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履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三百四十六卷目录
袜部汇考
释名〈释衣服〉
说文〈袜〉
中华古今注〈袜〉
事物原始〈袜 女袜〉
本草纲目〈毡屉〉
袜部艺文一
袜铭 汉崔骃
冬至献袜颂 魏曹植
袜部艺文二〈诗〉
马嵬行 唐刘禹锡
咏袜 杜牧
袜 李商隐
题杨妃袜 元杨维桢
袜 郑允端〈闺秀〉
袜部选句
袜部纪事
袜部杂录
履部汇考
诗经〈豳风狼跋 小雅车攻〉
礼记〈内则 少仪〉
周礼〈天官〉
仪礼〈士冠礼〉
方言〈履部杂释〉
释名〈释衣服〉
古今注〈舄 履 不借〉
南方草木状〈抱香履〉
隋书〈礼仪志〉
刘冯事始〈解脱履〉
中华古今注〈鞋子 靸鞋 麻鞋〉
辍耕录〈屦舄履考〉
本草纲目〈麻鞋 草鞋〉
杨慎外集〈履考〉
履部总论
中说〈周公篇〉
释名〈释衣服〉
说文〈袜〉
中华古今注〈袜〉
事物原始〈袜 女袜〉
本草纲目〈毡屉〉
袜部艺文一
袜铭 汉崔骃
冬至献袜颂 魏曹植
袜部艺文二〈诗〉
马嵬行 唐刘禹锡
咏袜 杜牧
袜 李商隐
题杨妃袜 元杨维桢
袜 郑允端〈闺秀〉
袜部选句
袜部纪事
袜部杂录
履部汇考
诗经〈豳风狼跋 小雅车攻〉
礼记〈内则 少仪〉
周礼〈天官〉
仪礼〈士冠礼〉
方言〈履部杂释〉
释名〈释衣服〉
古今注〈舄 履 不借〉
南方草木状〈抱香履〉
隋书〈礼仪志〉
刘冯事始〈解脱履〉
中华古今注〈鞋子 靸鞋 麻鞋〉
辍耕录〈屦舄履考〉
本草纲目〈麻鞋 草鞋〉
杨慎外集〈履考〉
履部总论
中说〈周公篇〉
礼仪典第三百四十六卷
袜部汇考
《释名》《释衣服》
袜末也,在脚末也。《说文》《袜》
袜足衣也。《中华古今注》《袜》
三代及周著角袜,以带系于踝。至魏文帝吴妃,乃改样以罗为之,后加以䌽绣画,至今不易。至隋炀帝宫人织成五色,立凤朱锦袜靿。《事物原始》《袜》
《实录》曰:三代时已有之,谓之角袜。前后两相承,中心系之以带。至魏文帝吴妃,乃始裁缝以绫罗为之,即今袜也。炙毂子曰足衣也。文王伐崇而袜系带,已见于商时。《女袜》
炙毂子曰:三代谓之角袜,今名膝裤。曹子建洛神赋曰: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杨贵妃锦袎袜,杜牧诗云: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今妇人有不著女袜者,李白诗云: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唐时亦然。《本草纲目》《毡屉释名》
李时珍曰:凡履中荐袜下,毡皆曰屉,可以代替也。
《主治》
孙思邈曰:瘰𤻤烧灰,五匕酒一升。和平旦向日服,取吐良。
《附方》
痔疮初起,痒痛不止。用毡袜烘热熨之,冷又易。〈集元方〉一切心痛,毡袜后跟一对,烧灰酒服,男用女,女用男。〈寿域方〉
断酒不饮,以酒浸毡屉一宿,平旦饮得,吐即止也。{{Annotation|千金方}}
袜部艺文一
《袜铭》汉·崔骃
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钟育化,以养元基。长履景福,至于亿年。皇灵既祐,祉禄来臻。本支万世,子子孙孙。《冬至献袜颂》魏·曹植
玉趾既御,履和蹈贞。行与禄迈,动以祥并。南窥北户,西巡王城。翱翔万域,圣体浮轻。袜部艺文二〈诗〉《马嵬行》唐·刘禹锡
