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九十六卷目录

 四书部汇考五
  四书备考〈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书考异〈大学 古本大学 明道先生定本 伊川先生定本 石经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经籍典第二百九十六卷

四书部汇考五

四书备考

大学

《大学》者,小戴礼四十九篇之一也,或谓作于曾子,或谓作于子思,唐以前未有表章之者,宋仁宗天圣八年始,以此篇赐新第王,拱辰等嗣,后诸子为之章句,《或问》以释之,遂与《中庸》独行于世,云古本大学。原无经传之分,其章次亦与今异。
〈注〉见礼记注疏中

宋儒疑有错简,各以其意更之,即二程子定本,亦不相一。
〈注〉见二程全书中

而董槐叶梦鼎王柏,则谓致知格物章,未尝亡欲,还知止物有二章,于听讼之上,于是纷纷之议起矣。今所定盖本伊川程子,而经传之分,则朱子为之也。近出石经本,又与古本异,郑公晓颇信之,而许公孚远则谓出好事者之为。余未敢有定论也,姑存之以俟知者。

中庸

《中庸》亦小戴礼也,汉艺文志有《中庸说》二篇,附于礼经之后。梁武帝亦有《中庸讲疏》一卷,未知即此书否宋仁宗天圣五年,以是赐新第王尧臣等,高宗绍兴五年,复御书《中庸》,赐汪应辰以下,盖重之也。朱子为之章句,《或问》《大学》并行,遂为四书之一。

论语

《论语》凡三家曰鲁论者,鲁所传为篇二十,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曰齐论者,齐人所传为篇二十二,盖多问王知道,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古论者,鲁共王时,孔氏壁中所出也,章句与鲁论不异,唯分尧曰子张问,从政以下为一篇,名曰从政,或曰两子张,共二十一篇云。其篇次亦不与齐鲁同,汉成时安邑侯张禹,素传鲁论,并讲齐论间采其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当世宗焉,自张氏论行,而齐古之论亡矣。王充有齐论语,自古文二十一篇,外曰又有鲁,及河间九篇,凡三十篇,河间论语汉艺文志所不载,今不可晓意,必河间献王所得,而充曾见之者也,今说文所引有逸论语,或者其遗文乎。

孟子

按孟子七篇,凡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秦焚书以其书号诸子篇,籍得不泯绝。至宋始升为经,又外书四篇,曰性善,曰辩文,曰说孝经,曰为正赵岐,谓其文不弘深,不与相似,疑为后人所托。然性善之篇,王充亦引言之,而荀卿性恶篇多举孟子语意,皆外篇书也,惜今不复见耳。洪武时上嫌孟子土芥寇雠之说,令儒臣更修之名,曰孟子节文,颁于天下,永乐中纂修四书五经大全,仍以旧本,行于世云。

《四书考异》《大学》

顾諟天之明命, 諟郑元注,或作题。
克明峻德, 峻《书》作俊。
其命维新, 维《诗》作惟。
缗蛮黄鸟, 缗《诗》作绵。
瞻彼淇澳, 澳陆德明音义一作奥,又作隩。
箓竹猗猗, 箓《毛诗》作绿竹,《韩诗》。有斐君子, 斐《毛诗》作匪,韩诗作邲。
如琢如磨, 磨陆本作摩。
赫兮喧兮, 喧陆一作咺,《毛诗》《韩诗》作宣。
终不可諠兮, 諠陆一作暄,诗作谖。
恂慄也, 恂陆一作峻,云严也。
听讼吾犹人也, 陆本作吾听讼犹人也。
此之谓自谦, 谦郑元读作慊。
身有所忿懥, 懥郑一作懫,又作疐。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今经作譬,下放此。如保赤子 ,如书作若。
一人贪戾, 戾郑一作吝。
此谓一言偾事, 偾郑一作奔,陆本作贲。
上恤孤而民不倍, 倍郑一作背。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矩一作巨,又作拒。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诗仪监作宜鉴,峻作骏。若有一个臣 书作如有一介臣。
其如有容焉, 书无焉字。人之彦圣, 彦郑一作盘,下同。
不啻若自其口出, 若书作如。
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 书作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
尚亦有利哉, 尚亦书作亦职。
媢疾以恶之, 媢书作冒。
而违之俾不通, 俾陆一作卑通,书作达。
命也, 命郑读作慢,一本作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伊川云一本作彼为不善之小人使之为国家。

《古本大学》

首大学之道,至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下即云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次所谓诚其意者,一章次瞻彼淇澳二节,次克明德一章,次汤之盘铭一章,次邦畿千里三节,次听讼一节,次所谓修身一章,次所谓齐家一章,次所谓治国一章,次所谓平天下至末。

