣。后浚者,莫知所之。
县前井  所前井
竹溪县
诰轴山 在县东隅,脉从南至东横拥水口。上庸山 北十里,雄峻为一方镇,古以上庸置邑。
独松山 去县北四十里,旧建有古刹。
大峪山 去县南十五里。
红岩山 去县南十五里。
鼓圆山 去县南六十里,两山相对,南为南鼓圆,北为北鼓圆。
红土山 去县南一百二十里。
算盘山 去县南一百五十里。
白杨山 去县南一百五十里。
张家山 去县南一百八十里。
五峰山 去县南十五里,冈峦叠翠,上拔出五峰如立。
白岩山 去县东三十里,岩起立,色白,有洞宾剑迹。
偏头山 去县西南二十里。
覆船山 去县西百步,上有元和观。
青华山 去县北七十里。
香山 去县西四十里。
马鹿山 去县东六十里,其山产马鹿。
左旗山 去县西三十里。
蓝旗山 距县西北六十里。
峒崎山 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上有寨,与画屏山相连。
望葫芦山 在县西北五里,与五峰山相连。连钱山 距县西北六十里。
鸡笼山 距县西北五十里。
骑牛山 距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终南山 距县南三百里,中有子房城。
画屏峰 距县西五里,其绝岩峻岭,争为献秀,西望如插霄汉。
五星峰 在县治前,按《一统志》:叠连五峰,若相顾意。时称五星,聚奎邑中,文人多视苍郁为联壁之兆,实为本邑主山,其峰峦叠嶂可仰。白云岩 距县五十里,在五峰山之东。
盐井岩 距县南一百里。
罗圈岩 去县西七里。
车停冈 距县南十里。
焦岭冈 距县南四十五里。
九里冈 距县北七里,山势平坦,苦无秀峰,术者谓宜建塔。
椒林冈 距县北四十里。
峒溪洞 距县西南三十里。
风洞 距县东三十里,白岩山之西,洞口阔二丈,其中深广不可测。
北鼓圆洞 在鼓圆山之南,深二丈,阔一丈。岁旱于此祈雨取水。
南鼓圆洞 在鼓圆山之北。
隐真洞 即覆船山中。
仙人洞 去县南六十里。
母猪峡 去县南二百五十里。
和尚垒 去县南二百五十里。
浪河 距县南五十里。
白沙河 去县南七十里。
廖家河 去县西十里。
南江河 去县南七十里。
顺河 在县南二百里。
蚕河 在县南二百里。
水坪河 去县东三十里。
县河 去县东六十里。
樊停河 去县东一百二十里。
竹溪河 去县西五里,发源鸡山。
净峪河 去县东北五里。
住峪河 去县东南六十里。
柿河 去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两河口 去县东南七十里,县河与龙堰河相
连,又名潭口。
长望川 去县西三里。
大黄沟 距县南一百里。
保康县
万连山 去县北三里,万峰相连,叠翠可观。蛇峪山 去县五十步,按《一统志》:一名万朝山。笔架山 在县学前。
天马山 去县南十里。
司空山 去县南八十里。
老架山 去县南一百里。
石人山 去县南二十五里。
冬瓜山 去县西四十里,内有石状似冬瓜。万安山 去县西北十五里。
五台山 去县西北五十里。
梭塞山 去县西一百八十里。
山尖山 去县西北九十里。
三十六膀山 去县东南十七里。
马盘山 距县西南一百里。
楼鼓山 距县南一百二十里。
悬壶岭 距县东南九十里。
坡 距县东南六十里。相传张果老骑驴过此。
清溪河 距县东北十五里。
粉青河 距县北三十五里。
蒋口河 距县北四十五里。
板仓河 距县南五十里。
汤峡河 距县西三十里,按《一统志》:水温可去疾。一名汤羊河。
桑坪河 距县西一百里。
大市河 距县西一百二十里。
豆沙河 距县西北十五里。
深溪河 距县东南一百里。
鸡冠河 距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洞庭河 距县南三十里。
螃蟹溪 去县东南一百一十里。