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咏袜》杜牧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袜》李商隐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嫦娥著,清秋蹈月轮。《题杨妃袜》元·杨维桢
天宝年来窄袎留,几随锦被暖香篝。月生帘影初弦夜,水浸莲花一瓣秋。尘玷翠盘思乱滚,香粘金镫忆微兜。悬知赐浴华清日,花底绷儿碧眼偷。《袜》郑允端〈闺秀〉
轻轻小袜制香罗,三寸量来不较多。斜缕细匀裁制好,鸦头休诧马嵬坡。袜部选句
汉张衡《南都赋》:翛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唐杜甫诗:罗袜红蕖艳。〈又〉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陈子昂诗:绿水不污衣,香尘动罗袜。
李白诗:盈盈汉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罗袜。〈又〉履上足生霜,不著鸦头袜。
宋苏轼诗:已办布袜青行缠。
金宋九嘉诗:不巾不袜柳阴行,朝醉南村暮北庄。元元好问诗:罗袜盈盈见微步。
丁鹤年诗:罗袜生尘水不波。
无名氏诗:拾翠不知罗袜润,踏花犹隔绣鞋香。
袜部纪事
《韩子》:文王伐崇,至凤凰之墟,而袜系解,因自结之。太公望曰:何为也。王曰:上君与处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今皆先君之臣,故无可使也。《帝王世纪》:武王伐纣,行至商山,袜系解。五人在前,莫肯系。皆曰:臣所以事君,非为系袜。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卫侯出奔宋,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㱿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辞之,不可。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为廷尉。有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尝召居廷中,公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释之: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让王生:独奈何廷辱张廷尉如此。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亡益于张廷尉。廷尉方天下名臣,吾故聊使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益重释之。
《哀帝本纪》:元延四年入朝。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诵尚书,又废。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名琰,字文姬。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音辞清辨,旨甚酸哀。操乃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会稽典录》:贺劭为人美容止,与人交久,益敬之。在官府,左右莫见其洗沐,坐常著袜,希见其足。