明道先生定本

首大学之道至则近道矣,次克明德章,次盘铭章,次邦畿三节,次古之欲明明德至未之有也,次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次诚意章,次修身章,次齐家章,次治国章,次所谓平天下至则为天下僇矣,次淇澳二节,次听讼节,次殷之未丧师至末。

伊川先生定本

即今本经一章,传十章,次序是也,其分章次,则始于朱子。

石经大学

首大学之道一节,次古之欲明明德一节,次物有本末一节,次绵蛮一节,次知止而后有定节,次邦畿节,次听讼节,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二节,次物格而后知至节,次诚意章,次修身章食而不知其味,下有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二十二字。次齐家章,次治国章首节,次一家仁节,次如保赤子节,次故治国五节,次所谓平天下者至民之父母,次秦誓四节,次节彼南山节,次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四节,次殷之未丧师节,次楚书节,次是故言悖节,次康诰惟命节,次舅犯节,次仁者以财节,次生财节,次孟献子二节,次是故君子有大道节,次尧舜帅天下节,次克明德章,次盘铭章,次穆穆文王三节终焉。

中庸

小人之《中庸》也, 王肃本小人之反《中庸》也,

《中庸》

其至矣乎, 陆德明云一作《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 阱陆,本作阱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汉明帝诏注,作而不息,素隐行怪。 素汉书作索郑元如字,
吾弗为之矣。 弗汉书作不
君子之道费,而隐 费陆一作拂韵注同,
人犹有所憾, 憾陆一作感。
君子素其位而行, 素古本作傃,
和乐且耽, 耽诗作湛,
乐尔妻帑, 帑陆一作孥,
嘉乐君子, 嘉诗作假,
宪宪令德, 宪诗作显,
保佑命之, 佑诗作右。
壹戎衣而有天下, 衣郑读作殷云一用兵伐殷也。左传引周书殪戎殷,
所以序昭穆也, 穆陆一作缪。
所以逮贱也, 逮陆一作遝。
其如示诸掌乎, 示郑读作寘置也,
义者宜也。 董仲舒作义者,我也云仁者,爱人义在正己也。
好学近乎知, 公孙弘传作好问。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公孙弘传作知此三者,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
必有妖孽, 郑本作妖,糵许氏说文作,𡝩蠥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乎陆一并作于,
可以一言而尽也。 一今石经作壹,
其为物不贰, 贰陆一作。载华岳而不重, 华陆一作山。
鼋鼍蛟龙, 蛟今石经作鲛。
于穆不已, 正义引孟仲子作于穆不似,
是故居上不骄, 骄陆一作乔矫也。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哲徐道明作知。
虽善无徵, 徵郑一作證。
考诸三王而不谬, 谬今石经作缪。
在此无射, 射诗作斁。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 辟今石经作譬下放此。无不覆帱, 帱郑一作焘。
为能聪明睿知, 睿今石经作睿。施及蛮貊, 貊陆一作貉。
衣锦尚絅, 絅陆一作顈诗作衣锦褧衣。
亦孔之昭, 昭陆一作炤诗同。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 今石经无之字。
尚不愧于屋漏, 愧陆一作愧。
奏假无言, 奏诗作鬷。
不显惟德, 惟诗作维。
上天之载, 载郑作栽生也,陈士元韵注云说文,作縡扬雄传同。