苏泉 在县后山下,按《一统志》:民取水于河。知县苏惠和悯其险远,因后山有泉,疏导通流,凡近县者莫不称便,遂名之曰苏泉。
郧西县
黄山 去县北数百步许,因色而名。
牛头山 去县西八十里,山上有三洞。
黄龙山 距县东五十里,祷雨即应。
槎牙山 距县东十里。
马鞍山 在县西北十里,状如马鞍。
南门山 在县南五里,危峰尖起,状如列戟,宛然天开图画也。
娘娘山 去县南八十里。
嵩山 去县南六十里,自洵阳子房山分支,其山高耸,为县治宾山。
盘山 去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盘龙观。光照山 去县西六十里。
五峪山 去旧县北五里,有五峰自秦岭分支,为县主山。
广顺山 去县北五里。
石门山 去县东南十五里,两门相对,其中空洞。
火车山 去县东南三十里,故老相传,曾有雷火车坠此。
羊尾山 去县西南一百五十里。
赵胡山 在上津县东五十里,按《一统志》:昔有赵胡二姓,耕山下故名。
十八盘山 在上津县西一百五十里,高峻盘折十八曲,方至其巅。
王家山 去县北七十里,上有王姓者居之。矿山 在上津县南一百里,产铁。
周恭山 在上津县西北二十里,昔周恭耕此。青桐山 去县南八十里,山上有三洞。
如来岩 去县东北四十里,俗名赶龙洞。昔有大蛇为居,民害。有仙人驱入洞中,因坐禦洞口。观音岩 去县西南三十里。
白岩 在上津县南一百里。
滴水岩 去县西三十里。
悬鼓岩 去县西三里,上有巨石垂堕如悬鼓。界牌岭 去县西一里,以南门背峪,川分东西而岭居其中。
天池岭 去县东南四里许,上有池水,四时不竭。
磨石岭 去县南二十里,石可利器。
观军岭 在上津县南十五里,传云:杨六郎与蛮王对垒在此观军。
娘娘洞 去县西北八十里,在娘娘山下,其泉
九处,出如沸鼎,垂如素练,声如震雷,山麓之田悉资其灌溉。
仙人洞 去县西一百一十里,在旧上津县内,有三教神像。
老龙洞 去县西一百八十里,洞中有黄龙潜此,祷雨多应。
龙洞 去县南四十里,内有石炉烛台。
观音洞 去县北七十里,内出石浆滴成观音像。
吉水 在上津县,源出陕西、商县,铁鹘岭过县西南百里,入汉江。
激浪河 距县东二里。
五里河 距县东五里。
芋门沟河 距县南五里。
南门河 在县南。
七里沟河 距县南三十五里。
大梅沟河 在县西关外。
箭流河 在县南五十里。
五里坪河 距县东北十里,按《一统志》:至县前与天河合流入南门,会汉水。
八道河 去县东北八十里。
麦峪河 去县西北十里。
黄沙河 去县西北七十里,源出上津县龙山,入汉水。
东河 去县西北八十里。
石门河 去县东南十五里,按《一统志》:空洞如门。
天河 去县西一里,流出商洛虎鸣峪,经县治南,达于汉。嘉靖间,知县黄翊疏之可通舟楫。小河 在县西门隅。
归仙河 去县东南五十里。
箭河 去县东南二十里,杨六郎与蛮王相敌,箭射石孔水出。
相公池 去县北七里,宋相张士逊游览处,池水冬夏不涸。
莲花池 在旧上津县西八里。
莲池 去县南十里,水四时不竭。
天池 在旧上津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按《一统志》:上有泉并池广二亩许。
一碗泉 去县北六十里,按《一统志》:有石孔大如碗泉,自中涌出,寒而清洁。
惠泽灵泉 在旧上津县东,关龙王庙前。动心潭 西南一里,其深莫测,视之令人心悸。圣钟潭 在县南天河内,相传有钟,流入天雨,则钟自鸣。
月儿潭 在旧上津县西一百二十里。
方井 在旧上津县东关。
水利附本府〈郧县附郭〉
柳陂 去县西南二十里。
盛水堰 去县北五里,弘治间,知县戴琰修。后都御史王鉴之重建。万历间,知府宋豸又修。康熙十七年,抚治杨提督佟捐赀重修。
武阳堰 去县西南二十里,弘治间,御史王鉴之穿凿。
十堰 去县南六十里。