《晋·惠帝起居注》:悯怀太子赐典兵中郎将,复纻袜一緉。
《致虚阁杂俎》:太真著鸳鸯并头莲锦裤袜上,戏曰贵妃裤袜。上乃真鸳鸯莲花也,太真问何得有此称。上笑曰:不然,其间安得有此白藕乎。贵妃由是名裤袜为藕,覆注云裤袜,今俗称膝裤。
《太真外传》:妃子死之日,马嵬村妪得锦袎袜一只,每过客求一,玩得百钱,前后获无数。
《嘉话录》:元载于万年县佛堂,子中谒主官乞一快死,主者曰:相公今日受些子污泥不怪也。乃脱秽袜塞其口而终。
《酉阳杂俎》:处士元固言,贞元初尝与道侣游华山谷,中见一人服袜履甚新,断处如膝头,初无痕迹。《唐书·崔彦昭传》:彦昭与王凝外昆弟也。凝大中初先显,而彦昭未仕,尝见凝,凝倨不冠带,嫚言曰:不若从明经举。彦昭为憾。至是,凝为兵部侍郎。母闻彦昭相,敕婢多制屦袜,曰:王氏妹必与子皆逐,吾将共行。彦昭闻之,泣且拜,不敢为怨。
《东观奏记》:高品吴居中承恩泽甚厚,访术者欲固其事。术者令书上尊号于袜,有告者,上召至视之。信然,居中弃市。
《唐国史补》:韦陟有疾,房太尉使子弟问之。延入卧内,行步悉藉茵毯,房氏子弟袜而后登,侍婢皆笑。举朝以韦氏贵盛,房氏清俭,俱为美谈。
《五代史·李仁矩传》:仁矩少事明宗为客将,明宗即位,以为客省使、左卫大将军。恃恩骄恣,见藩臣不以礼。东川节度使董璋置酒召仁矩,仁矩辞醉不往,于传舍与娼妓饮。璋怒,率衙兵露刃之传舍,仁矩惶恐,不袜而靴走庭中,璋责之曰:尔以西川能斩李严,谓我独不能斩尔邪。顾左右牵出斩之。仁矩涕泣拜伏谢罪,乃止。
《北梦琐言》:伪蜀吏部尚书韩昭多能而皆不精。朝士李台瑕曰:韩八座事业,如拆袜线,无一条长。
《清异录》:去习者云行至峨眉山而隐,蓄三只袜,常用二补一。岁久裂帛,交杂望之茸茸焉,呼为狮子袜。《宋史·文同传》:同善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同厌之,投缣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好事者传之以为口实。
《挥麈后录》:靖康元年正月戊辰,金兵犯浚州。徽考微服出通津门,御小舟,将次雍丘。阻浅,不得进,夜出堤上,御骏骡,望雎阳而奔,闻鸡啼。滨河有小市,民皆酣寝,独一老姥家张灯,竹扉半掩,上排户而入,妪问上姓氏,曰:姓赵,居东京。已致仕,举长子自代。卫士皆笑,上徐顾卫士亦笑。妪进酒,上起受妪酒,复转爵与卫士。妪延上至卧内拥炉,又爇薪,与上释袜烘趾。久之,上语卫士,令记妪地名。及龙舟还京,妪没久矣,乃以白金赐其诸孙。
袜部杂录
《文子》:均为缟也,或为冠则戴之,或为袜则履之。《梦书》:履袜为子属体末也。若梦得履袜者,必有子息。履者为男子,袜者为女也。班固与窦宪笺,将军怜固,乃赐以玉躬,所著玳瑁袜一具。
皇甫规与马融书,谨遣掾吏许尚奉絮被一双,袜一緉以通微意。
《清异录》:唐制立冬日,进千重袜。其法用罗帛十馀层,锦夹络之。
《闻见后录》:凤翔府园有枯槐一株,故老云昭宗扶此树,令朱全忠结袜,故今谓手托槐云。
《辍耕录》:李后主令窅娘以帛绕脚,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辟寒》:宪圣时收杨花,为冬日鞋袜毡褥之用。
《升庵辞品》:高文惠妻与夫书曰:今奉织成袜一量,愿著之动与福,并量当作两诗,葛屦五两是也。
《日知录》:古人之袜,大抵以皮为之。《春秋左氏传注》曰:古者臣见君解袜,既解袜,则露其邪幅而人得见之。采菽之诗所以为咏,今之村民往往行縢而不袜者,古人之遗制也。吴贺邵为人美容止,坐常著袜,希见其足,则汉魏之世,不袜而见足者多矣。