论语

传不习乎, 传鲁论作专。
子贡, 贡蔡邕石经作赣后同。
抑与之与, 石经作意予之与,
亦不可行也。 石经作亦不行也,
可谓好学也已, 石经作已矣,
未若贫而乐, 今石经乐下有道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石经作乎。
三十而立, 三十今石经作卅,
书云孝乎, 乎石经作于 注疏以孝乎,惟孝为句施于有政, 书作克施有政。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陆德明云也,一本作乎起予者商也, 石经作起予商也。
尔爱其羊, 尔今石经作女。
哀公问社于宰我, 古论及包张周三家并作问主于宰我,或以为庙主,或以为社主。
邦君树塞门, 邦石经作国下同,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处王充论衡作居汉书同。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石经作我未见好仁恶不仁者。
夕死可矣, 石经作可也。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刘恺班昭传乎?上有于从政三字。
漆雕开, 古今人表作漆雕启。
不知其仁, 仁今石经作人。
吾与汝弗如也, 论衡作吾与汝俱不如也,注疏同。宰予昼寝, 昼韩愈云旧本作画云画彩也。
朽木不可雕也, 董仲舒传作腐朽之木不可雕也。弃而违之, 今石经作,弃后同。
犹吾大夫崔子也, 崔子鲁论作高子。
微生高, 古今人表作尾生高。
亡之命矣夫, 亡楚孝王传作蔑注无也。
女得人焉尔乎, 尔今石经作耳。
文质彬彬, 许氏说文作份份。
予所否者, 否论衡作鄙云陋也。
游于艺, 游今石经作游。
吾未尝无诲焉, 诲鲁论作悔。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蜀石经一隅下有而示之三字。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一本作音。加我数年, 刘元城云加一本作假。
五十以学易, 五十鲁论作亦刘元城云石经作卒。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一作雅音郑云正言其音也。
叶公, 叶今石经作,后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今石经作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蜀石经择上有我字。
人洁己以进, 洁今石经作絜,下同。
正惟弟子不能学也, 正鲁论作诚。
诔曰, 说文又作讄。
君子坦荡荡, 荡荡鲁论作汤汤。
可以托六尺之孤, 托说文作。𠈁予有乱臣十人, 乱一本作纠。
才难不其然乎, 汉书作材难不其然与。
以服事殷, 以汉书注作犹。
冕衣裳者, 冕鲁论作絻郑云本作弁。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李膺传注作恂恂。求善价而沽诸, 沽石经作贾说文作云市多得曰下句同。虽覆一篑, 篑班固传注作匮。
衣敝缊袍, 敝说文作弊。
偏其反而, 偏晋书作翩。
色勃如也, 勃说文作艴又作孛。
摄齐升堂, 齐朱云传作斋说文同。
没阶趋, 今石经趋下有进字。
亵裘长, 说文作衣长,亵义同。狐貉之厚以居, 貉说文作。貈不使胜食气, 气说文作既云小食也。
虽蔬食菜羹瓜祭, 蔬今石经作疏瓜鲁论作必。君赐生, 生鲁论作牲。
加朝服拖绅, 拖说文作紽云衣裾也龚胜传作。拖洪武正韵作扡
车中不内顾, 鲁论无不字。
三嗅而作, 嗅石经作戛云鸣也,尔雅作臭云,舒两翼也。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汉书若上有曰字。
仍旧贯, 仍鲁论作仁。
其庶乎屡空, 陈士元韵注云屡说文作娄。
亿则屡中, 亿史记作意。
点尔何如, 点史记作蒧。
铿尔舍瑟而作, 集韵引论语作焕尔舍瑟而作。咏而归, 归郑本作馈馈雩而祭也。
肤受之愬, 愬汉书作诉。
棘子成, 古今人表作革子成。
诚不以富, 诚诗作成。
片言可以折狱者, 折鲁论作制。
必也使无讼乎, 无汉书作毋。
博学于文, 正义云一本上有君子二字。
草上之风必偃, 上一本作尚。
无自辱焉, 无今石经作毋。
曰无倦, 无古本作毋。
三年有成, 鲍昱传注作,三年乃有成功,郎顗传注作,三年乃成功。
冉子退朝, 内府本作冉有韩氏笔解同。
硁硁然小人哉, 硁硁赵岐孟子注作悻悻。
不可以作巫医, 礼记缁衣作不可以为卜筮。羿善射, 羿说文作。奡荡舟, 说文作奡汤舟。
裨谌, 古今人表作卑湛。
彼哉彼哉, 陈士元韵注云彼广韵作,邪也。其然岂其然乎? 论衡作岂其然乎岂其然乎?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 谅汉书作量。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汉书而下有人字。祝鮀, 古今人表作祝佗。
微生亩, 古今人表作尾生。亩
公伯僚愬子路, 愬说文作诉。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蒉说文作臾。
阙党童子, 阙古今人表作厥。
小人穷斯滥矣, 滥说文作。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汉书作亡为而治者其舜虖。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恭正韵作共韵注同。
则可卷而怀之, 之今石经作也。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今石经无之字。
行夏之时, 时后汉舆服志作正。
好行小慧, 慧鲁论作惠。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风俗通作众善焉,必察之众恶焉,必察之。
不庄以涖之 韵注云,涖说文作。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后其食蜀石经作后食其禄。
师冕见, 颜师古作师免。
不在颛臾, 今石经在下有于字。
友便佞, 便说文作谝。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躁鲁论作傲。
陈亢, 说文作陈伉。
不学礼无以立, 学白虎通作为。
归孔子豚, 归郑本作馈赵岐孟子,注同。
公山弗扰, 古今人表作公山不狃。
佛肸, 古今人表作茀肸。
古之矜也廉, 廉鲁论作贬。
天何言哉, 天鲁论上句作夫。
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石经作君子有恶乎子曰有。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石经无流字。
恶果敢而窒者, 窒鲁论作室。
年四十而见恶焉, 石经作年册见恶。
何必去父母之邦, 邦石经作国。
齐人归女乐, 归一本作馈。
何德之衰, 石经作何而德之衰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石经作往者不可谏也,来者犹可追也。
夫执舆者为谁, 石经作谁下有子字。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石经作曰是是知津矣。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石经作避。
耰而不辍, 说文耰作耰石经无而字。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 石经作子路以告子怃然。遇丈人以杖荷蓧, 蓧说文作。植其杖而芸, 石经作置其杖而耘。
子路曰不仕无义, 一本子路下有反子二字。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石经作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欲洁其身, 洁石经作絜。
其斯而已矣, 石经作其斯以乎。
夷逸, 石经作夷佚。
君子不施其亲, 施陆本作弛。
仲突仲忽, 古今人表作中突中。其不可者拒之, 拒石经作距。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白虎通作以致其事。
子游, 石经作子斿。
焉可诬也, 诬薛宣传作怃云同也强也。
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 ,石经作吾闻夫子。人未有自致也者,
不如是之甚也, 石经作不如是其甚也。
未坠于地, 坠石经作隧。
贤者识其大者, 识石经作志下同。
譬之宫墙, 石经作辟诸宫墙。
多见其不知量也, 孔安国注多一作祗。
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白虎通作皇天上帝。
无以万方, 无石经作毋。
不教而杀谓之虐, 杀汉书作诛。
不知命一章, 鲁论无此章。