九顷坪堰 去县西北九十里。
白龙堰 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横塘 去县东一百里,今废。
方塘 去县西四十里。
甄家塘 去县北一里,久涸。
房县
潵澥堰 去县南十五里。化龙堰 去县西四十里,费长房竹杖于此化龙。
高视堰 去县北二十里。
马栏堰 去县北十五里。
东方堰 去县西三十五里。
白窝堰 去县西北十五里。
低枧堰 去县南十六里。棠溪堰 去县西北十里。
石渠堰 去县三十里。
白湖堰 去县西十五里。
凿溪堰 去县东北八里。
火龙堰 去县东北五里。
穿山堰 去县北三十里。
石槽堰 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长望堰 去县西四十里。
五龙堰 去县北五里。
杜溪堰 去县西南十里。
白土堰 去县南十里。
沿观堰 尹吉甫凿碑存。
耕麦堰 去县北十里。
西河堰 在城南。
竹山县
郭家堰 去县七十里。
白沙堰 去县西九十里。
红岩堰 在县南乡。
谢家堰 去县西九十里。
岩枧堰 去县西五十里。安河堰 去县西二百里。
堰河堰 去县西五十里。
东川堰 去县西六十里。
磻口堰 去县南三十里。
城子坪上下二堰 去县西北三十里。
高峰堰 去县西九十里。
架枧堰 去县西七十里。大梵堰 去县西六十里。
中堰 在大堰下。
竹溪县
官堰 去县东二里。
头堰 去县东三十里。
二堰 三堰 俱在县西南。
陈家堰 去县西三十里。
白水堰 去县西四十里。
泽峪堰 去县东七里。
甘溪堰 去县东三十里。
杨家堰 去县西三十里。
金家堰 去县西三十五里。
老虎堰 去县西南四十里。
团石堰 去县南七里。
沙沟堰 去县南七里。
大谷沟堰 去县南三里。
竹溪河堰 去县西北四十里。
保康县
王家堰 去县南五里。
官庄堰 去县南十里。
姚七堰 去县东南十里。
蛇渠堰 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
塸坪堰 去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河步堰 在县东北。
梅子堰 去县一百五十里。
鹭鸶堰 去县西一百三十里。
田旗堰 去县东五十里。
秦家堰 去县东五十八里。
大市堰 去县东南五十里。
杨柳堰 去县东南六十里。
方家堰 山溪堰 俱在南关。
车家堰 去县东南五十里。
郧西县
香口堰 去县北六十里。
孙家堰 去县东二里。
五峪堰 去县北三里。
愚谷堰 去县西北五里。
颡河堰 去县东北四十八里。
八里川堰 去县西南四十里。
黄云铺堰 去县南六十里。
千工堰 去县北十五里。
石凳偏桥堰 在千工堰下。
五里河堰 去县东五里。
马鞍堰 去县西七十里。
火车堰 去县东南三十里。
箭流堰 去县东南五十里。
五里坪堰 去县西三十里。
麦峪河堰 去县西北二十五里。
土门堰 去县西北三十里。

郧阳府城池考

     府县《志》合载本府〈郧县附郭〉
郧阳府城 旧无城,天顺八年,盗起。知县戴琰筑土墙备禦,成化十二年,刘石作乱。都御史原杰奏请开设府卫,遂以旧基恢拓之。周围八百馀丈,高二丈五尺,为门四。东曰宣和,南曰迎薰,西曰平理,北曰拱辰。其西南附小门二。嘉靖三十六年,都御史章焕于东北开筑二百馀丈。正东增一门曰时雨,盖府学朝门也。四十五年秋,
东南城圮。都御史刘秉仁修高二丈一尺,厚一丈八尺,为窝铺二十,门楼七。瓮城楼三角楼一,万历间,都御史王世贞改拱辰门曰春雪楼,且为诗歌之,池则自城西迤北折而东,皆枕山,不可为壕。惟东门凿池,阔二丈二尺,深九尺,长五十馀丈,西南各门则以汉水为池焉。
外州县