履部汇考
《诗经》
《豳风·狼跋》
赤舄几几。〈朱注〉赤舄,冕服之舄也。几几安重貌。〈大全〉郑氏曰: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诗云:王锡韩侯元衮赤舄。则诸侯与王同复下曰舄,襌下曰屦。庐陵李氏曰:天子诸侯,冕服用舄,他服用屦。
《小雅·车攻》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传〉诸侯赤芾金舄,舄达屦也。〈笺〉金舄黄朱色也。〈疏〉达屦言是屦之最上达者也,此舄也。而曰屦屦,通名以舄,是祭服尊卑异之耳。故屦人兼掌屦舄,是屦为通名也。
《礼记》《内则》
子事父母,偪,屦,著綦。〈陈注〉偪即诗所谓邪幅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谓之偪也。綦屦头之饰,即絇也。朱子曰:綦鞋口带也。古人皆旋系,今人只从简易,缀之于上,如假带然。
《少仪》
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屦。《周礼》《天官》
屦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郑锷曰:有舄有屦名官,特曰屦人者,舄止于朝,觐祭祀时服之,而屦则无时不用也。
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
郑锷曰:服不同,则屦不同。屦各随其服,故曰服屦。王之舄三赤,为上赤者,盛阳之色,表阳明之义。后之舄三,以元为上元者,正阴之色,表幽阴之义。王冕服则舄,后袆衣则舄。王赤舄之下有白黑二舄,后元舄之下有赤青二舄,此为赤舄黑舄,特言其尊者耳。贾氏曰:后三翟连衣裳而色各异,故以三等之舄配之元舄配袆衣,则青舄配揄翟赤舄配阙狄。汤氏曰:襌下曰屦,复下曰舄。凡舄之内,必有屦,屦外又加以舄,故云复也。屦之与舄,理宜同色,亦犹裳之与屦同色也。周人衣服大概三色,元青黑缁之类为一色,白素之类为一色,纁赤黄之类为一色。此三代所尚纁赤。周也白素,殷也青黑,夏也纁赤为上,白素为中,青黑为下,故仪礼爵弁纁裳,皮弁素积,元冠元端,三服相次,等而上之。六曰元冕,五曰絺冕,四曰毳冕、絺麻、衣毳罽衣也。诗曰:毳衣如璊,麻衣如雪,三色相次,亦可见矣。但周人盛服不用白素,故舄无白者。自汉明帝时诸儒误读尚书,始为山龙华虫十二章之饰,而冕服始皆元衣纁裳,故郑康成谓冕服,皆赤舄,宜检《周礼》注,先郑后郑不同处,仍以后汉舆服志参考之。知汉儒衣服非复周制,康成盖时学耳。
赤繶,黄繶,青句〈句音劬〉。
郑锷曰:缝中之紃,谓之繶屦。头之拘谓之絇,赤繶者,王之黑舄之饰。黄繶者,后之元舄之饰。青句者,王之白舄之饰。知其然者,舄之饰如缋之次故也。若夫黄屦则白饰,白屦则黑饰,黑屦则青饰。知其然者,屦之饰如绣之次故也。但言此三者见其他,犹有舄互相考也。考工记言画缋之事,青与白赤与黑元与黄相次也,赤与白,白与黑,黑与青,谓之绣舄屦之饰,盖取诸此。余尝考之天子吉事,皆舄上公服冕,则舄周公衮衣,而诗云: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是也。诸侯服冕,亦舄。诗云:王锡韩侯,元衮赤舄是也。其他则皆屦而已。先王正一身以治天下,正一家以齐四海,一身之所履,万民之所取。正一家之所行,四海之所随。衣裳之制,俱有自然之意义,况舄屦致饰于步趋之际,可无其义乎。故繶之名则取致意应物之义,絇之名则取拘制其身之义,皆以为行戒跬步之间,皆中礼节,则下而臣民敢不取法哉。