孟子

白鸟鹤鹤 诗作翯翯
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书害作曷女作汝,偕作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汉食货志引孟子作,狗彘食人之食,而不知敛野有饿艾,而弗知发。
则盍反其本矣, 盍洪武正韵作盖。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郑元周礼注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麻。
以遏徂莒以笃周祜, 诗作以按徂旅以笃周祜。天降下民至厥志, 书作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盖徵招角招是也, 招陆筠作韶。
哀此茕独, 茕诗作茕。
思戢用光, 戢诗作辑。
汤一征自葛始至后我, 书作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
徯我后, 书作傒予后。
系累其子弟, 累古作累。
曾西,蹴然曰 蹴说文作。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此诗作女。
自作孽不可活, 活诗作逭。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论衡子上有君字。
故为兵馈之, 论衡作故为兵戒归之备乎。
有仕于此, 仕论衡作士。
则是干泽也, 泽风俗通作禄。
成瞷 说文作成云齐景公之武臣也。厥疾不瘳, 不书作弗。
殷人七十而助, 陈士元韵注云助说文作锄。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赵岐注载一作再言征二十二国也。
徯我后后来其无罚, 书作傒我后后来无罚。则取于残杀伐用张, 书作取彼凶残我罚用张。胁肩谄笑, 韵注云胁郑元诗笺作。洚水警予, 书作降水儆余。
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书作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
出而哇之, 哇论衡作吐。
莫良于眸子, 眸陆筠作牟。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韵注云涸杨氏古音丛目作渴即竭字。
逄蒙, 古今人表作逄门。
庾公之斯, 斯古今人表作荖。
尹公之他, 他古今人表作佗。
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宋书历志引孟子作可。坐而知。
为不若是恝, 恝说文作恝呼介切忽也。
娶妻如之何, 娶诗作取。
杀三苗于三危, 杀说文作。封之有庳, 路史国名纪引孟子作有鼻。
故源源而来, 源说文作謜鱼怨切徐语也。
放勋乃徂落, 书作帝乃徂落。
三年四海遏密八音, 年书作载。
民无二王, 曾子问引孔子作土无二王孔子閒居。丧服四制同。
普天之下, 普诗作溥。
夔夔齐慄瞽瞍亦允若, 书作夔夔斋慄瞍亦允若。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莘说文作侁。
一介不以与人, 介马总意林作衣下同。
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书作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于卫主痈疽, 痈疽说苑作雍雎人姓名也。
顽夫廉, 汉书丁鸿传作贪夫廉论衡同
接淅而行, 接说文作滰其两切浚乾渍米也乐正裘牧仲, 古今人表作乐正求牧中。
睯不畏死凡民罔不憝, 书作闵不畏死罔弗憝。周道如底, 底诗作砥。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 诗蒸作烝夷作彝。
此天之所与我者, 此赵岐注作比
方寸之木, 晋书律历志引孟子作方寸之基,仪不及物,曰不享。 书作仪不及物,惟曰不享。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屑说文作屑
变其彀率, 彀正音作。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王雱古本作尽信书不如无为书。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论衡作如何其血之浮杵也。二女果, 果古本作婐。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高丽本人也之下有义也者,宜也,礼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实也,凡二十字。