房县城 房有城,久废。明洪武十年,寇起调襄阳卫剿捕,遂筑城一座,周围七百二十五丈,高一丈五尺,门四。以东西南北为名,门楼四角楼四,冷铺三十六。池广三丈,深七尺。崇祯七年,流寇陷房,尽废。至十年,县令郝景春捐修之,一百七十馀丈,池之污塞者浚之后。张献忠屯营城,池俱平。抚治郧阳都御史请发帑金,敕均阳营李成章修筑,以房令刘天民监之,工未竣而贼至。皇清顺治九年,郝逆踞房城,复圮坏。秦帅王一正令兵修之,各楼、冷铺、城门未设,今尚如故。
竹山县城 竹山旧有土城在上庸水北,成化三年,因山寇石和尚据城,始筑今城。周围一千八十步,计三里,高一丈二尺。辟四门:东曰寅宾,西曰广泽,南曰迎恩,北曰观澜。角楼四,窝铺八,兵马司八。七年,守备指挥李仁王纲等重修。八年,调拨千户华岳刘荣等七员守禦。弘治改元都御史戴珊以县城狭隘,命指挥许瑾展辟易以砖石,周围六百丈。正德五年,分守参议白金虑广泽门西通川省,尤为重地。命知县朱绅筑土月城,高与城埒,随以砖石甃之。十五年,知县何洁又于月城上建一楼。嘉靖二十八年,复改调北京通州卫指挥叶永清,千户周福守禦。隆庆元年,知县雍世哲改迎恩门于县治之东南。而以旧门为水门,又修广泽、月城楼。崇祯七年,张献忠陷城,城垣悉为坦涂,无复当年之十一也。
竹溪县城 本县初属竹山,无城。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杰奏立郧阳府,因割竹山、尹店社而立县,筑土城一座,开东西南三门。弘治元年,知县吕聪以城东多隙地,始设城之北门。正德九年,知县张瓒以土城易圮,取石更筑之,建南北楼。后知县李云续建东西二楼。万历甲戌,知县周继文又增高五尺,又添设四角楼,以典史任景春董其役,工未毕,忧去。知县陈希欧继成之,周围计二里有馀,高一丈七尺,雉堞三百六十八,窝铺八。崇祯末年,张献忠陷城,尽为平地,修复之,议尚未举行。
保康县城 本县分自房陵,旧无城。弘治十一年,知县苏惠和创土城一座,形胜湫隘,弗堪。保障都御史王鉴之按县重修,周围五百一十五丈,高一丈三尺,覆瓦。浚濠为门五:东迎晖,西迎秀,南迎明,北迎恩。小南门曰迎翠,为楼于上。嘉靖十二年,都御史胡东皋命易以砖石,高一丈八尺,广一丈五尺,后河溢,冲西北八十一丈。知县张世勋又加石堤七十一丈,又因久雨,崩九处。本府通判温大通修之,知县潘可贤又虑水冲,率典史方栋修水堑二十七丈七尺,又修阳河沟堤二十七丈,高五层,厚三尺。崇祯末年,流寇出没,城垣平为坦途。昔年经营百不遗一。郧西县城 县介郧津之间,县治昔为南门堡。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公檄知县侯爵筑土城。十九年,御史王浚按县又命修筑,周围六百三十步,高一丈三尺,广一丈。上覆以瓦,开东西南北四门,门有楼,浚濠深一寻,广倍之。正德八年,知县陈谧计度砖砌,未果。十六年,知县范继志成之。其角楼、窝铺,则知县邵阳建也。后北门,水冲知县黄翊以石甃之,置扁名门,东曰旸宾,西曰寅饯,南曰迎恩,北曰拱辰。崇祯七年,张献忠陷为坦平,今存馀址。皇清顺治四年,知县贺绳烈就东南门,瓮城权,修小寨以护库印其上津。则成化四年,始筑土城。崇祯末,贼毁为平地。至顺治十六年,并入郧西。

郧阳府关梁考

        《府志》本府〈郧县附郭〉
郧关 《史记》南阳西,通郧关,即此。
黎子关 去县东一百二十里。
雷峰岈关 去县东北七十里,设巡检司一员。青桐关 去县西北七十里。
峪关 在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石门关 在府城西南。
天马关 在府城南。
马山口堡 去县西五十里。
梅家铺堡 去县东北一百四十里。
黄柿坪堡 去县北一百一十里。
永济桥 去县东三里。
神停桥 去县东十五里。
东门桥 邑人黄佳士重修。
金鱼口渡 去县西一里。
茅窝渡 去县西一里。