素屦葛屦。
贾氏曰:自赤舄以下,夏则用葛为之,冬则用皮为之。在素屦下者,欲见素屦,亦用葛与皮也。黄氏曰:王与后皆有六服屦,人六屦其下又有葛屦。郑引丧礼冬皮屦,夏葛屦,其意谓葛屦独施于凶服耳。屦人末言四时之祭祀,以宜服之。郑氏遂云祭祀而有素屦葛屦,惟大祥。时恐非此正明葛屦之所当,用葛屦见于经者,多不独施于凶服,六服六屦,其言出葛屦,似对后服。素纱为当暑之服,士丧礼冬皮屦,夏葛屦,皆有繶,纯无他义。直以寒暑之宜耳。然则屦人所谓,凡四时祭祀,以宜服之者,亦为寒暑之当变,故大裘祭天,先儒疑施于夏,至方
泽方泽祭地,本不与祭天同,姑未暇论。然服屦而辨冬夏之宜,则大丧恐亦不施于夏,祭先王观,会通以行典礼,岂有当暑而服寒者。若言祭,则用赤舄黑舄,功屦丧屦散屦,此随事之所宜。王氏详说曰:郑氏于追师,其说皆可取。若夫屦人,其说凿矣。且玉藻所谓享天子诸侯衣服冠佩等制甚详。未尝及舄屦,不过曰:在官不俟屦。又曰:童子不屦絇。又曰:弁行剡剡起屦。又曰:退则坐取屦而已。郑氏以士冠礼有黑屦白屦纁屦,之文以意解而广之。夫士之冠礼,其可为王后与服屦之礼乎。汉儒之礼,其可执以为周公之礼乎。谓王之吉服有九,祭服之六,皆赤舄韦弁皮弁,则白舄冠弁,则黑舄谓后之吉服。有六祭服之三,袆衣则元舄,揄狄则青舄,阙狄则赤舄,何祭服之多,而舄之少耶。何后服之少而舄之多耶。谓后之鞠衣黄屦,展衣白屦,褖衣黑屦,何王之屦绝无,而后之屦有许多耶。况经有赤舄黑舄而已,郑氏乃有白舄元舄青舄焉。经有素屦,葛屦,命屦,功屦,散屦而已。郑氏乃有黄屦、黑屦、白屦焉。经有赤繶、黄繶而已,郑氏乃言繶必有絇纯,言絇必有繶纯,三者相将焉。又以舄之饰如缋之次,以屦之饰如绣之次,不知,又自畔其说。且既曰复下曰舄,襌下曰屦,今以白屦黑屦为屦之饰。如绣之次,又以纁屦为舄之饰,如缋之次,是以纁屦而纁舄又以爵弁,为士之祭服,故尊之以为舄,其说愈不可晓。
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屦,功屦,散屦。
郑锷曰:命夫命妇,随其命而有屦,谓之命屦。当辨其命之数,使无越制而乱其序。郑康成曰:命夫之命屦纁屦,命妇之命屦黄屦。以下功屦,次命屦于孤,卿大夫则白屦黑屦,九嫔内子亦然。世妇命妇以黑屦为功屦,女御士妻命屦而已,士及士妻谓再命受服者。史氏曰:功屦以人力为之,若掌裘之功,裘是也。散屦不加功饰,所常御及丧屦也。
凡四时之祭祀,以宜服之。
王昭禹曰:以宜服之者,各随其时。与事之宜,而服之若夏,则葛屦,冬则皮屦。此随时之宜,若吉祭用赤舄黑舄功屦,丧祭有素屦散屦,此随事之宜。
《仪礼》《士冠礼》
屦夏用葛,元端黑屦,青絇繶纯,纯博寸。〈注〉屦者,顺裳色,元端黑屦,以元裳为正也。絇之,言拘也,以为行戒状。如刀衣鼻在屦头繶缝中。紃也,纯缘也。三者皆青博广也。
素积白屦,以魁柎之,缁絇繶纯,纯博寸。
〈注〉魁蜃蛤柎注也。
爵弁纁屦,黑絇繶纯,纯博寸。
〈注〉爵弁屦以黑为饰,爵弁尊其屦饰,以缋次。
冬皮屦可也。不屦繐屦。
〈注〉繐屦丧屦也,缕不灰治曰繐。
《方言》《履部杂释》
屝屦粗履也,徐兖之郊谓之屝,自关而西谓之屦,中有木者,谓之复舄。自关而东,复履其庳者,谓之。下襌者谓之鞮,丝作之者谓之履,麻作之者谓之不借。粗者谓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角,南楚江沔之间总谓之粗,西南梁益之间或谓之,或谓之履,其通语也。徐土邳圻之间,大粗谓之角。緉绞也,关之东西或谓之緉,或谓之,绞通语也。绞谓屦中绞也。