南门渡 去县南二里。
沄洲渡 去县东四里。
神定渡 去县东南二里。
远河渡 去县东南六十里。
房县
汤池关 去县东十五里。
房山关 去县西三十五里。
高枧关 去县北十五里。瑶峰关 在县西二百五十里。
马栏关 去县东三十五里。
马良坪堡 去县东南二百里。
望夫山堡 去县东南三百里。
羊角寨 去县西四十里。
老寨 去县南十里,即刘千斤寨也。
博磨坪寨 去县东南一百八十里。
板桥 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今设巡检一员。西河桥 在城外,嘉靖二十六年,通判孟汝莅造。万历五年,重修。
北河桥 在北门外。
斗口渡 去县东五十里,旧设有舟,今废。
竹山县
黄茅关 去县西北五十里。
吉阳关 去县西一百里,旧设巡检裁。
洪坪堡 去县南二百里,弘治中,因野王冈乱设。
官渡堡 去县南一百二十里。
邓家坝堡 去县南三百里。
四庄坪堡 去县三十里。
三界堡 接陕西白河竹溪。
铉石桥 去县西五里,广一丈二尺,高二丈,长五丈,栏杆旁立观音堂,以镇压之,军吏顾为僧弘广所建,年久倾圮。万历三年,监生欧阳汇捐金,重修。
仙济桥 去县西七十里,邑人刘永济,重修。麻家桥 去县西六十里。
南门渡 去县南百步,旧时主簿捐造船四只,今额设船一只。
将军滩渡 去县南一里。
北门渡 去县北一里。
苦桃河渡 去县南三十里。
峪口渡 去县南六十里。
两河口渡 去县南九十里。
泥湾渡 去县西南九十里。
官渡 去县南一百一十里。
竹溪县
白土关 去县西六十里,旧设巡检,今兴安镇,游击守之。
磁瓦关 去县东四十里,今废。
五陵关 去县西五十里,今废。
小关 乃秦蜀交界,旧设土巡检席纲防守,今废。
积庆桥 去县东一里,嘉靖间,通判孟汝莅建。祈嗣桥 去县东三里,万历三年,邑人王世万建。
潭口渡 去县东十里。
水坪河渡 去县东三十里。
县河渡 去县东六十里。
市河渡 去县东九十里。
南江河渡 去县南五十里。
望川渡 去县西二里。
永兴渡 去县西三里。
砖桥渡 去县西五里。
坪河渡 去县东十里。
大澜湍渡 去县西六十里。
保康县
南关 水冲。
北关 在县北。
玛瑙关 在县境内。
马良坪堡 在县南一百里。
望夫山堡 去县西一百二十里。
惠政桥 在北门外。
通惠桥 在南门外。
掌口渡 去县北五十里。
猪肠渡 去县西七十里。
隔渡 去县东四十里。
郧西县
李四关 去县西北八十里,今废。
鸡岭关 去县西五十里,今废。
马鞍关 去县西七十里,今废。
六郎关 去县南一百七十里,在旧上津县。绞肠关 去县西七十里,原在旧上津县。庙川堡 去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嘉靖年间,因杨文政乱,设奏以郧阳卫百户一员,领兵百名戍守。
南关堡 在城西。
金花寨 去县东南四十里。
廖家寨 去县东南五十里。
板桥 去县西一百里。
偏桥 去县东南十六里。
天桥 去县西北八十里。
胜舆桥 去县南一百里。
永思桥 去县西南二十里。
永振桥 去县南五十里,知县兰廷芳建。高桥 在旧上津北关外,架木为渡水涨漂没。嘉靖六年,修砌石桥。
利济桥 去县北二里。
永济桥 去县南二里。
便涉桥 去县西南三十里。
天桥 去县西二十里,高十一丈有至,正年碑绝厓二丈,高不可济,渡用板接于石,如天设然,故名明员外许伦过此,书天桥二字,勒于石,今尚存。
惠津桥 夹水易涨,难架石梁,旧以木为桥。乱离后,编竹以渡,邑庠生徐毓湘于皇清康熙四年捐金易以板木,民始不病涉,因以惠津名焉。
泥河渡 去县南六十里。
夹河关渡 去县南一百二十里。
西河渡 去县北一里。
关王庙渡 去县南三里。
六郎关渡 去县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