纑谓之缜。
谓纑缕也。
《释名》《释衣服》
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复其下曰舄,舄腊也。行礼久立地,或泥湿,故复其末下,使乾腊也。
屦拘也,所以拘足也。
齐人谓韦屦曰:屝屝皮也,以皮作之,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作粗貌也。荆州人曰:粗麻韦草皆同名也。粗措也,言所以安措足也。
屩蹻也,出行著之蹻,蹻轻便,因以为名也。
鞋解也,著时缩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则舒解也。晚下如舄,其下晚,晚而危,妇人短者,著之可以拜也。靸韦履深头者之名也,靸袭也。以其深袭覆足也。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行不得蹶,当仰履角,举足乃行也。
《古今注》《舄》
舄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舄,凡舄色,皆象于裳。《履》
履者,屦之不带者也。《不借》
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故名不借也。又汉文帝履不借视朝。《南方草木状》《抱香履》
抱香履,抱木生于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乾而韧,不可理也。履大而轻,风至则随飘而动。夏月纳之,可禦蒸湿之气,出扶南大秦诸国。《隋书》《礼仪志》
履、舄,案《图》云:复下曰舄,禅下曰履。夏葛冬皮。近代或以重皮,而不加木,失于乾腊之义。〈阙〉取乾腊之理,以木重底。冕服者色赤,冕衣者色乌,履同〈阙〉色。诸非侍臣,皆脱而升殿。凡舄,唯冕服及具服著之,履则诸服皆用。唯褶服以靴。取便于事,施于戎服。《刘冯·事始》《解脱履》
单底曰履,重底曰舄。永嘉中,为伏鸠头凤头履,梁武帝以丝为之,曰解脱履。《中华古今注》《鞋子》
自古即皆有,谓之履,絇繶皆画五色,至汉有伏虎头,始以布鞔繶上脱下,加以锦为饰。至东晋,以草木织成,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捎履,立凤履,又有五色云霞履,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靸鞋》
盖古之履也。秦始皇常靸望仙鞋,衣丛云短褐,以对隐逸,求神仙。至梁天监年中,武帝解脱靸鞋,以丝为之。今天子所履也。《麻鞋》
起自伊尹,以草为之草屩。周文王以麻为之,名曰麻鞋。至秦以丝为之,令宫人侍从著之,庶人不可至。东晋公主及宫贵皆丝为之,凡娶妇之家,先下丝麻鞋一緉,取其和谐之义。《辍耕录》《屦舄履考》
屦舄履屦人注襌下曰屦,复下曰舄。《说文》无舄字,舄本鹊字。今借为履舄字也。陆佃云:舄通为舄履之舄。古人居欲如燕行,不欲如鹊,故借为舄字,所以为行戒也。然借鹊为舄,作思积反者,盖舄履也。古今注以木置屦下,乾腊不畏泥湿,故曰舄,以是知舄屦之下必再用木矣。
《士丧礼》:夏葛屦冬皮屦,屦人注又谓凡屦,青絇繶纯,素帻白屦,缁絇繶纯,爵弁纁屦,黑絇繶纯是也。絇说文缊绳絇也。《玉藻》注屦颈饰也。
韵会状如刀衣,鼻在屦头,言拘者取自拘持,使低目不暇顾视,一曰用缯一寸,屈为之头,著屦头以受穿贯。
繶屦人注缝中紃也,绦也,纯屦人注缘也,言繶必有絇繶纯矣。凡絇繶纯,皆一色,又按屦人注,舄有三等:赤舄、白舄、黑舄也。赤舄为上冕服之舄,诗曰:王锡韩侯,元衮赤舄。则诸侯与王同矣。所谓元舄青舄,王后祭服之舄也。凡屦之饰如绣,次也黄屦白饰。白屦黑饰,黑屦青饰,天子诸侯吉事,皆舄其馀,服冕著舄耳。士爵弁纁屦黑絇,繶纯尊祭服之屦饰,从缋也。至若履者,《说文》足所依也,从尸从文,从舟象履形。毛氏曰:舟能载物,履能载人。又草曰屝,麻曰屦。
凡布皆可谓之麻。
皮曰:履按履,无别制。《说文》屦履也,从履省娄声,又鞮也。徐曰:鞮革履也。舄韵会履也。《古今注》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湿,故曰舄。以是知屦舄履之异名也。但有襌下复下,用木之异耳。古人舄屦履,至阶必脱,唯著袜而入,礼户外有二屦,是脱屦而入者也。汉赐剑履上殿,是不赐则不敢著履上殿明矣。谏不行则纳履而去,纳结也。言纳履则在外明矣。是脱履而入者也。王乔入朝,双舄化凫,先至是脱舄而入者也。古者堂上皆有席,所以著袜为宜。况袜又从韦乎。又按乡饮酒云,说屦揖让,如初升堂。疏云:凡堂上揖行礼,不脱屦坐。则脱屦理固然也。由是观之,凡宗庙堂室之间,行礼亦必不脱屦矣。夫降而脱屦,然后升堂,礼也。其后宾与主人酬酢之时,皆在两阶之间,又须降而著屦,复升于阶,酬酢之礼毕,又降而脱屦,复升于坐也。古人礼繁如此,今何略也。
《本草纲目》《麻鞋释名》
李时珍曰:鞋古作鞋,即履也。古者以草为屦,以帛为履。周人以麻为鞋。刘熙《释名》云:鞋者,解也。缩其上,易舒解也。履者,礼也,饰足为礼也。靸者,袭也,履头深袭覆足也。皮底曰:屝屝者,皮也。木底曰舄,乾腊不畏湿也。入药当用黄麻苧麻结者。
《主治》
苏恭曰:旧底洗净,煮汁服,止霍乱吐下。不止,及食牛马肉毒,腹胀吐痢。不止,又解紫石英发毒。
李时珍曰:煮汁服止消渴。
《附方》
霍乱转筋。故麻鞋底,烧赤投酒中,煮取汁服。〈陈藏器《本草》。〉疟疾不止。故麻鞋底去两头,烧灰,井华水服之。〈千金方〉鼻塞不通。麻鞋烧灰,吹之立通。〈经验方〉
鼻中衄血。鞋烧灰,吹之立效。〈贞元广利方〉小便遗床。麻鞋尖头二七枚,烧灰,岁朝井华水服之。效〈近效方〉
大肠脱肛,炙麻鞋底,频按入,仍以故麻鞋底鳖头,各一枚,烧研敷之,按入,即不出也。〈千金方〉
子死腹中,取本妇鞋底炙热,熨腹上下二七次,即下。〈集元方〉
胎衣不下方,同上。
夜卧禁魇。凡卧时以鞋一仰一覆,则无魇及恶梦。〈起居杂忌〉
折伤接骨,市上乞儿破鞋底一只,烧灰,白面等分好醋调成糊,敷患处,以绢束之,杉片夹定,须臾痛止,骨节有声为效。〈杨诚经验方〉
白驳癜风,麻鞋底烧灰擦之。〈圣惠〉
蜈蚣伤螫,麻履底炙热,揩之即安。〈秘台外要〉
《草鞋释名》
李时珍曰:世本言黄帝之臣,始作屦,即今草鞋也。刘熙《释名》云:屦者,拘也,所以拘足也。屩者,蹻也,著之蹻便也。不借者贱而易得,不假借人也。
《主治》
陈藏器曰:破草鞋和人乱发烧灰,醋调,傅小儿热毒游肿。
李时珍曰:催生,治霍乱。
《附方》
产妇催生,路旁破草鞋一只,洗净,烧灰,酒服二钱。如得左足,生男,右足生女,覆者儿死。侧者有惊,自然之理也。〈胎产方〉
霍乱吐泻,出路在家应急方。用路旁破草鞋,去两头,洗三四次,水煎汤一碗,滚服之,即愈。〈事海文山〉浑身骨痛。破草鞋烧灰,香油和贴痛处,即止。〈救急方〉行路足肿,被石垫伤者,草鞋浸尿缸内半日,以砖一块烧红,置鞋于上,将足踏之,令热气入皮里,即消。〈救急方〉
臁疮溃烂,海上方,诗云:左脚草鞋。将棒挑水中洗净,火中烧细,研为末,加轻粉洗,以盐汤傅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